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识与重构:战争本体审美视域下的军旅影视
1
作者 陈鸿 刘育猛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56-59,共4页
军旅题材影视是当代中国文化艺术题材的大热门类。而这种大热,与当代社会迷茫与困惑的情绪焦虑、自省与重构的精神诉求密不可分。在战争本体审美视域下,重识军旅影视,发现其具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战争艺术美,"... 军旅题材影视是当代中国文化艺术题材的大热门类。而这种大热,与当代社会迷茫与困惑的情绪焦虑、自省与重构的精神诉求密不可分。在战争本体审美视域下,重识军旅影视,发现其具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战争艺术美,"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的战争奇迹美和"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的战争暴力美,而这种美学意义背后所彰显的精神力量坚定抚慰了当代社会的情绪焦虑,有力回应了当代社会的精神诉求。这对于凝聚时代精神、重塑民族性格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意义与精神价值,是当代中国重构精神谱系的重要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旅影视 战争本体审美 重识 重构
下载PDF
中西战争传统与战争观念比较研究
2
作者 陈颖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3-206,共14页
从人的自然本性、生存环境、社会政治、经济资源、宗教信仰等多重因素中探寻中西战争传统与战争观念的异同。可以发现,基于人的自然本性,即男性荷尔蒙的驱动,中国远古神话和古希腊战争神话都不约而同赞颂生命、勇气和力量之美;从人的生... 从人的自然本性、生存环境、社会政治、经济资源、宗教信仰等多重因素中探寻中西战争传统与战争观念的异同。可以发现,基于人的自然本性,即男性荷尔蒙的驱动,中国远古神话和古希腊战争神话都不约而同赞颂生命、勇气和力量之美;从人的生存环境看,从黄河流域繁衍发展的华夏先民自古安于农耕生活,求稳求安而不好战,造就了以防御性为基础的军事传统,而草原的广袤、森林的阴鸷和海洋的辽阔造就了欧洲很多民族崇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赋予其向外扩张的强烈欲望;从政治上看,华夏先民在民族融合的战争中是以汉民族早熟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文化同化周边的少数民族,而不主动发动侵犯异族的战争,而欧洲的政治版图则变化剧烈,其三千多年的战争历史既是一个弱肉强食、强国争霸的历史,又是一个文化融合、推动文明发展的历史;从宗教信仰看,历代中国都是封建帝王专制的大一统社会,政教分离,宗教无法干预政治,因此,中国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宗教战争,而欧洲的宗教力量十分强大,甚至可以通过国家的力量发动战争,由罗马天主教发动的历时二百年的十字军的九次东征就凸显了宗教对于欧洲政治的巨大影响;在战争哲学观上,中国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战争观,对战争取审慎态度,注重战争道德伦理,师出有名,战之有道,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战争的最高境界。西方战争思想比较博杂,早期的基督教战争思想倾向于“慎战”,中世纪后期好战思想逐渐抬头,18、19世纪主张以战争解决国家纷争的思想占了上风,直至20世纪下半叶,反战思想才逐渐有了市场。中西战争观的差异在战争审美观上反映为崇德和崇力两条不同发展路径,并深刻影响了中西战争文学创作。以德为先,讲求信义,注重人伦,铸就了中国战争文学崇尚道德英雄的审美特性,而不受伦理道德制约的尚武精神不断强化西方战争文学的非理性,直至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造成人类巨大灾难,战后西方开始超越功利层面反思战争,掀起了人道主义反战文学的创作热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战争传统 战争哲学 战争审美 战争小说
下载PDF
《马上天下》与新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3
作者 王晓梦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81,共3页
从"新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现象看,徐贵祥的《马上天下》表现出了战争小说创作的全新姿态。他把战争文化、战术思想倾注到一次次实战中,表现出了强烈了关于战争的理想至境的达成。他重塑了战争中的英雄人物观,审视战争中知识分... 从"新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现象看,徐贵祥的《马上天下》表现出了战争小说创作的全新姿态。他把战争文化、战术思想倾注到一次次实战中,表现出了强烈了关于战争的理想至境的达成。他重塑了战争中的英雄人物观,审视战争中知识分子英雄的命运流转,传达出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英雄人物写作的知识分子立场。而在战争审美上,徐贵祥在《马上天下》中则充分地表现了战争的智性显现,从而达到了对战争文学内核的触摸,对战争文化与审美的终极关切,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新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上天下》 革命历史 战争文化 战争审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