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战略性外交中的海洋政策探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吕耀东 《东北亚学刊》 2017年第4期16-21,共6页
战略性外交作为体现日本主体性的、旨在参与和主导国际事务的对外关系样式,日渐具有现实主义海权色彩,已成为影响东亚和平稳定及地区海洋安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新安保法"已成为日本实现海洋战略意图的法制依据,以激化钓鱼... 战略性外交作为体现日本主体性的、旨在参与和主导国际事务的对外关系样式,日渐具有现实主义海权色彩,已成为影响东亚和平稳定及地区海洋安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新安保法"已成为日本实现海洋战略意图的法制依据,以激化钓鱼岛及东海问题遏制中国的正当海洋维权。日本借主办七国集团峰会设定海洋安全议题,刻意曲解中国的正当海洋维权行动,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日本还构想基于海洋安全合作的"非洲外交新战略",以推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海权理念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战略性外交 海洋政策 海权 对外关系
下载PDF
中国战略性外交话语建构刍议 被引量:29
2
作者 叶淑兰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81,共14页
中国战略性外交话语建构的效果如何,是否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产生话语权力,是目前中国外交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选取"韬光养晦"、"和平发展"、"和谐世界"这三个比拟性的战略性外交话语为分析对象,探... 中国战略性外交话语建构的效果如何,是否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产生话语权力,是目前中国外交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选取"韬光养晦"、"和平发展"、"和谐世界"这三个比拟性的战略性外交话语为分析对象,探讨战略性外交话语的建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中国战略性外交话语开始影响国际议题设置,进入国际新闻、学术、官方议题。国际社会部分认同"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的概念,也基本认同其目标,但是对于它们是否可以实现存有疑虑,认同度较低。中国战略性外交话语建构效果不显著的主要原因在于:话语的官方解读不足,受众意识不强以及对外媒体发展相对滞后。其核心症结在于目前的战略性外交话语更多的是一种政策宣示,缺乏理论论证与可操作的路线图,并不具备成为"战略"的基本要素。战略性外交话语的建构需要来自学界的理论支撑。中国学者亟须加强对战略性外交话语的理论论证,从而更有效地提升中国外交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外交话语 话语权 韬光养晦 和平发展 和谐世界
原文传递
解析日本战略性外交的政治诉求 被引量:8
3
作者 吕耀东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2-63,127,共12页
本文从国际战略及国际政治理念分析入手,对当代日本战略性外交及政治诉求进行了初步的界定和诠释。其一,日本的战略性外交作为体现日本主体性的、旨在参与和主导国际事务的对外关系样式,充分表现出力求摆脱"和平宪法"、谋求... 本文从国际战略及国际政治理念分析入手,对当代日本战略性外交及政治诉求进行了初步的界定和诠释。其一,日本的战略性外交作为体现日本主体性的、旨在参与和主导国际事务的对外关系样式,充分表现出力求摆脱"和平宪法"、谋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的战略性政策取向。其二,日本战略性外交的政治诉求表现为:以解禁乃至行使集体自卫权,谋求日美同盟的对等性;通过价值观外交,构建"海洋民主国家"联盟;介入南海问题,离间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间关系;以激化钓鱼岛及东海问题遏制中国正当海洋维权,刻意渲染"中国威胁论"等等,已成为影响东亚和平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本文认为,日本战略性外交的政治诉求,不仅严重破坏了亚太地区安全与稳定环境,而且导致东亚安全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和尖锐化。从长远来看,日本仍将通过战略性外交谋求地区乃至国际事务话语权和主导权,继续渲染"中国威胁论",力求彻底摆脱"战后体制"及"和平宪法"第九条的束缚,实现日本成为政治乃至军事大国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战略性外交 日美同盟 海洋民主国家联盟 中日关系 战后体制 政治大国
原文传递
战后日本外交战略理念及对外关系轨迹 被引量:11
4
作者 吕耀东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75,共15页
日本战后70年的外交战略理念经历了“经济中心主义”、“正常国家论”和大国化政治诉求等演进历程。“经济中心主义”的外交战略理念开创了20世纪50—60年代“吉田茂主义”经济外交的黄金时代,为20世纪70年代日本以“世界经济大国”身... 日本战后70年的外交战略理念经历了“经济中心主义”、“正常国家论”和大国化政治诉求等演进历程。“经济中心主义”的外交战略理念开创了20世纪50—60年代“吉田茂主义”经济外交的黄金时代,为20世纪70年代日本以“世界经济大国”身份开展“多元化”的自主外交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及国力基础。在冷战结束前后的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日本关于“政治大国”理念与“正常国家论”的“国际国家”诉求,反映出日本力求改变“战后体制”的强烈意愿。进入21世纪,日本开展的战略性外交与价值观外交,是基于“大国化”政治诉求而进行的“自我实现”,完全是从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出发的。“正常国家论”关于大国化的政治诉求,逐渐显露出日本“传统的国家主义”面目,并将成为日本主流的对外关系理念和实践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外交战略 经济中心主义 正常国家论 战略性外交 价值观外交
原文传递
两次安倍内阁的“价值观外交” 被引量:10
5
作者 邱静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82,共17页
两次安倍内阁的政策与实践显示,日本的"价值观外交"实际上有两个不同的层次。同欧美国家相比,日本的"价值观外交"是一种缺乏"价值"的"价值观外交"。从战后日本外交的整体脉络来看,"价值... 两次安倍内阁的政策与实践显示,日本的"价值观外交"实际上有两个不同的层次。同欧美国家相比,日本的"价值观外交"是一种缺乏"价值"的"价值观外交"。从战后日本外交的整体脉络来看,"价值观外交"仍是实用主义、回避反思的思维模式的延续。除牵制中国外,作为"战略性外交"的包装和手段,"价值观外交"也服务于提升国际形象、修改宪法等诉求。在日本国内重要政治实践与其标榜的"价值观"多有背离的情况下,"价值观外交"具有双重的虚伪性。在此,"历史认识"与"外交"恰恰不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应重点关注日本"价值观外交"背后的"战略性外交",并联合相关国家、日本民众反对亵渎人类基本价值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安倍内阁 价值观外交 战略性外交 历史认识 宪法修改
原文传递
日本对外战略:国家利益视域下的战略机制和政策取向 被引量:17
6
作者 吕耀东 《日本学刊》 CSSCI 2018年第5期18-34,共17页
在2013年出台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日本官方在二战后首次明确提出国家利益的定义及内涵。日本的首要核心利益是涉及领土问题及恢复国家对外职能的国家"安全利益"。日本基于核心国家利益的对外战略调整及政治诉求,重点是... 在2013年出台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日本官方在二战后首次明确提出国家利益的定义及内涵。日本的首要核心利益是涉及领土问题及恢复国家对外职能的国家"安全利益"。日本基于核心国家利益的对外战略调整及政治诉求,重点是为摆脱战后体制、改变战败国形象,以修宪恢复因战败被剥夺的部分国家对外职能;所采取的强化日美同盟及价值观外交等手段,是为在亚太乃至全球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从长远来看,日本仍将以"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谋求地区乃至国际事务话语权和主导权,力求彻底摆脱战后体制及和平宪法第九条的束缚,实现海外用兵,进而实现政治乃至军事大国化的战略目标。这种基于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对外战略选择,势必会影响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利益 对外战略 日美同盟 战略性外交 价值观外交
原文传递
从中日四个政治文件探析两国关系发展轨迹及未来趋势 被引量:1
7
作者 梁云祥 杨美姣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29,127,共14页
中日四份政治文件代表着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脉络,两国从结束敌对状态、建立邦交关系发展到战略互惠关系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从第四份政治文件的签署到现在已有十多年,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实施、美国从“亚太再平衡”到“... 中日四份政治文件代表着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脉络,两国从结束敌对状态、建立邦交关系发展到战略互惠关系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从第四份政治文件的签署到现在已有十多年,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实施、美国从“亚太再平衡”到“印太战略”的调整、日本追求战略性外交的努力等,国际形势、地缘政治格局、国家能力和心态早已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以新古典现实主义为基础,根据当今国际政治发展现状构建了新的理论模型,从体系层次、国家层次和个人层次上来解析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和趋势,得出当今国际社会已经具备了升级中日两国关系的新的时代契机和因素。中日关系的深化、合作领域的拓展、合作程度的加深将是中日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将对东亚地区乃至国际社会的稳定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四个政治文件 新古典现实主义 “一带一路” 中美贸易摩擦 日本战略性外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