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虹膜膨隆变形及房角开放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薄雪峰 杨进 +3 位作者 谈炎 李尧 全海英 刘志成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0年第5期487-491,516,共6页
目的对原有实验系统进行改进,并对兔眼虹膜在不同前后房压强差产生的膨隆变形及房角开放度进行实验研究。方法在保持虹膜环状形态结构和组织活性特征的前提下,搭建模拟完全瞳孔阻滞和虹膜膨隆的实验平台,获得兔眼虹膜随前后房压强差变... 目的对原有实验系统进行改进,并对兔眼虹膜在不同前后房压强差产生的膨隆变形及房角开放度进行实验研究。方法在保持虹膜环状形态结构和组织活性特征的前提下,搭建模拟完全瞳孔阻滞和虹膜膨隆的实验平台,获得兔眼虹膜随前后房压强差变化时的膨隆变形二维图像;再利用立体视觉技术得到膨隆变形的三维信息,并计算出膨隆曲线上虹膜根部所在点的切线斜率和虹膜膨隆最高点的曲率半径,由此对房角开放度进行衡量。结果当前后房压强差在50~200Pa之间时,虹膜根部斜率在0.29~0.55范围内逐渐增大,曲率半径在16.13~6.67的范围内迅速减小,房角在30°~15°的范围内变化;而当前后房压强差增大到200~600Pa之间时,虹膜根部斜率在0.55~0.76的范围内逐渐增大,曲率半径在6.67~4.25的范围内逐渐减小,房角在15°~10°的范围内缓慢减小。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定量研究虹膜膨隆变形及房角开放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结果与临床观察及研究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 膨隆 房角开放 立体视觉
下载PDF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的眼部三维前房角开放距离测量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武薇 段会龙 +3 位作者 李燕 姜春晖 秦冰 黄大卫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1-838,共8页
为了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成像的三维前房角图像中,准确的获取各连续帧中地房角开放距离(AOD),提出一种三维前房角成像模式,并针对其特性实现了房角开放距离的自动测量。该方法首先从构成一组三维图像的25帧二维房角截面图像中分割... 为了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成像的三维前房角图像中,准确的获取各连续帧中地房角开放距离(AOD),提出一种三维前房角成像模式,并针对其特性实现了房角开放距离的自动测量。该方法首先从构成一组三维图像的25帧二维房角截面图像中分割出前房角区域,并检测出角膜前后边缘和虹膜前边缘等3条初始边缘;然后基于初始边缘从原图像的梯度图中细检测得到准确的边缘;接着利用映射方法根据用户手工输入的3个关键帧图像中的Schwalbe线(SL),计算得到其余22帧原始图像中的SL位置,并最终得到每一帧图像中基于SL的房角开放距离(AOD-SL)。实验结果表明,该自动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准确度,其对房角边缘的检测准确率为96.06%;在关键帧中对AOD-SL测量的准确率达到95.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 房角成像 图像分割 房角开放距离 三维前房角扫描模式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房角开放距离的变化与眼压升高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旖文 丁晓明 崔钢峰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巩膜扣带术后房角开放距离(AOD)的变化与眼压升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6例行巩膜扣带术的RRD患者,根据术后1 d眼压情况分为眼压升高组[眼压升高≥8 mm Hg(1 mm Hg=0.133 k P...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巩膜扣带术后房角开放距离(AOD)的变化与眼压升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6例行巩膜扣带术的RRD患者,根据术后1 d眼压情况分为眼压升高组[眼压升高≥8 mm Hg(1 mm Hg=0.133 k Pa)]和眼压稳定组(眼压升高<8 mm Hg),比较术前、术后两组间AOD的变化。结果 1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眼压均升高(P<0.01),其中眼压升高组术后1 d升高最明显,随后逐渐下降,1周后眼压升高<8 mm Hg;两组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眼压升高组术后3个月内眼压升高均高于眼压稳定组(均P<0.01),术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 d AOD减小最明显,随后逐渐恢复,术后1个月内均减小(均P<0.01),3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眼压升高组术前、术后AOD均小于眼压稳定组(均P<0.01)。3以术前AOD预测术后眼压升高的最佳截断值为0.41 mm,敏感性92.30%,特异性86.00%,ROC曲线下面积0.829。结论眼压升高主要发生在巩膜扣带术后早期,影响是暂时的、可逆的;眼压升高与房角窄密切相关,术前房角窄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眼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扣带术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超声生物显微镜 房角开放距离 眼压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眼内压与房角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郑海生 钟兴武 +2 位作者 陈海波 邢健强 史贻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2-72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眼内压与房角结构变化及机制分析。方法:选取因慢性肾衰竭长期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58例(116眼)分别在血透前及血透后应用Goldmann眼压计测量眼压及用眼前段OCT检测房角开放距离。...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眼内压与房角结构变化及机制分析。方法:选取因慢性肾衰竭长期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58例(116眼)分别在血透前及血透后应用Goldmann眼压计测量眼压及用眼前段OCT检测房角开放距离。根据血透前房角镜检查分为窄角组、宽角组及虹膜新生血管组。测量血透前后上述患者尿素氮、肌酐、白蛋白。采并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窄角组及虹膜新生血管组透析后眼压较透析前升高,其中虹膜新生血管组升高显著;宽角组透析后眼压则无明显升高。血透后房角开放距离较血透前变小。患者血尿素氮、肌酐在血透后较血透前显著降低,而白蛋白血透后增高。结论:血液透析可致窄房角及有虹膜新生血管的患者眼压不同程度升高,可能与房水流出通路阻力增加及血透后患者血浆渗透压的改变有关。故对需进行血透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透前眼部情况的评估,减少血透对患者视功能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眼内压 房角开放距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朱思泉 王宁利 +2 位作者 张红言 余秋容 李奇根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已诊断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161例患者的226只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房角关闭区域用辅助钩和灌注头进行钝性分...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已诊断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161例患者的226只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房角关闭区域用辅助钩和灌注头进行钝性分离。超声生物显微镜及房角镜观察手术前后的房角及前房变化,对视野及眼压进行追踪,随访时间≤3年者186眼,>3年者40眼。结果有1只眼再发作眼压升高,施行小梁切除术后又出现眼压升高,前房硅管植入后眼压得到控制。全部患者术后房角开放,中央前房平均加深1.1mm,周边前房平均加深0.2mm。除再发眼压升高的1只眼的视野继续损害外,215只眼均无视野缩小。结论除炎症引起的青光眼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但具体适应证尚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 粘连分离术 临床研究 眼合 治疗 人工晶体植入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超声生物显微镜 眼压升高 小梁切除术后 闭角型青光眼 房角分离术 临床效果 钝性分离 房角关闭 手术前后 随访时间 房角开放 有效方法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观测不同体位眼房角结构及比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虞冠舜 余金津 +2 位作者 颜婷婷 何海群 黄锦海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7期495-501,共7页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并比较正常前房和浅前房人群在不同体位状态下眼房角结构参数的差异。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白内障术前检查的患者64例(共64只眼),根据周边前房深度分为正常前房组(周边前房深度>1/3角膜厚度)34只眼和浅前房...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并比较正常前房和浅前房人群在不同体位状态下眼房角结构参数的差异。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白内障术前检查的患者64例(共64只眼),根据周边前房深度分为正常前房组(周边前房深度>1/3角膜厚度)34只眼和浅前房组(周边前房深度≤1/3角膜厚度)30只眼。由两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使用水囊式超声生物显微镜分别采集患者卧位和坐位时上、下、鼻、颞4个方位的房角影像,测量不同体位状态下每个方位的房角开放度数(AA)和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分析两名超声医师对两组患者测量结果的再现性;使用IOLMaster 700扫频生物测量仪测量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和眼轴长度(AL),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两名超声医师对两组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再现性。两组患者从卧位变为坐位时,上方AA、AOD500变窄,下方AA、AOD500变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鼻、颞侧AA、AOD5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前房组与浅前房组修正后坐位上、下方A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8、0.044),修正后坐位上、下方AOD5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6、0.031),修正后坐位鼻、颞侧AA、AOD5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前房组与浅前房组ACD、L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可对不同体位状态下眼房角结构参数进行测量,体位变化可影响房角开放程度,当卧位变为坐位时,浅前房人群房角变化程度大于正常前房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体位 房角开放度数 房角开放距离
下载PDF
青白联合手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文博 石冰洁 李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7期868-872,共5页
目的比较青白联合手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眼科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8例,收集相关资料开展本研究... 目的比较青白联合手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眼科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8例,收集相关资料开展本研究,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青白联合手术治疗;研究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人工晶体置入+房角分离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眼压、视力及中央前房深度、两组患者房角开放状态以及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改善,研究组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及前房深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房角均改善,研究组患者手术1、3个月房角状态均比对照组理想(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眼压上升、角膜水肿、浅前房、虹膜根部撕裂总发生率为20.8%,对照组为47.8%,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人工晶体置入+房角分离术治疗,可显著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还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眼压及中央房前深度,更可改善房角开放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概率,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青白联合手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房角分离术 中央房前深度 房角开放状态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短眼轴膨胀期白内障临床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朱云喜 邓吉安 +3 位作者 车玲 董云云 刘婧 吴从霞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4期355-359,共5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房角分离术对短眼轴膨胀期白内障患者房角、眼压等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我院眼科就诊的49例(61只眼)膨胀期白内障合并短眼轴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标...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房角分离术对短眼轴膨胀期白内障患者房角、眼压等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我院眼科就诊的49例(61只眼)膨胀期白内障合并短眼轴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标准组及改良组,其中标准组22例(30只眼)行标准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下称为标准组),改良组27例(31只眼)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以下称为改良组),观察术后1周,1、3、6个月的矫正视力、房角、眼压,术后3、6个月前房深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等的改变。结果对两组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AOD)500、AOD750,前房角(ACA)500、ACA750,RNFL颞侧、鼻侧、上方、下方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间矫正视力、眼压、AOD500、AOD750、ACA500、ACA750,组间差异P值均<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相同时间点统计学差异,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两组间眼压、AOD500、AOD750、ACA500、ACA750组间差异,P值均<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矫正视力、眼压、AOD500、AOD750、ACA500、ACA750、RNFL颞侧、前房深度进行时间差异检验,P值均<0.05,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用LSD-t检验分析存在时间差异的指标。结论短眼轴膨胀期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房角分离术,术后房角开放明显增大,眼压明显减低,对降低白内障术后并发高眼压及青光眼有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期白内障 房角分离术 短眼轴 房角开放距离 房角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与超声生物显微镜用于窄前房角检测的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Radhakrishnan S Goldsmith J +1 位作者 S.D. Smith 王文军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12期24-25,共2页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accuracy of classification of narrow anterior chamber (AC) angles using quantitative imaging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and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UBM). Design: Observational com...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accuracy of classification of narrow anterior chamber (AC) angles using quantitative imaging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and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UBM). Design: Observ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Methods: A high-speed (4000 axial scans/s) anterior segment OCT prototype was developed using a 1.3- μ m light source. Seventeen normal subjects (17 eyes) and 7 subjects (14 eyes)-with narrow angle glaucoma were enrolled. All subjects underwentg onioscopy, OCT, and UBM. Quantitative AC angle parameters (angle opening distance, angle recess area, and the trabecular-iris space area [a new parameter we have defined])-were measured from OCT and UBM images using proprietary processing software. Main Outcome Measures: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in identifying narrow angles with image-derived AC angle parameters. Results: Eight of 31 eyes were classified as having narrow angles (Shaffer grade ≤ 1 in all quadrants). The AC angle parameters measured by both OCT and UBM had similar mean values, reproducibility, and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rofiles. Both OCT and UBM showed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identifying eyes with narrow angles. Areas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for these parameters were all in the range of 0.96 to 0.98. Conclusions: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was similar to UBM in quantitative AC angle measurement and detection of narrow angles. In addition, it was easier to use and did not require contact with the ey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s a promising method for screening individuals at risk for narrow angle glauc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房角 比较性研究 成像术 房角开放 眼前节 小梁 房角隐窝 窄角 可重复性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威风 王秀凤 名贺玮 《医疗装备》 2020年第9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89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白内障超...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89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AOD500)、房角宽度等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试验组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ACD、AOD500、房角宽度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ACD、AOD500、房角宽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视力,降低患者眼压,提高ACD及AOD500,对开放眼角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房角分离术 视力 眼压 中央前房深度 房角开放距离
下载PDF
伴有浅前房的白内障行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的疗效 被引量:14
11
作者 潘雪峰 翁铭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102-1105,共4页
目的:探讨浅前房伴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02/2015-07在我院行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浅前房伴白内障患者65例65眼,分为轻度浅前房组及高危浅前房组,... 目的:探讨浅前房伴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02/2015-07在我院行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浅前房伴白内障患者65例65眼,分为轻度浅前房组及高危浅前房组,观察手术前后各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 anterior chamber depth,CACD)、房角开放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并进行分析。结果:轻度浅前房组34眼中,术后29眼视力提高,4眼视力稳定;1眼视力下降。高危浅前房组31眼中,术后16眼视力较前提高,10眼视力稳定,5眼视力下降,轻度浅前房组患眼视力预后好于高危浅前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6,P<0.05)。轻度浅前房与高危浅前房组术后平均眼压均呈降低趋势,前者平均眼压降低5.71±2.07mmH g,后者则减少9.77±4.04mmH g,两组间增加幅度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5.02,P=0.000)。轻度浅前房与高危浅前房组术后CACD均呈明显增加,前者CACD平均增加1.37±0.38mm,后者则增加1.67±0.43 mm,两组间增加幅度差异亦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3.04,P=0.003)。术前患眼nAOD500平均值为200.57±33.74μm;术后1d,1、3mo时nAOD500依次为346.62±101.37、410.75±137.48、398.69±122.28μm,均较术前nAOD500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203.75,P<0.01),而颞侧、上方、下方的AOD500均呈现类似的趋势。65眼中,并发症依次为角膜水肿5眼、一过性眼压升高2眼、后囊膜混浊4眼,后囊膜破裂1眼。结论:微切口白内障手术适用于轻度及高危浅前房伴白内障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视力预后,降低眼压,加深中央前房深度,并开放房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切口白内障手术 浅前房 眼压 房角开放距离 并发症
下载PDF
亚临床型铁锈症继发青光眼1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玲 施天严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20-420,共1页
亚临床型铁锈症继发青光眼是一组特殊类型青光眼,在国内很少报道.我们近期遇到1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青光眼 铁锈症 病例报告 房角开放
下载PDF
曲安奈德球结膜下注射致双眼激素性高眼压1例
13
作者 师蓉 侯旭 胡丹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5期468-468,共1页
患者男性,15岁。因"双眼反复胀痛2个月余"来诊。患者于2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不清,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双眼春季角结膜炎",给予"曲安奈德"双眼球结膜下注射。1周后自觉双眼胀痛不适,给予降眼压药物(噻吗洛尔)治疗,效果... 患者男性,15岁。因"双眼反复胀痛2个月余"来诊。患者于2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不清,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双眼春季角结膜炎",给予"曲安奈德"双眼球结膜下注射。1周后自觉双眼胀痛不适,给予降眼压药物(噻吗洛尔)治疗,效果欠佳,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既往史无特殊。入院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可,心肺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查体:视力:右眼0.25,左眼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结膜下注射 春季角结膜炎 降眼压药物 高眼压 噻吗洛尔 专科查体 布林佐胺 房角开放 曲伏前列素 玻璃体腔注射
下载PDF
青光眼病人的自我护理
14
作者 付瑞 《护理学报》 1994年第3期49-49,共1页
当患者被诊断为青光眼时,就面临着终生如何与疾病“友好相处”,正确认识疾病。因此医生要正确掌握病情,根据需要告知病人,指导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和服药的方法。有的病人对眼睛这一重要部位有病而悲观;有的则认为眼睛疾病没有... 当患者被诊断为青光眼时,就面临着终生如何与疾病“友好相处”,正确认识疾病。因此医生要正确掌握病情,根据需要告知病人,指导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和服药的方法。有的病人对眼睛这一重要部位有病而悲观;有的则认为眼睛疾病没有什么了不起,这两种态度都不符合实际情况。过分焦滤的患者,认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失明后,看不到美好的世界,生活不能自理,思想压力过大,可使眼压升高,病情加重。有的病人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病人 思想压力 对眼睛 虹视 醋氮酰胺 闭角型青光眼 匹罗卡品 房角开放 房角 饮食生活习惯
下载PDF
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手术效果分析
15
作者 吴香莲 杜桂香 +2 位作者 丛湘洁 赵敏 刘丽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24-25,共2页
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临床上并不少见。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可诱发高眼压,甚至青光眼急性发作。处理方面先以药物减压为主,待眼压下降后,根据房角开放和晶体混浊程度来决定手术。现将我院1990年7月至1992年4月收治的22例病人治... 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临床上并不少见。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可诱发高眼压,甚至青光眼急性发作。处理方面先以药物减压为主,待眼压下降后,根据房角开放和晶体混浊程度来决定手术。现将我院1990年7月至1992年4月收治的22例病人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2例病人均为1990年~1992年期间住院病人,其中男性8例,女性14例。男女之比为1:2,年令最小39岁,最大81岁,平均60岁。22例中有18例出院后进行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手术 房角开放 膨胀期 眼压下降 高眼压 老年性白内障 虹膜根 巩膜条带 闭角型 晶体核
下载PDF
老年人应注意低眼压性青光眼
16
作者 王晓刚 《健康向导》 2017年第6期31-32,共2页
低眼压性青光眼(LTG)又称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是具有典型的青光眼性视盘(曾称视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房角开放,而眼压始终在统计学正常范围内的一种青光眼。多无自觉症状。多见于40岁以上者,女性多于男性,单眼或双眼发病。本病... 低眼压性青光眼(LTG)又称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是具有典型的青光眼性视盘(曾称视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房角开放,而眼压始终在统计学正常范围内的一种青光眼。多无自觉症状。多见于40岁以上者,女性多于男性,单眼或双眼发病。本病的致病因素复杂,目前尚不了解其确切病因,可能由于视盘的组织结构差异,对眼压或缺血特别敏感而容易造成视盘损害及相应的视野缺损。本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可用药物或手术治疗控制或减缓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眼压性青光眼 老年人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视盘损害 视野缺损 致病因素 青光眼性 房角开放
下载PDF
巩膜外加压术后早期高眼压的UBM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曾云 杨安怀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138-2141,共4页
目的: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roscopy,UBM)观察巩膜外加压术后患者眼前节结构的改变,研究巩膜外加压术后眼前节结构改变与眼压升高之间的关系,探讨巩膜外加压术后眼压升高的机制。方法:将2011-07/2012-02于我科行巩膜外加... 目的: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roscopy,UBM)观察巩膜外加压术后患者眼前节结构的改变,研究巩膜外加压术后眼前节结构改变与眼压升高之间的关系,探讨巩膜外加压术后眼压升高的机制。方法:将2011-07/2012-02于我科行巩膜外加压术(除去有原发性青光眼病史、青光眼家族史及房角存在新生血管的病例)的患者156例161眼纳入分析。所有患者在术前及术后均进行Topcon非接触眼压计眼压检查、裂隙灯眼前节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及房角镜、间接检眼镜等检查。比较高眼压组与正常眼压组术前术后各测量参数的改变,评价其与术后眼压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研究巩膜外加压术后高眼压发生机制。结果:高眼压组术后可出现瞳孔阻滞,睫状体全周脱离、水肿、前旋。参数测量:高眼压组与正常眼压组前房深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3,P=0.048),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高眼压组与正常眼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1,P=0.049),睫状体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2,P=0.038)。结论:UBM在检查巩膜外加压术后眼前节结构方面行之有效。术后眼压升高是巩膜外加压术后的一个常见的并发症。术后早期(2wk内)ACD,AOD500及CBT等眼前节结构参数的改变与眼压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术后睫状体水肿前旋致前房变浅、房角变窄,导致眼压升高,相关参数提示高眼压组术后较术前有前房变浅、房角开放程度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深度 房角开放距离 睫状体厚度 超声生物显微镜 眼内压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诊断和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黎美婵 杜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626-163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诊断和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6例(试验组),同期选取62例在本院行眼部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采用...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诊断和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6例(试验组),同期选取62例在本院行眼部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采用UBM检查。比较两组及试验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角膜厚度、房角开放距离500、晶状体厚度、睫状突厚度、前房深度、小梁睫状体距离、睫状体晶状体距离等UBM定量检测指标结果,试验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睫状体位置、虹膜形态、周边巩膜厚度等UBM半定量检测指标结果,并观察试验组治疗前、后UBM定量检测指标结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角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晶状体与睫状突厚度均大于对照组,房角开放距离500、前房深度、小梁睫状体距离、睫状体晶状体距离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房角开放距离500、前房深度、小梁睫状体距离均小于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P<0.05);试验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睫状体位置、巩膜形态、周边巩膜厚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晶状体与睫状突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小,房角开放距离500、前房深度、小梁睫状体距离、睫状体晶状体距离较治疗前增加(P<0.05)。结论:UBM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类型、病情监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生物显微镜 房角开放距离500 前房深度 小梁睫状体距离
下载PDF
伴有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的带中央孔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冉海军 周奇志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21,共5页
观察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对带中央孔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PPC-ICL)的影响。回顾性研究。选取将2014年1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带中央孔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ICL)手术27人40眼,按有无囊肿分为有囊肿组和无囊肿组,其中有... 观察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对带中央孔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PPC-ICL)的影响。回顾性研究。选取将2014年1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带中央孔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ICL)手术27人40眼,按有无囊肿分为有囊肿组和无囊肿组,其中有囊肿组14人20眼,平均年龄25.3岁±5.7岁,平均球镜-9.79D±2.12D,平均柱镜-1.14D±0.66D,平均等效球镜(SE)-10.36D±2.16D,囊肿矢状面水平平均直径0.75mm±0.27mm,垂直平均直径0.65mm±0.28mm,平均面积0.53 mm2±0.38 mm2,囊肿最大面积1.40mm2,最大范围:4点~9点;无囊肿组13人20眼,平均年龄25.8岁±6.2岁,平均球镜-8.80D±2.55D,平均柱镜-1.20D±0.80D,平均SE-9.40D±2.51D。分别记录术前、术后1周、1月裸眼视力(UCVA)、眼压(IOP)、前房容积、深度、房角、拱高,及术后1天裸眼视力(UCVA)、眼压(IOP)。应用spss22.0的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1天、1周、1月UCVA及IOP变化,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前房容积、深度、房角、拱高变化。有囊肿组与无囊肿组比较:在UCVA方面,术后1天,1周,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IOP方面,术后1天,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有囊肿组IOP较无囊肿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拱高方面,术后1周,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前房容积与术前前房容积差值、术后前房角开放度与术前前房角开放度差值、术后前房深度与术前前房深度差值方面,术后1周,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高度近视患者中,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最大面积≤1.40mm2时,行带中央孔的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仍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孔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 虹膜睫状体囊肿 拱高 前房容积 前房深度房角开放
下载PDF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婧 石小佳 张文松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10期1741-1745,共5页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简称青睫综合征,1948年最先由Posner和Schlossman描述并命名[1],也称Posner-Schlossman综合征(PSS),是青光眼和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兼有的疾病,同时具有前葡萄膜炎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病理学特征。好发于...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简称青睫综合征,1948年最先由Posner和Schlossman描述并命名[1],也称Posner-Schlossman综合征(PSS),是青光眼和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兼有的疾病,同时具有前葡萄膜炎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病理学特征。好发于20-50岁的青年男性,以单眼发病为主,房角开放,眼压升高反复发作。一般认为PSS能自行缓解,预后良好,但是病程长、眼压波动大、反复发作的患者也可产生视功能损害。了解该病的病因,以便及时诊治是保护视功能的关键措施。目前PSS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感染、免疫遗传、血管功能障碍、炎症介质、全身疾病等,本文将就国内外近期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前葡萄膜炎 单眼发病 血管功能障碍 房角开放 视功能损害 免疫遗传 预后良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