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年1月我国南方持续雨雪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辜旭赞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0-157,共8页
采用T213L31产品模式大气资料,对2008年1月我国南方雨雪过程的天气尺度的凝结函数降水、水汽通量辐合降水,以及对流不稳定与层结湿不稳定降水做诊断计算。结果表明,大尺度稳定性上升运动的凝结函数降水场和天气尺度波动的水汽通量辐合... 采用T213L31产品模式大气资料,对2008年1月我国南方雨雪过程的天气尺度的凝结函数降水、水汽通量辐合降水,以及对流不稳定与层结湿不稳定降水做诊断计算。结果表明,大尺度稳定性上升运动的凝结函数降水场和天气尺度波动的水汽通量辐合降水场,可以反映西风带天气系统,进而反映长波调整与更替及伴随"槽来脊去"的大尺度水汽场相变变化,以及它们组织中尺度对流不稳定降水过程。La Ni^na事件是2008年1月欧亚大陆大气环流异常的物理背景,在西风带"上(下)游效应"和全球遥相关大气波动影响下,东亚冬季经圈环流和冬季风得到增强,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其西侧北上暖湿低空急流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造成这次我国南方持续异常的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因受地面冷锋和高空槽活动的影响,凝结函数降水和水汽通量辐合降水是这一次多次雨雪、乃至大到暴雪降水过程的主要原因,而对流不稳定降水和层结湿不稳定降水只在初冬那次强冷空气雨雪过程中贡献大,且仅出现在江南和华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南方持续雨雪过程 凝结函数降水 水汽通量辐合降水 对流不稳定降水 层结不稳定降水 诊断分析
下载PDF
我国南方西南和中东部区域两次持续性低温雨雪过程与关键环流系统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孙晓娟 陈跞 +1 位作者 卢楚翰 秦育婧 《气象科学》 2024年第2期267-279,共13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753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我国南方西南和中东部区域两次持续10 d以上的低温雨雪过程,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中欧亚大陆中高纬东亚大槽均加深,但环流形势有差异。西南过程呈现"...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753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我国南方西南和中东部区域两次持续10 d以上的低温雨雪过程,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中欧亚大陆中高纬东亚大槽均加深,但环流形势有差异。西南过程呈现"北高南低"形势,关键脊区在贝加尔湖,而中东部区域过程"北高南低"和"西高东低"形势共存,关键脊区从乌拉尔山延伸至贝加尔湖。两次过程异常的环流与北大西洋向东传播的波列有关。(2)西南过程关键脊区提前过程3 d发展并东移至贝加尔湖,形成稳定形势;而中东部区域过程关键脊区提前过程一周发展,在开始日达最强。两次过程均伴随蒙古高压东移南压使地面降温,500 hPa关键脊区超前蒙古高压2 d变化。西南过程降温主要受到冷平流和绝热冷却影响,而中东部区域过程主要受到冷平流的影响。(3)西南过程水汽来自孟加拉湾,只受南支槽支配。中东部区域过程水汽来自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由南支槽和西太平副热带高压的共同影响。两次过程水汽正收支主要来自南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西南与中东部区域 持续性低温雨雪过程 环流特征 蒙古高压 南支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