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自用我法——石涛笔下的山水世界
1
作者 魏伟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6期1-4,共4页
石涛,一位传奇的画家与思想者,其生平与艺术成就紧密相连。他的一生经历了从皇族后裔到出家为僧,再到以画为生的转变。石涛的绘画风格独特,技法成熟,尤其是其苔点技法前无古人。他提出的“我自用我法”和“笔墨当随时代”的理念,不仅革... 石涛,一位传奇的画家与思想者,其生平与艺术成就紧密相连。他的一生经历了从皇族后裔到出家为僧,再到以画为生的转变。石涛的绘画风格独特,技法成熟,尤其是其苔点技法前无古人。他提出的“我自用我法”和“笔墨当随时代”的理念,不仅革新了当时的绘画界,更为后世艺术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尽管其艺术在当时未得广泛认可,但其影响力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 搜尽奇峰打草稿 我自用我法 笔墨当随时代
下载PDF
个体性:艺术之最后理由——石涛“我自用我法”命题的现代反思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玲玲 从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I0001-I0004,共4页
作为经济追逐与权力觊觎的双重语境对象,艺术的理由已模糊化至困境。通过对石涛“我自用我法”命题的回溯与石涛佛僧身世的辩疏,论证个体性之我,乃为艺术的最后理由,进而在与巫术和宗教的比较话域,提出艺术乃是个体性和灵感性的人文事业。
关键词 艺术 个体性 我自用我法 艺术理由
下载PDF
石涛“我自用我法”的时代特征及思想渊源探析
3
作者 刘航平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91-95,共5页
本文主要对石涛艺术思想相关研究的论述进行了梳理,又从"我自用我法"艺术主张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等时代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自用我法"思想渊源的"禅道渊薮"、"内在精神"及其&qu... 本文主要对石涛艺术思想相关研究的论述进行了梳理,又从"我自用我法"艺术主张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等时代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自用我法"思想渊源的"禅道渊薮"、"内在精神"及其"艺术境界"进行了追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 我自用我法 时代特征 思想渊源
下载PDF
石涛“我自用我法”辩证思想论稿
4
作者 左晨晓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63,共2页
本文通过对石涛"我自用我法"辩证思想研究,探寻20世纪以来水墨中国画的成长,为打散重排的第三阶段中国画提供理论价值。本文既研究"我自用我法"的现实依据和美学思想,也从辩证角度探讨"自"与"法&qu... 本文通过对石涛"我自用我法"辩证思想研究,探寻20世纪以来水墨中国画的成长,为打散重排的第三阶段中国画提供理论价值。本文既研究"我自用我法"的现实依据和美学思想,也从辩证角度探讨"自"与"法"对当代水墨中国画坚守与跨越的文化启发。在此,石涛的美学思想对当代水墨画的贡献极为重要。这类研究,对传承中国传统笔墨文化,保护并创新艺术文化,推动艺术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真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 我自用我法 辩证 当代水墨画
下载PDF
立一画之法——《石涛画语录》中心思想与文化指向
5
作者 黄志强 张璇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01-105,共5页
以"立一画之法"为核心,剖析了石涛的"墨海抱负"和师法自然的中国山水画创作理念。如"借古以开今"、"法自我立"、"搜尽奇峰打腹稿"和"笔墨当随时代"等观点。
关键词 《石涛画语录》 一画 我自用我法 笔墨氤氲 文化指向
下载PDF
一画与一法——石涛“一画”论与禅宗思想的关系
6
作者 余勐 王长平 《美术大观》 2005年第12期87-,共1页
石涛,广西人,明靖江王朱赞仪之十世孙,父亲朱亨嘉于南明隆武时期自称"监国"于桂林,为明将瞿式耜等擒获囚杀,他即于此时出家为僧,法名源济,后游历中原,晚年方定居扬州,脱离佛门.有自作诗<生平行>道出了他的生平:"... 石涛,广西人,明靖江王朱赞仪之十世孙,父亲朱亨嘉于南明隆武时期自称"监国"于桂林,为明将瞿式耜等擒获囚杀,他即于此时出家为僧,法名源济,后游历中原,晚年方定居扬州,脱离佛门.有自作诗<生平行>道出了他的生平:"生平负遥尚,涉念遗尘埃.一与离乱后,超然遂悟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画” 禅宗 心性 佛教教派 石涛 我自用我法
下载PDF
法无定相 气概成章──写在《石涛书画全集》出版之际
7
作者 王之海 《中国美术》 1995年第6期16-17,60,共3页
法无定相气概成章──写在《石涛书画全集》出版之际王之海选自《石涛书画全集》石涛(1642-1707),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小字阿长。明宗室靖江王后裔,他的父亲九世靖江王朱亨嘉,在明弘光帝被杀以后,就在广西自称“监国... 法无定相气概成章──写在《石涛书画全集》出版之际王之海选自《石涛书画全集》石涛(1642-1707),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小字阿长。明宗室靖江王后裔,他的父亲九世靖江王朱亨嘉,在明弘光帝被杀以后,就在广西自称“监国”,代行皇帝的职务。但因当时公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相 石涛 靖江王 弘光帝 黄山图 我自用我法 广州美术馆 搜尽奇峰打草稿 清湘老人 艺术道路
下载PDF
我用我法 借古开今——浅析石涛《画语录》中的艺术创新思想
8
作者 秦杨 《美术教育研究》 2021年第7期96-97,共2页
明清之际,因循守旧之风笼罩画坛,一时画风陈陈相因。石涛以其突破传统、直抒胸臆的艺术创作为画坛带来一股新风。《苦瓜和尚画语录》(以下简称《画语录》)为石涛一生画学理论的集大成者。该文通过对《画语录》文本的解读,结合石涛的艺... 明清之际,因循守旧之风笼罩画坛,一时画风陈陈相因。石涛以其突破传统、直抒胸臆的艺术创作为画坛带来一股新风。《苦瓜和尚画语录》(以下简称《画语录》)为石涛一生画学理论的集大成者。该文通过对《画语录》文本的解读,结合石涛的艺术创作经历,分析其艺术创新思想。石涛从事物通变之理阐发出创新我法的必要性,通过向外师法自然造化、向内求诸自我本心、向前人借古以开今的不同途径,最终实现艺术创新和发展。时至今日,石涛独到的艺术创新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新 石涛 苦瓜和尚画语录 我自用我法
下载PDF
浅淡“一画”论
9
作者 周飞战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6年第8期27-30,共4页
石涛提出的“一画”说,是对宇宙万物的本质和艺术内在规律的高度抽象与概括。“一画”这个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规律。从艺术角度去理解,指的是一个完整的形象世界的创造规律。它是石涛对于哲学、美学、画论、道家思想、禅宗艺术等的... 石涛提出的“一画”说,是对宇宙万物的本质和艺术内在规律的高度抽象与概括。“一画”这个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规律。从艺术角度去理解,指的是一个完整的形象世界的创造规律。它是石涛对于哲学、美学、画论、道家思想、禅宗艺术等的深刻理解与总结。按禅理来解释,应是明心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画” 宇宙万物 哲学 社会科学 石涛 我自用我法
下载PDF
从“搜尽奇峰打草稿”看石涛的美学观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炳 《艺苑(美术版)》 1991年第1期55-59,共5页
石涛,姓朱名若极,法名原济,亦作元济,是明末清初中国画艺术上具有开拓局面的代表画家。他有一幅画上署款"湘源谷口人",湘源指广西全州,全州汉时为零陵、洮阳两县地,隋唐时称"湘源",五代改名"清湘",故石... 石涛,姓朱名若极,法名原济,亦作元济,是明末清初中国画艺术上具有开拓局面的代表画家。他有一幅画上署款"湘源谷口人",湘源指广西全州,全州汉时为零陵、洮阳两县地,隋唐时称"湘源",五代改名"清湘",故石涛别号中有清湘老人。史有清湘、潇湘、烝湘(或湘源、湘潭、湘阴)并称为"三湘"者。清湘之水柔媚澄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 搜尽奇峰打草稿 清湘老人 原济 一幅画 湘源 中国画艺术 我自用我法 自然 美学观
下载PDF
石涛与戴本孝(续完)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永年 《艺苑(美术版)》 1990年第1期64-67,共4页
戴本孝则与石涛不同。其父戴重是抗清的志士,失败后,绝食而死。其弟移孝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奔走联络,志在复明。在戴本孝心中,国恨与家仇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为了遵从乃父遗训,为了支持兄弟尽忠,自己则始终甘守墓庐,以孝为忠,继则"
关键词 石涛 戴本孝 余生诗稿 我自用我法 画语录 画论 艺术思想 媚道 象外 画理
下载PDF
论石涛绘画艺术中的创新精神
12
作者 秦瑞红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7年第9期52-54,共3页
"我自用我法"是石涛青壮年时期的主要绘画思想。到了晚年他又提出"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思想。这种理论上的一步步深化,实际上也代表了石涛在绘画创作和思想上勇于摆脱古法束缚,一生中不断创新,不断批判的一种过程。
关键词 石涛 青年 艺术 我自用我法
下载PDF
创新篇——读中国画论札记
13
作者 杨身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3年第4期21-25,共5页
(一)创新,在历史上曾经使一些画家横遭冷遇或众毁,然而无数画家却因创新而名留史册。他们以自己的创新成果,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谱写了中国画的发展史。创新精神成为中国画最可宝贵的传统。这种精神,或体现于他们的作品,或见之于他们的... (一)创新,在历史上曾经使一些画家横遭冷遇或众毁,然而无数画家却因创新而名留史册。他们以自己的创新成果,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谱写了中国画的发展史。创新精神成为中国画最可宝贵的传统。这种精神,或体现于他们的作品,或见之于他们的画论。早在五世纪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中就说及顾骏之“变古则今,赋彩制形,皆创新意。”批评南朝宋画家袁茜的人物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论 郑板桥 道醇 创新 我自用我法 现代派艺术 画家 美术家 石涛 造化 《华山图序》
下载PDF
求新 求变 求超越——小议全国七届美展中国画部分
14
作者 缪迪飞 《艺苑(美术版)》 1990年第1期60-62,共3页
每五年一次的全国美术展览会,是我国规模最大,最具有权威性和学术性的展览,今年是第七次了。在七届美展上,作为东方艺术系列的代表之一的中国画更是大放异彩,显现出勃勃生机,无论内容还是形式,
关键词 美术展览会 东方艺术 美术工作者 扬州八怪 艺术形式 我自用我法 李伯安 美术领域 中国美术 外师造化
下载PDF
从中国画的内在本质谈创新
15
作者 赵景庵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83-87,共5页
当代中国绘画走向一个新的高潮,这是有目共睹而值得庆幸的.然而,在认识中国绘画的新高潮时,还要注意它的发展规律,研究其内在的本质.'各种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艺术也是一样'.①中国画之所以成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独立于世... 当代中国绘画走向一个新的高潮,这是有目共睹而值得庆幸的.然而,在认识中国绘画的新高潮时,还要注意它的发展规律,研究其内在的本质.'各种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艺术也是一样'.①中国画之所以成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独立于世界艺林,是因为它与中国的几千年历史攸关,使之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画风.当前,中国绘画虽然受到外来因素的一时影响,引起了学术空气的紧张,导致了绘画上的暂时动荡和不稳定.然而,历史的蒂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民族的心理因素,在一定时期内,还决定着中国绘画的特色.中西绘画的混合,新观念的更替,只能使本民族的绘画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也更加丰富充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绘画 绘画形式 中西绘画 高潮时 外来因素 社会环境 笔墨技 我自用我法 一笔书 禅宗思想
下载PDF
“一画”解
16
作者 才彦平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90年第S1期3-9,45,共8页
对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以下简称《画语录》),中外学者对其研究、注释者颇多。特别是对贯穿全篇的“一画”,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拜读数篇,可谓受益匪浅,但总觉得还有一些可说之处。因此,特冒孤陋寡闻之... 对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以下简称《画语录》),中外学者对其研究、注释者颇多。特别是对贯穿全篇的“一画”,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拜读数篇,可谓受益匪浅,但总觉得还有一些可说之处。因此,特冒孤陋寡闻之嫌,谈点管窥之见,算是对石涛绘画理论学习的偶得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和尚画语录 石涛 绘画理论 艺术创作 我自用我法 南北宗 郭熙 搜尽奇峰打草稿 宋朝名画评 澹然无极
下载PDF
长锋激情歌大风——朱全增花鸟画赏析
17
作者 王承典 《中国书画》 2005年第12期90-95,共6页
纵观朱全增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画路很宽,凡名木佳卉,无不能者,尤其对牡丹、木棉、梅花、荷花、紫藤等题材更是独树新标,别具一格。而这些题材均有前代大师反复画过,并创造了几乎令后人难以超越的成就,在这样的传统成就面前,大多数画家... 纵观朱全增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画路很宽,凡名木佳卉,无不能者,尤其对牡丹、木棉、梅花、荷花、紫藤等题材更是独树新标,别具一格。而这些题材均有前代大师反复画过,并创造了几乎令后人难以超越的成就,在这样的传统成就面前,大多数画家选择的是回避,另辟蹊径,再树一帜;而他所选择的是学习,通过学习、借鉴融会贯通。师古而不泥于古,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拿前辈所长为我所用,终于形成笔酣墨饱、淋漓尽致的独特个性。他画牡丹,在形象塑造方面吸取了任伯年之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全增 任伯年 外师造化 名木 吴昌硕 我自用我法 现代绘画 勾筋 墨妙 潘天寿
下载PDF
石涛在宣城
18
作者 陆再奇 《江淮文史》 2020年第5期144-151,共8页
石涛,本名朱若极,字石涛清初四僧之一,中国画一代宗师,祖籍安徽凤阳.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出生于广西桂林,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卒于江苏扬州.石涛最宝贵的中青年时期都生活在宣城.在宣城期间,石涛潜心绘画艺术创作和理论探索,形成了... 石涛,本名朱若极,字石涛清初四僧之一,中国画一代宗师,祖籍安徽凤阳.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出生于广西桂林,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卒于江苏扬州.石涛最宝贵的中青年时期都生活在宣城.在宣城期间,石涛潜心绘画艺术创作和理论探索,形成了“我自用我法”的艺术风格,为其后期走向艺术巅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自用我法 江苏扬州 朱若极 绘画艺术创作 清初四僧 宣城 安徽凤阳 石涛
下载PDF
论石涛画论中的法与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亚非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57-58,共2页
石涛的绘画理论主要见于他的《苦瓜和尚画语录》和一些题画文字。在他的绘画理论中,最有特色也最难以捉摸的大概要算他的一画说了,而他关于法与化的理论则是他的一画说的具体体现。因此,弄清楚他的“法、化”论,对于理解他的一画说是很... 石涛的绘画理论主要见于他的《苦瓜和尚画语录》和一些题画文字。在他的绘画理论中,最有特色也最难以捉摸的大概要算他的一画说了,而他关于法与化的理论则是他的一画说的具体体现。因此,弄清楚他的“法、化”论,对于理解他的一画说是很有帮助的。 从石涛的《画语录》看来,他的所谓“法”至少有三层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 画论 苦瓜和尚画语录 画说 难以捉摸 我自用我法 搜尽奇峰打草稿 哲学背景 艺术创作
原文传递
外通于变,紧随于时——浅析石涛的创新性美学思想
20
作者 李佳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4期30-33,共4页
“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繁荣不息的必经之路,石涛的《苦瓜和尚语录》中所传达出的独创性美学思想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明末清初,摹古之风盛行,石涛提出的“我自用我法”以及“笔墨当随时代”等独创性美学思想,为当时... “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繁荣不息的必经之路,石涛的《苦瓜和尚语录》中所传达出的独创性美学思想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明末清初,摹古之风盛行,石涛提出的“我自用我法”以及“笔墨当随时代”等独创性美学思想,为当时的画坛带来了一股新风。分析《石涛画语录》中的独创性美学思想以及石涛的创作经历,浅谈中国画创新的必要性,即便在今,石涛的美学思想亦有着不可磨灭的警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新 石涛画语录 石涛 我自用我法 笔墨当随时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