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参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敏 王春兰 +2 位作者 郭顺星 杨峻山 肖培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64-1268,共5页
兰科手参属植物手参、西南手参、短距手参与峨眉手参等为珍稀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临床药用价值,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综述手参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其中化学成分包括二氢类、菲类、苷类、苯丙素类、异戊... 兰科手参属植物手参、西南手参、短距手参与峨眉手参等为珍稀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临床药用价值,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综述手参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其中化学成分包括二氢类、菲类、苷类、苯丙素类、异戊二烯类、脂肪酸衍生物等多种类型;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过敏、促进祖细胞增殖、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等作用,以期为今后对该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属 手参 二氢芪类化合物
下载PDF
手参属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席以珍 郎楷永 胡玉熹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37-140,共4页
首次报道了兰科的手参属Gymnadenia国产 5种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结果 ,并与邻近的兜被兰属Neottianthe花粉进行了对比研究。前者花粉小块形状大多不规则 ,少数为三棱锥体形 ;而后者花粉小块大多形状为三棱锥体形 ,少数形状不规则。手参... 首次报道了兰科的手参属Gymnadenia国产 5种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结果 ,并与邻近的兜被兰属Neottianthe花粉进行了对比研究。前者花粉小块形状大多不规则 ,少数为三棱锥体形 ;而后者花粉小块大多形状为三棱锥体形 ,少数形状不规则。手参属花粉外壁表面具很细微的小穿孔、皱波状 ,小穴和小穿孔与沟渠状纹饰共存 ,或沟渠状等 ;而兜被兰属外壁表面纹饰明显 ,具有 5种类型 :( 1 )小穿孔 ,( 2 )表面近光滑 ,( 3)沟渠状 ,( 4 )拟网状 ,( 5)典型的网状纹饰。手参属花粉表面具粘丝 ,而兜被兰属花粉表面没有发现粘丝。此外 ,本文还探讨了手参属和兜被兰属两属花粉在分类学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形态 手参属 兰科
下载PDF
蒙藏药手参属植物的药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秀艳 温爱平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年第5期63-66,共4页
近年来关于兰科植物手参属植物的研究越来越多,鉴于近几年报道的多样化,对手参属的特征、化学成分的分析、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对今后手参属的开发利用、质量标准研究等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 手参属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手参属的药学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秀艳 温爱平 《北方药学》 2014年第9期77-78,110,共3页
近年来关于兰科植物手参属的研究越来越多,鉴于近几年报道的多样化,对手参属的特征、化学成分的分析、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对今后手参属的开发利用、质量标准研究等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 手参属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豫西地区杓兰属、手参属、斑叶兰属野生花卉资源种类记述
5
作者 李冰 《园艺与种苗》 CAS 2021年第3期16-17,49,共3页
就兰科杓兰属3种、手参属1种、斑叶兰属1种野生花卉的分类地位、植物学特征、生态学习性、利用途径进行了简要记述。
关键词 豫西地区 兰科 杓兰 手参属 斑叶兰 野生花卉 植物学特征 生态学习性
下载PDF
手参属藏药材研究进展及质量标记物预测分析
6
作者 刘玉仙 王敏 +2 位作者 张金魁 贺奇峰 林鹏程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9-156,共18页
我国兰科手参属藏药材包括手参、西南手参、粗脉(短距)手参、角距手参和峨眉手参,均可作为藏药材手掌参入药,具有补益气血、补肾益精等功效。近年来发现手参、西南手参等具有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抗肿瘤、降糖等活性而引起了广泛关注。本... 我国兰科手参属藏药材包括手参、西南手参、粗脉(短距)手参、角距手参和峨眉手参,均可作为藏药材手掌参入药,具有补益气血、补肾益精等功效。近年来发现手参、西南手参等具有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抗肿瘤、降糖等活性而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作者对手参属藏药材的传统应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手参属质量标记物进行了预测分析,以期为手参属藏药材进一步的开发利用、质量标准研究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属 传统应用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质量标记物
原文传递
手掌参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0
7
作者 岳正刚 訾佳辰 +3 位作者 朱承根 林生 杨永春 石建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852-2861,共10页
目的:研究手参属药用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的化学成分。方法:用乙醇提取后通过大孔树脂、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闪式快速分离、中压液相色谱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运用光谱数据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手... 目的:研究手参属药用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的化学成分。方法:用乙醇提取后通过大孔树脂、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闪式快速分离、中压液相色谱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运用光谱数据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手参药用部位块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34个化合物,其中包括6个2-异丁基酒石酸苄酯苷:凹舌兰素A,B,E和D(1-4),dactylorhin B(5)和loroglossin(6);3个2-异丁基苹果酸苄酯苷:dactylorhin A(7),dactylorhin E(8)和militarine(9);3个木脂素类:牛蒡酚(10),lappaol A(11)和lappaol F(12);6个芳香酸(或醛或醇)衍生物酚苷类:4-β-D-吡喃葡萄糖氧基反式苯丙稀酸(13)、4-β-D-吡喃葡萄糖氧基顺式苯丙稀酸(14)、天麻素(15)、4-(β-D-吡喃葡萄糖)苯甲醛(16)、4-(β-D-吡喃葡萄糖)苄基甲基醚(17)、4-(β-D-吡喃葡萄糖)苄基乙基醚(18)和双(4-羟基苄基)醚单β-D-葡萄糖苷(19);4个环二肽:环(L-亮氨酸-L-酪胺酸)(20)、环(L-亮氨酸-L-脯胺酸)(21)、环(L-缬氨酸-L-酪胺酸)(22)和环(L-丙氨酸-L-苯丙胺酸)(23);1个N6-取代的腺苷类:N6-(4-羟基苄基)-腺苷(24);1个酰胺类:N-trans-阿魏酰色胺(25);9个芳香酸(或醛或醇)衍生物:3-羟基苯甲酸(26)、4-羟基异肽酸(27)、4-羟基苯甲醇(28)、4-羟基苄甲醚(29)、4-羟基苯甲醛(30)、4-羟基苯甲酸(31)、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2)、反式-对羟基苯丙烯酸(33)和顺式-对羟基苯丙烯酸(34)。除化合物57,9,15,2834外,其他化合物均为从手参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1012对Fe2+-Cys诱导大鼠肝微粒体丙二醛(MDA)的生成有抑制作用,在1×10^-6mol.L^-1浓度下抑制率分别为53%,59%,52%,阳性对照药VE的抑制率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 手参属 兰科 化学成分 活性筛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