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记》中的“历史原型”——以战争人物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俊杰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5-88,共4页
历史原型的产生是由史书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神话原型的效力。《史记》战争人物系列中分别形成了帝王、军师、战将等历史原型。只有经过时间筛选出的历史典型,才会成为历史原型。历史原型具有极强的时空穿... 历史原型的产生是由史书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神话原型的效力。《史记》战争人物系列中分别形成了帝王、军师、战将等历史原型。只有经过时间筛选出的历史典型,才会成为历史原型。历史原型具有极强的时空穿透力,并对后世历史人物与文学形象具有规范作用。原型的美学冲击力是巨大的,我们能从历史原型身上触摸到民族的精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战争人物 历史原型 历史典型
下载PDF
论《史记》中的“历史原型”——以战争人物为例
2
作者 王俊杰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72-75,共4页
历史原型的产生是由史书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神话原型的效力。《史记》战争人物系列中分别形成了帝王、军师和战将等历史原型。只有经过时间筛选出的历史典型,才会成为历史原型。历史原型具有极强的时... 历史原型的产生是由史书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神话原型的效力。《史记》战争人物系列中分别形成了帝王、军师和战将等历史原型。只有经过时间筛选出的历史典型,才会成为历史原型。历史原型具有极强的时空穿透力,并对后世历史人物与文学形象具有规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战争人物 历史原型 历史典型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与《孙子兵法》——中国战争小说与兵学文化关系研究之一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颖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39,共7页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军事战争小说的经典之作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学思想的奠基之作。《三国演义》在思想倾向、战争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和战争描写等方面都受到《孙子兵法》潜移默化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小说中“拥刘反曹”的褒...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军事战争小说的经典之作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学思想的奠基之作。《三国演义》在思想倾向、战争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和战争描写等方面都受到《孙子兵法》潜移默化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小说中“拥刘反曹”的褒贬倾向契合《孙子兵法》以“道”为本的战争道德观 ,将帅谋臣群像的典型化塑造呼应了《孙子兵法》对将帅人物各方面素养的要求 ,战争描写体现了《孙子兵法》的战争谋略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孙子兵法》 战争道德观 战争人物 战争谋略 中国 战争小说 兵学文化
下载PDF
战争文学和生存意识——关于战争心态的对话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中才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73-76,共4页
某君夜访,促膝豪饮,主客畅谈甚洽,由琐事秘闻渐及天下战事,诸多悖逆时论之言,犹痴人狂语。主:世人皆曰战争灭绝人性。但人类成为人类以来就烽烟迭起,征战不休,象每天喝茶吃饭一样。不但乐此不疲,而且演义成小说、戏剧、影视;甚至诗歌,... 某君夜访,促膝豪饮,主客畅谈甚洽,由琐事秘闻渐及天下战事,诸多悖逆时论之言,犹痴人狂语。主:世人皆曰战争灭绝人性。但人类成为人类以来就烽烟迭起,征战不休,象每天喝茶吃饭一样。不但乐此不疲,而且演义成小说、戏剧、影视;甚至诗歌,使其更壮观、更惨烈,流传而久远,得以在茶余饭后津津有味地咀嚼品咂。从荷马史诗、罗马神话,直到现在的海明威、肖洛霍夫,无不记载描绘过大量的战争场面和战争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意识 战争文学 战争性质 生存环境 战争人物 人类 快感 海明威 社会集团 真善美
下载PDF
《陕西抗日将领年谱》简介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域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113-113,共1页
《陕西抗日将领年谱》简介在50年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涌现了一批抗日名将,其中许多陕西籍将领确有非凡的表现。我校历史系青年教师赵晓林、魏立安同志历时三年潜心编著的《陕西抗日将领年谱》一书,正是对这些将领研究的... 《陕西抗日将领年谱》简介在50年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涌现了一批抗日名将,其中许多陕西籍将领确有非凡的表现。我校历史系青年教师赵晓林、魏立安同志历时三年潜心编著的《陕西抗日将领年谱》一书,正是对这些将领研究的最新成果。书中共收录抗日将领17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谱 将领 抗日战争 长安县 陕西 中国国民党 师范大学出版社 蒲城县 战争人物 青年教师
下载PDF
Davenant's The Siege of Rhodes: Islam, Heroism and Solyman the Magnificent 被引量:1
6
作者 Samia AL-Shayba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3年第2期91-100,共10页
This study is concerned with William Davenant's dramatization of Solyman the Magnificent as an ideal man of war and peace. The structure of the play and characters are designed to reveal Solyman's honorable characte... This study is concerned with William Davenant's dramatization of Solyman the Magnificent as an ideal man of war and peace. The structure of the play and characters are designed to reveal Solyman's honorable character.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author reviews the critical history of The Siege of Rhodes (1661). The section "The Siege" is concerned with the Sultan's attitude to war and his behavior towards his foes, which is marked by ambition and valor. In the section "Victory", the author traces Solyman's generosity and mercy towards the defeated Rhodians. Ianthe and Alphonso dominate the "Characters" sections, which reveal how both characters play a central role in stressing Solyman's honorable conduct in war and peace. The dramatic centre of the play, as highlighted by the author, is Solyman's honorable character. With such dramatization Davenant departs from the conventional presentation of Turks as moral and political transgress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liam Davenant Solyman the Magnificent TURKS knights of Rhod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