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乡干部战略性群体:结构与政策效应——基于一项公共政策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雪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70-76,共7页
县乡干部的政策行为是理解中国农村治理的重要视角。运用战略性群体这一理论框架,从一项公共政策在地方行政层级推进中,分析县乡干部群体的权力结构与公共政策效应的关系问题。县乡干部由于在群体目标构建和战略行动协调的自主性不同,... 县乡干部的政策行为是理解中国农村治理的重要视角。运用战略性群体这一理论框架,从一项公共政策在地方行政层级推进中,分析县乡干部群体的权力结构与公共政策效应的关系问题。县乡干部由于在群体目标构建和战略行动协调的自主性不同,分化为战略精英与外围战略成员,在群体内部等级之间形成"支配—依附"非均衡权力结构。资源向上依赖、等级权威价值认同、社会流动筛选和等级权威复制等机制共同维系了县乡干部群体的等级秩序。在战略群体外部,企业利用结构化机制与县乡干部代表的地方政府利益联结,消解了政策的公共性,共享了政策收益。面对政企结构化后结成的强势地位,农民作为政策的主要目标群体,其利益诉求被选择性忽略。在农村社会中"政府""资本""民众"之间呈现出非均衡的权力结构。县乡干部群体的权力实践就是在一项项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实现,并在现实层面上构成了农村社会治理的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乡干部 战略性群体 非均衡权力结构 政策效应 支配—依附
下载PDF
战略性群体视角下基层扶贫干部行为研究——以湖北恩施扶贫尖刀班为例
2
作者 李永洪 张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110-116,共7页
基层扶贫干部作为扶贫第一线,其扶贫行为直接关系到扶贫绩效。本文在战略性群体视角下以湖北恩施扶贫尖刀班为例,对基层扶贫干部的行为予以研究。通过了解恩施扶贫尖刀班的创建原因和运行模式,明晰恩施扶贫尖刀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而... 基层扶贫干部作为扶贫第一线,其扶贫行为直接关系到扶贫绩效。本文在战略性群体视角下以湖北恩施扶贫尖刀班为例,对基层扶贫干部的行为予以研究。通过了解恩施扶贫尖刀班的创建原因和运行模式,明晰恩施扶贫尖刀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而思考其带来的启示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干部 战略性群体 扶贫 行为研究
下载PDF
作为战略性群体的县乡干部(上)——透视中国地方政府战略能动性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24
3
作者 托马斯.海贝勒 舒耕德 刘承礼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93,共11页
在评述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文章引入了一种新的分析框架,以此来考察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群体行为和战略能动性。文章把县乡干部冠以"战略性群体"的称谓。借助这一概念,文章引入的分析框架为深入地了解... 在评述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文章引入了一种新的分析框架,以此来考察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群体行为和战略能动性。文章把县乡干部冠以"战略性群体"的称谓。借助这一概念,文章引入的分析框架为深入地了解政策得以有效执行的前提条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分析工具。基于发展社会学、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资本形成理论和组织理论的垃圾桶模型等提供的相关知识,以及作者近些年在中国县(或县级市)乡范围内的大量田野调查,文章对县乡干部与其所在的制度环境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干部 乡镇干部 战略性群体 战略能动性 地方政府
原文传递
中国的中间阶层是战略性群体吗? 被引量:5
4
作者 安晓波 苏丽文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106,235,共14页
近年来,对中国中间阶层的研究正悄然兴起。中西方学者均对中间阶层的社会成分、形成过程及其政治态度和行为展开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如何对中国语境下中间阶层这一概念做出最符合实际意义的界定等基本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之所以如此,是... 近年来,对中国中间阶层的研究正悄然兴起。中西方学者均对中间阶层的社会成分、形成过程及其政治态度和行为展开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如何对中国语境下中间阶层这一概念做出最符合实际意义的界定等基本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间阶层是一个"在本质上存在争议的概念",其定义仍然捉摸不定。为此,文章提出采用德国一些社会学家所提出的"战略性群体"概念,作为研究中国社会新兴群体的新视角,来剖析中国作为战略性群体的中间阶层。为了理解这一阶层的政治态度和行为,有必要从主观认同的角度对战略性群体这一概念做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阶层 战略性群体 主观认同 私营企业
原文传递
县域创新何以成功:基于“场域—行动者”的解释框架——以A县“集体民宿”为例
5
作者 唐银彬 张承文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2,共13页
地方政府创新并非易事,成功的创新也并非均质分布在每个政府层级。已有研究表明,县域创新的数量与质量都远高于其他层级。县域创新何以成功?既有研究未能给出充分回答。从“场域—行动者”框架来看,正是作为特殊场域的县域塑造了创新行... 地方政府创新并非易事,成功的创新也并非均质分布在每个政府层级。已有研究表明,县域创新的数量与质量都远高于其他层级。县域创新何以成功?既有研究未能给出充分回答。从“场域—行动者”框架来看,正是作为特殊场域的县域塑造了创新行动者的创新行为模式,形成了创新成功的内在机制。西南X省A县“集体民宿”案例表明,县域通过三重机制促成了县域创新的成功:一是动力生成机制,县域特殊的结构与团体特征激活了个体的创新动力;二是合作生产机制,县域统合性体制与战略性群体特征推动着创新中的集体行动;三是效果保障机制,互嵌的整体性县域资源与扁平的创新同盟的灵活行动,保障了创新行动的创新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创新 地方政府创新 县乡干部 战略性群体
下载PDF
基层维稳工作中的结构与行动者
6
作者 齐子鉴 孙柏瑛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6-21,共6页
基层稳定离不开稳固的组织基础。通过对三个基层案例的比较分析发现,一味地强调基层维稳工作对体制资源依赖的不利影响,过分弱化维稳制度结构的刚性,并不利于形成不易打破的韧性稳定。由此提出建立一个层级节制、秩序井然的制度基础和... 基层稳定离不开稳固的组织基础。通过对三个基层案例的比较分析发现,一味地强调基层维稳工作对体制资源依赖的不利影响,过分弱化维稳制度结构的刚性,并不利于形成不易打破的韧性稳定。由此提出建立一个层级节制、秩序井然的制度基础和有效的自主治理兼顾的"强结构、强行动者"维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行动者 制度基础 战略性群体 韧性稳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