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桡侧腕屈肌替代掌长肌行腱片移植治疗腱性锤状指体会 被引量:2
1
作者 冯晓娜 李春江 +3 位作者 邢爱春 杨焕友 杨树青 郑智君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666-1667,共2页
目的 总结在掌长肌缺如时应用桡侧腕屈肌替代掌长肌行腱片移植治疗腱性锤状指的疗效.方法 本组11例腱性锤状指患者,切取桡侧腕屈肌腱片,用双套圈经隧道交叉加压缝合法或其改良术式结合腱片移植修复.结果 本组11例锤状指患者均获得随访,... 目的 总结在掌长肌缺如时应用桡侧腕屈肌替代掌长肌行腱片移植治疗腱性锤状指的疗效.方法 本组11例腱性锤状指患者,切取桡侧腕屈肌腱片,用双套圈经隧道交叉加压缝合法或其改良术式结合腱片移植修复.结果 本组11例锤状指患者均获得随访,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根据1975年美国手外科学会推荐的TAM (total active move-ment,TAM)系统评定方法:优4例,良7例,可、差0例,优良率100%.桡侧腕屈肌功能无影响.结论 在掌长肌缺如时应用桡侧腕屈肌替代掌长肌行腱片移植治疗腱性锤状指操作简单、治疗有效,不影响桡侧腕屈肌功能,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外科学 /外科学 手掌/外科学 腱/移植 骨关节病 继发肥大性/外科学
原文传递
掌侧入路LCP固定植骨治疗陈旧性Colles骨折 被引量:1
2
作者 昌中孝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945-946,共2页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方法治疗陈旧性Colles骨折的技巧及疗效.方法 对28例陈旧性Colles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进行治疗,随访并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均获得随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21±2.7)个...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方法治疗陈旧性Colles骨折的技巧及疗效.方法 对28例陈旧性Colles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进行治疗,随访并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均获得随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21±2.7)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愈合时间8~20(12±1.4)周,腕关节评分,优16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2.86%.结论 对于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质量的陈旧性Colles骨折,掌侧入路LCP固定植骨术是一种好的治疗方法,能从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s骨折/外科学 手掌/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骨移植
原文传递
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炎奎 姜志强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LCP)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22-66(44.3±11.5)岁。左侧21例,右侧17...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LCP)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22-66(44.3±11.5)岁。左侧21例,右侧17例;按AO/ASIF骨折分型:B3型4例,C1型21例,C2型12例,C3型1例。结果3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9(17.2±5.3)个月。根据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30例、良6例、可2例。结论掌侧入路LCP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一种良好方法,术后并发症少,可有效防止复位失丢,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掌/外科学 骨板 骨折固定术 桡骨骨折/外科学
原文传递
掌背动脉及皮支血管链皮瓣重建并指畸形指蹼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傅东升 赵君海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893-895,共3页
目的探讨掌背动脉及皮支血管链皮瓣在治疗并指畸形指蹼的临床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因并指畸形指蹼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掌背动脉及皮支血管链皮瓣重建组(A组)和等分三角皮瓣组(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 目的探讨掌背动脉及皮支血管链皮瓣在治疗并指畸形指蹼的临床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因并指畸形指蹼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掌背动脉及皮支血管链皮瓣重建组(A组)和等分三角皮瓣组(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和术后Fugl—Meyer评分、手指张开角度、瘢痕挛缩程度、手部外观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6个月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并指张开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温哥华瘢痕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且手部外观VAS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掌背动脉及皮支血管链皮瓣重建并指畸形指蹼术后可提高手部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瘢痕挛缩程度低,手部外观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掌/血液供给/外科学 科皮瓣 并指(趾)/外科学 手畸形 先天性/外科学
原文传递
改良第四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环小指屈曲挛缩创面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文龙 赵刚 +2 位作者 马爱国 侍朋举 张铁山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425-42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第四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环小指屈曲挛缩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9月至2013年2月,应用改变旋转点延长血管蒂的第四掌背动脉(FDMA)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环小指屈曲挛缩松解术后皮肤缺损24例。环指10例...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第四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环小指屈曲挛缩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9月至2013年2月,应用改变旋转点延长血管蒂的第四掌背动脉(FDMA)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环小指屈曲挛缩松解术后皮肤缺损24例。环指10例,小指14例。松解切除挛缩瘢痕组织,皮肤缺损范围2.0cm×1.2cm~3.5cm×2.Ocm。术中皮瓣切取范围2.4cm×2.0cm-4.0cm×2.5cm。供区直接缝合15例,植皮修复9例。结果术后2例皮瓣远端出现张力性水疱表皮结痂,经换药愈合;其余皮瓣顺利成活,皮瓣及供区植皮伤口均I期愈合。21例术后获随访,随访时间6—25(中位数13)个月。末次随访时皮瓣外形均满意,皮瓣质地柔软,外观饱满无臃肿。手功能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法评定:优12指,TAM为220~260°;良7指,TAM为165~215°;可2指,TAM为110~160°;优良率达90.5%。结论改良FDMA逆行岛状皮瓣具有血供可靠、切取方便、质地良好等优点,是修复环、小指屈曲挛缩瘢痕松解皮肤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皮瓣/血液供给 手掌/血液供给/外科学 指/病理学/外科学 挛缩/外科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