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戴东原二百年生日纪念活动钩沉 被引量:1
1
作者 郭道平 《云梦学刊》 2007年第1期45-49,共5页
民国十二年至十四年(1923-1925)之间,北平学界曾经掀起过一场纪念清代学者戴东原二百年生日的活动。活动以民国十三年(1924)一月十九日于北京召开的生日纪念会为重心,一时间东原研究俨然成为学界热门。纪念活动中展开的东原研究,其最可... 民国十二年至十四年(1923-1925)之间,北平学界曾经掀起过一场纪念清代学者戴东原二百年生日的活动。活动以民国十三年(1924)一月十九日于北京召开的生日纪念会为重心,一时间东原研究俨然成为学界热门。纪念活动中展开的东原研究,其最可注意者在于对东原“哲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注重,并因此成为现代学术史上戴东原形象重塑的重要环节,亦可视作当时学者于本国传统学术中发掘现代性因素的典型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东原 生日纪念会 哲学思想 科学精神
下载PDF
戴東原與乾嘉經典詮釋的思想史背景
2
作者 鄭吉雄 《中国经学》 2007年第1期223-246,共24页
作者多年來研究乾嘉學術思想,心得結集為《戴東原與乾嘉經典詮釋的思想史探索》一書。本文回顧自身研究歷程,對清代經學思潮的精髓--“社群意識”與“多元價值”--多所闡發;對清儒“由訓詁而通義理”的治經方法進行分析;對戴東原學術思... 作者多年來研究乾嘉學術思想,心得結集為《戴東原與乾嘉經典詮釋的思想史探索》一書。本文回顧自身研究歷程,對清代經學思潮的精髓--“社群意識”與“多元價值”--多所闡發;對清儒“由訓詁而通義理”的治經方法進行分析;對戴東原學術思想中關鍵的性善、理欲與公私之論及其當代意義作了細緻分疏。作者認爲清儒的經學研究不是單純的考據,而是與社會、人生有着深刻互動的文化形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東原與乾嘉經典詮釋的思想史探索》 社群意識與多元價值 治經方法 性善、理欲與公私之論
下载PDF
胡适论戴东原“新理学”——兼论戴东原“新理学”与冯友兰“新理学”之差异
3
作者 陈潇 《思想与文化》 2023年第2期357-375,共19页
戴东原虽然反对朱子,但非如方东树所以为的,戴东原是“万禁言理”,是“蔑理”。在胡适看来,戴东原是理学的嫡传,也是程朱的诤友。只是,戴东原不能同意朱子将“理”看作“如有物焉,得于天而具于心”,也不妄求明善以复其初,一旦豁然贯通... 戴东原虽然反对朱子,但非如方东树所以为的,戴东原是“万禁言理”,是“蔑理”。在胡适看来,戴东原是理学的嫡传,也是程朱的诤友。只是,戴东原不能同意朱子将“理”看作“如有物焉,得于天而具于心”,也不妄求明善以复其初,一旦豁然贯通的大彻大悟。戴东原所认为的理,是事物的条理、分理,是多元的,并没有“浑然一体而散为万事”的天理。在颜李实学与顾炎武新经学的基础上,产生了戴东原的新哲学,胡适称之为“新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戴东原 新理学 冯友兰
原文传递
戴东原先生与自然科学——兼议先生成学源于“不疏园”
4
作者 陈平民 《徽州社会科学》 2023年第6期52-54,共3页
戴东原(1724—1777),名震,清雍正乾隆年间休宁隆阜(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人。他被称为百科知识全书式的著名学者、中国十八世记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当之无愧。他曾与业师江永先生,被礼聘授学于歙西溪“不疏园”,是他成学的关键时期。... 戴东原(1724—1777),名震,清雍正乾隆年间休宁隆阜(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人。他被称为百科知识全书式的著名学者、中国十八世记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当之无愧。他曾与业师江永先生,被礼聘授学于歙西溪“不疏园”,是他成学的关键时期。就戴东原先生治学之先后,哲学理论基础来说,他首先是一位博学而专精的自然科学探索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哲学家 哲学理论基础 戴东原 屯溪区 清雍正 百科知识 不疏园 黄山市
原文传递
访戴东原读书楼(二首)
5
《岷峨诗稿》 2006年第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戴东原 遗编 伟辞 稽古 寿世 休宁
原文传递
戴震与《阅微草堂笔记》 被引量:1
6
作者 方盛汉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0-85,共6页
戴震和纪昀是清代学术思想史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二者共同拥有反宋儒、反程朱理学,以及崇实黜虚思想倾向。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纪昀借助戴震学术思想惩艾宋儒,"两个戴东原"影响着纪昀创作小说。"两个纪晓岚"也注定... 戴震和纪昀是清代学术思想史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二者共同拥有反宋儒、反程朱理学,以及崇实黜虚思想倾向。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纪昀借助戴震学术思想惩艾宋儒,"两个戴东原"影响着纪昀创作小说。"两个纪晓岚"也注定他的笔记小说的学术思想和戴震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性。这种思想上的影响对后来仿《阅微草堂笔记》系列小说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 “两个戴东原 “两个纪晓岚” 反理学 崇实黜虚
下载PDF
由《诗<生民>解》论戴震的疑古及史学地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锐 《人文论丛》 CSSCI 2018年第2期43-48,共6页
戴震是乾嘉汉学的代表人物,是清朝思想界的巨擘。但是长期以来,他在史学上没有很高的地位。许多研究著作或者略过不表;或者虽然关注他的史地研究,但是因其《水经注》牵涉到一桩公案,其成绩不得不大打折扣;或关注其主修的方志,却因为有... 戴震是乾嘉汉学的代表人物,是清朝思想界的巨擘。但是长期以来,他在史学上没有很高的地位。许多研究著作或者略过不表;或者虽然关注他的史地研究,但是因其《水经注》牵涉到一桩公案,其成绩不得不大打折扣;或关注其主修的方志,却因为有与章学诚不同的意见,在今日似略显下风。与戴震颇有往复讨论的章学诚,在戴过世之后评价说'其于史学义例、古文法度,实无所解,而久游江湖,耻其有所不知,往往强为解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东原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古史 顾颉刚
下载PDF
“叔世大儒”——戴震
8
作者 胡发贵 《船山学刊》 CSSCI 1994年第1期45-50,共6页
十八世纪,中国学术史上虽然有“乾嘉汉学”,但思想界却是一派萧杀沉闷,文字狱的刀光血影冻结了自由精神的驰骋;就在这种万马齐喑的压抑气氛中,却涌现出了一位高呼理学“以理杀人”的著名思想家,他就是戴震——戴东原。关于戴震在思想史... 十八世纪,中国学术史上虽然有“乾嘉汉学”,但思想界却是一派萧杀沉闷,文字狱的刀光血影冻结了自由精神的驰骋;就在这种万马齐喑的压抑气氛中,却涌现出了一位高呼理学“以理杀人”的著名思想家,他就是戴震——戴东原。关于戴震在思想史上的地位,梁启超曾作过这样的评价:“稍为研究过中国近世学说史的人,都应该认识戴东原先生的位置和价值”(《饮冰室文集》,第65册,“戴东原生日二百年纪念会缘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东原 著名思想家 以理杀人 程朱理学 中国学术史 刀光血影 谢济世 饮冰室 乾嘉 朱子
下载PDF
戴震与四库学
9
作者 徐道彬 《人文论丛》 CSSCI 2015年第2期270-278,共9页
戴震是我国18世纪中叶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在人文思想和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清代学术界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戴震曾经以'五征士'的身份进入四库馆,... 戴震是我国18世纪中叶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在人文思想和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清代学术界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戴震曾经以'五征士'的身份进入四库馆,对于《四库全书》及其《总目》的编纂功不可没~①。他以丰厚而严谨的著述、执著而笃实的学风,以及创立规则、引领风尚的大家气度,让馆内外学者深为钦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馆 戴东原 《算经十书》 四库学
下载PDF
戴震问师非难师
10
作者 杨应芹 《学语文》 2014年第4期12-13,共2页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朋友家孩子《语文》(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课本中,发现有"戴震难师"的故事。故事只有142字,全文如下: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深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朋友家孩子《语文》(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课本中,发现有"戴震难师"的故事。故事只有142字,全文如下: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深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难师 曾子 语文出版社 戴先生 朋友家 《语文》 戴东原 中学语文教材 意而 初中语文教材
下载PDF
志武(滋芜)画集
11
作者 李振声 《科教文汇》 2006年第5X期150-150,共1页
关键词 新安画派 天地精神 师法自然 渐江 生命律动 生生不已 渊源有自 戴东原 建筑群落 乡土中国
下载PDF
天下惟器 理在事中——论张岱年的“事理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学德 《船山学报》 1988年第1期16-20,共5页
事理问题的争论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明清以来,王船山论“天下惟器”,李恕谷言“理在事中”,戴东原云“气化流行”,他们在事理问题上的观点不可不谓气象宏大,言赅意深。可是,他们的观点有一个共同的缺点,这就是致广大而... 事理问题的争论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明清以来,王船山论“天下惟器”,李恕谷言“理在事中”,戴东原云“气化流行”,他们在事理问题上的观点不可不谓气象宏大,言赅意深。可是,他们的观点有一个共同的缺点,这就是致广大而未尽精深,对自己的观点缺乏精确系统的解析论证,这就为后继者留下了发展宏大唯物主义的事理论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在事中 张岱年 气化流行 王船山 戴东原 中国哲学史 李恕谷 冯友兰先生 逻辑分析方法 现代哲学家
下载PDF
皖学叙录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云孙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1-12,共12页
一、皖学的缘起清代乾隆、嘉庆之际,是汉学的复兴时期,朴学的黄金时代.所谓朴学,指学风比较朴实而言.作为这个时期朴学的代表,就是著名的乾嘉学派.一个学派,是指具有特点大体相同的学者们而言,并且这些学者们具有学术观点的基本一致性... 一、皖学的缘起清代乾隆、嘉庆之际,是汉学的复兴时期,朴学的黄金时代.所谓朴学,指学风比较朴实而言.作为这个时期朴学的代表,就是著名的乾嘉学派.一个学派,是指具有特点大体相同的学者们而言,并且这些学者们具有学术观点的基本一致性及其师承关系,正如戴震序《闽中师友渊源考》所说:“余窃谓授经之事,一二人启之端,必同时英彦笃守之,以广其传,夫然后师友之气振,而其学久而弥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朴学 乾隆 皖派 戴东原 戴震(1723-1777年) 戴震集 皖学 乾嘉学派 经学 阮元 清学 桐城派 段玉裁 叙录
下载PDF
试评《孟子集注》的训诂得失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小云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宋人的传注,重义理而轻考据,甚至把训诂引向“六经注我”的歧途。这在学术界几乎已成定论。戴东原曾指出:“宋以来儒者,以己之见硬坐为古贤圣立言之意,而语言文字实未之知”;“宋儒训诂之学,轻语言文字,是欲渡江而弃舟楫,欲登高而无阶梯... 宋人的传注,重义理而轻考据,甚至把训诂引向“六经注我”的歧途。这在学术界几乎已成定论。戴东原曾指出:“宋以来儒者,以己之见硬坐为古贤圣立言之意,而语言文字实未之知”;“宋儒训诂之学,轻语言文字,是欲渡江而弃舟楫,欲登高而无阶梯’;宋儒注解古书,往往“于天下之事也,以己所谓理强断行之,而事情原委隐曲实未能得,是以大道失而行事乖”。但我们也不能因为宋人注解古书存在这些问题,就一概抹杀他们在训诂学史上的地位与成就。宋“理学家亦有理学家之训诂”,他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注 隐曲 贤圣 一概抹杀 赵岐 语言文字 戴东原 朱熹研究 宋儒 滕文公
下载PDF
通假五论
15
作者 曹文安 沈祥源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29-35,共7页
古字通假是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清人戴东原说:“六经字多假借。”近代学者钱玄同亦云:“周秦诸子、史记、汉书、汉碑等等,触目都是假借字。”可见,古籍韵整理与训释,是不能撇开通假字的。清代学者朱骏声还曾认为:“不知假借者,不可... 古字通假是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清人戴东原说:“六经字多假借。”近代学者钱玄同亦云:“周秦诸子、史记、汉书、汉碑等等,触目都是假借字。”可见,古籍韵整理与训释,是不能撇开通假字的。清代学者朱骏声还曾认为:“不知假借者,不可与读古书。”说明认识通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假字 假借字 钱玄同 汉碑 今字 戴东原 朱骏 近代学者 合音 语音特点
下载PDF
《哀郢》中的“陵阳”当即“辰阳”证说
16
作者 路百占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6年第1期22-23,共2页
屈原《九章·哀郢》里有句云:“当陵阳之焉至兮,森南渡之焉如?”自来注屈赋的,于“陵阳”一词,约有二解。一曰水名,王逸承上文,“陵阳侯之汜滥兮,”说此乃阳侯的省文,意为大波。戴东原《屈原赋注》
关键词 陵阳 辰阳 戴东原 山带阁注楚辞 九章 丹阳县 蒋骥 大波 怀王 涉江
下载PDF
生活即教育(下)
17
作者 陶行知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第18期4-5,共2页
现在先说中国遗留下来的旧文化与我们的"生活即教育"是有冲突的。中国从前的旧文化,是上了脚镣手铐的。分析起来,就是天理与人欲,以天理压迫人欲,做的事无论怎样,总要以天理为第一要件。它是以天理为一件事,以人欲为一件事。... 现在先说中国遗留下来的旧文化与我们的"生活即教育"是有冲突的。中国从前的旧文化,是上了脚镣手铐的。分析起来,就是天理与人欲,以天理压迫人欲,做的事无论怎样,总要以天理为第一要件。它是以天理为一件事,以人欲为一件事。人欲是不对的,是没有地位的。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之下,人欲是有地位的,我们不主张以天理来压迫人欲。这里,我们还得与戴东原先生的哲学打一打通,他说,理不是欲外之理,不是高高地挂在天空的,欲并不是很坏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东原 人欲 天理 生活即教育 文化
下载PDF
试论戴震思想及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现实与虚构
18
作者 土生川智昭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6-12,共7页
一、中国学者对戴震的评价章太炎是近代首先评论戴震思想的学者。他曾评述过戴震说:"戴氏……见其诏命谪人,辄介程朱绪言以骫法,民将无所厝手足,故为《原善》、《孟子字义疏证》,(?)理欲异实之谬。……其所诃固在此不在彼也。&quo... 一、中国学者对戴震的评价章太炎是近代首先评论戴震思想的学者。他曾评述过戴震说:"戴氏……见其诏命谪人,辄介程朱绪言以骫法,民将无所厝手足,故为《原善》、《孟子字义疏证》,(?)理欲异实之谬。……其所诃固在此不在彼也。"(《菿汉微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程朱 菿汉微言 原善 戴东原 宋明理学家 骫法 存天理 章太炎 新儒家
下载PDF
第四讲:何为“礼法”?
19
作者 俞荣根 《晚晴》 2023年第8期46-49,共4页
清儒戴东原云:“人死于法,犹有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此“理”,即宋明理学阐扬之“理”,实为民间的礼俗习惯法之异名。凡事久必生弊,制逾则为祸,常过则为妖。所谓捧得越高,摔得越惨。这就是两千年相延“礼法”之悲剧命运。这以后,“... 清儒戴东原云:“人死于法,犹有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此“理”,即宋明理学阐扬之“理”,实为民间的礼俗习惯法之异名。凡事久必生弊,制逾则为祸,常过则为妖。所谓捧得越高,摔得越惨。这就是两千年相延“礼法”之悲剧命运。这以后,“五四”“反孔教”的文化新风漫扫神州,加上直到“文革”为止的三十年反传统运动,“礼法”当时被极度污名化、妖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法 污名化 戴东原 礼法 妖魔化 宋明理学 悲剧命运 反孔教
原文传递
戴震《屈原赋注·音义》析疑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道彬 《文献》 2001年第3期206-211,284,共7页
戴震 《屈原赋注》中《音义》三卷署名为汪梧凤,后之学者不察其究而以之为是.如游国恩《楚辞讲录》①,褚斌杰校《屈原赋注》的前言②皆以《音义》三卷为汪梧凤所作.
关键词 音义 刻本 版本 戴震 初稿本 戴震(1723-1777年) 戴东原 屈原赋注 汪梧凤 《屈原赋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