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5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性老年大学戏曲教育研究——以鞍山师范学院校企合作单位(鞍山老年大学)知津书院为例
1
作者 王希宝 王琢珏 《戏剧之家》 2024年第8期45-47,共3页
本文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探讨鞍山老年大学戏曲教育研究。鞍山知津书院是鞍山师范学院与鞍钢集团公司合作办学的一个公益性质的老年大学,鞍山师范学院提供师资,依托鞍钢集团公司建立校舍,适当提供资金,政府再补贴。这种办学模式也是校企... 本文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探讨鞍山老年大学戏曲教育研究。鞍山知津书院是鞍山师范学院与鞍钢集团公司合作办学的一个公益性质的老年大学,鞍山师范学院提供师资,依托鞍钢集团公司建立校舍,适当提供资金,政府再补贴。这种办学模式也是校企合作的一个主打项目,从2021年9月运行以来,效果良好。通过在知津书院的戏曲教学,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京剧昆曲等,以京昆为主,兼川剧、评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地方戏,重点研究戏曲教育在鞍山老年大学的普及与开展,旨在传承中华戏曲传统文化,使得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老年大学 教育研究 鞍山知津书院 口传心授 京剧《锁麟囊》
下载PDF
出版视域下明清戏曲的发展与传播——评《明清书坊与戏曲研究》
2
作者 刘容江 《传媒》 CSSCI 2024年第7期I0004-I0004,共1页
明清时期戏曲文学空前繁荣,日渐发达的市民经济催生了诸多经典的戏曲名作,而这些经典戏曲在坊间的传播又深刻影响着当时人们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以及审美趣味。因此,以出版文化作为切入点探究明清戏曲的发展与传播,为戏曲研究提供了一... 明清时期戏曲文学空前繁荣,日渐发达的市民经济催生了诸多经典的戏曲名作,而这些经典戏曲在坊间的传播又深刻影响着当时人们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以及审美趣味。因此,以出版文化作为切入点探究明清戏曲的发展与传播,为戏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视域,而这一研究领域也是传播学与古代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领域。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最终成果,《明清书坊与戏曲研究》一书从出版文化的角度,系统探讨了书坊与戏曲之间的复杂关系,阐明了明清戏曲的创作观念及审美风尚的形成机制,厘清了出版文化对戏曲文学的具体影响。本书可作为高校美学、古代文学、传播学等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广大戏曲爱好者和研究者的读物或工具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研究 明清戏 古代文学 审美风尚 社科基金课题 书坊 传播学
下载PDF
戏曲研究的观念新变与历史维度
3
作者 汪超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3-103,共1页
戏曲研究需要回归文本和经典,也需要开拓观念和方法,对传统戏曲评点需要发掘其新理念,对戏剧史书写需要探究其新方法。本期刊发的两篇戏曲研究文章,一篇从具体作品出发,以点的深度挖掘来推动戏曲史的微观分析;一篇从史论研究出发,以面... 戏曲研究需要回归文本和经典,也需要开拓观念和方法,对传统戏曲评点需要发掘其新理念,对戏剧史书写需要探究其新方法。本期刊发的两篇戏曲研究文章,一篇从具体作品出发,以点的深度挖掘来推动戏曲史的微观分析;一篇从史论研究出发,以面的理性辨析来展开戏剧史书写的宏观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评点 回归文本 戏剧史 历史维度 微观分析 理性辨析
下载PDF
清代小说戏曲禁毁问题研究的拓展和深化——评张天星《晚清小说戏曲禁毁问题研究》
4
作者 周兴陆 《台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8-92,共5页
张天星《晚清小说戏曲禁毁问题研究》以新禁毁史料的发掘和利用为基础,从社会转型、文艺管理等视角,以禁毁主体、原因效果、法律制度为主体,梳理了晚清小说戏曲禁毁活动在社会文化转型中,如何承袭传统、发生新变;揭示了晚清禁毁小说戏... 张天星《晚清小说戏曲禁毁问题研究》以新禁毁史料的发掘和利用为基础,从社会转型、文艺管理等视角,以禁毁主体、原因效果、法律制度为主体,梳理了晚清小说戏曲禁毁活动在社会文化转型中,如何承袭传统、发生新变;揭示了晚清禁毁小说戏曲的管理制度和活动相较于清代前中期发生变革的主要表现及其动因。全书文献资料翔实,研究视角精当,研究内容深入,问题意识突出,“承袭—新变—当下”的研究思路一以贯之,探索出清代小说戏曲禁毁问题研究的新途径,拓宽了近代文化研究的学术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小说戏禁毁问题研究 张天星 拓展 深化
下载PDF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擦亮秦腔文化名片 谱写当代文艺华章
5
作者 胡建琴 王引娟 李玉峰 《法治与社会》 2024年第1期I0002-I0003,共2页
2023年11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和榆林市委宣传部共同策划主办的“秦腔走进大湾区”活动圆满落幕,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携秦腔现代剧《生命的绿洲》和秦腔传统剧《再续红梅缘》赴广州、深圳、珠海巡演,大秦正声唱响魅力湾区,传统戏曲点燃文化... 2023年11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和榆林市委宣传部共同策划主办的“秦腔走进大湾区”活动圆满落幕,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携秦腔现代剧《生命的绿洲》和秦腔传统剧《再续红梅缘》赴广州、深圳、珠海巡演,大秦正声唱响魅力湾区,传统戏曲点燃文化自信,迅速在岭南掀起秦腔观演热潮,引起巨大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传统戏 秦腔现代剧 当代文艺 文化自信 秦腔文化
下载PDF
冯叔鸾“戏学”的丰富内蕴及文化旨归——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谱之二十 被引量:7
6
作者 赵兴勤 赵韡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77-85,共9页
冯叔鸾是民国初年风云一时的剧评家,目前生平事迹已少为人提及,学术贡献更近乎湮没无闻。个中原因,除了他发表之成果与当今学院派主流之研究旨趣不符外,还在于其政治问题与人格操守(曾出任维新政府内政部地政司司长、如皋县长等伪职)。... 冯叔鸾是民国初年风云一时的剧评家,目前生平事迹已少为人提及,学术贡献更近乎湮没无闻。个中原因,除了他发表之成果与当今学院派主流之研究旨趣不符外,还在于其政治问题与人格操守(曾出任维新政府内政部地政司司长、如皋县长等伪职)。若摈弃成见,"不以其过没其功",可以发现,冯氏在戏曲研究方面有开创之意义。如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率先对新、旧剧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研究,早于佟晶心《新旧戏曲之研究》十数年;在研究方法的探索上,倡导"探讨根本上之组织而为学理的研究"。如此等等,均显露出冯氏超越那个时代的具有现代学术况味的治学精神。然其最为可贵之处,是首次提出"戏学"这一概念,将戏曲纳入科学范畴予以考量。这种自觉的学科意识,比王国维、梁启超更早,客观上提高了戏曲的研究地位。其"戏学"内蕴丰富,涉及演员素质、从业动机、场上表演、观众心理、编剧原则、戏曲盛衰之学理探讨、戏剧文学之审美意义等诸多方面,决非"专用以学戏者"。而早在百年前,冯氏已意识到戏曲表演艺术对"虚"、"实"关系的斟酌与把握,殊为可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研究 学谱 冯叔鸾 戏学
下载PDF
西方影响与现代中国戏曲研究之进程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玫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57,共7页
在传统中国经、史、子、集的学术分类中,戏曲无立锥之地。二十世纪在西方思潮和学术方法的影响下,这一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王国维为现代中国的戏曲研究奠基,几代学者孜孜不息,勤勉努力,戏曲逐渐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一个不可缺... 在传统中国经、史、子、集的学术分类中,戏曲无立锥之地。二十世纪在西方思潮和学术方法的影响下,这一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王国维为现代中国的戏曲研究奠基,几代学者孜孜不息,勤勉努力,戏曲逐渐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以张庚为首的“前海学派”,尤为重视戏曲之综合性演剧艺术特质。他们运用源自西方的艺术分类理论,分门别类地解析戏曲的文学、音乐、表演、导演、舞美、观众等各个层面。至此,戏曲研究已经成为一门独立于文学研究之外的艺术学科,尽管它和文学研究仍然有着交叉重叠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张庚 导演 艺术学 观众 表演 音乐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艺术特质 现代中国
下载PDF
徐调孚戏曲活动述论——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谱之二十一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兴勤 赵韡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43-52,共10页
徐调孚与茅盾、郑振铎、叶圣陶等,均有着深厚的情谊。他的戏曲研究,曾引起赵景深、叶德均、浦江清等著名学者的关注。文章就其与昆曲的结缘、与戏曲研究名家赵景深的交往及其在戏曲研究方面所作出的学术贡献进行论述。徐调孚戏曲研究成... 徐调孚与茅盾、郑振铎、叶圣陶等,均有着深厚的情谊。他的戏曲研究,曾引起赵景深、叶德均、浦江清等著名学者的关注。文章就其与昆曲的结缘、与戏曲研究名家赵景深的交往及其在戏曲研究方面所作出的学术贡献进行论述。徐调孚戏曲研究成果的数量,相较同时期的研究大家可谓有限,然其学术分量却值得一书。首先,是对近代学术研究文献的补苴与梳理。其次,是对戏曲目录之学的探究。再次,是对戏曲研究中若干重要学术问题如戏曲之概念、戏剧体制、戏曲生成等的探讨。《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谱》系列论文致力于发掘学界往事、回顾大家治学经历与为学途径,是为了捡拾学术前辈们留下的精神财富,不断汲取前贤治学的精髓,学习他们为人的无私坦荡和为学的深根固本,从而恢复"研究"二字的重量,并彻底摈弃某些"去中国化"的不良倾向,以赓续道统,守护学术之正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研究 学谱 徐调孚
下载PDF
佟晶心戏曲研究的学术取径与创新意义——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谱之十八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兴勤 赵韡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48-59,2,共12页
佟晶心是最早使用"话剧"这个词的人,他在《剧学月刊》、《歌谣》等当时知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戏曲及民俗研究论文数十篇,他的专著《新旧戏曲之研究》被誉为"革命式的书",学术观点曾得到卢前、赵景深、台静农、吴晓... 佟晶心是最早使用"话剧"这个词的人,他在《剧学月刊》、《歌谣》等当时知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戏曲及民俗研究论文数十篇,他的专著《新旧戏曲之研究》被誉为"革命式的书",学术观点曾得到卢前、赵景深、台静农、吴晓铃、叶德均、顾颉刚、罗常培、谭正壁等著名学人及名伶程砚秋等人的关注。佟氏还是一名高产的剧作家,在话剧及传统戏曲方面均有作品问世。令人遗憾的是,佟晶心和杜颖陶、邵茗生等人一样,均是20世纪上半叶古代戏曲研究史上不容忽视却久被忽略的"失踪者"。这种学术史地位与研究史现状之间的悖论,再次说明目前的学术研究史版图还远远称不上丰富和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研究 学谱 佟晶心
下载PDF
吴梅进北大与戏曲研究学科的建立 被引量:7
10
作者 苗怀明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72,共8页
民国初年,吴梅在北京大学讲授词曲,标志着戏曲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学术制度的保证。新的时代为吴梅提供了开创历史的良机,吴梅的卓识远见为那个时代增添了亮点,两者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五年北大生活对吴梅的人生道... 民国初年,吴梅在北京大学讲授词曲,标志着戏曲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学术制度的保证。新的时代为吴梅提供了开创历史的良机,吴梅的卓识远见为那个时代增添了亮点,两者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五年北大生活对吴梅的人生道路和治学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他完成了从传统文人到现代学者的身份转变,尽管这种转变并不彻底。吴梅戏曲研究的成就及特色通过与另一位先驱者王国维的比较可以看得更为明显,两人的治学各有特色,形成互补,不能简单地定出高下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梅 北京大学 研究
下载PDF
钱南扬戏曲研究的学术进路与治学精神——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谱之二十三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兴勤 赵韡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38-54,共17页
钱南扬是国学大师吴梅的嫡传弟子,与卢前、任中敏、王玉章、蔡莹雅称"吴门五学士"。他在俗文学研究特别是南戏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在海内外学界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钱南扬学术兴趣的萌发、学术路径的选择、学术方法的形成以... 钱南扬是国学大师吴梅的嫡传弟子,与卢前、任中敏、王玉章、蔡莹雅称"吴门五学士"。他在俗文学研究特别是南戏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在海内外学界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钱南扬学术兴趣的萌发、学术路径的选择、学术方法的形成以及对乾嘉学者治学精神的推崇,大都与其学术交往谱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先生戏曲研究内部的逻辑进路来看,他依次采取的是"围圈设靶"、"剪裙边"、"放长线"的学术策略。钱南扬"以乾嘉学者治经史之法治曲",以材料为始基,以字词为切入点,沿波溯源,直"通乎古圣贤之心志"。他对明传奇的研究,既是扩大搜索范围、钩沉南戏资料的偶然,也是研究工作"从源到流"自然延伸的必然。先生深谙清代朴学之精髓,始于文献、归于文献,却能不囿于文献,作饾饤考证之学。他的著述所体现出的治学特点十分鲜明,具体来说,大约有如下几点:一是总结性,注重对学术史的总结和学术遗产的梳理;二是创新性,勇走学术研究中的"井冈山之路";三是敏锐性,格外关注研究领域新的学术成果或新材料的出现;四是资料性,"每一观点的提出都以翔实的资料考证为基础";五是渐进性,对自己的学术观点和论著不厌其烦地进行修正和完善;六是实证性,注重田野考察方法在学术研究中的运用。而钱南扬之治学精神主要包括:"拓荒补阙",攻坚克难;专心向学,心无旁骛;心存稽古,用乃随时;实事求是,辩证思维。了解先生的学术缘起与交往谱系,整理他所留下的学术遗产,总结他的学术进路与治学精神,有利于祛除研究界的各种病相,给当今学者带来很多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研究 学谱 钱南扬
下载PDF
重绘民国时期戏曲研究思想地图——《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谱》之二十四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兴勤 赵韡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83-89,共7页
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对既有研究成果的继承、辨析与深化,戏曲研究也是如此。而当前研究者的目光,多集中于王国维、吴梅这样的巨擘(核心圈学人),或长期在高校(科研院所)执教的名家(主流圈学人),一定程度地忽略了其他戏曲研究学者之成果的挖... 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对既有研究成果的继承、辨析与深化,戏曲研究也是如此。而当前研究者的目光,多集中于王国维、吴梅这样的巨擘(核心圈学人),或长期在高校(科研院所)执教的名家(主流圈学人),一定程度地忽略了其他戏曲研究学者之成果的挖掘和整理。在戏曲研究史上,20世纪上半叶活跃着一批不容忽视却久为忽略的"失踪者",他们曾在戏曲的不同研究方向上开风气之先,领一时风云,然而由于各种复杂的历史原因,目前已少为人知,以致有学者将因袭误认作原创。这种学术史地位与研究史现状之间的悖论,说明目前的学术研究史版图还远远称不上丰富和完整。在这个意义上,"泛主流圈"和"辐射圈"的戏曲研究人物,就是一座少为人关注的学术富矿。重绘民国时期戏曲研究的思想地图,离不开对这一批学人研究成果的全面了解和把握。为他们建档立传,既是学统之赓续,也是释放那湮没已久的"边缘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研究 学谱 思想地图
下载PDF
戏曲“宗元”观念与明清戏曲史研究(笔谈)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桂萍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宗元”即指在明清戏曲创作和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的以元代戏曲为宗尚的尊体意识与皈依心态,亦有“尚元”“崇元”“尊元”“趋元”“佞元”“遵北”等提法。基本表现方式是以元曲为宗尚、为圭臬,并与“去元”“抑元”“黜元”等相反相... “宗元”即指在明清戏曲创作和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的以元代戏曲为宗尚的尊体意识与皈依心态,亦有“尚元”“崇元”“尊元”“趋元”“佞元”“遵北”等提法。基本表现方式是以元曲为宗尚、为圭臬,并与“去元”“抑元”“黜元”等相反相成,交相为用,主要功效是促进了明清戏曲的文本创作和文体繁荣,影响和制约着古典戏曲的理论建构和发展走向,并最终确立了以北曲杂剧和南曲戏文为代表的元曲在明清时期的文学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戏 古代文学研究 研究 宗元 “元” 视界 文学史地位 尊体意识
下载PDF
戏曲史料建设的可贵探索——《汉剧研究资料汇编:1822—1949》评介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芸 胡非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0-140,F0003,共2页
《汉剧研究资料汇编:1822--1949》(武汉出版社2012年6月版)是朱伟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汉剧发展历史与艺术形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书集中整理了晚清民国时期发表于京、沪、汉等地报刊上与汉剧相关的资料,不仅... 《汉剧研究资料汇编:1822--1949》(武汉出版社2012年6月版)是朱伟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汉剧发展历史与艺术形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书集中整理了晚清民国时期发表于京、沪、汉等地报刊上与汉剧相关的资料,不仅为今后的汉剧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而且,对于近代戏曲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即史料建设而言,也有丰富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料汇编 史料建设 研究 汉剧 评介 国家社科基金 武汉出版社 艺术形态
下载PDF
冯叔鸾生平考述及其戏曲研究的学术价值——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谱之十九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兴勤 赵韡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5年第3期178-196,共19页
冯叔鸾是民国初年风云一时的剧评家,目前生平事迹已少为人提及,学术贡献更近乎湮没无闻。个中原因,除了他发表成果与当今学院派主流研究旨趣不符外,还在于其政治问题与人格操守。该文考订其生平史实,对各家记载予以纠谬,认为冯氏生于188... 冯叔鸾是民国初年风云一时的剧评家,目前生平事迹已少为人提及,学术贡献更近乎湮没无闻。个中原因,除了他发表成果与当今学院派主流研究旨趣不符外,还在于其政治问题与人格操守。该文考订其生平史实,对各家记载予以纠谬,认为冯氏生于1884年,卒年当在1944年以后,或1946年,并对他的戏曲活动予以钩沉。冯叔鸾戏曲研究方面开创了若干先河。在研究领域的创辟上,首次提出"戏学"概念,将戏曲纳入科学范畴予以考量,这种自觉的学科意识,客观上提高了戏曲的研究地位;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率先对新、旧剧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研究,早于佟晶心《新旧戏曲之研究》十数年;在研究方法的探索上,倡导"探讨根本上之组织而为学理的研究"。以上,均显露出超越那个时代的具有现代学术气质的治学精神。胡适曾谓:"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看待出处大节有亏的冯叔鸾,亦应"持平"。只有摈弃成见,"不以其过没其功",方能还原百年学术史之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研究 学谱 冯叔鸾.
下载PDF
从文学的、平面的到文化的、立体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戏曲研究方法变革之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苗怀明 《河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24-27,共4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方法一直是研究者所关注的一个核心话题。相对其他学科而言,研究方法对戏曲研究的推动作用尤为显著,它使整个戏曲研究学科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研究者们充分考虑戏曲自身的特性,大胆借鉴考古学、民俗学、宗...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方法一直是研究者所关注的一个核心话题。相对其他学科而言,研究方法对戏曲研究的推动作用尤为显著,它使整个戏曲研究学科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研究者们充分考虑戏曲自身的特性,大胆借鉴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更新戏曲观念、开辟文献来源新途径、拓展学术研究空间等角度出发,进行了研究范式的更新。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导致了研究范式的变革,改变了戏曲研究的基本格局,影响到戏曲研究的性质和走向;同时,这种新变又对研究方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使其朝实效性、灵活性和包容性方向调整。两者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研究 学术史 研究方法 20世纪80年代 研究范式 考古学 民俗学 宗教学
下载PDF
邵茗生史实考述及其戏曲研究的路径探索——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谱之十五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兴勤 赵韡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4年第1期193-203,共11页
上个世纪30年代,邵茗生在《剧学月刊》发表了大量功底扎实、视角独特的戏曲研究论文,引起学界关注。他的音乐史、舞蹈史系列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当时研究的趋向。邵茗生对戏曲研究的新的路径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一些... 上个世纪30年代,邵茗生在《剧学月刊》发表了大量功底扎实、视角独特的戏曲研究论文,引起学界关注。他的音乐史、舞蹈史系列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当时研究的趋向。邵茗生对戏曲研究的新的路径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若干局限,难以给人留下整体的印象和深刻的回味,这也是他较少为戏曲主流研究视野所关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研究 学谱 邵茗生.
下载PDF
戏曲研究五十年──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作 被引量:3
18
作者 安葵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22,共9页
50年来,戏曲研究工作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学风的转变──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戏曲的实际相结合,重视资料积累和理论建设,是最重要的经验。20世纪后期,出现了一批带有集成意义的理论成果。21世纪,戏曲研究将由新的积累走向新的... 50年来,戏曲研究工作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学风的转变──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戏曲的实际相结合,重视资料积累和理论建设,是最重要的经验。20世纪后期,出现了一批带有集成意义的理论成果。21世纪,戏曲研究将由新的积累走向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理论建设 积累 突破
下载PDF
徐筱汀戏曲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学术贡献——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谱之十六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兴勤 赵韡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78-88,共11页
戏曲史家徐慕云驰名中外,其弟徐筱汀亦与戏曲结缘,且堪称多面手。在戏曲研究方面,涉及戏曲史、戏曲演出、戏曲教育、戏曲音乐、戏曲服饰等多个领域,且均取得不俗成果,其学术观点屡为国内外著名学者征引;在戏曲创作方面,曾为四大名旦之... 戏曲史家徐慕云驰名中外,其弟徐筱汀亦与戏曲结缘,且堪称多面手。在戏曲研究方面,涉及戏曲史、戏曲演出、戏曲教育、戏曲音乐、戏曲服饰等多个领域,且均取得不俗成果,其学术观点屡为国内外著名学者征引;在戏曲创作方面,曾为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写过剧本,并编有《陆文龙》、《打金枝》等轰动一时的剧目。徐筱汀的戏曲脚色研究、戏曲术语研究、"京派""海派"研究等,在一定意义上开风气之先,颇具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古代戏研究 学谱 徐筱汀
下载PDF
中国戏曲研究学科的建立与现代学人群体的形成 被引量:2
20
作者 苗怀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85,共9页
在20世纪中国戏曲研究学科的创建过程中,现代学人群体的形成无疑是一个至为关键的因素。现代学人群体的形成得益于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变,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广大知识阶层转变人生观念,从学而优则仕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戏曲研究学科在内的中... 在20世纪中国戏曲研究学科的创建过程中,现代学人群体的形成无疑是一个至为关键的因素。现代学人群体的形成得益于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变,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广大知识阶层转变人生观念,从学而优则仕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戏曲研究学科在内的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扫除了障碍,从制度上解决了研究人才的培养问题。新的高等教育制度与学术制度是戏曲研究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机制。有两代学人共同参与了中国戏曲研究学科的创建,第一代学人是中国现代学术的创建者与亲历者,同时也是戏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第二代学人是戏曲研究学科的巩固者和完善者,对20世纪后半期乃至当下的戏曲研究有着重要影响。经两代学人的共同努力,中国戏曲研究学科才得以真正建立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研究 学术制度 学术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