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孔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疗效及其与手掌温度上升最大值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安徽 傅文生 +2 位作者 汪端 谷士海 李晓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615-618,共4页
目的探究单孔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疗效及其与手掌温度上升最大值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21年1月于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进行治疗的手汗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单孔胸腔镜T_(4)交... 目的探究单孔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疗效及其与手掌温度上升最大值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21年1月于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进行治疗的手汗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单孔胸腔镜T_(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及交感神经链切断前,切断后5、10、15及20 min的手掌温度最大值(T_(max)),分析不同掌温T_(max)值患者T_(4)切断术后的手汗症情况。结果8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的有效率为98.75%(79/80);随访发现,80例患者手掌干燥者57例(71.25%),微潮湿者23例(28.75%),术后并发转移性出汗8例(10.00%),其中胸背部出汗3例,臀部及大腿内侧出汗5例。重复测量结果显示,80例(160只手)手汗症患者,交感神经切断前,切断后5、10、15及20 min的左右手掌温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交感神经切断前后两手不同时点掌温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掌温T_(max)升高<1℃者手掌干燥者占比为31.25%,明显低于1~2℃(81.48%)和≥2℃的患者(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下T_(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创伤小、安全性高且疗效显著。同时其术后疗效与术中掌温变化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掌温上升不明显者术后疗效不佳的概率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汗症 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手掌温度上升最大值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手掌心和腋窝区域皮肤温度变化对乳腺癌患者胸椎旁神经阻滞效果的评估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艳 谢海 +4 位作者 向伟 吴多志 周期 马乃全 欧阳碧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乳腺癌患者手掌心和腋窝区域皮肤温度变化与阻滞效果之间的关系,探讨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评估的准确性。方法选择行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20例,均为女性,年龄29~67岁,ASAⅠ~Ⅲ级。全麻之前行超声...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乳腺癌患者手掌心和腋窝区域皮肤温度变化与阻滞效果之间的关系,探讨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评估的准确性。方法选择行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20例,均为女性,年龄29~67岁,ASAⅠ~Ⅲ级。全麻之前行超声引导下T3~4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椎旁间隙注入0.25%罗哌卡因25 ml。随机在阻滞侧和非阻滞侧的手掌心和腋窝区域皮肤各取一个测量点,记录神经阻滞前、阻滞后15 min的皮肤温度。以神经阻滞效果佳(阳性)、神经阻滞效果差(阴性)作为评判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手掌心和腋窝区域皮肤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反应的敏感性和特异度,寻找诊断临界值(cutoff值);Pearson分析温度变化和阻滞效果的相关性。结果手掌心温度变化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AUC手掌心)为0.892(95%CI 0.803~0.947),Cutoff值为0.9℃,其敏感度为87.3%,特异性为75.9%;腋窝温度变化的AUC(AUC腋窝)为0.813(95%CI 0.756~0.884),Cutoff值为0.4℃,其敏感度为80.7%,特异性为71.6%;AUC手掌心明显大于AUC腋窝(P<0.05)。结论手掌心和腋窝区域皮肤温度变化对评估T3~4胸椎旁神经阻滞效果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用于T3~4胸椎旁神经阻滞效果的评价;手掌心皮肤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评估的准确性高于腋窝皮肤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手掌温度 腋窝区温度
下载PDF
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疗效分析
3
作者 杨兵 胡文文 +1 位作者 孙仲涛 李文彬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疗效,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于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手汗症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收集患者一... 目的探讨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疗效,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于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手汗症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观察手术疗效,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SF-36量表评估术后生活质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腔镜下手术,手术时间(19.36±3.18)min;术中出血量(5.24±1.38)ml;住院时间(3.19±0.98)d。术后患者手掌温度升高0~2℃,平均(1.32±0.27)℃;手术有效率为74.00%(37/50)。6例患者(12.00%)术后5~7d内出现代偿性出汗,代偿部位以颜面部(66.67%)、前胸部(33.33%)为主,术后8~14d内症状自行缓解。术后1个月,患者的躯体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心理健康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根据患者术后1个月手汗改善情况将患者分为有效组37例和无效组13例。两组患者神经节解剖位置变异情况、手掌温度最大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节解剖位置变异、手掌温度最大值是影响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疗效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明显;神经节解剖位置变异和术中手掌温度变化是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手汗症 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 手掌温度最大值 神经节解剖位置变异
下载PDF
介绍鉴别微孔滤膜正反面的几种方法
4
作者 聂剑 《肇庆医学》 2001年第3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微孔滤膜 鉴别方法 指感差异鉴别法 手掌温度鉴别法
下载PDF
iThermonitor体温传感器在胸腔镜下R3交感神经链离断术中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谢飞 王雪 +2 位作者 田华菊 刘延淑 杨晓莹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5期79-80,182,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R3(第3肋骨表面交感神经主干)离断术中患者掌温变化,探讨iThermonitor体温传感器对手汗症患者术中掌温监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手汗症患者1例,在全麻下行胸腔镜左右侧R3离断术,采用iThermonitor体温传感器对患...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R3(第3肋骨表面交感神经主干)离断术中患者掌温变化,探讨iThermonitor体温传感器对手汗症患者术中掌温监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手汗症患者1例,在全麻下行胸腔镜左右侧R3离断术,采用iThermonitor体温传感器对患者手掌和腋窝深部体温进行监测.结果:术前体温监测结果:患者左、右手掌、腋下体温为(36.2±0.02)?C、(36.1±0.03)?C、(36.7±0.21)?C;术中离断左、右侧R3后5、10min内的掌温与离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未发生明显体温升高(≥1~3?C);秩相关分析显示腋下体温与掌温呈正相关.结论:iThermonitor可以为手汗症患者提供连续、动态的术中体温监测,但掌温上升幅度是否与该手术效果相关仍待更多的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手汗症 iThermonitor体温传感器 体温监测 手掌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