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戴式12导联心电设备用于无症状性房颤筛查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优里吐孜·阿地里 阿卜杜如苏力·喀迪尔 姚娟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2879-2884,共6页
心悸是房颤最常见的症状,但房颤也可能为亚临床表现,由于无症状而被忽略,其潜在危害相比症状性房颤更大。所以对于房颤患者的早期筛查尤为重要,本文对目前用于房颤筛查的设备进行了综述,包括临床上常见的房颤筛查设备、穿戴式12导联心... 心悸是房颤最常见的症状,但房颤也可能为亚临床表现,由于无症状而被忽略,其潜在危害相比症状性房颤更大。所以对于房颤患者的早期筛查尤为重要,本文对目前用于房颤筛查的设备进行了综述,包括临床上常见的房颤筛查设备、穿戴式12导联心电设备及其房颤预警体系、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戴式12导联心电设备 症状 筛查 预警系统
下载PDF
无症状性房颤心电图筛查与诊断的研究新进展
2
作者 李秋禄 黄丽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57-160,共4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属于持续性心律失常的典型表现之一。在房颤的作用下,患者发生脑卒中、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通过对房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可降低此种疾病发生风险。但是对于部分AF患者而言,没有特异...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属于持续性心律失常的典型表现之一。在房颤的作用下,患者发生脑卒中、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通过对房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可降低此种疾病发生风险。但是对于部分AF患者而言,没有特异症状,在检查期间极易被忽略。为提高无症状性房颤人群的检出率,临床应用脉搏触诊、心电图诊断等形式。就心电图诊断而言,具有便捷性特征,并且诊断效能良好。本文对无症状性房颤筛查的重要性、目标人群、筛查方法等进行综述,为后续疾病诊治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筛查 症状 心电图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化瘀通络方联合电子艾灸治疗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气虚血瘀证56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言哲 沈秋生 +6 位作者 邵燕 王燕 周耀中 王磊 吴栋刚 温沐秋 陆建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2348-2351,共4页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方联合电子艾灸对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脱落4例,剩余56例患者术后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脱落4例,剩余5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方联合电子艾灸对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脱落4例,剩余56例患者术后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脱落4例,剩余5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化瘀通络方联合电子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8周的中医疗效。运用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左心房前后径(left atrial anteriorposterior diameter,LA-ap)、左心房电机械传导时间(left atrial electromechanical conduction time,LAEMT)、右心房储器期应变(right atrial reservoir strain,RASr)的水平。运用24小时心电图仪测定患者房颤发作次数、总心搏数、最长持续时间的水平。检测两组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onocyte/HDL-C ratio,MHR)水平。运用房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atrial fibrillation effect on quality-of-life,AFEQT)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患者在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4%(P<0.05)。治疗后两组的LA-ap、LAEMT显著降低,RASr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LA-ap、LAEMT低于对照组,RAS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房颤发作次数、总心搏数、最长持续时间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NLR、MHR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AFEQT及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化瘀通络方联合电子艾灸可提高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气虚血瘀证的疗效,进一步减轻房颤症状,改善心房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与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通络方 电子艾灸 阵发性 消融术 气虚血瘀证 房颤症状 功能 生活质量 炎症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症状特性及倍他乐克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刘雨舒 毕亚艳 朴晶燕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0-272,276,共4页
目的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症状的发生特性及倍他乐克的干预作用。方法经24 h Holter监测确诊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00例,分析其症状的有无及发生比率。经倍他乐克治疗3个月后再次行Holter监测,分析房颤症状的变化情况。采用多元... 目的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症状的发生特性及倍他乐克的干预作用。方法经24 h Holter监测确诊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00例,分析其症状的有无及发生比率。经倍他乐克治疗3个月后再次行Holter监测,分析房颤症状的变化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阵发性房颤症状的有无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患者中55例(55%)为无症状房颤发作,45例为有症状房颤发作。经倍他乐克治疗后,45例有症状房颤患者中28例症状完全消失,其中16例为窦性心律,12例为无症状房颤;在55例无症状房颤患者中,31例仍为无症状房颤发作。房颤的症状与年龄、性别有关,年轻女性更易产生症状(P<0.05),与心室率及心率差值呈正相关(P<0.01),与左房内径呈负相关(P<0.01)。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中无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倍他乐克既可以减少房颤患者的症状,又可减少无症状房颤的发作。年轻女性、心室率快、心率差值大者更易产生症状,左房内径大者不易产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阵发性 临床特征 症状
下载PDF
无症状心房颤动
5
作者 谭琛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17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症状 持续性心律失常 植入性心脏起搏器 HOLTER 远程心电传输 65岁以上 诊断技术 诊断功能
下载PDF
植入性心脏起搏器识别无症状性心房颤动并指导抗凝和降低脑栓塞的发生 被引量:7
6
作者 严叶香 解玉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植入性心脏起搏器者常规随访程控早期识别无症状性心房颤动,对指导抗凝效果和降低脑栓塞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上海新华医院、上海第十人民医院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患者共1436例。术后1月、3月、6... 目的探讨植入性心脏起搏器者常规随访程控早期识别无症状性心房颤动,对指导抗凝效果和降低脑栓塞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上海新华医院、上海第十人民医院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患者共1436例。术后1月、3月、6月及以后间隔3个月定期门诊随访程控,随访患者的一般情况、房颤就诊率、房颤的抗凝达标率及脑梗塞发生率。中间有突发不良心律事件应立即就诊。比较起搏器程控与常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Holter)检出无症状性房颤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根据抗栓方式分为口服抗凝药组、口服抗血小板药组、手术治疗组和未干预组,比较心脏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发生率以及出血事件。结果在1436例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随访过程中,共检出无症状性房颤600例(41.7%),其中阵发型418例、持续型182例;经起搏器定期随访程控检出率比心电图或Holter检出率明显增加,检出时间缩短(P<0.05)。各组CHA2DS2-VASc评分(χ2=0.326,P=0.624)和HASBLED评分(χ2=0.269,P=0.724)比较无差异。各组的总血栓事件(χ2=20.557,P=0.000)及心脏血栓形成(χ2=15.313,P=0.000)发生率存在差异,其中抗血小板药组与未干预组均显著高于口服抗凝药组(P<0.05),而抗血小板药组与未干预组比较无差异(χ2=0.685,P=0.408)。三种不同抗血栓治疗组患者的各项出血事件发生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患者常规随访程控对早期识别无症状性房颤,指导抗凝效果和降低脑栓塞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性心脏起搏器 症状 抗凝 脑栓塞
下载PDF
无症状性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泽营 李涛 +4 位作者 李伏 蒋庆军 马丽娜 席少静 葛利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88-91,共4页
心房颤动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在全球发生总人数已达到3300万以上^([1])。多数房颤患者会出现各种症状,包括心悸、气短、胸痛、乏力和运动耐量下降等。有些患者症状隐匿,被称为无症状性房颤(Asymptomatic Atrial Fibrillation ... 心房颤动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在全球发生总人数已达到3300万以上^([1])。多数房颤患者会出现各种症状,包括心悸、气短、胸痛、乏力和运动耐量下降等。有些患者症状隐匿,被称为无症状性房颤(Asymptomatic Atrial Fibrillation or Silent Atrial Fibrillation)。持续性房颤患者及老年人可能更容易出现无症状性房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 心电监测 卒中 抗凝治疗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重视无症状房颤的干预 被引量:3
8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4年第3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症状 干预措施 心电图 ECG 心律失常
下载PDF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须警惕无症状房颤的存在
9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6年第3期220-220,共1页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Vasamreddy等,通过无线心电监测系统,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随访发现,无症状房颤发作的次数是有症状房颤的4.5倍。若以无房颤症状作为治疗成功标准则临床成功率为63%~70%;而以无线心电监测...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Vasamreddy等,通过无线心电监测系统,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随访发现,无症状房颤发作的次数是有症状房颤的4.5倍。若以无房颤症状作为治疗成功标准则临床成功率为63%~70%;而以无线心电监测中无房颤为标准的完全成功率则下降为50%(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2006,17: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 射频消融术后 心电监测系统 术后随访 导管消融 患者 发作 阵发性
下载PDF
无症状性房颤心电图筛查与诊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蔡天金 郭哲涵 +4 位作者 赖仁奎 黄晶一 马柳玲 黄文祥 李晋新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1年第6期398-403,共6页
房颤是一种常见病,随着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进程,房颤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正在上升。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心力衰竭、死亡和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增加;约1/3的房颤因无症状或隐匿而未能被及时发现和治疗。口服抗凝剂治... 房颤是一种常见病,随着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进程,房颤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正在上升。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心力衰竭、死亡和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增加;约1/3的房颤因无症状或隐匿而未能被及时发现和治疗。口服抗凝剂治疗可降低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和死亡率,因此,尽早筛查出无症状性房颤并早期确诊,对正规使用口服抗凝剂和预防缺血性卒中至关重要。目前,房颤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指南较少。本文综述了房颤心电检测、筛查和诊断方法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筛查 卒中 长时程心电图 症状
下载PDF
老年人无症状房颤可以不用药吗
11
《医师在线》 2017年第19期47-47,共1页
我们社区有个82岁的老人,查心电图显示房颤,三甲医院医生建议他服药预防血栓形成继发性卒中。但由于服华法林需要每3~4天到医院抽血查INR,他觉得麻烦,又没有不适症状,就擅自停用了。如果不用药控制,会有什么后果?除了华法林,... 我们社区有个82岁的老人,查心电图显示房颤,三甲医院医生建议他服药预防血栓形成继发性卒中。但由于服华法林需要每3~4天到医院抽血查INR,他觉得麻烦,又没有不适症状,就擅自停用了。如果不用药控制,会有什么后果?除了华法林,还有什么抗凝药可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 用药控制 老年人 三甲医院 血栓形成 不适症状 华法林 心电图
下载PDF
心房颤动的再认识(三)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昕 马长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12期885-886,共2页
关键词 症状 患者 再认 持续时间 维持窦性心律 心电图监测 心电图体检 健康研究 心电监测
下载PDF
无症状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及处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毕亚艳 李智博 黄永麟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6年第5期361-363,共3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尽管房颤病人有心悸、呼吸困难、头晕、胸部不适、晕厥等症状,但临床上也有很多病人没有明显症状,这种没有临床症状的房颤,称为无症状房颤(asymptomatic atrial fibrillation或silen...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尽管房颤病人有心悸、呼吸困难、头晕、胸部不适、晕厥等症状,但临床上也有很多病人没有明显症状,这种没有临床症状的房颤,称为无症状房颤(asymptomatic atrial fibrillation或silent atrial fibrillation),常常在体格检查或心电图检查时被发现,有时甚至在出现了严重并发症如中风或心力衰竭时才被发现。无症状房颤的危害与有症状房颤相近,甚至因其发生隐匿危害更大,无症状房颤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对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并发症及治疗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 临床意义 持续性心律失常 严重并发症 流行病学特点 心电图检查 呼吸困难
原文传递
亚临床房颤(229)
14
作者 郭继鸿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95-395,共1页
亚临床房颤(Subclinical AF)是2020年ESC房颤诊断与治疗指南提出的新概念,与既往的无症状性房颤(Asymptoms AF)不是同义语,与临床房颤(Climical AF)更不相同。[定义]当患者无房颤发生的相关症状,既往无临床房颤的诊断,但经患者体内已植... 亚临床房颤(Subclinical AF)是2020年ESC房颤诊断与治疗指南提出的新概念,与既往的无症状性房颤(Asymptoms AF)不是同义语,与临床房颤(Climical AF)更不相同。[定义]当患者无房颤发生的相关症状,既往无临床房颤的诊断,但经患者体内已植入的心律失常电子装置记录到,并经医生确认患者存在心房高频事件(AHRE),或者经体内植入式心脏监测器(ACM,Insertable Cardiac Monitor)记录并经医生确定的房颤发作,但无心电图记录的房颤时,称为亚临床房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 亚临床 临床
原文传递
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无症状房颤发生率与P波最大时限及离散度的关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邹春霞 彭长农 +1 位作者 王小庆 廖志勇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875-879,共5页
目的通过监测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心房高频事件(AHRE)及测量P波最大时限(Pmax)及离散度(Pd),以帮助评估无症状房颤的发生情况。方法本研究共随访初次植入心脏双腔起搏器的无房颤病史的患者73例,其中植入美敦力Adapta L ADDR01起搏... 目的通过监测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心房高频事件(AHRE)及测量P波最大时限(Pmax)及离散度(Pd),以帮助评估无症状房颤的发生情况。方法本研究共随访初次植入心脏双腔起搏器的无房颤病史的患者73例,其中植入美敦力Adapta L ADDR01起搏器34例,植入美敦力Advisa A3dr01起搏器39例,在观察期内关闭节律及频率干预机制。观察AHRE的时间、频率及体表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及离散度;术后总共平均随访18个月。房颤发作定义为起博器记录到AHRE>5 min。结果植入双腔起搏器3个月后共45例患者发现AHRE>5 min(61.64%),其中无房颤再发相关的症状或体征者38例(84.44%);18个月后共53例患者程控时发现AHRE>5 min(72.60%),其中无房颤再发相关的症状或体征者47例(88.68%),3个月时高血压(HBP)患者结局的发生风险是非HBP患者的4.67倍,18个月时Pd>40 ms和Pmax>100 ms是AHRE>5 min事件的危险因素,即Pd>40 ms患者比起Pd≤40 ms易有无症状房颤,风险是18.30倍;Pmax>100 ms患者较Pmax≤100 ms的患者发生结局的风险是15.72倍;A3组及Adapta组患者AHRE>5 min的检出率在3个月时分别是66.67%、55.88%,18个月时分别是79.49%、64.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AHRE可增加检测无症状房颤的可能性。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平台的双腔起搏器更好地鉴别所有类型的房性心律失常;HBP是房颤事件的较准确的预测因子;Pd>40 ms和Pmax>100 ms是AHRE>5 min事件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 高频事件 P波最大时限 P波离散度
原文传递
Predictor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
16
作者 郭岩 胡盛寿 +3 位作者 吴清玉 许建屏 宋云虎 朱晓东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32-234,153,共3页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clinical predictor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METHODS: 322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isolated CABG were reviewed. Preoperative, i...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clinical predictor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METHODS: 322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isolated CABG were reviewed. Preoperativ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Patients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whether AF appeared postoperatively. RESULTS: AF occurred in 75 patients (23.3%). Most cases of AF (85.6%) appeared on or before the third postoperative day. The mean age for patients with AF was 62.5 years compared with 56.7 years for patients without AF (P or = 65 years (OR 2.7; 95% CI 1.5 to 5.1), lesions in the right coronary artery (OR 2.5; 95% CI 1.4 to 4.5), and early postoperative withdrawal of beta blocker (OR 3.9; 95% CI 2.1 to 7.7). CONCLUSIONS: AF remains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 after CABG. Age and lesions in the right coronary artery can influence the incidence of AF, and beta blocker and magnesium may be the most economical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for AF early after CAB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ULT Age Factors Aged Atrial Fibrillatio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Coronary Vessels FEMALE Humans MALE Middle Aged Multivariate Analysi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ROGNO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