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房室结折反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海昌 张清 +3 位作者 张殿新 刘兵 李伟 贾国良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6-218,共3页
采用常规方法对 3 1例 6 0岁以上的房室结折反性心动过速 ( AVNRT)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1例术中发生房颤而终止手术 ,2例房室结双径路改变失败 ,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 0房室传导阻滞 ,慢道消融前后房室结快道前传有效不应期明显改变 ( ... 采用常规方法对 3 1例 6 0岁以上的房室结折反性心动过速 ( AVNRT)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1例术中发生房颤而终止手术 ,2例房室结双径路改变失败 ,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 0房室传导阻滞 ,慢道消融前后房室结快道前传有效不应期明显改变 ( 3 4 1± 82 ms,3 2 9± 6 4 ms,P>0 .0 5)。结果表明 ,房室结慢道射频消融是治疗老年人 AVNRT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折反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术 老年人 治疗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杨敏全 李国庆 +3 位作者 许力舒 帕尔哈提 吴忠东 姜述斌 《新疆医学》 2001年第1期14-15,共2页
射频消融(P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已成为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此病中以慢-快型多见,快-慢型却很少见,因此有人称之为少见型。我科自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以来共治愈482例AVNRTF患者,其中有8例为快-慢型,现将其特... 射频消融(P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已成为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此病中以慢-快型多见,快-慢型却很少见,因此有人称之为少见型。我科自开展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以来共治愈482例AVNRTF患者,其中有8例为快-慢型,现将其特点和治疗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病例选择:8例中女5例,男3例,年龄27~62岁,阵发性室上速病史5~18年。入院后常规体险、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无器质性心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慢型房室结折迫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术 PFCA 少见病
下载PDF
导管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希氏束变异一例报告
3
作者 柳茵 刘维军 +6 位作者 李琳 樊世明 于伊 梅峰 王红 严鹏仲 任明 《青海医药杂志》 2001年第6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导管消融房室结折性心动过速 治疗 希氏束变异
下载PDF
食道电生理检查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诊断中的应用
4
作者 徐颖 马伟 《中国实验诊断学》 1999年第5期211-211,共1页
关键词 房室结折反性 心动过速 食道电生理
下载PDF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对比分析
5
作者 韩献华 房振英 +1 位作者 武小梅 孟洁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 通过对其临床特征的对比分析 ,以期提高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 选择经射频消融证实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的病例。 AVRT均为隐匿旁道且均为单旁道病例。剔除多旁道病例及其 AV... 目的 通过对其临床特征的对比分析 ,以期提高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 选择经射频消融证实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的病例。 AVRT均为隐匿旁道且均为单旁道病例。剔除多旁道病例及其 AVNRT合并 AVRT病例。对其性别、心率特征、病程、始发年龄、接受射频消融术 (RFCA术 )年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VNRT与 AVRT在性别、心率特征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 .2 5 ) ;接受 RFCA术年龄、发病年龄均为前者高于后者 ,且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 (49± 16 )对 (42± 13) ,P<0 .0 5 ;(39± 15 )对 (30± 12 ) ,P<0 .0 1。二者在病程、发作时心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0 .5 ,P>0 .0 5 )。结论 性别、心率特征对鉴别 AVNRT及 AVRT无更多的实用价值。利用 AVRT组发病年龄明显低于 AVNRT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室返性 房室结折迫性
下载PDF
房室结/隐匿性旁道折返性心动过速食管调搏诊断指标的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王业松 何健桂 +4 位作者 马虹 柳俊 吴素华 廖新学 梁耀荣 《心电学杂志》 1996年第3期86-88,共3页
为提高食管调搏对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准确率,对3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35例隐匿性旁道折返性心动过速作食管调搏(该65例诊断结果与射频消蚀诊断一致率为98.5%).结果显示:电刺激重复诱发和终止以及心动过速时R-P/P-R<1诊断两型... 为提高食管调搏对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准确率,对3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35例隐匿性旁道折返性心动过速作食管调搏(该65例诊断结果与射频消蚀诊断一致率为98.5%).结果显示:电刺激重复诱发和终止以及心动过速时R-P/P-R<1诊断两型的必备指标;室上速第1个P-R间期<240ms、房室结双径路、R-P间期<70ms或>95ms、P_(v_1)-P_E时距≥25ms、P与QRS重叠、QRS后逆行P等是鉴别两型的综合指标.认为食管调搏多指标综合分析对诊断两型折返性心动过速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 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 食管心房调搏
下载PDF
房室结三径路食管心房调搏诱发房室结折近性心动过速
7
作者 孟祥云 吴军 《临床医学》 CAS 2000年第6期8-9,共2页
房室结三径路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临床报道不多见。如果每条经路都能双向传导,理论上三径路者可有6种类型的AV-—RT,而实际发生的大多为慢快型。本文分析15例房室结三径路,食管心房调搏诱发AVNRT的机制及电生理特点。 1 资... 房室结三径路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临床报道不多见。如果每条经路都能双向传导,理论上三径路者可有6种类型的AV-—RT,而实际发生的大多为慢快型。本文分析15例房室结三径路,食管心房调搏诱发AVNRT的机制及电生理特点。 1 资料和方法 对象为10余年来因心悸及快速心律失常而行食管电生理检查诊断为房室结三径路者,检查前停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5个半衰期以上。按常规食管电生理检查方法进行,如果S_1S_2或S_1S_2S_3法不能显示三径路或诱发AVNRT,则给阿托品2mg静注后再重复以上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三径路 房室结折迫性心动过速
原文传递
房室结慢径消融术后快径前传不应期的变化及其意义
8
作者 李爱国 刘建平 刘现亮 《心脏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房室结折近性心动过速 有效不应期 导管射频消融术 AVNRT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remote magnetic versus manual catheter navigation for ablation of 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y tachycardia
9
作者 Lei Gao Cai-Yi Lu Shi-Wen Wang Qiao Xue Wei Yan Sheng-Hua Zhou Rui Chen Peng Liu Jin-Yue Zhai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1-13,共3页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remote magnetic catheter navigation with manual navigation for the ablation of 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y tachycardia (AVNRT).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07 to Nov...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remote magnetic catheter navigation with manual navigation for the ablation of 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y tachycardia (AVNRT).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07 to November 2009, 30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AVNRT receiv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the Institute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Of them, 14 were treated with remote magnetic navigation (RMN) and 16 with manual catheter navigation (MCN). Total fluoroscopic time,procedure time, procedural success rate, and complic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otal fluoroscopy time and precise orientation time were reduced in RMN group compared to MCN group (7.5+0.3 min vs 13.9~5.3 rain, and 1.0-x-0.3 min vs 3.2:~0.6 min, respectively, both P〈0.05). Procedural success rates in both groups were 100% and no AVNRT recurred in all patients during 3 months' follow-up. The number of lesions delivered was less for RMN group (3.4~1.1 vs 6.3+2.2, P〈0.05). Total procedure time (25.6~7.5 rain vs 27.5a:6.2 rain,/〉〉0.05) was similar between the 2 groups. No procedural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s RMN for mapping and ablation of AVNRT significantly reduce precise orientation time, total fluoroscopy time and number of lesions delivered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technique of manual steering of deflectable catheters. Remote magnetic control mapping and ablation of AVNRT is more safe and feasible (J Geriatr Cardio12010; 7: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navigation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y tachycardi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