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房玄龄还是尹知章注释了《管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郭丽
-
机构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
-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32-34,共3页
-
文摘
《管子注》或以为是房玄龄作,或以为尹知章作,历代都有争议。事实上,《管子注》为尹知章所作。《崇文总目》最早著录尹知章注释《管子》,《新唐书.艺文志》、《旧唐书.尹知章传》也有记载;尹知章注释的《孝经》、《老子》、《庄子》、《韩子》、《鬼谷子》等先秦古籍与《管子》的思想和内容相关,这是尹知章注《管子》的必要条件;南宋绍兴年间科举取士,从《管子》及注疏内出题,《管子注》盛行,书商为了提高书籍的销售量,将尹注《管子》改为位高名重的初唐良相临淄人房玄龄。
-
关键词
《管子注》
尹知章
房玄龄
科举取士
-
Keywords
Guanzi
Yin Zhizhang
Fang Xuanling
imperial examination to select talents
-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也论唐代名相房玄龄的“贤良无迹”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立霞
-
机构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5-160,共6页
-
文摘
房玄龄出生于一般望族,以自己的聪明才干最终成为唐代历史上著名的宰相。贞观期间,房玄龄家族及其个人均一度攀至发展巅峰,但其个人表现却不如贞观初年以前明显,史家称其"贤相"而"无迹",是"德亦至矣",近世一些研究者则认为房玄龄在贞观无建树,庸言庸行。但事实上,在许多方面,房玄龄都还符合贤相之誉。其所谓"贤良无迹"有着诸多原因。
-
关键词
唐代
宰相
房玄龄
-
分类号
K24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秘书的古典标本房玄龄、岑文本职业人格鉴评
- 3
-
-
作者
聂世军
-
机构
领导科学杂志社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50,共3页
-
文摘
秘书。是领导活动的重要辅助者和参与者,也是最为古老的职官形式之一。秘书职能因其鲜明的特性和较为完整的历史传承性,容易形成和保持其独特的职业人格,以体现职责的内在要求、履职环境的必然约束和秘书群体对职业操守及个人价值的自觉塑造和追求。
-
关键词
秘书职能
职业人格
房玄龄
标本
古典
文本
历史传承性
领导活动
-
分类号
C931.46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唐朝谋臣房玄龄
- 4
-
-
作者
王凤翔
-
机构
滨州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
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决策》
2012年第8期84-85,共2页
-
文摘
唐朝人认为房玄龄善于自处,善能容人。为何他在贞观时期为相期间进谏、进贤事迹不为史所记?这都是因为房玄龄总是成就他人之美。
-
关键词
房玄龄
唐朝
贞观时期
-
分类号
G256.2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房玄龄的存身之术与谋国之道
- 5
-
-
作者
朱屹
杨建新
-
机构
<武警指挥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47-49,共3页
-
文摘
贞观盛世的出现,有很多原因,也有许多人的功劳,但功劳最大的应该是两个人: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另一个就是贞观盛世的第一位宰相房玄龄。可以说、正是唐太宗与房玄龄的珠联璧舍,才成就了贞观盛世。
-
关键词
房玄龄
唐太宗
盛世
贞观
李世民
功劳
宰相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历代编辑列传(十四)——房玄龄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戴文葆
-
出处
《中国出版》
1987年第2期65-71,共7页
-
文摘
唐代著名宰相,前有房(玄龄)杜(如晦),后有姚(崇)宋(璟)。房玄龄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大政治家,之所以将他特列为编辑家,因为人们多忽略了他是编辑出身,亲手编过书;在他筹谋帮助李世民继立为帝后,以中书省、尚书省长官的身份,成为唐太宗的文化政策执行人,管理唐王朝初期的皇家编辑工作,并为后世开创了宰相监修国史的制度。房玄龄,字乔(一说本名乔,以字显),唐齐州淄博(今山东淄博市)人。隋开皇间,举进士,时年才十八岁。《新唐书》卷九十六本传说:“
-
关键词
房玄龄
李世民
唐太宗
编辑工作
编辑家
监修国史
文化政策
新唐书
唐王朝
宰相
-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
-
题名房玄龄如何主持大部制改革
- 7
-
-
作者
汪哲
-
机构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决策》
2013年第6期86-87,共2页
-
文摘
李世民启动的大部制改革。机构精简最彻底,由房玄龄主持,整个中央机构官员编制仅为640员,只有隋朝四分之一。
-
关键词
大部制
房玄龄
改革
主持
机构精简
中央机构
李世民
官员
-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深谋远虑的房玄龄
- 8
-
-
作者
冯琨
-
出处
《史学月刊》
1984年第4期109-109,共1页
-
文摘
唐朝初期,名相很多,而李世民独夸房玄龄说:“汉光武得邓禹,门人益亲.今我有玄龄,犹禹也。”(《新唐书·房玄龄传》)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房玄龄博览经史,明达政事,能运筹帷幄,安定社稷的缘故,尤其是他“深谋远虑”更为高人一筹。房玄龄(579—648年),名乔,山东临淄人,隋朝末年举进士。幼年时聪明过人,勤于思考,善于观察事物,分析问题,与一般人截然不同的是他不为假象所迷惑,能高度预见到未来的趋势,显示出远见卓识的才能,隋文帝开皇年间(581年—601年),
-
关键词
房玄龄
李世民
隋文帝
新唐书
运筹帷幄
旧唐书
名相
政事
唐太宗
社稷
-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房玄龄名字小考
- 9
-
-
作者
欲农
-
出处
《安徽史学》
1984年第1期18-18,共1页
-
文摘
房玄龄是初唐名相。关于他的生平事业,学术界写过许多论文和专著。但遗憾的是他到底叫什么名字,至今仍未取得一致意见。《词源》讲玄龄名乔,以字显;《辞海》说房玄龄,字乔(一说名乔,字玄龄)。造成分歧的根源在于新旧唐书。《旧唐书·目录》书房元龄,而本传云房乔字玄龄,目录中的“元”显系“玄”之讹误。《新唐书·房玄龄列传》云房玄龄字乔,同书《宰相世系表》云玄龄字乔松。
-
关键词
房玄龄
旧唐书
名字
宰相世系
新唐书
词源
目录
学术界
生平
初唐
-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名相房玄龄为官的忠谨、谦恭之术
- 10
-
-
作者
闵晓琼
-
机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1-53,共3页
-
文摘
古往今来,一代王朝之兴盛,必离不开一代明主与贤臣。纵观中国历史上之显盛王朝,均有圣明君主之谋国兴业,贤明臣子之忠君效国。初唐时期的“贞观之治”被后世大为称赞,一代名相房玄龄光耀于史册,他的为官侍君之道亦流传至今,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当今社会,领导干部应学习先贤为官之道,从中汲取精要,严格自律,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水平。
-
关键词
房玄龄
名相
谦恭
“贞观之治”
领导干部
中国历史
初唐时期
为官之道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唐太宗、房玄龄重视档案和编史修志
- 11
-
-
作者
张克复
-
出处
《中国档案》
1982年第1期61-62,共2页
-
文摘
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封建王朝的政治家和一些“明君贤相”,都比较重视档案和编史修志。唐太宗李世民和房玄龄就是如此。李世民,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一说为狄道(今甘肃临兆县)人,隋朝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次子。隋朝末年,以炀帝为首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各地风起云涌,义旗遍于南北,群雄割据,天下大乱。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世民劝说李渊起兵于太原,并为“右领军大都督”。
-
关键词
房玄龄
编史修志
李世民
档案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孜孜奉国,知无不为”──略论房玄龄
- 12
-
-
作者
章允文
-
出处
《教师教育论坛》
1997年第4期1-4,13,共5页
-
-
关键词
房玄龄
《贞观政要》
无不为
窦建德
《资治通鉴》
玄武门之变
《通鉴》
长孙无忌
王世充
太宗
-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三怕”宰相房玄龄
- 13
-
-
作者
佚名
-
出处
《人事天地》
2007年第7期8-8,共1页
-
文摘
怕同事。是一种包容
有一次房玄龄得了重病,一个口齿轻佻的小官吏开玩笑道:“宰相小病去探访有好处,如果病得快要死了.去探访也就没什么用了。”有人将这话挑唆到房玄龄那里,房玄龄对此的反应是——见到那个随众来探访自己的小官吏时,笑着调侃一句:“你都肯来看我,那我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啊……”
-
关键词
房玄龄
宰相
官吏
-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房玄龄和他的“醋坛子”
- 14
-
-
作者
安子
-
出处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年第10期22-22,共1页
-
文摘
如果没有皇帝赏赐用于试探的“毒酒”,人们除了关注房玄龄的赫赫政绩,大概不会注意到他家里那位与众不同的夫人。事实上,这个连挖掉眼睛都毫无惧色的女子,又怎会被皇帝的威严吓倒呢?
-
关键词
房玄龄
醋
皇帝
-
分类号
G256.2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房玄龄故里及生平事迹考略
- 15
-
-
作者
殷道旌
王化勇
-
机构
章丘市教师进修学校
-
出处
《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21-22,共2页
-
-
关键词
房玄龄
唐朝宰相
章丘房庄人
生平事迹
“房谋杜断”
《贞观律》
-
分类号
K24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官修《晋书》与王隐《晋书》中嵇绍仕晋评价差异
- 16
-
-
作者
李俊
-
机构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8-83,共6页
-
文摘
嵇康为司马昭所杀,嵇绍却在山涛的帮助下仕宦西晋,并在荡阴之战中以臣节死难。嵇绍背父出仕与忠君死节的行为给史家评价嵇绍带来了争议。东晋王隐编撰的《晋书》和唐代房玄龄等人编修的《晋书》分别取其出仕与死节之事来评价嵇绍,并对嵇绍事迹做不同程度的“曲笔”,最终得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两本《晋书》的评价差异反映了史书编撰理念与皇权强弱、社会风尚,以及史书编撰制度的密切关系。
-
关键词
嵇绍
《晋书》
房玄龄
王隐
-
Keywords
Ji Shao
Jin Shu
Fang Xuanling
Wang Yin
-
分类号
K0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唐代监修国史制度考
被引量:5
- 17
-
-
作者
岳纯之
-
机构
南开大学法政学院
-
出处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31,共5页
-
文摘
唐代监修国史初设于贞观三年 ( 62 9) ,之后遂形成定制 ,直至唐亡。唐代监修国史的职责大体包括以下内容 :奉诏引进史馆修撰人员负责史书编修工作 ;裁断疑难 ,审正史稿。唐代监修国史制度在漫长的岁月中曾经历过一些变化。太宗贞观时期实行的是一相监修制 ,终太宗之世 ,担任监修国史的只有房玄龄一人。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及玄宗开元前期 ,实行的基本上是多相监修制。自玄宗开元后期起以迄唐亡 ,实行的又是一相监修制。唐代监修国史者绝大多数都是宰相 ,但偶尔也有其他人员充任。玄宗以前 ,监修国史之称号恰如其名 ,玄宗至德宗时 ,改称“修国史” ,德宗之后又恢复旧称。
-
关键词
国史
唐代
房玄龄
史馆
宰相
武则天
史书
编修工作
制度
正史
-
Keywords
Supervisor of the official history writing Official historian
-
分类号
K04
[历史地理—历史学]
D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管子》尹知章注二考
被引量:2
- 18
-
-
作者
巩曰国
-
机构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
出处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7-78,共2页
-
文摘
《管子》尹知章注是现存《管子》最早的注本。本文认为:该注本出自唐睿宗时国子博士尹知章之手,后人为抬高其身价,改题为“房玄龄注”;《通典》在引用《管子》时袭用了尹知章注。尹注本《形势解》以下亡佚后,人们根据《通典》的相关引用加以补充,故其注文残缺不全。
-
关键词
《管子》
尹知章
古籍注释
版本研究
房玄龄
《通典》
-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英藏西夏文译《贞观政要》初探
被引量:2
- 19
-
-
作者
王荣飞
-
机构
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
出处
《西夏研究》
2012年第3期10-17,共8页
-
基金
北方民族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研究生创新项目"西夏文译<贞观政要>研究"(2012XYC003)
-
文摘
本文对英藏西夏文译《贞观政要》中的19枚残叶进行了考释,并以汉文《贞观政要》为校读参照,对该文献的内容特点、翻译用词等进行了分析。文献中还发现了两个未见于西夏字书的西夏字。
-
关键词
英藏
黑水城文献
西夏文
《贞观政要》
斯坦因
唐太宗
房玄龄
吴兢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选贤任能话太宗
- 20
-
-
作者
沈道弘
-
机构
苏州市委党校
-
出处
《社会科学》
1983年第6期72-75,共4页
-
文摘
唐太宗注重选贤任能,善于用人,在历史上是有名的。他自己也曾把“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的原因归之于选贤任能,并且系统地总结了五条经验。 第一条是“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唐太宗并不是一般的提出什么礼贤下士,敬贤重才,而是特别强调不嫉贤才,“见人之善,若己有之”。
-
关键词
唐太宗
选贤任能
魏征
秦王府
马周
房玄龄
虞世南
古人
监察御史
贞观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