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斗文艺”的命题与“乡土”的观察——一种社会史图景中的《荻村传》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俞巧珍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34-41,共8页
陈纪滢的小说《荻村传》一直被视为20世纪50年代国民党"战斗文艺"运动的代表作。小说以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作为类比,试图通过叙述"傻常顺儿"在荻村一生的坎坷遭遇,来展现新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态。但细读文... 陈纪滢的小说《荻村传》一直被视为20世纪50年代国民党"战斗文艺"运动的代表作。小说以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作为类比,试图通过叙述"傻常顺儿"在荻村一生的坎坷遭遇,来展现新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态。但细读文本,会发现"傻常顺儿"及荻村人的种种生存状态所反映的,是时代变革过程中旧中国农村所面临的民族国家体制转换与国民精神难以达成良性互动的问题。本质上是辛亥革命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中国农村历史问题。陈纪滢以此来响应蒋介石国共对立的意识形态话语,一方面充分暴露出冷战思维下国民党"家国"叙事的虚幻,另一方面也从文艺实践的层面揭示出作家在固定化的"战斗文艺"命题中所遭遇的表达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村传 战斗文艺 陈纪滢
下载PDF
张道藩与五十年代的台湾文艺运动
2
作者 古远清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8期17-23,共7页
作为台湾"文艺总管"的张道藩,执行蒋介石的指示,倡导三民主义文艺,在1950年代成立"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中国文艺协会",创办《文艺创作》月刊,开展"文化清洁运动"。他所栽培的"反共文学... 作为台湾"文艺总管"的张道藩,执行蒋介石的指示,倡导三民主义文艺,在1950年代成立"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中国文艺协会",创办《文艺创作》月刊,开展"文化清洁运动"。他所栽培的"反共文学"是一种逝去的文学,它以强烈的政治偏见而缺乏艺术性而为后人所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道藩 文艺运动 战斗文艺
下载PDF
1950-1970年代台湾文艺制度研究
3
作者 杨荣庆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6年第1期59-70,共12页
1949年以后,国民党开始关注和注重文艺工作的把控,提出'反共文艺''战斗文艺'等文艺口号,倡导民生社会主义文艺路线,成立了'中国文艺协会''中国青年写作协会'等文艺组织,发动了文化清洁运动、中华文化... 1949年以后,国民党开始关注和注重文艺工作的把控,提出'反共文艺''战斗文艺'等文艺口号,倡导民生社会主义文艺路线,成立了'中国文艺协会''中国青年写作协会'等文艺组织,发动了文化清洁运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等文艺运动,为台湾文艺界做出多方引导并试图管控,当局和民间关于是否需要文艺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争论和探讨,最终在60年代后期制定出书面文艺政策,为台湾文艺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共文艺 民生社会主义文艺政策 文化清洁运动 战斗文艺
下载PDF
“自由中国文坛”的建立及崩盘
4
作者 古远清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87,共7页
"自由中国文坛"的建立,靠官方出资的"中国文艺协会"等文艺社团主控,另靠清除左翼文学、培养自己的文艺新军和在报刊中安插"忠贞之士"掌权等一系列铁腕措施奏效。1991年当局正式宣布"动员戡乱时期临... "自由中国文坛"的建立,靠官方出资的"中国文艺协会"等文艺社团主控,另靠清除左翼文学、培养自己的文艺新军和在报刊中安插"忠贞之士"掌权等一系列铁腕措施奏效。1991年当局正式宣布"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作废,这使高扬反共文学的"自由中国文坛"的存在失去了根基。两岸文学汇流,尤其是大陆作家的作品在台湾大举登陆,又使"自由中国文坛"腹背受敌,加速终结"自由中国文坛"统治的合法性,促使国民党主控的文艺路线加速解体。这一点,其实是整个台湾文学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可靠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中国文坛 战斗文艺 台湾文学 解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