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腮腺多形性腺瘤安全手术切缘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超 徐义全 樊晋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8-240,共3页
腮腺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涎腺肿瘤,约占所有涎腺肿瘤的60%~70%。该肿瘤以组织病理形态学多样性为特点,主要由包膜、上皮细胞、黏液间质及软骨样组织等成分组成。其标准处理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彻底切除原发部位的病... 腮腺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涎腺肿瘤,约占所有涎腺肿瘤的60%~70%。该肿瘤以组织病理形态学多样性为特点,主要由包膜、上皮细胞、黏液间质及软骨样组织等成分组成。其标准处理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彻底切除原发部位的病灶。单纯肿瘤剜除术的复发率高达10%~45%,这种高复发率导致手术方式的改变,随着人们对该病的进一步研究认识及对面神经解剖的熟悉,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包膜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对多形性腺瘤的复发率有重要影响,剜除术后包膜浸润、伪足、卫星结节等残留导致术后复发。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接受腮腺浅叶切除术是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的经典术式,术后的复发率在0.3%~4%。然而有少数学者主张常规行腮腺全切除术。理由是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多中心论。同时有学者研究发现腮腺囊外切除术和区域性切除术复发率与腮腺浅叶切除术相当,术后患者腮腺功能保留并且面貌改变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在达到疗效的目的下降低并发症,保留腮腺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医患双方的共同愿望。但该术式的具体切除范围仍不明确。本文对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外科安全手术切缘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腮腺 安全手术切缘 分子切缘
下载PDF
下颌骨副孔分布与安全手术切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伯钧 秦小云 +3 位作者 周思 潘孟雄 夏春波 吴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颌肿瘤及颌周恶性肿瘤经下颌骨副孔浸润传播的途径模式以及治疗下颌肿瘤及颌周恶性肿瘤时下颌骨合理的切除方式。方法:在10~20倍的体视显微镜下观察下颌骨副孔的数量及分布规律,并对26例下颌骨肿瘤病人采用适当的下颌骨手... 目的:探讨下颌肿瘤及颌周恶性肿瘤经下颌骨副孔浸润传播的途径模式以及治疗下颌肿瘤及颌周恶性肿瘤时下颌骨合理的切除方式。方法:在10~20倍的体视显微镜下观察下颌骨副孔的数量及分布规律,并对26例下颌骨肿瘤病人采用适当的下颌骨手术切除方式。结果:下颌骨内侧面着色副孔的出现率比外侧面的多;在外侧面,下区上部的着色副孔数最多;在内侧面,下区中部的着色副孔数最多。临床手术26例,术后追踪随访23例,19例手术后局部未见肿瘤复发,5年生存率76.9%。结论:(1)下颌骨肿瘤、颌周恶性肿瘤对下颌骨的浸润蔓延与下颌骨副孔密切相关;(2)彻底阻断肿瘤可能经副孔传播的途径,对建立一个真正"安全"的外科手术切缘,对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预后的控制均起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副孔 口腔肿瘤 外科安全手术切缘
下载PDF
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安全手术切缘的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钱国武 宋展 +2 位作者 吕柯 张海洋 苏博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5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安全手术切缘的临床病理分析。方法 43例进行新辅助放化疗以及手术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新鲜手术标本,纵行连续切片实施病理学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远切断长度...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安全手术切缘的临床病理分析。方法 43例进行新辅助放化疗以及手术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新鲜手术标本,纵行连续切片实施病理学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远切断长度、近切断长度以及环周切缘阳性率。结果 4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远切断长度为(3.2±0.3)cm,近切断长度为(15.3±3.3)cm,环周及远端切缘阳性率为0;残余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放化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通过实施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出现程度不一的收缩,术中需要在体切除肿瘤下缘肠壁2 cm,环周切除面积依据完全切除肿瘤区域残余瘢痕组织为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安全手术切缘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7表达判断直肠癌安全手术切缘的参考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伟锋 《黑龙江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708-709,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7(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6例直肠癌患者标本,分别在距离癌组织远端切缘1cm、2cm、3cm处,横向剪取部分黏膜组织作为手术切缘,并将其...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7(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6例直肠癌患者标本,分别在距离癌组织远端切缘1cm、2cm、3cm处,横向剪取部分黏膜组织作为手术切缘,并将其标记为A、B、C组,检测三组的分化程度。高、中分化水平标本组织,分三个组别,标记为A1、B1、C1,低分化水平标本组织,同样分三个组别,标记为A2、B2、C2组。此外,选取同年度本院收治的50例慢性直肠炎,且病情属于轻微程度的黏膜组织标本,可标记为D组。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检测各组的MMP-7表达水平。结果:直肠癌黏膜组织中,MMP-7阳性表达率较高,且明显高于轻微慢性直肠炎组织水平;同时,A1、B1两组黏膜组织的MMP-7阳性率明显高于C1组及D组;C1组与D组MMP-7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A2组MMP-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2组;A2组与B2组MMP-7阳性表达率均高于D组;B2组与C2组MMP-7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C1组MMP-7阳性表达率低于C2组;C2组MMP-7阳性表达率高于D组。结论:直肠癌组织中,MMP-7异常表达,且随着与癌变组织距离的增加,MMP-7表达逐渐下降,同时与分化程度有关,可以作为判断直肠癌安全手术切缘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法 MMP-7表达 直肠癌 安全手术切缘
下载PDF
计算机导航技术在累及上颌骨的晚期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5
作者 吴朱昊 张兴伟 +5 位作者 孙亚威 李子慧 陈欣 蒲玉梅 董迎春 孙国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2-327,共6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技术在累及上颌骨的晚期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一病区2015年1月~2022年1月就诊的累及上颌骨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59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技术在累及上颌骨的晚期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一病区2015年1月~2022年1月就诊的累及上颌骨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59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计算机导航技术在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计算机导航技术的辅助下,59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病灶切除完整,切除范围均邻近颅底,达翼板根部,保障了足够的深部手术安全切缘,颅底周围重要的解剖结构未受到损伤。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29±2.76) h,平均术中出血量为(803.67±321.18) mL,切缘阳性率为(3.03±1.33)%。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49±1.50) h,平均术中出血量为(931.03±337.44) mL,切缘阳性率为(8.17±1.90)%。截至2022年9月,实验组30例患者最长生存时间为88个月,最短生存时间为5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36.42±22.35)个月。对照组29例患者最长生存时间为87个月,最短生存时间为3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31.49±24.08)个月。实验组中1例患者需鼻饲进食,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需鼻饲进食。结论:计算机导航技术有助于外科医生更好地保护颅底重要解剖结构,并能更好地控制上颌骨后份深部的手术安全切缘,增加手术安全性,在确定累及上颌骨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手术彻底性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导航技术 晚期上颌骨肿瘤 手术安全切缘
下载PDF
ICG荧光导航技术在晚期口腔鳞癌救治性手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吴朱昊 张兴伟 +6 位作者 孙亚威 李子慧 陈欣 蒲玉梅 胡勤刚 董迎春 孙国文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48-252,共5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导航技术检测晚期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手术安全切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一病区收治的晚期OSCC患者48例,分为ICG组...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导航技术检测晚期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手术安全切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一病区收治的晚期OSCC患者48例,分为ICG组(25例)和非ICG组(23例)。ICG组在ICG荧光导航技术辅助下切除肿瘤,非ICG组利用常规方法切除肿瘤,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异常率及预后等,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病灶切除完整并保障了足够的安全切缘。ICG组25例患者在近红外荧光分子成像技术(near infrared fluorescence,NIR)激发下,病灶均可见肿瘤荧光显影,肿瘤边界清晰。平均手术时间8.1 h,平均术中出血量856.4 mL,切缘异常率为1.8%。非ICG组平均手术时间7.7 h,平均术中出血量796.1 mL,切缘异常率为6.9%。截至2022年12月,ICG组3例因复发死亡,1例因术后肿瘤远处转移死亡;对照组4例因复发死亡,1例因术后肺部感染死亡。结论:ICG荧光显像技术为术中直视下完整切除肿瘤,及时发现切缘肿瘤残留提供了新方法,在明确晚期OSCC患者的安全切缘方面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荧光分子成像技术 晚期口腔鳞癌 手术安全切缘 吲哚菁绿
下载PDF
血清Periostin蛋白水平在指导低位直肠癌的安全保肛距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江敏 蒋世海 +5 位作者 唐华 刘桂 吕永昌 韦永焦 李雪婷 刘晶晶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326-1328,133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Periostin蛋白水平在指导低位直肠癌的安全保肛距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接受直肠癌保肛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保肛术下切缘长度分为3 cm组和4 cm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Periostin蛋... 目的:探讨血清Periostin蛋白水平在指导低位直肠癌的安全保肛距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接受直肠癌保肛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保肛术下切缘长度分为3 cm组和4 cm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Periostin蛋白水平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患者术前血清Periostin蛋白表达情况;ROC曲线分析血清Periostin蛋白水平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1年局部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血清Periostin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且4 cm组低于3 cm组(P<0.05);中低分化、浸润型/溃疡型、肿瘤分期Ⅲ~Ⅳ期、浸润程度T3~T4、局部复发患者血清Periostin蛋白水平分别高于高分化、肿块型、肿瘤分期Ⅰ~Ⅱ期、浸润程度T1~T2、未局部复发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eriostin蛋白水平预测术后1年局部复发的截断值为59.80 ng/mL,曲线下面积为0.948。结论:血清Periostin蛋白水平与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复发情况密切相关,对患者手术保肛距离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Periostin蛋白 保肛术 安全手术切缘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