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室间隔部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器植入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疗效比较
1
作者 任寅 朱莉 +4 位作者 阮中宝 陈各才 朱俊国 金凯 丁祥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938-940,共3页
【目的】比较右室间隔部(RVS)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器植入治疗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起搏器植入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RVS植入... 【目的】比较右室间隔部(RVS)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器植入治疗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起搏器植入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RVS植入,n=42)和对照组(RVA植入,n=42)。比较两组的QRS波群时限、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泵血分数(LAEF)、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QRS波群时限水平低于对照组[(0.13±0.02)svs(0.17±0.04)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LA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50.21±3.60)%vs(47.00±1.58)%,(53.04±3.02)%vs(48.51±2.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16.67%)vs18(4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1247,P=0.0133〈0.05)。【结论】RVS起搏植入治疗房室传导阻滞较RVA效果更佳,更有利于左室射血功能和左房泵血功能的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心脏起搏器 人工 房室传导阻滞/治疗 每搏输出量
下载PDF
希浦系统起搏在缓慢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2
作者 陈天平 史晓俊 +3 位作者 张恒 卢冬雨 王洪巨 胡司淦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希浦系统起搏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运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5-8月在本院诊治的19例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若3830电极标记到希氏束电位并能稳定起搏者行希氏束起搏(His组,希氏束... 目的探讨希浦系统起搏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运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5-8月在本院诊治的19例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若3830电极标记到希氏束电位并能稳定起搏者行希氏束起搏(His组,希氏束组),若失败,3830电极若能拧过室间隔到达左室内膜下并能稳定起搏,起搏心电图呈右束支图形者行左束支区域起搏(LBBB组,左束支组),若3830电极不能拧过间隔部到达左室内膜面,起搏心电图呈左束支图形者行右室间隔部起搏(RVS组,间隔组)。采用起搏系统分析仪测量植入即刻、3月的起搏阈值、振幅和阻抗等参数,观察起搏电极导线有无移位等并发症。结果本研究中19例患者均成功地植入了永久心脏起搏器,9例完成希氏束(旁)起搏,6例完成左束支(旁)起搏,希浦系统植入成功率78.9%。植入即刻和3个月测试程控参数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截止随访期末未出现心肌穿孔、感染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采用希浦系统起搏是安全的和有效的,术后起搏参数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窦综合征/治疗 房室传导阻滞/治疗 心脏起搏器 人工假体和植入物电极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起搏对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和心室激动顺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国锋 于波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919-922,共4页
目的通过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比较,探讨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对血流动力学和心室激动顺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08年9月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于本院行DDD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79例,根据心室电极置入位... 目的通过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比较,探讨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对血流动力学和心室激动顺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08年9月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于本院行DDD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79例,根据心室电极置入位置不同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38例,右室流出道起搏组41例。测量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完全起搏时QRS波群平均时限,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差异。结果与术前相比,RVA组6个月,12个月随访的LVEF、CI、E/A未显著降低,RV-OT较RVA起搏时C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窦性心律时QRS波时限比较,各部位起搏时QRS波时限均延长(P均〈0.05),RVA组起搏心电图Ⅱ导联QRS时限显著长于RVOT组(P均〈0.05)。结论RVOT和RVA起搏,在血流流动力学指标上较术前没有明显变化。RVOT和RVA起搏相比,能够保持相对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人工/方法 心室 血流动力学 房室传导阻滞/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