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驻军中亚的战略企图
1
作者 吴兴洲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6-38,53,共4页
美国驻军中亚 ,不仅是为了反恐怖 ,而是有着更重要的战略企图。那就是 :控制里海石油 ,挤压俄罗斯 ,围堵中国 。
关键词 美国 驻军 中亚地区 战略企图 石油利益 世界霸权 俄罗斯 中国 反恐怖主义
下载PDF
印度空军未来能力与战略企图评估
2
作者 杨光灿 《东南亚之窗》 2012年第1期40-44,共5页
印度近年来加强了空军力量建设,加强了边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武器装备性能、升级了信息预警系统。这表明,印度空军放弃了过去的防御政策,开始强调攻势作战,更加注重信息系统与空军作战能力的融合,以期在未来战争中达成战略目的。
关键词 印度空军 作战能力 战略企图 评估
下载PDF
美国的东亚战略企图
3
作者 吕有生 《瞭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55-55,共1页
近一个时期以来,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不断升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政府高调声称,要将美国的战略重心转向太平洋地区。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之所以不断挑起事端,背后显然有美国的因素。继美国一些政要宣称《美日安全保障条约》适... 近一个时期以来,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不断升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政府高调声称,要将美国的战略重心转向太平洋地区。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之所以不断挑起事端,背后显然有美国的因素。继美国一些政要宣称《美日安全保障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又明确表示美国在南海地区“拥有国家利益”,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演习也在日益增多。那么,美国在东亚地区采取这一系列做法的战略企图是什么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政府 战略企图 东亚地区 太平洋地区 国家利益 南海问题 战略重心 安全保障
原文传递
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及其战略企图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国忠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6,共5页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在中东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从而取得了在阿富汗、伊拉克以及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伊拉克战争后美国进行了全球军事战略调整,其中包括增加军事拨款、压缩军事基地数量、巩固重点基地、制定新的反恐军事...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在中东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从而取得了在阿富汗、伊拉克以及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伊拉克战争后美国进行了全球军事战略调整,其中包括增加军事拨款、压缩军事基地数量、巩固重点基地、制定新的反恐军事战略等措施。军事战略调整目的之一是企图巩固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但美国在中东长期驻军必将面临许多问题,如巨额军费投入、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美国受孤立的处境等,其中有些问题难以解决。美军在伊拉克可能越陷越深,短期内难以脱身,从而影响美国的全球军事部署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中东 军事存在 战略企图 伊拉克战争后 军事战略调整 阿富汗战争 九一一事件 中亚地区 军事基地
原文传递
北极“冷战”正拉开帷幕——浅析俄罗斯重返北极的战略企图及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2
5
作者 蔡珏 《军事文摘》 2016年第3期18-21,共4页
不久前,俄罗斯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再度提交了扩大北极大陆架边界的申请,标志着在日益激烈的北极争夺战中,俄罗斯再次抢占先机。一旦申请如愿,俄罗斯将拥有对涵盖北极点在内的120万平方公里大陆架的主权,这一面积占据了整个北冰洋... 不久前,俄罗斯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再度提交了扩大北极大陆架边界的申请,标志着在日益激烈的北极争夺战中,俄罗斯再次抢占先机。一旦申请如愿,俄罗斯将拥有对涵盖北极点在内的120万平方公里大陆架的主权,这一面积占据了整个北冰洋地区的一半。近期,俄罗斯频繁在北极地区"秀肌肉",除在北极地区强化军事行动外,如若此次申请获得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企图 军事行动 战略司令部 俄罗斯海军 军事学说 战略重点 “冷战” 北方舰队 探明储量 全球气候
原文传递
美“国防授权法”涉钓鱼岛的战略企图
6
作者 吕有生 《瞭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0期60-60,共1页
11月29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并在其中增加一附加条款,明确指出:美国对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不持特定立场,但是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行政权,而且“第三方的单方行动”不会影响美国承认日本对有关岛屿的行政权。... 11月29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并在其中增加一附加条款,明确指出:美国对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不持特定立场,但是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行政权,而且“第三方的单方行动”不会影响美国承认日本对有关岛屿的行政权。让人瞩目的是,美国重申,根据美日安保条约,美国对日本负有责任,对于在“日本管辖下的领土”上向任一方发动的武装袭击,都将根据条约条款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岛 授权法 战略企图 国防 美国参议院 附加条款 主权归属 武装袭击
原文传递
沙特低油价的战略企图
7
作者 吴迪 《IT经理世界》 2012年第13期24-24,共1页
面对沙特的运筹帷幄,其他石油大国不会袖手旁观。 最近油价跌得很厉害,对于世界各国来说,这绝对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事陌。比如普京再次当选俄总统,他迫切需要更多的石油美元来安抚讨好国内选民;伊朗需要高油价来增加匍而世界第一... 面对沙特的运筹帷幄,其他石油大国不会袖手旁观。 最近油价跌得很厉害,对于世界各国来说,这绝对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事陌。比如普京再次当选俄总统,他迫切需要更多的石油美元来安抚讨好国内选民;伊朗需要高油价来增加匍而世界第一石油大国的沙特却频频发话要利用他们的产能把油价压下去,沙特石油部长AuNaimi甚至在《金融时报》上撰文宣称沙特有难道全世界就只有沙特嫌石油美元多了烫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油价 沙特 战略企图 石油美元 《金融时报》 世界 高油价 运筹
原文传递
日军两次进攻镇海口之战略企图及浙东沦陷后的敌后抗战
8
作者 沈宏康 《宁波论坛》 2001年第2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敌后抗日战争 日本侵略军 浙江东部地区 中国共产党 镇海口 战略企图 浙江沦陷
原文传递
菲律宾“强军计划”的战略企图
9
作者 释清仁 《南国博览》 2013年第1期21-22,共2页
近年来,菲律宾的安全与军事战略发生着重大调整,其武装部队逐渐从主要“维护国内安全”转向“强化领土防卫”。同时,菲律宾以加速军队现代化为基础,以构建军事同盟为支点,共同服务于以侵占南海地区利益为核心的南海政策。
关键词 菲律宾 战略企图 国内安全 南海政策 军队现代化 军事战略 武装部队 军事同盟
原文传递
从海湾局势看美苏的战略争夺
10
作者 毛剑秋 李云龙 《国防》 1988年第5期2-4,共3页
海湾地区因其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石油资源,早已成为美苏全球争夺中的一个热点。1987年以来,两伊战争继续蔓延,美苏借'护航'为名,在这一地区明争暗夺,使海湾局势更趋紧张,成为世界'热点中的热点'。
关键词 战略地位 石油资源 美苏争夺 经济合作 对外政策 南部边界 里根政府 战略目标 战略企图 霍尔木兹海峡
下载PDF
港媒:中国海洋战略建构重点应是印度洋地区
11
《当代社科视野》 2014年第7期39-40,共2页
香港中评社6月20日文童(原题:印度洋是中国海洋战略建设的重点)指出,在美国积极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进程中,如何应对已成为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的海洋战略应以“两洋”为基点,同时实行太平洋战略... 香港中评社6月20日文童(原题:印度洋是中国海洋战略建设的重点)指出,在美国积极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进程中,如何应对已成为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的海洋战略应以“两洋”为基点,同时实行太平洋战略和印度洋战略。而现阶段中国海洋战略建构的重点应是印度洋地区,以打破美国和印度可能会利用“印太地区”围堵中国的战略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战略 印度洋 中国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战略企图 太平洋 美国
下载PDF
远交近攻——重在选择的谋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镜泊 明翔 《科学决策》 2007年第11期62-62,共1页
“远交近攻”是一种带有明显地缘色彩的谋略,以地理上的远近作为行动的基本准则。其意思是说,当自己设定的战略企图由于受到地理条件限制而无法全部实现时,应先攻取邻近之敌,而不要舍近求远,越过邻近之敌去打远离自己的敌人,这样... “远交近攻”是一种带有明显地缘色彩的谋略,以地理上的远近作为行动的基本准则。其意思是说,当自己设定的战略企图由于受到地理条件限制而无法全部实现时,应先攻取邻近之敌,而不要舍近求远,越过邻近之敌去打远离自己的敌人,这样会有害而无利。为了防止敌方联手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谋略 地理条件 战略企图
下载PDF
“广场民主”下的国家陷阱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联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0-52,共3页
乌克兰局势反映美俄各自的战略企图,显示国际关系进入新阶段。
关键词 国家 民主 广场 战略企图 国际关系 乌克兰
下载PDF
对航行自由,中国可持更开放立场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发强 《社会观察》 2015年第9期12-13,共2页
近年来,在我国加强维护南海权益的同时,美国屡屡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派遣军舰或军机到南海我国岛礁附近进行侦察或军事测量活动。这其中除了有帮助菲律宾等国撑腰的政治因素外,主要还是为了实现美国国防部和国务院于1979年共同推出的“... 近年来,在我国加强维护南海权益的同时,美国屡屡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派遣军舰或军机到南海我国岛礁附近进行侦察或军事测量活动。这其中除了有帮助菲律宾等国撑腰的政治因素外,主要还是为了实现美国国防部和国务院于1979年共同推出的“航行自由”计划,以实现随时投送海上军事力量,介入、干预他国的战略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自由 沿海国 海洋主权 战略企图 美国国防部 无害通过 国际海峡 领海宽度 国际习惯法 国际海洋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轰炸给四川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造成的财产损失情况研究
15
作者 权芳敏 《巴蜀史志》 2022年第3期68-73,共6页
1937—1938年,上海、南京、武汉相继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成为中国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国民政府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也成为日军实施以炸迫降战略企图的最主要空袭目标。据重庆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 1937—1938年,上海、南京、武汉相继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成为中国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国民政府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也成为日军实施以炸迫降战略企图的最主要空袭目标。据重庆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西南大学教授潘洵介绍,为彻底“摧毁中国抗战意志”,日军下令对重庆实行大范围轰炸。1938年12月2日,日军总参谋长闲院宫载仁亲王代表天皇向侵华日军传达天皇敕令“大陆令第24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大后方 日本侵略者 抗日战争时期 战略企图 国民政府 四川水泥 侵华日军 财产损失
下载PDF
台湾问题将上升为中日关系中的政治问题
16
作者 盛欣 《亚非纵横》 2006年第6期11-14,62,共5页
近年来在中日关系中,台湾问题一直是制约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大致经历了从战略模糊到战略清晰,从幕后到前台,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应对的过程,日本干预台海冲突的内在动因和战略企图值得关注,台湾问题可能成为未... 近年来在中日关系中,台湾问题一直是制约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大致经历了从战略模糊到战略清晰,从幕后到前台,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应对的过程,日本干预台海冲突的内在动因和战略企图值得关注,台湾问题可能成为未来中日之间对抗的新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台湾问题 政治问题 战略模糊 战略企图 内在动因 台海冲突 日本
下载PDF
中国做好自身定位,再去思考应对“萨德”入韩问题
17
作者 张东明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6-17,共2页
第一,就目前萨德入韩引发的地区局势来看,美国最为得利,日本其次,俄罗斯坐山观虎斗、也有借机渔利的可能,韩国有一定损失,中国最为不利。当前,中国已经无法回避直接面临的挑战。朝鲜一直是受害者,但有其战略企图。事实上,朝鲜... 第一,就目前萨德入韩引发的地区局势来看,美国最为得利,日本其次,俄罗斯坐山观虎斗、也有借机渔利的可能,韩国有一定损失,中国最为不利。当前,中国已经无法回避直接面临的挑战。朝鲜一直是受害者,但有其战略企图。事实上,朝鲜利用核试验、射星等,客观上推动了“萨德”入韩,使得中韩关系变得疏远;反过来,韩国又利用“萨德”人韩问题,试图迫使中国对朝施加压力、中朝之间产生矛盾。笔者认为,事实上我们正面临四个方向的危险,东北的朝鲜半岛、东海的钓鱼岛、南海问题和台湾问题、西部的阿富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萨德 朝鲜半岛 阿富汗问题 地区局势 战略企图 中韩关系 台湾问题
下载PDF
日本借朝核问题扩充军事力量的动向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琪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3-64,共2页
2009年5月25日,距发射“光明星2号”通信实验卫星仅仅50天,朝鲜再次进行核试爆,继而进行一系列短程导弹试射,国际社会一片哗然,联合国安理会随即发表公报表示“反对和谴责”。在世界各国的反应中,日本的动向令人关注:日本外务省... 2009年5月25日,距发射“光明星2号”通信实验卫星仅仅50天,朝鲜再次进行核试爆,继而进行一系列短程导弹试射,国际社会一片哗然,联合国安理会随即发表公报表示“反对和谴责”。在世界各国的反应中,日本的动向令人关注:日本外务省声明中就直接指出朝鲜核试爆“对我国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并提出“借此机会,我们再次强烈要求朝鲜能为一揽子解决绑架、核问题、导弹等悬而未决的问题采取具体行动”,朝核危机再度深化。回溯1998年第一次朝核危机以来日本在该问题上的相关反应,“重大威胁”说不免另有深意。纵观1998年第一次朝核危机以来日本的系列军事“动作”,日本借朝鲜发射导弹或进行核试验之机,发展自身军事力量,实现军事强国化的战略企图昭然若揭,而日本利用朝核危机发展自身军事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力量 朝核问题 日本 朝核危机 联合国安理会 通信实验 国际社会 战略企图
下载PDF
美军建设最新动向及其影响
19
作者 董明林 贺尚锋 郭宏伟 《国防科技》 2005年第5期46-50,共5页
关键词 美军 2004年 安全环境 绝对优势 未来作战 战略企图 军队建设
下载PDF
马陵之战战址之争焦点问题探析
20
作者 韩明林 《滨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62-68,共7页
马陵之战战址争执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作战日程问题;"过外黄"和"大胜并莒"问题;隘塞死地问题;郯莒之地在公元前341年时的归属问题;战前各种史料提及的齐国将领在战中突然销声匿迹问题;太子申大军被歼地等问题上。在... 马陵之战战址争执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作战日程问题;"过外黄"和"大胜并莒"问题;隘塞死地问题;郯莒之地在公元前341年时的归属问题;战前各种史料提及的齐国将领在战中突然销声匿迹问题;太子申大军被歼地等问题上。在战略决战框架下,从双方战略企图、战争目的、战争进程的推演及《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的思想观点,在实际战略地理、战术地形上的运用原则等方面,对战址争论的几个焦点问题进行剖析,可知马陵之战应在郯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陵之战 战址 战略企图 地理 地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