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私的”美德伦理学——美德伦理学、功利主义与对称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斯洛特 胡建萍 《思想与文化》 CSSCI 2016年第2期-,共12页
功利主义和基于常识的美德伦理学都没有像常识道德或康德伦理学那样忽视或贬低自利.不过,它们和利己及利他发生关联的方式不尽相同.它们都是我-他对称的,但它们所支持的是两种不同的、实际上互不相容的我-他对称的理想状态.对功利主义来... 功利主义和基于常识的美德伦理学都没有像常识道德或康德伦理学那样忽视或贬低自利.不过,它们和利己及利他发生关联的方式不尽相同.它们都是我-他对称的,但它们所支持的是两种不同的、实际上互不相容的我-他对称的理想状态.对功利主义来说,自我与其他每个人等价.这种形式的我-他对称不仅取消了自我与他人之间、不同的他人之间的区别,从一种分离的意义上来看待每个个体,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主体的幸福在众多他人的利益面前很有可能会遭到忽视或牺牲.按照常识美德伦理学,一个行为如果能把自身的利益与“作为一个类”的他人的利益放在大致平衡的位置上,那它就是可赞的.由此立场出发,常识美德伦理学就有一种独特的一般律令,即在兼顾自我与作为一个类的他人的利益的基础上行动.这样一来,美德伦理学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回答了“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的问题.常识美德伦理的本质在于其可赞性标准,这种标准可以取代道义论式的道德判断成为整个伦理学的基础.事实上,常识美德伦理及其可赞性标准并非完全与道义论论断相矛盾,反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容纳“应该”判断,通过语法上的祈使句来指导自我与他人的行为.因此,常识美德伦理学完全可以构成一种整全的伦理学视野和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识美德伦理学 功利主义 常识道德 康德 我-他对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