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时文艺主潮:还是现实主义——战时东南文艺思潮述评之一
1
作者 王嘉良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5期1-6,共6页
历时八年之久的战时东南文艺,就其本质属性说,是民族解放要求规范下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质的反帝爱国主义文艺。因而审察战时东南文艺思潮的某些特质,不能不注意到:它受制于特定历史时代的文艺使命要求,势必鲜明地烙印着这一历史时期的精... 历时八年之久的战时东南文艺,就其本质属性说,是民族解放要求规范下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质的反帝爱国主义文艺。因而审察战时东南文艺思潮的某些特质,不能不注意到:它受制于特定历史时代的文艺使命要求,势必鲜明地烙印着这一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其中作家创作精神的趋求.便是无可置疑的确立现实主义主流地位。又是现实主义!这个在中国文坛已风行了几十年的“老牌”创作方法在战时重被检起,且被确认为文艺创作主潮,在一些人看来总觉得不可思议。然而茅盾的回答是断然的:“还是现实主义”!他写道,今天我们全民族都在流血,我们的战士忠勇奋发,视死如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文艺思潮 战时文艺 作家 冯雪峰 主流地位 创作精神 许钦文 抗战文学 文学创作
下载PDF
论战时东南文艺运动中的“浙江潮”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嘉良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5期114-120,共7页
中国新文学“浙军”在战时东南文艺运动中的引领地位 ,再次显示了浙江新文学作家群的突出贡献 ,这是浙江精神在中国新文学建设中的又一次生动张扬 ;而战时环境促成浙江作家向本土的大规模回归 ,则在浙江文学史上又有着特殊意义。
关键词 文艺运动 战时文艺 浙江 东南地区 文学史 新文学 现代文学
下载PDF
品位与价值:战时东南文艺的历史检视
3
作者 王嘉良 《浙江学刊》 CSSCI 1994年第3期74-78,共5页
品位与价值:战时东南文艺的历史检视王嘉良在我国现代文艺史上,战时东南文艺运动的存在是一个无可漠视的现实。在长达八年抗战中,时称“东南半壁”的浙、闽、赣三省及皖南地区,聚集过一批作家艺术家,打出“开展东南文艺运动”的旗... 品位与价值:战时东南文艺的历史检视王嘉良在我国现代文艺史上,战时东南文艺运动的存在是一个无可漠视的现实。在长达八年抗战中,时称“东南半壁”的浙、闽、赣三省及皖南地区,聚集过一批作家艺术家,打出“开展东南文艺运动”的旗帜,演出过一幕有声有色的抗战文艺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工作者 战时文艺 抗战文艺 东南地区 文艺运动 文艺创作 文艺 作家 大众文艺 文艺现象
下载PDF
战时东南文艺:一个不应遗忘的历史话题
4
作者 王嘉良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3期80-85,共6页
战时东南文艺:一个不应遗忘的历史话题王嘉良在历史累积的丰厚文学艺术遗产中,有一种大约是最能激起人们普遍而久远的心灵回声的:那便是在可歌可泣年代里写成的可歌可泣的文字。记得尼采曾经说过:“在所有的文学中,我喜欢有血泪写... 战时东南文艺:一个不应遗忘的历史话题王嘉良在历史累积的丰厚文学艺术遗产中,有一种大约是最能激起人们普遍而久远的心灵回声的:那便是在可歌可泣年代里写成的可歌可泣的文字。记得尼采曾经说过:“在所有的文学中,我喜欢有血泪写成的文字。”这位哲人所道,实质乃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运动 抗战文艺 战时文艺 文艺工作者 文艺创作 东南地区 文艺 作家群体 战争文化 地方文化建设
下载PDF
重现历史的凝重──评《战时东南文艺史稿》
5
作者 张杰慧 查晓明 《浙江学刊》 CSSCI 1995年第2期89-90,共2页
重现历史的凝重──评《战时东南文艺史稿》张杰慧,查晓明在历史积累的丰厚文学艺术遗产中,战争文艺历来是人类伟大的艺术杰作之一。只要稍稍翻开历史,中国抗战文艺这一在可歌可泣的年代里写就的可歌可泣的作品,就熠熠闪耀在漫漫的... 重现历史的凝重──评《战时东南文艺史稿》张杰慧,查晓明在历史积累的丰厚文学艺术遗产中,战争文艺历来是人类伟大的艺术杰作之一。只要稍稍翻开历史,中国抗战文艺这一在可歌可泣的年代里写就的可歌可泣的作品,就熠熠闪耀在漫漫的历史流程中。在抗战血火中诞生的战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 抗战文艺 现实主义特色 文艺活动 文艺运动 战时文艺 文艺思潮 浙江师范大学 史论结合 战时
下载PDF
一个重拾的历史话题——评《战时东南文艺史稿》
6
作者 何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75-277,共3页
东南抗战文艺,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地域的文化现象.50多年前,在东南这一方热土上,大批文艺家曾经自觉地放弃了对文艺固有的执着和追求,担负起艰难而沉重的历史责任,为了民族的救亡而奔走、呐嘁,形成了蔚为壮观的东南文艺运动.对后... 东南抗战文艺,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地域的文化现象.50多年前,在东南这一方热土上,大批文艺家曾经自觉地放弃了对文艺固有的执着和追求,担负起艰难而沉重的历史责任,为了民族的救亡而奔走、呐嘁,形成了蔚为壮观的东南文艺运动.对后来者来说,这是一个饶有兴味又令人困惑的历史话题.但是,长时期来,通行的文学史或对之只字不提或是一笔带过,人们对这一段文学史的认识和理解仅仅停留在有限的几篇回忆录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运动 文艺 抗战文艺 战时文艺 文学史 特定历史时期 文艺 艺术创作 文化现象 历史责任
下载PDF
战时东南文艺运动之历史描述与评估
7
作者 王嘉良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34,共15页
本文述评的战时东南文艺运动,几乎是一个被遗忘的历史话题.多年来,人们在论及抗战文艺时,总是把眼光注视在“大西南”等文艺活动区域,很少记得东南地区也有过一个文艺运动,即或偶而提及,也总是将其归并在以“大西南”为中心的国统区文... 本文述评的战时东南文艺运动,几乎是一个被遗忘的历史话题.多年来,人们在论及抗战文艺时,总是把眼光注视在“大西南”等文艺活动区域,很少记得东南地区也有过一个文艺运动,即或偶而提及,也总是将其归并在以“大西南”为中心的国统区文艺中“附带”叙述.这既不符合史实,也有碍历史公正.须知,战时东南文艺运动作为一个独立性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运动 东南地区 文艺副刊 战时文艺 东北作家群 抗战文艺 文艺活动 大西南 作家群体 文艺创作
下载PDF
从混沌到有序:战时东南文艺运动发展轨迹
8
作者 王嘉良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5期18-23,共6页
从混沌到有序:战时东南文艺运动发展轨迹王嘉良1对战时东南文艺现象作深层次研究,就必须探讨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时空形态的地域文艺,是如何纳入整体的具有有序结构性的文艺运动之中而显示出自身的独立性特征和规律性征象的。这就必然... 从混沌到有序:战时东南文艺运动发展轨迹王嘉良1对战时东南文艺现象作深层次研究,就必须探讨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时空形态的地域文艺,是如何纳入整体的具有有序结构性的文艺运动之中而显示出自身的独立性特征和规律性征象的。这就必然要涉及到人们已经提及的一个话题: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运动 抗战文艺 文艺工作者 发展轨迹 东南地区 文艺活动 战时文艺 “自组织” 战时文学 国统区
下载PDF
历史深处的“太行鲁艺”
9
作者 张渊 《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太行鲁艺,因其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较短且相关文献材料保存较少,长期未受到学界的关注,但其对抗战时期晋东南文艺事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重新认识和评价太行鲁艺尤为必要。对太行鲁艺的认识,应从历史沿革、基本情况、文艺创作等方面入手,... 太行鲁艺,因其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较短且相关文献材料保存较少,长期未受到学界的关注,但其对抗战时期晋东南文艺事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重新认识和评价太行鲁艺尤为必要。对太行鲁艺的认识,应从历史沿革、基本情况、文艺创作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太行鲁艺的基本情况,探究抗战时期晋东南根据地文艺人才的教育教学情况,力求还原出抗战时期太行鲁艺的真实状况。太行鲁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延安鲁艺的一种延续,是山西红色文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后的山西红色文艺精神值得在当下继续继承和弘扬,这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赓续红色血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鲁艺 战时期红色文艺 山西红色文艺
下载PDF
二十世纪抗战文学为什么没有经典作品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凌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46,共7页
中国抗战文学为什么没有经典作品,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五四”战争文学没有建立起现代战争文学传统,使抗战文学在较低的战争文学基础上开始创作;(二)抗战结束后,没有及时地把战时文艺理论转变为战后文艺理论,具体地说,没有... 中国抗战文学为什么没有经典作品,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五四”战争文学没有建立起现代战争文学传统,使抗战文学在较低的战争文学基础上开始创作;(二)抗战结束后,没有及时地把战时文艺理论转变为战后文艺理论,具体地说,没有处理好歌颂和暴露、为工农兵服务和提高读者审美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三)地方作家非军人化和军队作家非学者化,直接制约了抗战文学创作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文学 战争文学传统 战时文艺理论 战后文艺理论 学者化
下载PDF
在“文协”岗位上——老舍与“文协”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广灿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36-43,共8页
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七日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是一个团结、进步的抗战文艺组织.它的诞生,标志着全国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在组织上落实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文艺战线取得了重大胜利.我们知... 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七日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是一个团结、进步的抗战文艺组织.它的诞生,标志着全国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在组织上落实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文艺战线取得了重大胜利.我们知道,“七七”事变以后,抗日的准备阶段结束,由于日寇的大规模侵略,中国人民不得不起来进行全面抗战.形势的变化促使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组合与对抗,作家们原来常规的生活也不能不随之改变.在我党的积极努力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先生 抗战文艺 文艺 文艺 文艺 通俗文艺 作家 文艺运动 团结抗战 战时文艺
下载PDF
The Palmanova Cantonments: Conservation, Value-Enhanc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for an Integrated and Overall Regeneration
12
作者 Maria Paola Gatti Giovanni Russo Luca Zecchi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7年第6期559-570,共12页
Italian military real-estate is highly varied as regards its location, intended uses, its typological, stylistic, and constructive features and its state of conservation. What historical and documental value can we at... Italian military real-estate is highly varied as regards its location, intended uses, its typological, stylistic, and constructive features and its state of conservation. What historical and documental value can we attribute to the typological and technical aspects of military buildings? What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have to be studied before such buildings can be repurposed for inclusion into a circuit of social and civil uses? Some attempts were made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by analysing the military real estate of Palmanova, the fortress city founded by the Serenissima Republic of Venice in 1593, a city designed by engineers, military analysts, and expert military architects all answerable to the Fortifications Office of Venice. There are a number of barracks situated inside the city's fortified walls, within a somewhat confined area: Montezemolo, Isonzo, Ederle, Filzi, Montesanto and others in outlying villages. Barracks built in different periods (some during the Renaissance, other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some even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have been gradually phased out of service. Their restoration and functional leverage,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is century, we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an economic and cultural strategy that would not upset the city. New regeneration strategies are called for if these abandoned military structures are not to undergo further deterioration. These strategies should be based upon a knowledge of these structures' features--their layout, architecture, technologies--and should also embrace local policies, but first and foremost they require real, contextualized and economically sustainable pro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TRESS decommissioning SECURITIZATION value-enhancement CONSERVATION regeneration.
下载PDF
抗战时期,从激化到淡化的香港文坛矛盾
13
作者 袁小伦 《纵横》 2003年第3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香港文坛 廖承志 乔冠华 文协香港分会 袁水拍 胡春冰 戴望舒 战时文艺 黄药眠 文化界 叶灵凤 战时
原文传递
从“民族魂”到“大先生”:论中国戏剧中“鲁迅形象”
14
作者 于小植 沙婷 《上海鲁迅研究》 2024年第1期252-268,共17页
全面抗战时期,人们急于从鲁迅这一精神资源中汲取抵抗外侮的力量,无论是解放区、国统区还是沦陷区都曾以各种方式对“民族魂”这一“鲁迅形象”进行过塑造和宣传。1937年10月13日,在鲁迅逝世一年之际,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举行宣传部、... 全面抗战时期,人们急于从鲁迅这一精神资源中汲取抵抗外侮的力量,无论是解放区、国统区还是沦陷区都曾以各种方式对“民族魂”这一“鲁迅形象”进行过塑造和宣传。1937年10月13日,在鲁迅逝世一年之际,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举行宣传部、组织部联席会议,决定以10月18日作为鲁迅逝世一周年纪念日,并由文化界救亡协会、中苏文化协会、鲁迅纪念会、战时文艺协会等组织着手筹备相关活动,“全上海文化界人士签名,发表宣言,告全世界人士,纪念鲁迅并要求援助中国对日抗战,推郭沫若起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逝世 鲁迅形象 中苏文化协会 民族魂 全面抗战时 文化界人士 鲁迅纪念 战时文艺
原文传递
回忆茅盾先生二三事
15
作者 范泉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14,共6页
茅盾先生在1979年9月写的《自传》里说:“一九四六年春,我回上海。” 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茅盾专集》第一卷上册里,由《茅盾专集》编辑组在1981年11月至1982年1月撰写的《茅盾传略》里,谈到抗战胜利茅公回上海时说:“一九四... 茅盾先生在1979年9月写的《自传》里说:“一九四六年春,我回上海。” 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茅盾专集》第一卷上册里,由《茅盾专集》编辑组在1981年11月至1982年1月撰写的《茅盾传略》里,谈到抗战胜利茅公回上海时说:“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抗战胜利结束,同年冬茅盾到香港,次年二、三月间回上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国民党 中国当代文学 文艺工作者 郭沫若 短篇小说 报刊编辑 苏联 中国文艺 战时文艺
原文传递
重读《讲话》:历史定位与现实意义——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
16
作者 马一夫 《延安文学》 2003年第6期207-211,共5页
61年前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曾经作为中国革命文艺的实践准则和当代主流文艺的理论基石,具有不可怀疑的权威地位和约束意义。今天重读《讲话》,有两个层次。其一,在战争的背景上认定《讲话》的基本属性和历史功绩,还其... 61年前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曾经作为中国革命文艺的实践准则和当代主流文艺的理论基石,具有不可怀疑的权威地位和约束意义。今天重读《讲话》,有两个层次。其一,在战争的背景上认定《讲话》的基本属性和历史功绩,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其二,揭示《讲话》阐述的根本问题和精神要义的普通真理性,重铸中国文艺的灵魂。战时文艺行动纲领《讲话》的存在形态 "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同志 讲话 延安文艺座谈会 现实意义 行动纲领 根本问题 人民大众 抗日战争 战时文艺 中国文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