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术源性散光及术后角膜像差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曾凡超 司马晶 +2 位作者 杨浩江 李敏超 陈炳衡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分析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术源性散光及术后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50例(60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飞秒组27例(30只眼),使用美国Alcon Lenx白内障激... 目的分析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术源性散光及术后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50例(60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飞秒组27例(30只眼),使用美国Alcon Lenx白内障激光手术系统制作角膜切口、截囊及劈核;超声乳化组23例(30只眼),使用手术刀制作角膜切口、手工连续环形撕囊及劈核。对两组所有术前、术后3个月的术眼使用角膜地形图Pentacam HR测量全角膜散光和角膜6 mm直径范围内的全角膜高阶像差,使用Alpins方法分析全角膜散光,取术源性散光的大小与轴向、矫正率及误差角分析比较。结果飞秒组与超声乳化组术源性散光无明显差异(P>0.05);飞秒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全角膜高阶像差各项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超声乳化组术后3个月全角膜总像差及总高阶像差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飞秒激光制作角膜切口没有引起全角膜高阶像差的明显改变,飞秒激光制作角膜切口与手工制作角膜切口相比,精准性及术后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手工角膜切口 全角膜高阶像差 散光 Alpins方法
下载PDF
小切口无缝合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手术源性散光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田菁 孟秀文 《黑龙江医学》 2014年第10期1204-1205,共2页
目的研究小切口无缝合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手术源性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70眼未经手术的白内障患者,运用Gravy向量分析法计算手术源性散光的度数和方向,将所有患者进行小切口无缝合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目的研究小切口无缝合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手术源性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70眼未经手术的白内障患者,运用Gravy向量分析法计算手术源性散光的度数和方向,将所有患者进行小切口无缝合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段的角膜曲光率运用相同的方法计算手术源性散光的度数和方向,对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平均手术源性散光度数及裸眼视力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前后手术源性散光度分别为(+0.95±0.81)D、(+0.95±0.08)D,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1,P=0.000);手术前后患者平均裸眼视力分别为(+0.23±0.11)D、(+0.76±0.23)D,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6.485,P=0.000)。结论小切口无缝合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会影响到手术源性散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切口 无缝合 手术散光
下载PDF
小切口手术减少手术源性角膜散光疗效分析
3
作者 魏建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8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小切口手术 手术角膜散光 疗效分析
下载PDF
两类Nd:YAG激光断线控制手术源性散光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汤萍 潘永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6期437-438,共2页
目的 分析比较调 Q、非调 Q Nd:YAG激光断线对控制 ECCE手术源性散光的效果。方法  ECCE(切口缝合 5~ 7针 )加 IOL 植入术后 3个月或以上 ,角膜循规散光 >2 .0 0 D,矫正视力可提高 2行者行调 Q或非调 Q Nd:YAG激光断线术 ,共 178... 目的 分析比较调 Q、非调 Q Nd:YAG激光断线对控制 ECCE手术源性散光的效果。方法  ECCE(切口缝合 5~ 7针 )加 IOL 植入术后 3个月或以上 ,角膜循规散光 >2 .0 0 D,矫正视力可提高 2行者行调 Q或非调 Q Nd:YAG激光断线术 ,共 178眼。根据散光度的大小选择性断线 1~ 3针 (131眼 )或全部断线 (4 7眼 ) ,断线后 1周 ,1、2、3个月分别测量角膜曲率及验光 ,记录角膜散光。结果 调 Q、非调 QYAG激光按计划一次断线成功率分别为 93.6 % (117/12 5 )、2 4.5 % (13/ 5 3) ,2种激光断线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断线后角膜散光度明显减少 ,与断线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全部断线 47眼中 42眼 (89% )转变为逆规散光。结论 非调 Q Nd:YAG激光断线操作更简便、安全 ;选择性断线可有效控制手术源性散光 ,不主张一次性全部断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激光断线 手术散光
下载PDF
角膜切口的构型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源性散光的影响研究进展
5
作者 邓家权(综述) 查旭 张远平(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1681-1683,共3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状晶体植入术日趋成熟,白内障手术已经从简单的复明手术转化为屈光手术,术源性散光(SIA)成为影响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状态的主要因素,不同角膜切口的构型对SIA起到至关重要的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状晶体植入术日趋成熟,白内障手术已经从简单的复明手术转化为屈光手术,术源性散光(SIA)成为影响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状态的主要因素,不同角膜切口的构型对SIA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回顾,综述角膜切口的构型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SIA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角膜切口 散光 构型
下载PDF
白内障手术技巧对术源性散光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Numan Eraslan Ufuk Elgin +1 位作者 Emine Sen Pelin Yilmazbas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036-2039,共4页
目的:评估行普通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手术经验对术源性散光(SIA)的影响。方法:选取患者50例53眼,平均年龄64.5±10.8a,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3眼,二组30眼。手术方式均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第一组... 目的:评估行普通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手术经验对术源性散光(SIA)的影响。方法:选取患者50例53眼,平均年龄64.5±10.8a,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3眼,二组30眼。手术方式均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第一组由白内障专家手术,第二组则由住院医师手术。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面眼科检查,包括角膜曲率和自动屈光检测。SIA应用向量分析程序-Alpins法计算,于术后1d,1mo及2mo重复上述检查并记录结果变化。应用Shapiro Wilk和Mann-Whitney检验判断两组间SIA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人口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分析显示,一组术后1d,1mo及2mo的SIA分别为0.79±0.41D,0.54±0.41 D及0.47±0.37 D;二组分别为1.27±0.66 D,0.98±0.56 D及0.94±0.54 D。可见一组术后1d(P=0.002),1mo(P=0.004)及2mo(P=0.001)的SIA更小。结论:手术经验是影响SIA的因素之一。住院医师应增加超声乳化术手术量以获取更多手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经验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散光
下载PDF
普通切口人工晶体手术源性角膜散光的针控效果观察
7
作者 张淑华 单忠贵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53-54,共2页
目的 探索预防人工晶体手术后角膜散光的简易最佳有效的方式。方法 对 1 0 3例 (1 0 8只眼 )分两组采用不同手术方法 ,白内障人工晶体常规手术和热针定位手术 ,并在术后定期测定角膜散光 ,并对所取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对... 目的 探索预防人工晶体手术后角膜散光的简易最佳有效的方式。方法 对 1 0 3例 (1 0 8只眼 )分两组采用不同手术方法 ,白内障人工晶体常规手术和热针定位手术 ,并在术后定期测定角膜散光 ,并对所取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对上述两组病人 6个月随访观察 ,术后散光热针组 0 .92± 1 .1 0 DC,对照组 1 .87± 1 .0 8DC (P<0 .0 1 ) ,热针组散光低于对照组。两组 6个月时视力 :热针组 4.83,对照组 4.45 (t检验 ,P<0 .0 5) ,热针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热针定位控制人工晶体手术源性角膜散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 角膜散光 热针定位 手术角膜散光 白内障
下载PDF
综合控制手术源性角膜散光研究获成果
8
作者 冯世容 《医学信息》 1995年第11期508-509,共2页
综合控制手术源性角膜散光研究获成果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最理想的方法。然而,手术源性角膜散光目前仍是影响术后视功能恢复的重要原因之一。术后几乎每个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散光。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 综合控制手术源性角膜散光研究获成果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最理想的方法。然而,手术源性角膜散光目前仍是影响术后视功能恢复的重要原因之一。术后几乎每个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散光。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等对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角膜散光 综合控制 白内障摘除 人工晶体 视功能恢复 手术散光 超声乳化 钕钇铝石榴石 术后角膜散光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浅谈切口缝合对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发生手术源性散光的影响
9
作者 许俊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7期143-144,共2页
目的 :探讨切口缝合对进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发生手术源性散光(SIA)的影响。方法 :对在我院进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60例患者(64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缝合方法的不同将这60例患者分为缝合组和不缝合组,每... 目的 :探讨切口缝合对进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发生手术源性散光(SIA)的影响。方法 :对在我院进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60例患者(64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缝合方法的不同将这60例患者分为缝合组和不缝合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对缝合组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对不缝合组患者的手术切口不进行缝合。在术后的第7天、第14天、第1个月、第3个月和第6个月,对患者手术源性散光的度数及其裸眼视力进行检查,并利用Cravy向量法分析法计算在不同时间段其手术源性散光的度数。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的时间段其手术源性散光的度数及其裸眼视力≥0.5的比率。结果 :缝合组患者手术源性散光的平均度数明显好于不缝合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缝合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段其手术源性散光的平均度数差异不显著(P>0.05)。不缝合组患者在术后不同的时间段其手术源性散光的平均度数差异显著(P<0.05)。在术后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裸眼视力≥0.5的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切口缝合,可减小其手术源性散光的度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缝合 切口不缝合 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 手术散光 影响
下载PDF
2.8 mm与2.2 mm透明角膜切口术源性散光的矢量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峥 胡颖峰 +3 位作者 王艳 张嵘 关照 叶向彧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8-451,456,共5页
目的比较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不同大小的透明角膜切口引起的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SIA)差异。方法收集本科室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97例97眼患者资料,53眼为2.8mm透明角膜切... 目的比较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不同大小的透明角膜切口引起的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SIA)差异。方法收集本科室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97例97眼患者资料,53眼为2.8mm透明角膜切口(2.8 mm手术组),44眼为2.2 mm透明角膜切口(2.2 mm手术组)。根据术前、术后4周的角膜曲率采用平均数法及质心法(centroid)计算SIA的大小及方向。比较两组手术切口引起的SIA大小差别及切口的稳定性。结果术后4周,2.8 mm手术组centroid SIA为(0.234±0.423)D@105°,均数SIA为(0.552±0.349)D,其中右眼centroid SIA为(0.174±0.464)D@104°,均数SIA为(0.582±0.392)D;左眼centroid SIA为(0.272±0.382)D@106°,均数SIA为(0.545±0.300)D。术后4周,2.2 mm手术组centroid SIA为(0.108±0.417)D@98°,均数SIA为(0.506±0.362)D,其中右眼centroid SIA为(0.145±0.404)D@81°,均数SIA为(0.518±0.332)D;左眼centroid SIA为(0.127±0.418)D@120°,均数SIA为(0.516±0.418)D。两组间centroid SIA与均数SIA,及两组间左眼之间、右眼之间、双眼之间centroid SIA与均数SIA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IA大于0.5 D者合计47例(占48.5%),2.8 mm手术组有28例(占52.8%),其中右眼12例(占22.6%)、左眼16例(占20.5%);2.2 mm手术组有19例(占43.2%),其中右眼10例(占22.7%)、左眼9例(占20.5%);两组之间SIA大于0.5 D的比例及左右眼之间SIA大于0.5 D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2.2 mm与2.8 mm透明角膜切口造成的SIA无明显区别,SIA轴位与切口位置关系密切,多为切口垂直方向,但2.2 mm切口较2.8 mm切口更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 透明角膜切口 质心AIA 均数sia
下载PDF
高度近视与巩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源性散光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国庆 汪浩 张炜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6期523-525,共3页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是否会因其高度近视巩膜病变产生额外的术源性散光。方法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白内障患者105例(117只眼),其中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63例(70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42例(47只眼)。两组...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是否会因其高度近视巩膜病变产生额外的术源性散光。方法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白内障患者105例(117只眼),其中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63例(70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42例(47只眼)。两组均行经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用Jaffe/Clayman矢量分析法计算两组术源性散光,Spss20.0统计学软件采用两独立样本秩检验分析两组患者术源性散光。结果两组患者术源性散光比较(P=0.418>0.05)提示两组患者术源性散光无明显差异。结论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不会因其巩膜病变而产生更多的术源性散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高度近视 手术散光 巩膜隧道切口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3.2mm透明角膜切口术源性散光的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苏定旺 钟丘 +2 位作者 岑志敏 刘水 刘浇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计算并比较不同位置3.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源性散光(surgery induced astigmatism,SIA)的度数,分析切口对角膜曲率的影响。方法:将88例100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做颞侧(9∶00或者3∶00方... 目的:计算并比较不同位置3.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源性散光(surgery induced astigmatism,SIA)的度数,分析切口对角膜曲率的影响。方法:将88例100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做颞侧(9∶00或者3∶00方位)透明角膜3.2mm斜形切口,B组做上方12∶00方位透明角膜斜形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测量术前和术后3mo的角膜曲率,用矢量分析法计算SIA度数,比较两组SIA度数的差异,同时分别比较切口所在子午线、与切口垂直子午线术前和术后角膜曲率的变化。结果:两组平均SIA度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483),切口所在子午线术前和术后角膜曲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6),而与切口垂直子午线的术前和术后角膜曲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84)。结论:3.2mm透明角膜切口SIA的度数与切口位置无明显关系,切口对所在子午线角膜曲率有松解作用,对与切口垂直子午线角膜曲率无明显影响,矢量公式法计算所得的SIA值在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散光 角膜散光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透明角膜切口
下载PDF
2.8mm颞侧切口术源性散光对ICL术后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嵘 胡颖峰 +2 位作者 王艳 王峥 叶向彧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7,共4页
目的分析2.8mm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的手术源性散光对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CL术的患者21例(39眼),测得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综合验光、角膜曲率.比较术前及术... 目的分析2.8mm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的手术源性散光对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CL术的患者21例(39眼),测得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综合验光、角膜曲率.比较术前及术后角膜散光值、散光矢量J_(0)及J_(45)的差异,比较预期散光与实际散光的差异;使用手术源性散光(SIA)矢量分析软件评估SIA的大小及分布;观察SIA对术后裸眼视力及实际残余散光的影响.结果术前及术后角膜散光值分别为(0.90±0.43)D、(1.03±0.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角膜散光J_(45)分别为(0.002±0.17)D、(0.08±0.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期残余散光(-0.12±0.19)D,实际残余散光(-0.25±0.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mm颞侧透明角膜切口SIA大小(0.32±0.21)D,Centroid SIA0.17D@122°.结论角膜切口能改变散光的大小及轴向,建议使用2.8mm以下透明角膜切口,尽可能减少SIA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8mm颞侧切口 手术散光(sia)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 残余散光
下载PDF
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源性散光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帅彤 赵姣 +2 位作者 曾雅兰 宋德智 何小平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5期406-408,共3页
目的比较2.4mm与3.0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术源性散光度数大小、患者术后裸眼LogMAR视力及主观舒适度差异。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4-12月期间收治的白内障患者52例(67只眼),其中行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目的比较2.4mm与3.0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术源性散光度数大小、患者术后裸眼LogMAR视力及主观舒适度差异。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4-12月期间收治的白内障患者52例(67只眼),其中行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25例(32只眼)(观察组),行3.0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27例(35只眼)(对照组),测量两组患者术眼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LogMAR视力、角膜曲率,并记录患者的主观舒适度,用矢量分析法计算两组患者的SIA度数,比较两组患者裸眼Log-MAR视力及SIA度数大小。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SIA度数均低于对照组,裸眼LogMAR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SIA度数高于术后1个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个月SIA度数与术后3个月SIA度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效果优于3.0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1个月SIA度数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2 4mm透明角膜切口 3 0mm透明角膜切口 散光 矢量分析法 LogMAR视力
下载PDF
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源性散光观察
15
作者 蔡莉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5期35-36,共2页
目的研究2.4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源性散光情况,对比2.4 mm与3.0 mm白内障超声乳化切口大小对于患者SIA度数、术后裸眼Log MAR视力以及术后主观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6例(132只眼)白内障患者分为研究组(43例,67只眼)... 目的研究2.4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源性散光情况,对比2.4 mm与3.0 mm白内障超声乳化切口大小对于患者SIA度数、术后裸眼Log MAR视力以及术后主观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6例(132只眼)白内障患者分为研究组(43例,67只眼)和对照组(43例,65只眼)两组,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透明角膜切口选择2.4 mm,对照组患者透明角膜切口采用3.0 mm。对所有患者进行裸眼Log MAR视力、SIA角膜曲率检查。分别在手术前、手术后1周、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对比两组患者SIA度数、裸眼Log MAR视力和主观舒适度。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研究组SIA度数患者在术后1周、1个月以及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均低;研究组在裸眼Log MAR视力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内数据对比中,患者术后SIA度数在1周后测量结果相对于1个月随访时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个月与3个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手术,选择透明角膜切口2.4 mm,术后效果比3.0 mm透明角膜切口好,术后1个月左右SIA度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2.4mm透明角膜切口 3.0mm透明角膜切口 散光
下载PDF
不同手术切口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许丽疆 徐国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650-1653,共4页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的超声乳化手术切口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患者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将2011-08/12期间行超声乳化吸除术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上方巩膜缘11∶00~12∶00处手术切口组(A组)30例32眼;颞侧(9∶00或3∶00)3.2mm宽的...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的超声乳化手术切口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患者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将2011-08/12期间行超声乳化吸除术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上方巩膜缘11∶00~12∶00处手术切口组(A组)30例32眼;颞侧(9∶00或3∶00)3.2mm宽的透明角膜切口组(B组)32例35眼;利用角膜曲率仪测量白内障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的角膜屈光状态,比较A组与B组不同的超声乳化手术切口对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分别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wk;1,3mo的角膜散光改变,所有实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术前、术后1wk的角膜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mo的差异经统计分析P<0.05,A组的手术源性散光大于B组。结论:选择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手术用时短,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对角膜散光影响小。不同手术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白内障 手术切口 手术角膜散光
下载PDF
飞秒激光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及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术后散光发生情况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曼莎 武哲明 +2 位作者 陈韵 陈海松 萧淑伦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8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与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术源性散光的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00例(10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50眼)和对照组50例(50眼)。观察组行飞秒激光超声乳化...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与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术源性散光的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00例(10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50眼)和对照组50例(50眼)。观察组行飞秒激光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10点位透明角膜切口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散光度、角膜厚度及术源性散光。结果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P <0. 05),但两组在不同时间点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1 d、1周、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个月时对照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优于观察组(P <0. 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数、角膜厚度和术源性散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飞秒激光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与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均拥有良好的术后早期裸眼视力,但前者更快达到稳定最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散光
下载PDF
小切口撕囊镊劈核治疗老年硬核性白内障手术中的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宇雷 冯彩霞 《实用防盲技术》 2020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撕囊镊劈核治疗老年硬核性白内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将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137例老年硬核性白内障137眼(Ⅳ~Ⅴ级核)随机分为A(44眼)、B(45眼)和C(48眼)三组,其中A和B组术中进行劈核,A组采用撕... 目的观察小切口撕囊镊劈核治疗老年硬核性白内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将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137例老年硬核性白内障137眼(Ⅳ~Ⅴ级核)随机分为A(44眼)、B(45眼)和C(48眼)三组,其中A和B组术中进行劈核,A组采用撕囊镊劈核,B组术中采用劈核刀劈核,C组不劈核。观察术中撕囊镊劈核效果、各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1d、1w和1m)、手术源性散光值、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角膜水肿、并发症及处理。结果撕囊镊劈核成功率100%。两两比较在术后各组最佳矫正视力无明显差异。各组手术源性散光在术后1d时最大,后随时间延长而缩小,1d、1w和1m时A组和B组手术源性散光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 A、B和C三组术眼发生角膜水肿分别为11眼(25.0%)、11眼(44.4%)和11眼(45.8%),两两相比,A组与B组和C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三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撕囊镊劈核无需特殊器械、操作简便、术后散光小,安全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硬核白内障 劈核 撕囊镊 手术散光 角膜水肿
下载PDF
三种巩膜隧道外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手术源性散光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38
19
作者 王静 陈薇 +3 位作者 李建平 张德荣 孙加秀 董秀芹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 比较 3种不同长度巩膜隧道外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产生手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inducedastigmatism ,SIA)度数及方向的变化规律 ,并评价手术效果。方法 将 10 4例 ( 10 4只眼 )白内障患者分为A、B、C 3组 ,分别以 3 2、5 ... 目的 比较 3种不同长度巩膜隧道外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产生手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inducedastigmatism ,SIA)度数及方向的变化规律 ,并评价手术效果。方法 将 10 4例 ( 10 4只眼 )白内障患者分为A、B、C 3组 ,分别以 3 2、5 5及 7 0mm巩膜隧道外切口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测量术前、术后 1周、1、3和 6个月的角膜曲率 ,运用Cravy向量分析法计算SIA度数及方向 ,比较 3组术后不同时间的平均SIA度数及裸眼视力。结果 平均SIA度数和裸眼视力 ,术后 1周A组明显优于B、C组 (P <0 0 5 ) ;术后 1、3和 6个月 3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各随访时间B、C两组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以 3 2mm外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SIA度数小而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散光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长度角膜缘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前后表面散光影响的对比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用谋 常平骏 +1 位作者 王丹丹 赵云娥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3-547,共5页
背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切口的不同会引起不同的角膜手术源性散光已经被众多研究所证实,影响因素包括切口的长度、位置和形态等,但关于2.2mm、3.0mm角膜缘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引起的手术源性散光,尤其是引起的角膜后表面散光变... 背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切口的不同会引起不同的角膜手术源性散光已经被众多研究所证实,影响因素包括切口的长度、位置和形态等,但关于2.2mm、3.0mm角膜缘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引起的手术源性散光,尤其是引起的角膜后表面散光变化的研究国内外鲜有报道。目的对比经2.2mm、3.0mm角膜缘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引起的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手术源性散光(SIA)值、总的SIA值及其变化。方法将白内障患者47例71眼分成2.2mm切口组和3.0mm切口组2个组,分别在角膜曲率最大子午线轴位做2.2mm、3.0mm角膜缘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IOL植入术。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应用Pentacam系统测量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曲率及中央角膜厚度。根据角膜前表面平坦轴和陡轴方向的曲率半径及角膜前表面所在的空气和角膜本身的屈光指数计算角膜前表面散光值,以同样的方法计算角膜后表面的散光值,根据所得的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散光值,应用矢量法得出角膜总散光。使用Jaffe/Clayman分析法分别计算2个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SIA值和总SIA值,比较术后上述各时间点2个组间及2个组内SIA值的差别。结果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2.2mm切口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IOL植入术后平均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SIA值及总SIA值均低于3.0mm切口组,不同时间点组间的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表面:P=0.290;后表面:P=0.740;总SIA:P=0.434)。2个组术后3个月平均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散光值均明显低于术后1d和术后1周的散光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2mm切口组:P=0.020、0.036;3.0mm切口组:P=0.006、0.023)。术后1d时2.2mm切口组和3.0mm切口组术后角膜后表面散光值分别为(0.70±0.43)D和(0.75±0.54)D,而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散光值均逐渐减少,与术后1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2mm切口组:均P=0.001;3.0mm切口组:P=0.028、0.044、0.032)。2个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总SIA值均明显低于术后1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2mm切口组:P=0.015、0.002、0.002;3.0mm切口组:P=0.049、0.007、0.016)。结论2.2mm和3.0mm角膜缘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IOL植入术相比,前者SIA值相对较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各个时间点的比较发现,角膜总的SIA值和后表面SIA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与角膜前表面SIA值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手术散光 角膜缘切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