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江河口下扁担沙水域最长连续不宜取水时间
被引量:
2
1
作者
朱建荣
吕行行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2,共11页
长江河口已建成陈行水库、青草沙水库和东风西沙水库,提供了约80%的上海用水。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用水缺口仍然存在。下扁担沙位于南北港分汊口上游,大潮落潮期间滩涂露出。本文利用研究组长期研发和应用的长江河口盐水入侵三维数...
长江河口已建成陈行水库、青草沙水库和东风西沙水库,提供了约80%的上海用水。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用水缺口仍然存在。下扁担沙位于南北港分汊口上游,大潮落潮期间滩涂露出。本文利用研究组长期研发和应用的长江河口盐水入侵三维数值模式,计算在1978-1979年特枯径流量条件下该水域的盐水入侵和连续最长不宜取水时间,了解下扁担沙水域能否作为备用水源地。本文采用2017年2月19日到3月1日北支8个站位的观测资料,结果表明表层和底层盐度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技术分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85、1.82和0.82,模式计算盐度和实测值吻合良好,能较好地模拟长江河口盐水入侵。模式计算表明,下扁担沙模式输出点最长连续不宜取水时间为13.79 d,盐水入侵在大潮后期和大潮后中潮主要源自上游北支倒灌,小潮后中潮主要源自下游正面入侵,且前者影响比后者大。能取水时段就出现在小潮后中潮,淡水是南支上游南侧随落潮流平流过来的。下扁担沙水域的最长连续不宜取水时间远比青草沙水库和东风西沙水库的短,表明下扁担沙水域淡水资源远比南支上游和下游水域充足,是个极为优越的备用水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盐水入侵
下
扁担沙
最长连续不宜取水时间
数值计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扁担沙动力地貌变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何钰滢
戴志军
+1 位作者
楼亚颖
王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4-116,共13页
河口浅滩不仅为人类提供宝贵湿地资源,而且是调控河势演变的重要因素。研究河口浅滩动力地貌演变规律对航道整治、湿地生态开发及岸堤防护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利用最近150多年的长江口历史海图资料、实测水深与水文泥沙数据,分析长江...
河口浅滩不仅为人类提供宝贵湿地资源,而且是调控河势演变的重要因素。研究河口浅滩动力地貌演变规律对航道整治、湿地生态开发及岸堤防护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利用最近150多年的长江口历史海图资料、实测水深与水文泥沙数据,分析长江口南支最大的浅滩-扁担沙动力地貌演变格局及其变化机制。结果表明:(1) 1860-2016年期间,扁担沙反复历经淤积-冲刷-淤积,浅滩由最初水下阴滩发育出露而形成纺锤状沙体,随后演变为细长扁担状,沙尾切滩成爪状沙体,下扁担沙则伴随爪状缝隙被不断填充而淤长;(2)自1954年洪水到目前,扁担沙-2 m、-5 m等深线包络的面积与体积整体上均呈现增长态势,其中面积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88 km^2/a和0.81 km^2/a,体积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10~6 m^3/a和5×10~6 m^3/a;扁担沙浅滩在不同时期冲淤变化不同,其中1998年出现大幅度冲刷,平均冲刷厚度达到1.4 m;(3)扁担沙体积变化和长江入海泥沙的增减无直接联系,但与入海径流量的变化密切相关;(4)白茆沙"南强北弱"的河势、南北港分流工程以及东风西沙水库的建立导致扁担沙向北推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地貌演变
河口浅滩
扁担沙
人类活动
长江河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南支下段扁担沙护滩工程整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吴焱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5-150,共6页
长江口南支下段暗沙罗列、州滩变迁,是长江口河势变化最为频繁、也最为复杂的河段。采用mike21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对该河段自然状态下以及实施扁担沙护滩工程情况下水动力条件、河床冲淤变化进行模拟,为该河段河势演变以及河...
长江口南支下段暗沙罗列、州滩变迁,是长江口河势变化最为频繁、也最为复杂的河段。采用mike21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对该河段自然状态下以及实施扁担沙护滩工程情况下水动力条件、河床冲淤变化进行模拟,为该河段河势演变以及河势控制工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南支下段
平面二维泥
沙
模型
河势控制
扁担沙
护滩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61—1953年长江口南支冲淤状况重建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潘威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8,67,共8页
本研究基于GIS技术构建网格体系,处理三份近代实测海图汇编资料,重建了长江口南支河段(徐六泾口-吴淞口)1861-1953年期间的冲淤强度及其分布,基本理清了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现代观测制度确立前研究区内河槽冲淤状况及变化过程,19...
本研究基于GIS技术构建网格体系,处理三份近代实测海图汇编资料,重建了长江口南支河段(徐六泾口-吴淞口)1861-1953年期间的冲淤强度及其分布,基本理清了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现代观测制度确立前研究区内河槽冲淤状况及变化过程,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南支处于强烈冲刷阶段,至20世纪中期冲淤大体平衡而略有淤积;其中≤3m和≥10m水域的冲淤变化状况最为明显。今南支航道体系的形成是在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自然冲淤基础上进行人工整治的产物。在重建冲淤状况的基础上,对崇明县城南侧扁担沙——南丰沙的变迁过程进行重建,以此为例探讨了典型河槽断面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南支
冲淤
扁担沙
南丰
沙
原文传递
题名
长江河口下扁担沙水域最长连续不宜取水时间
被引量:
2
1
作者
朱建荣
吕行行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崇明生态研究院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6077
41676083)
上海市教委高峰学科"岛屿大气与生态"项目
文摘
长江河口已建成陈行水库、青草沙水库和东风西沙水库,提供了约80%的上海用水。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用水缺口仍然存在。下扁担沙位于南北港分汊口上游,大潮落潮期间滩涂露出。本文利用研究组长期研发和应用的长江河口盐水入侵三维数值模式,计算在1978-1979年特枯径流量条件下该水域的盐水入侵和连续最长不宜取水时间,了解下扁担沙水域能否作为备用水源地。本文采用2017年2月19日到3月1日北支8个站位的观测资料,结果表明表层和底层盐度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技术分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85、1.82和0.82,模式计算盐度和实测值吻合良好,能较好地模拟长江河口盐水入侵。模式计算表明,下扁担沙模式输出点最长连续不宜取水时间为13.79 d,盐水入侵在大潮后期和大潮后中潮主要源自上游北支倒灌,小潮后中潮主要源自下游正面入侵,且前者影响比后者大。能取水时段就出现在小潮后中潮,淡水是南支上游南侧随落潮流平流过来的。下扁担沙水域的最长连续不宜取水时间远比青草沙水库和东风西沙水库的短,表明下扁担沙水域淡水资源远比南支上游和下游水域充足,是个极为优越的备用水源地。
关键词
长江河口
盐水入侵
下
扁担沙
最长连续不宜取水时间
数值计算
Keywords
Changjiang Estuary
saltwater intrusion
lower Biandan Shoal
the longest continuous days unsuitable for water intake
numerical calculation
分类号
P731.2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扁担沙动力地貌变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何钰滢
戴志军
楼亚颖
王杰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4-116,共13页
基金
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政府间合作重点项目(2018YFE0109900)
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基金(19230712400)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6093)
崇明生态研究院自由项目(ECNU-IEC-201902)。
文摘
河口浅滩不仅为人类提供宝贵湿地资源,而且是调控河势演变的重要因素。研究河口浅滩动力地貌演变规律对航道整治、湿地生态开发及岸堤防护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利用最近150多年的长江口历史海图资料、实测水深与水文泥沙数据,分析长江口南支最大的浅滩-扁担沙动力地貌演变格局及其变化机制。结果表明:(1) 1860-2016年期间,扁担沙反复历经淤积-冲刷-淤积,浅滩由最初水下阴滩发育出露而形成纺锤状沙体,随后演变为细长扁担状,沙尾切滩成爪状沙体,下扁担沙则伴随爪状缝隙被不断填充而淤长;(2)自1954年洪水到目前,扁担沙-2 m、-5 m等深线包络的面积与体积整体上均呈现增长态势,其中面积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88 km^2/a和0.81 km^2/a,体积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10~6 m^3/a和5×10~6 m^3/a;扁担沙浅滩在不同时期冲淤变化不同,其中1998年出现大幅度冲刷,平均冲刷厚度达到1.4 m;(3)扁担沙体积变化和长江入海泥沙的增减无直接联系,但与入海径流量的变化密切相关;(4)白茆沙"南强北弱"的河势、南北港分流工程以及东风西沙水库的建立导致扁担沙向北推移。
关键词
动力地貌演变
河口浅滩
扁担沙
人类活动
长江河口
Keywords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estuarine shoal
Biandan Shoal
anthropogenic actions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分类号
P737.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南支下段扁担沙护滩工程整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吴焱
机构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出处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5-150,共6页
文摘
长江口南支下段暗沙罗列、州滩变迁,是长江口河势变化最为频繁、也最为复杂的河段。采用mike21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对该河段自然状态下以及实施扁担沙护滩工程情况下水动力条件、河床冲淤变化进行模拟,为该河段河势演变以及河势控制工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长江口
南支下段
平面二维泥
沙
模型
河势控制
扁担沙
护滩工程
Keywords
the Yangtze estuary
lower section of the south branch
2D model of sediment transport
river regime controlling
Biandansha shoal protection project
分类号
TV14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861—1953年长江口南支冲淤状况重建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潘威
机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8,67,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上海地区开埠以来城市
聚落和水网空间结构演变"(05JJD770113)
国家985计划项目"开埠以来上海城市空间扩展研究"(05FCZD004)
文摘
本研究基于GIS技术构建网格体系,处理三份近代实测海图汇编资料,重建了长江口南支河段(徐六泾口-吴淞口)1861-1953年期间的冲淤强度及其分布,基本理清了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现代观测制度确立前研究区内河槽冲淤状况及变化过程,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南支处于强烈冲刷阶段,至20世纪中期冲淤大体平衡而略有淤积;其中≤3m和≥10m水域的冲淤变化状况最为明显。今南支航道体系的形成是在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自然冲淤基础上进行人工整治的产物。在重建冲淤状况的基础上,对崇明县城南侧扁担沙——南丰沙的变迁过程进行重建,以此为例探讨了典型河槽断面的演化过程。
关键词
长江口南支
冲淤
扁担沙
南丰
沙
Keywords
Yangtze Estuary south branch
erosion and deposition
Biandan Sand
Nanfeng Sand
分类号
P737.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江河口下扁担沙水域最长连续不宜取水时间
朱建荣
吕行行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江口扁担沙动力地貌变化过程研究
何钰滢
戴志军
楼亚颖
王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长江口南支下段扁担沙护滩工程整治效果分析
吴焱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2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1861—1953年长江口南支冲淤状况重建及相关问题研究
潘威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