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消融房室旁路及房室结慢径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1
1
作者 许春萱 陈林 +5 位作者 吴卫 林锋 王五一 邓玉莲 胡锡衷 陈孟杨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5年第4期158-159,共2页
射频消融(RFCA)治疗心动过速是近几年始用于临床,现就我院所完成的67例作一总结.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上性 射频消融 房室结慢径路
下载PDF
房室结慢径路内的空隙现象二例
2
作者 王波 冯春 王中秋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4年第4期158-157,共2页
传导系统中的空隙现象近年来报道较多,但在房室结双路径中慢径路内的空隙现象国内外鲜见报道,现将我们所见2例报道如下。 例一 女性患者,13岁。因患风湿热住院给予抗风湿治疗。患者无明显心悸、胸闷等症状,心电图、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 传导系统中的空隙现象近年来报道较多,但在房室结双路径中慢径路内的空隙现象国内外鲜见报道,现将我们所见2例报道如下。 例一 女性患者,13岁。因患风湿热住院给予抗风湿治疗。患者无明显心悸、胸闷等症状,心电图、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为了解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而做食管心房调搏检查。采用S<sub>1</sub>S<sub>2</sub>程控刺激法从舒张晚期进行递减扫描(步长10ms)。S<sub>1</sub>S<sub>2</sub>为500ms时,S<sub>2</sub>R<sub>2</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隙现象 房室结慢径路 程控刺激法 食管心房调搏 窦房 电生理检查 房室传导 房室 传导系统 相对不应期
下载PDF
房室结慢径路前向文氏现象及快径路折返1例心电图报告
3
作者 鲍冉 《泰山卫生》 2001年第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房室结慢径路前向文氏现象 折返 心电图
下载PDF
导管射频消融改良房室结慢径路的方法学评价
4
作者 卢才义 刘宣力 +3 位作者 郄晓红 田赫华 黄从春 毛树森 《空军总医院学报》 1994年第1期4-6,共3页
对12倒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侵径路分别采用下位法和后位法进行导管射频消融,结果总成功率91.7%,并发症率8.3%。作者认为:(1)改良房室结慢径路下位法比后位法明显有效,但发生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的危险性亦增加;(2... 对12倒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侵径路分别采用下位法和后位法进行导管射频消融,结果总成功率91.7%,并发症率8.3%。作者认为:(1)改良房室结慢径路下位法比后位法明显有效,但发生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的危险性亦增加;(2)建议对≤55岁的患者先采用后位法消融,如不成功则转为下位法;对如>55岁的患者可直接采用下位法消融;(3)采用下位法泪融时,一定要先以消融电极稳定地记录到明确的His电位,然后再向下弯曲导管进行消融,这样既可提高定位慢径路的准确性,又可减少发生心脏阻滞的危险;(4)放电中出现与窦律竞争的交界区心律现象常提示消融有效,而出现交界区心动过速则提示可能发生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 改良房室结慢径路 方法学评价 心脏导管插入术 心动过速
下载PDF
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路时不同类型交界性心律的特点及对复发与并发症的影响
5
作者 向建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6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观察房室结慢径路(PS)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时不同类型房室交界性心律(JR)的特点,分析其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经PS和RFCA治疗后AVNRT患者54例,观察不同频... 目的观察房室结慢径路(PS)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时不同类型房室交界性心律(JR)的特点,分析其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经PS和RFCA治疗后AVNRT患者54例,观察不同频率、不同类型JR的特点,放电消融成功率及其与术后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发生率和复发率的关系。结果不同类型JR发生一过性AVB率和复发率间均存在一定差异,以持续型JR发生率最高,显著高于间歇型和递减型,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PS和RFCA治疗后AVNRT患者间歇型和递减型JR发生一过性AVB和复发率较低,故中频JR和间歇型和递减型JR可作为提前预测AVB与复发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慢径路(PS) 射频导管消融(RFCA)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房室交界性心律(JR)
下载PDF
二尖瓣环后间隔部位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路一例 被引量:11
6
作者 马坚 楚建民 +1 位作者 张澍 鲁志民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77-178,共2页
选择性消融慢径路是根治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主要方法,成功消融靶点常位于冠状静脉窦口水平的三尖瓣环间隔部位.本文报道1例最终于二尖瓣环后间隔部位成功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路.
关键词 二尖瓣环后间隔部位 射频消融 房室结慢径路
原文传递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房室结双径路及慢径路文氏现象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健 潘大明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下壁心肌梗死 房室 文氏现象 房室结慢径路
下载PDF
VVI起搏伴房室结内三径路致反复心搏三联律1例
8
作者 魏留臣 栾桂芹 +2 位作者 吕金兰 王春兰 张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房室结慢径路 VVI起搏 反复心搏 房室 三联律 病态窦房综合征 心室起搏心律 QRS-T波群 安装起搏器 病理性杂音
下载PDF
房室结内双径路伴快径路文氏现象和蝉联现象
9
作者 顾法霖 张秀娟 潘广芬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8年第2期188-188,共1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0岁。健康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不齐,心音有力,无杂音。心脏X线、心脏B超及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2 心电图特征 心电图(附图)为V<sub>5</sub>导联,可见P波直立,其基本周期为0.96~0.98s,...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0岁。健康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不齐,心音有力,无杂音。心脏X线、心脏B超及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2 心电图特征 心电图(附图)为V<sub>5</sub>导联,可见P波直立,其基本周期为0.96~0.98s,其后跟随的QRS波群为室上性,ST—T正常。P<sub>1~4</sub>激动表现为R—R间期逐渐延长,P<sub>5</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联现象 房室内双 文氏现象 间期 房室 房室结慢径路 心室 日照市 P波
全文增补中
补充线性消融房室结双径路残存慢径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兆伟 刘俊 +4 位作者 陈金国 陶春明 周利民 张军 沈童童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7期1020-1021,共2页
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经常规方法消融后残存慢径采取Koch三角基底部补充线性消融后电生理特性变化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AVNRT经常规方法消融成功后残存慢径患者49例,随机分为线性消融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电生... 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经常规方法消融后残存慢径采取Koch三角基底部补充线性消融后电生理特性变化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AVNRT经常规方法消融成功后残存慢径患者49例,随机分为线性消融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电生理检查分别记录线性消融前两组残存慢径路有效不应期(ERP)以及最大AH间期(A-Hmax),线性消融组残存慢径阻断率(如经线性消融残存慢径未能阻断则记录慢径路的ERP和A-Hmax的改变情况)以及两组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残存慢径路平均ERP为(288.6±56.0)ms,平均A-Hmax为(306.9±52.0)ms。线性消融组补充消融前慢径路平均ERP为(279.0±45.0)ms,平均A-Hmax为(312.9±66.8)ms,两组术前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消融组补充消融后15例慢径路阻断,未能阻断的10例慢径路平均ERP增加至(310.6±67.0)ms,平均A-Hmax缩短为(280.9±52.0)m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消融组术中1例出现一过性Ⅲ度AVB,停止放电后恢复正常。随访1年,对照组有4例复发,线性消融组无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改良房室结双径路是提高射频消融治疗AVNRT成功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作为常规消融法的补充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消融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慢径路
原文传递
经冠状静脉窦消融心外膜旁路1例报道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晓平 李学文 张奎俊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11期1393-1394,共2页
关键词 心外膜旁 冠状静脉窦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内膜标测 房室结慢径路 心外膜下 房室
下载PDF
交界性逸搏与VVI起搏方式并存形成干扰性室内脱节1例
12
作者 卢喜烈 阎保国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6年第3期163-163,共1页
1 临床资料及心电图分析 患者男,66岁。临床诊断:冠心病、病窦综合征、起搏器埋藏术后。附图A行与B行为连续记录的Ⅲ导联心电图。窦性P波频率68bpm;梯形图示A行窦性激动S<sub>2</sub>、B行S<sub>1</sub>、S<... 1 临床资料及心电图分析 患者男,66岁。临床诊断:冠心病、病窦综合征、起搏器埋藏术后。附图A行与B行为连续记录的Ⅲ导联心电图。窦性P波频率68bpm;梯形图示A行窦性激动S<sub>2</sub>、B行S<sub>1</sub>、S<sub>4</sub>下传受阻于房室结快径路,改经房室结慢径路下传心室,P—R间期0.36~0.38s,再由快径路逆传心房,R—P<sup>-</sup>间期约为0.06s,形成完全性窦性反复搏动。逆P<sup>-</sup>激动进入窦房结,引起窦性节律重整,表现为不完全代偿间歇。P<sup>-</sup>波企图下传时则激动受阻于快、慢径路,出现心室漏搏。延迟出现的正常形态QRS波群为交界性逸搏,频率52b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VI起搏方式 交界性逸搏 干扰性 窦性激动 反复搏动 心室 起搏器埋藏术 完全代偿间歇 房室结慢径路
下载PDF
《思考心电图之177》答案
13
作者 蔡卫勋 《心电与循环》 2021年第5期538-538,共1页
本例12导联心电图可见P波符合窦性心律特征,PP间期规则,频率103次/min。R6、R7,R12、R13,R18、R19前PR间期固定约0.17s,明确为窦性顺传QRS波群。R2、R8、R14、R20提前发生,QRS波群前未见P波,形态略畸形,首先考虑为室性期前收缩,其后均... 本例12导联心电图可见P波符合窦性心律特征,PP间期规则,频率103次/min。R6、R7,R12、R13,R18、R19前PR间期固定约0.17s,明确为窦性顺传QRS波群。R2、R8、R14、R20提前发生,QRS波群前未见P波,形态略畸形,首先考虑为室性期前收缩,其后均可见连续两次窦性P波落入T波顶峰前,并且顺传QRS波群,PR间期0.44 s,提示房室结慢径路顺传所致。R5、R11、R17前可见窦性P波,QRS形态与上述室性期前收缩一致,PR间期虽固定,但是显著短于窦性顺传PR间期,因此同样考虑为室性期前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QRS波群 PR间期 窦性心律 顺传 房室结慢径路 12导联心电图 T波
下载PDF
本刊总第14期疑难心电图讨论
14
作者 秦玉虎 董玉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89年第3期296-296,共1页
诊断窦性心动过缓;频发间插性室性早搏伴房室结慢径路逆行隐匿传导引起早搏后一次窦性冲动两次激动心室;非时相性室内差异传导。诊断分析本例窦性P波的频率为55次/分。A、B、C三行的R<sub>s</sub>均为间插性室性早搏,R<s... 诊断窦性心动过缓;频发间插性室性早搏伴房室结慢径路逆行隐匿传导引起早搏后一次窦性冲动两次激动心室;非时相性室内差异传导。诊断分析本例窦性P波的频率为55次/分。A、B、C三行的R<sub>s</sub>均为间插性室性早搏,R<sub>4</sub>为正常窦性P波下传的激动。B、C两行的R<sub>5</sub>和R<sub>6</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慢径路 隐匿传导 室内差异传导 室性早搏 下传 窦性心动过缓 诊断分析 相对不应期 窦性节律 室早
下载PDF
房性早搏二联律伴交替性房性反复搏动
15
作者 宋根秀 卢喜烈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4年第3期130-130,共1页
患者男,21岁。因阵发性心悸一年,加重1天入院。查体有心律不齐,其它检查均无异常。Ⅱ导联心电图示:窦性心搏与房性早搏交替。窦性P-R0.16s,房性早搏p’-R延长至0.26s,下传QRS波形与窦性QRS—T略有不同。梯形图示:p<sub>1</sub&... 患者男,21岁。因阵发性心悸一年,加重1天入院。查体有心律不齐,其它检查均无异常。Ⅱ导联心电图示:窦性心搏与房性早搏交替。窦性P-R0.16s,房性早搏p’-R延长至0.26s,下传QRS波形与窦性QRS—T略有不同。梯形图示:p<sub>1</sub>’、P<sub>3</sub>’、P<sub>5</sub>’激动沿房室结慢径路下传,逆行上传时受阻于房室交界区。P<sub>2</sub>、P<sub>4</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早搏二联律 交替性 房室结慢径路 阵发性心悸 房室交界区 下传 心律不齐 房内差异传导 心搏 Ⅱ导联心电图
下载PDF
交界性逸搏—成对反复搏动三联律
16
作者 齐平 卢喜烈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8年第1期38-39,共2页
女,44岁,风心病、二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电图记录于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第2天,心电图显示每组心搏中第1个为交界性逸搏,逸搏周期1.20s,QRS时间0.08s,交界性逸搏的激动与房室结慢径路逆传心房,R-P间期0.40s,以后又沿... 女,44岁,风心病、二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电图记录于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第2天,心电图显示每组心搏中第1个为交界性逸搏,逸搏周期1.20s,QRS时间0.08s,交界性逸搏的激动与房室结慢径路逆传心房,R-P间期0.40s,以后又沿房室结快径路前传心室,P^--R间期1.0s。交界性激动沿房室结快—慢径路连续折返两次之后自行中断,构成交界性逸搏—成对反复搏动三联律。心电图上未见到窦性P波,有两种可能:①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或窦性停搏;②窦房结被逆行心房传导的激动所抑制而未能表现出来。心电图诊断:交界性逸搏—成对反复搏动三联律。 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搏动 交界性逸搏 三联律 房室内折返 房室结慢径路 逆传 心房 窦房 心室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