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德国统一的外部条件:四大战胜国对德政策的转变 |
林荣远
|
《欧洲研究》
CSSCI
|
1991 |
0 |
|
2
|
中国该如何重建战胜国意识 |
|
《中国社会导刊》
|
2005 |
0 |
|
3
|
一战胜利庆祝大会(1918年11月28日) |
|
《国家人文历史》
|
2011 |
0 |
|
4
|
五四青年与当代青年价值观的断想 |
王佩芬
|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5
|
中国和华盛顿会议 |
蒋相泽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3 |
1
|
|
6
|
关于正视战争历史阴影态度的思索——剖析德日两国二战后悔过的不同态度的原因 |
郭锐敏
|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0 |
|
7
|
“8·15”之后在华日军暴行述论 |
吴庆生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1
|
|
8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
解保海
|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
2008 |
1
|
|
9
|
德国统一的前景及其影响 |
张宝祥
|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0
|
试论德国拉巴洛政策的形成 |
姚华
|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 |
0 |
|
11
|
对反和平演变的几点认识 |
郭瑞光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2
|
略论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 |
肖汉森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0 |
|
13
|
受降镇的昨天与今天 |
徐斌
|
《学习与思考》
|
1995 |
0 |
|
14
|
如果日本支付战争赔款…… |
|
《红广角》
|
1995 |
0 |
|
15
|
一个中国法官在日本冲绳 |
毛觉云
|
《四川统一战线》
|
1995 |
0 |
|
16
|
一个纳粹潜艇军官的“新功” |
徐起
|
《当代海军》
|
1995 |
0 |
|
17
|
人民的胜利永载史册——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
曹蓉
|
《四川统一战线》
|
1995 |
0 |
|
18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帝国主义本质 |
张胜利
|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
1997 |
0 |
|
19
|
追忆“五四” |
付丽娟
|
《人事与人才》
|
2001 |
0 |
|
20
|
道威斯計划的实質与后果 |
黎国轴
|
《史学月刊》
|
195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