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悟战地采访
1
作者 聂晓阳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37,共2页
作为记者,我经常感觉自己是很多人的眼睛,也是很多人的腿。这双眼睛看到了很多人不能亲眼目睹的东西,也到过很多人不能亲自到达的地方。然后,我把自己所到达的地方和所看到的细节一一呈现给我的受众。这双眼睛看到过北极的皑皑白雪,看... 作为记者,我经常感觉自己是很多人的眼睛,也是很多人的腿。这双眼睛看到了很多人不能亲眼目睹的东西,也到过很多人不能亲自到达的地方。然后,我把自己所到达的地方和所看到的细节一一呈现给我的受众。这双眼睛看到过北极的皑皑白雪,看到过西藏的壮美高原,看到过长江的滔天巨浪,也看到过地震的惨烈废墟,但最刺目和震惊的,是过去3年里在耶路撒冷看到的血腥杀戮,在巴格达看到的无奈哭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地采访 记者 受众 感悟 地方 细节 巴格达 双眼 眼睛 高原
原文传递
在未见硝烟的战地采访
2
作者 李晓果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2-44,共3页
在未见硝烟的战地采访李晓果本文作者与伊拉克石油部长在一起2月19日下午3时许,首都国际机场。我们新华社“特别采访小组”一行三人,从这里奔赴巴格达,参加报道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的国际新闻大战。临行前,社领导不仅详细地布置... 在未见硝烟的战地采访李晓果本文作者与伊拉克石油部长在一起2月19日下午3时许,首都国际机场。我们新华社“特别采访小组”一行三人,从这里奔赴巴格达,参加报道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的国际新闻大战。临行前,社领导不仅详细地布置任务,而且还备酒壮行;有关部门在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格达 伊拉克 武器核查 新闻照片 新闻中心 新闻发布 战地采访 共和国总统 挥手示意停车 战争危机
原文传递
波黑战地采访记
3
作者 江亚平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61-62,共2页
1992年4月爆发的波黑内战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大陆上最为惨烈的一次地区冲突,20多万人死于非命,100多万人沦为难民,经济损失高达1000多亿美元。面对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在战火中呻吟挣扎,北约在国际社会多次调解无效的情况下于今年2月9... 1992年4月爆发的波黑内战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大陆上最为惨烈的一次地区冲突,20多万人死于非命,100多万人沦为难民,经济损失高达1000多亿美元。面对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在战火中呻吟挣扎,北约在国际社会多次调解无效的情况下于今年2月9日向波黑冲突双方发出了最后通碟,如果他们不在2月20日子夜前将部署在萨拉热窝周围的重武器撤到离城20公里以外的地方,北约将对这些重炮阵地进行空中打击。北约决定强行武装介入波黑内战,无疑使这里的形势为之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拉热窝 战地采访 最后通牒 波黑冲突 贝尔格莱德 新华社 领导人 联合国维和部队 二次世界大战 新闻部
原文传递
臧克家三赴台儿庄战地采访
4
作者 李海流 《百年潮》 2012年第3期73-75,共3页
台儿庄大战期间,著名诗人臧克家随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来到台儿庄,历时10余天,先后三次深入战地进行采访。笔者查阅有关史料,采撷到臧克家当年来台儿庄采访时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为全面追记臧克家当年赴台儿庄进行战地采访的... 台儿庄大战期间,著名诗人臧克家随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来到台儿庄,历时10余天,先后三次深入战地进行采访。笔者查阅有关史料,采撷到臧克家当年来台儿庄采访时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为全面追记臧克家当年赴台儿庄进行战地采访的情况,笔者又与臧克家的女儿臧小平联系,她提供了臧克家当年采访台儿庄战役的一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儿庄大战 战地采访 臧克家 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 司令 史料
原文传递
抗战和内战时期“国军”高级将领的军事素养 曹聚仁战地采访诸记阅读札记
5
作者 周维强 《古今谈》 2009年第4期45-47,共3页
八年抗战和三年内战,国民党军队为什么总是败仗多而胜仗少?有人把装备列为一个重要因素。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国军”整师整师地毁于日军的重炮轰炸。这也是一个道理。然而内战开始时,“国军”装备远胜于其对手,为何后来也... 八年抗战和三年内战,国民党军队为什么总是败仗多而胜仗少?有人把装备列为一个重要因素。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国军”整师整师地毁于日军的重炮轰炸。这也是一个道理。然而内战开始时,“国军”装备远胜于其对手,为何后来也是一败涂地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年抗战 高级将领 战地采访 曹聚仁 素养 军事 战时 札记
原文传递
为历史打第一遍草稿——日本名记者岛津洋一在清华谈阿富汗前线采访
6
作者 黄瑞 《新闻记者》 CSSCI 2001年第12期9-13,共5页
关键词 日本 岛津洋一 阿富汗前线采访 战地采访
下载PDF
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融——《战地重访》报道回顾
7
《新闻记者》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32-34,共3页
为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缅怀革命前辈为创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光辉业绩,讴歌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的巨大变化,《新民晚报》从8月20日至10月1日推出独家系列专题报道《战地重访——献给建国45周年》。这次专题报道,以解放战争... 为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缅怀革命前辈为创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光辉业绩,讴歌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的巨大变化,《新民晚报》从8月20日至10月1日推出独家系列专题报道《战地重访——献给建国45周年》。这次专题报道,以解放战争期间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决战和渡江、跨海等重大战役为历史背景,派出记者深入昔日战地采撷素材,抒写当年战地的巨大变化,在报上辟出专栏、专版连续滚动刊出,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与现实 《新民晚报》 重访 专题报道 战地采访 历史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改革开 解放战争时期 渡江战役
下载PDF
第三次踏上金边的土地 被引量:1
8
作者 邢和平 《东南亚纵横》 1995年第1期48-51,共4页
1994年初,我第3次踏上柬埔寨王国首都金边的土地。临行前,一些朋友听说我要到那里工作,都觉得奇怪,那里局势动荡不安,条件艰苦,社会治安不好,放着安稳日子不过,干吗非到那个鬼地方? 朋友们说的我怎么不清楚。自1970年以来,我一直关注着... 1994年初,我第3次踏上柬埔寨王国首都金边的土地。临行前,一些朋友听说我要到那里工作,都觉得奇怪,那里局势动荡不安,条件艰苦,社会治安不好,放着安稳日子不过,干吗非到那个鬼地方? 朋友们说的我怎么不清楚。自1970年以来,我一直关注着那里的形势发展,后来在国际电台参加和主持对柬埔寨的广播宣传工作。1981年和1986年,我两次作为国际电台记者到柬埔寨战地采访。1986年那次采访归来的第二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柬埔寨 高棉 柬埔寨人 国际电台 战地采访 柬埔寨王国 士兵 金边市 华人 外国人
下载PDF
冲得上 挺得住 拿得下——记者生涯的几点体会
9
作者 杨子才 《报刊管理》 1999年第5期17-18,共2页
我于1958年2月调到解放军报社工作,至1998年夏离休,历时40年。 解放军报搞的是军事新闻宣传。40年来,每次边境军情紧急,或国内发生洪涝、
关键词 记者 《解放军报》 战地采访 新闻写作
下载PDF
凤凰卫视对“9·11”事件和阿富汗战争的新闻报道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坤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0-32,共3页
“9·11”事件石破天惊 ,阿富汗战争硝烟弥漫。如果说 ,重大事件和战争为媒体创造了机遇 ,那么刚刚经历由娱乐咨询化到新闻资讯化重新定位的凤凰卫视 ,利用其特殊的地位 ,独特的立场 ,抓住机遇 ,获得了可观的传播利润。无论是对“9&... “9·11”事件石破天惊 ,阿富汗战争硝烟弥漫。如果说 ,重大事件和战争为媒体创造了机遇 ,那么刚刚经历由娱乐咨询化到新闻资讯化重新定位的凤凰卫视 ,利用其特殊的地位 ,独特的立场 ,抓住机遇 ,获得了可观的传播利润。无论是对“9·11”事件的现场直播 ,还是深入阿富汗战地采访 ,其全面深入的报道在业界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探讨凤凰卫视的报道 ,有助于探索媒体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传播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富汗战争 新闻报道 突发事件 国际传播 战地采访 传播利润 凤凰卫视台 电视台 报道立场
下载PDF
边关高原写军魂──记解放军报徐文良
11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4-4,共1页
关键词 西藏高原 军报 军魂 军事新闻 基层官兵 现场短新闻 基层部队 工作原则 战地采访 中国新闻奖
下载PDF
《北行漫记》里的陕甘宁边区
12
作者 李庆刚 《共产党员(下半月)》 2011年第8期47-47,共1页
1944年6月,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Harrison Forman)随中外记者参观团到延安及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战地采访。期间,他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叶剑英、王震、吕正操等人,了解了延安的真实情况。
关键词 《北行漫记》 陕甘宁边区 华北抗日根据地 战地采访 美国记者 中外记者 福尔曼 哈里森
下载PDF
绥远抗战影像(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13
《档案与社会》 2015年第4期28-29,共2页
方大曾是一位抗战初期(1937年底或1938年初)失踪于平汉线北段采访前线的年青战地记者,也是抗战中首位为国捐躯的战地记者。1936年冬,绥远抗战打响后,24岁的方大曾立即前往绥东、绥北战地采访。
关键词 抗战初期 抗日战争胜利 绥远 纪念 影像 战地记者 战地采访 1937年
下载PDF
方大曾:20世纪30年代绥远社会的记录者
14
作者 陈贵敏 《档案与社会》 2018年第6期23-24,25,共3页
1936年12月5日,绥远(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抗战的硝烟尚未散尽,枪炮声偶尔还在响起,一位英武矫健的青年记者,冒着塞外凛冽的寒风,来到绥东战地采访。
关键词 30年代 20世纪 绥远 社会 中西部地区 青年记者 战地采访 内蒙古
下载PDF
伊战中巴格达为何无人抵抗?
15
《社会学家茶座》 2007年第4期159-160,共2页
美军攻打伊拉克时,为什么巴格达没有出现人们预料中的抵抗?这是当年很多关注伊拉克战争的民众所关心的一个不解之谜。由新华社首席记者聂晓阳撰写的战地采访《为历史流泪——亲历战后伊拉克》一书,采访和整理了伊拉克人自己的反思,
关键词 巴格达 伊拉克战争 战地采访 首席记者 伊拉克人 新华社
下载PDF
周确拉美摄影作品
16
《新闻传播》 2010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周确于1976年进入新华社黑龙江分社工作。之后,他通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学习,成为我省及哈尔滨市最早掌握英文和电脑写作的记者;他顺利地完成了首本译作《一分钟摄影课》后,又三进三出柬埔寨作战地采访在实现采访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周确于1976年进入新华社黑龙江分社工作。之后,他通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学习,成为我省及哈尔滨市最早掌握英文和电脑写作的记者;他顺利地完成了首本译作《一分钟摄影课》后,又三进三出柬埔寨作战地采访在实现采访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作品 周确 巴塞罗那奥运会 拉美 战地采访 电脑写作 哈尔滨市 黑龙江
下载PDF
缅怀陆公 学习陆公
17
作者 陈念云 《新闻记者》 1997年第3期17-22,共6页
陆诒同志在病榻上艰难地挣扎了较长一段时间,终于与世长辞,这是我国新闻界的一大损失,我国新闻界又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前辈.从建国初期开始,新闻圈中人出于对陆诒同志道德文章的敬重,就习惯地尊称他为陆公,圈外熟悉他的人亦... 陆诒同志在病榻上艰难地挣扎了较长一段时间,终于与世长辞,这是我国新闻界的一大损失,我国新闻界又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前辈.从建国初期开始,新闻圈中人出于对陆诒同志道德文章的敬重,就习惯地尊称他为陆公,圈外熟悉他的人亦然.陆公是我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战地记者,与范长江、孟秋江一起被誉为“三大名记者”.范长江、孟秋江在十年浩劫中已含恨去世,如今,陆公也永远离开了我们.陆公曾任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副校长,我出身于民治新专,所以他是我的老师.我在新专毕业后进了新闻日报工作,他时任新闻日报采访主任,后任副总编辑,所以又是我的老领导.其后新闻日报与解放日报合并,我们又在解放日报长期共事.特别是“文革”灾难结束,拨乱反正,陆公又得以离休,我们的接触交往更多一些,不时要晤聚一番,或借电话互通音问,彼此视为忘年交.尽管他曾是我的老师、领导,但我们晤聚之间无拘无束,海阔天空,无所不谈.尤其谈及他一生60余年的新闻生涯,丰富多采、激动人心的战地记者经历.他谈兴特浓,有谈不完的遗闻佚事,掌故趣闻,使我眼界大开,又深受教益.如今陆公远去,回忆昔日谈笑风生,历历如昨,不禁泫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战地记者 战地采访 台儿庄 新华日报 新闻报 范长江 新闻生涯 新闻日报 滇缅路
下载PDF
国际冲突地区采访技巧
18
作者 王林 《中国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2-13,共2页
作为《北京青年报》的记者,笔者曾在1999年--2002年间,赴南斯拉夫、东帝汶、阿富汗、俄罗斯等国际冲突地区采访. 就国际冲突的现场采访而言,中国记者(特别是地方媒体的记者)无疑是年轻、缺乏经验的,这是一个崭新而又充满挑战的领域.因此... 作为《北京青年报》的记者,笔者曾在1999年--2002年间,赴南斯拉夫、东帝汶、阿富汗、俄罗斯等国际冲突地区采访. 就国际冲突的现场采访而言,中国记者(特别是地方媒体的记者)无疑是年轻、缺乏经验的,这是一个崭新而又充满挑战的领域.因此,总结战地采访经验,具有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冲突地区 采访技巧 国际新闻 国际报道 战地采访 新闻采访
原文传递
战地新闻摄影是新闻摄影的极点──从北约空袭南联盟看战地新闻摄影
19
作者 乔天富 周凤桥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9,共3页
关键词 新闻摄影 北约空袭 摄影记者 南联盟 新闻照片 南斯拉夫人 战地采访 突发性新闻 现代高技术战争 摄影采访
原文传递
1944年福尔曼采访晋绥边区记
20
作者 孟红 《世纪风采》 2012年第7期31-34,共4页
1944年夏,著名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等冲破国民党重重阻碍,从重庆一路北上,前往延安访问。随后又与另外两名外国记者赴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战地采访,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实况,写下了轰动中外的被誉为《西... 1944年夏,著名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等冲破国民党重重阻碍,从重庆一路北上,前往延安访问。随后又与另外两名外国记者赴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战地采访,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实况,写下了轰动中外的被誉为《西行漫记》姊妹篇的Report from Red China(即《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此书后来还被译为《北行漫记》)。福尔曼还把自己在1944年8月到10月采访晋绥边区拍摄的照片编辑成书,出版了《西行漫影》画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地采访 福尔曼 边区 华北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领导 《西行漫记》 《北行漫记》 美国记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