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植被过滤带模式对内蒙农牧交错区截流减沙的影响及优选
被引量:
1
1
作者
宋凡凡
李仙岳
田德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35-2843,共9页
为了提高农牧业交错带禾本植被过滤带截流减沙效果,在内蒙古中部巨宝庄试验基地设置过滤带茎间距(0.9cm、1.2cm、1.7cm)和宽度(3m、6m、9m)2个因素,包括空白对照共10个处理.研究了植被过滤带茎间距和宽度对截流减沙的响应,并运用熵权TOP...
为了提高农牧业交错带禾本植被过滤带截流减沙效果,在内蒙古中部巨宝庄试验基地设置过滤带茎间距(0.9cm、1.2cm、1.7cm)和宽度(3m、6m、9m)2个因素,包括空白对照共10个处理.研究了植被过滤带茎间距和宽度对截流减沙的响应,并运用熵权TOPSIS模型评价了不同植被过滤带模式的综合效益,筛选该地区禾本植被过滤带适宜茎间距和宽度.结果显示,在相同植被过滤带茎间距条件下,增加过滤带宽度显著降低径流与泥沙出流量,过滤带宽度为9m与6m处理比3m处理在过滤带末端平均泥沙含量分别减少了80.97%和60.66%,平均径流量分别降低了62.14%、33.59%,并分别推迟水沙出流时间7min和2min.在相同过滤带宽度下,减少植被茎间距有效提高截流减沙效果,其中过滤带茎间距为0.9cm处理比1.2cm与1.7cm处理在过滤带末端平均泥沙含量分别减少了35.4%和48.28%;平均径流量分别降低了16.5%和18.26%.茎间距与宽度对径流、泥沙拦截量影响极显著,过滤带宽度对径流影响更大,且两者交互作用对泥沙拦截量影响极显著.通过熵权TOPSIS评价得出过滤带宽度为9m,茎间距为0.9cm的禾本植被过滤带模式综合评分最高,经济与截流减沙综合效益最优,研究结果对当地植被过滤带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过滤带宽度
茎间距
熵权TOPSIS
截流减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香樟林地枯落物的截流减沙效应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许洪娇
胡海波
+2 位作者
初磊
燕超
王超骐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91,共6页
通过研究香樟林枯落物对产流产沙效应的影响,揭示枯落物覆盖的坡面侵蚀机制,可加深人们对水土保持和土壤侵蚀的理解。通过模拟降雨试验,对不同降雨强度(30、60、90 mm/h)和不同枯落物覆盖(0、50、100、250 g/m^(2))条件下的坡面侵蚀过...
通过研究香樟林枯落物对产流产沙效应的影响,揭示枯落物覆盖的坡面侵蚀机制,可加深人们对水土保持和土壤侵蚀的理解。通过模拟降雨试验,对不同降雨强度(30、60、90 mm/h)和不同枯落物覆盖(0、50、100、250 g/m^(2))条件下的坡面侵蚀过程进行观测,分析不同枯落物量下产生的的截流减沙效应。结果表明:1)在一定的坡度和降雨强度下,产流率和产沙率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随后保持稳定。2)坡面径流量随枯落物量的增大而减小,坡面产沙量随枯落物量的增大而减小,产沙量和产流量的变化表明枯落物的减沙效应高于枯落物的减少径流作用。3)产沙量与产流量呈二次函数关系;在枯落物量较大的情况下,降雨强度较强时依然可以起到良好的减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雨
枯落物
产流量
产
沙
量
截流减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壤坡耕地不同耕作方式径流及养分流失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展羽
吴云聪
+2 位作者
杨洁
邢栋
王凌云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1-246,共6页
为揭示红壤区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坡耕地径流及养分流失影响的差异,通过野外径流小区试验,分析对比在3种典型降雨下,南方红壤丘陵区的纵坡间作(措施1)、纵坡种植(措施2)和横坡种植(措施3)等3种耕作方式坡耕地的产流、产沙及氮、磷流失特征...
为揭示红壤区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坡耕地径流及养分流失影响的差异,通过野外径流小区试验,分析对比在3种典型降雨下,南方红壤丘陵区的纵坡间作(措施1)、纵坡种植(措施2)和横坡种植(措施3)等3种耕作方式坡耕地的产流、产沙及氮、磷流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措施3截流减沙优势明显。中雨型下,措施3径流量分别为措施1、措施2的21.5%,20.3%,产沙量分别为措施1、措施2的6.03%,2.28%;大雨型下,措施3径流量分别为措施1、措施2的8.11%,7.6%,产沙量分别为措施1、措施2的4.33%,3.31%。不同措施产流、产沙过程基本一致;措施3在控制土壤养分流失方面优于其他两种耕作方式,各措施氮、磷流失主要集中在产流初期,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后期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典型降雨条件
截流减沙
氮、磷流失
南方红壤丘陵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被过滤带模式对内蒙农牧交错区截流减沙的影响及优选
被引量:
1
1
作者
宋凡凡
李仙岳
田德龙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35-2843,共9页
基金
内蒙古科技计划(2022YFHH003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0409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9064)。
文摘
为了提高农牧业交错带禾本植被过滤带截流减沙效果,在内蒙古中部巨宝庄试验基地设置过滤带茎间距(0.9cm、1.2cm、1.7cm)和宽度(3m、6m、9m)2个因素,包括空白对照共10个处理.研究了植被过滤带茎间距和宽度对截流减沙的响应,并运用熵权TOPSIS模型评价了不同植被过滤带模式的综合效益,筛选该地区禾本植被过滤带适宜茎间距和宽度.结果显示,在相同植被过滤带茎间距条件下,增加过滤带宽度显著降低径流与泥沙出流量,过滤带宽度为9m与6m处理比3m处理在过滤带末端平均泥沙含量分别减少了80.97%和60.66%,平均径流量分别降低了62.14%、33.59%,并分别推迟水沙出流时间7min和2min.在相同过滤带宽度下,减少植被茎间距有效提高截流减沙效果,其中过滤带茎间距为0.9cm处理比1.2cm与1.7cm处理在过滤带末端平均泥沙含量分别减少了35.4%和48.28%;平均径流量分别降低了16.5%和18.26%.茎间距与宽度对径流、泥沙拦截量影响极显著,过滤带宽度对径流影响更大,且两者交互作用对泥沙拦截量影响极显著.通过熵权TOPSIS评价得出过滤带宽度为9m,茎间距为0.9cm的禾本植被过滤带模式综合评分最高,经济与截流减沙综合效益最优,研究结果对当地植被过滤带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植被过滤带宽度
茎间距
熵权TOPSIS
截流减沙
Keywords
width of vegetation filter strip
stem spacing
entropy TOPSIS
reduction of runoff and its sediment
分类号
X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香樟林地枯落物的截流减沙效应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许洪娇
胡海波
初磊
燕超
王超骐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91,共6页
基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长江三角洲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项目”(2018-LYPT-DW-159)
江苏省人民政府高等学校林学优势学科建设项目(164010641)。
文摘
通过研究香樟林枯落物对产流产沙效应的影响,揭示枯落物覆盖的坡面侵蚀机制,可加深人们对水土保持和土壤侵蚀的理解。通过模拟降雨试验,对不同降雨强度(30、60、90 mm/h)和不同枯落物覆盖(0、50、100、250 g/m^(2))条件下的坡面侵蚀过程进行观测,分析不同枯落物量下产生的的截流减沙效应。结果表明:1)在一定的坡度和降雨强度下,产流率和产沙率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随后保持稳定。2)坡面径流量随枯落物量的增大而减小,坡面产沙量随枯落物量的增大而减小,产沙量和产流量的变化表明枯落物的减沙效应高于枯落物的减少径流作用。3)产沙量与产流量呈二次函数关系;在枯落物量较大的情况下,降雨强度较强时依然可以起到良好的减沙作用。
关键词
模拟降雨
枯落物
产流量
产
沙
量
截流减沙
Keywords
simulated rainfall
forest litter
runoff yield
sediment yield
runoff interception and sediment reduction
分类号
S715.3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壤坡耕地不同耕作方式径流及养分流失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展羽
吴云聪
杨洁
邢栋
王凌云
机构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1-246,共6页
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SYS1101)
2009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CX09B-168Z)
文摘
为揭示红壤区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坡耕地径流及养分流失影响的差异,通过野外径流小区试验,分析对比在3种典型降雨下,南方红壤丘陵区的纵坡间作(措施1)、纵坡种植(措施2)和横坡种植(措施3)等3种耕作方式坡耕地的产流、产沙及氮、磷流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措施3截流减沙优势明显。中雨型下,措施3径流量分别为措施1、措施2的21.5%,20.3%,产沙量分别为措施1、措施2的6.03%,2.28%;大雨型下,措施3径流量分别为措施1、措施2的8.11%,7.6%,产沙量分别为措施1、措施2的4.33%,3.31%。不同措施产流、产沙过程基本一致;措施3在控制土壤养分流失方面优于其他两种耕作方式,各措施氮、磷流失主要集中在产流初期,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后期趋于稳定。
关键词
坡耕地
典型降雨条件
截流减沙
氮、磷流失
南方红壤丘陵区
Keywords
sloping cultivation land
typical rainfall condition
flow interception and sediment reduction
N and Plosses
red-soil hilly area in southern China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植被过滤带模式对内蒙农牧交错区截流减沙的影响及优选
宋凡凡
李仙岳
田德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香樟林地枯落物的截流减沙效应分析
许洪娇
胡海波
初磊
燕超
王超骐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红壤坡耕地不同耕作方式径流及养分流失研究
张展羽
吴云聪
杨洁
邢栋
王凌云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