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桡骨远端合并与不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骨折的手术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温羡宏 张国烈 胡亚忠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1期657-658,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桡骨远端合并与不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病历资料,对比分析21例合并尺骨茎突及底部骨折与17例未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术后患处愈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38例患者2... 目的对比分析桡骨远端合并与不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病历资料,对比分析21例合并尺骨茎突及底部骨折与17例未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术后患处愈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38例患者24月内桡骨骨折部位愈合效果均为优良(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例合并尺骨茎突及底部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良率80.95%,17例未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良率82.3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合并与不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骨折及后期恢复效果均优良,对腕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合并与不合并 尺骨茎突基底 手术疗效评价
下载PDF
13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手术疗效评价
2
作者 许剑民 钟芸诗 +9 位作者 樊嘉 周俭 钦伦秀 牛伟新 韦烨 任黎 赖衍翰 朱德祥 秦新裕 吴肇汉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7年第4期315-315,共1页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收治的47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资料,评价手术治疗对其生存的影响。结果196例同时性肝转移患者中手术30例(15.3%),274例异时性肝转...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收治的47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资料,评价手术治疗对其生存的影响。结果196例同时性肝转移患者中手术30例(15.3%),274例异时性肝转移患者中手术103例(37.6%)。同时性肝转移组手术死亡率(3.3%)高于异时性肝转移组(1.9%)(P<0.05)。以2006年6月31日为随访终点,随访率100%,手术患者中同时性肝转移组1、3、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与异时性肝转移组相似(P>0.05),但术后复发率较高(36.7%比20.4%,P=0.030)。49例具有手术指征而未手术的患者其1、3、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手术患者(P=0.003)。同时性肝转移组中22例Ⅰ期手术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和8例Ⅱ期手术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相似(P>0.05)。生存因素风险分析发现手术切缘达1cm(P=0.036)和复发后再次手术(P=0.041)时生存的保护性因素,而术后复发(P=0.023)时生存危险的因素。结论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术后生存。表2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手术疗效评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同时性肝转移 术后复发率 5年生存率 外科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颅脑血肿的手术治疗评价
3
作者 杜文彬 齐虹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200-201,共2页
急性颅内血肿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较高,根据临床有关指标,评估预后的研究较少.1991~1999年,我院经CT确诊54例颅内血肿患者,笔者对其有关临床指标及预后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目的在于准确评价颅内血肿患者预后及有关临床指标.
关键词 脑出血 手术疗效评价
下载PDF
小儿肾积水手术前后利尿性肾动态显像对比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吴哈 赵瑞芳 +5 位作者 季志英 吕孝妹 李益卫 顾凡磊 赵晓斐 阮双岁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4-305,共2页
目的探讨利尿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在小儿肾积水手术疗效评价和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肾积水患儿的利尿性肾动态显像(F15法,常规方法中第15 min注射呋塞米),对肾脏影像、单肾肾小球滤过率(SKGFR)及肾图曲线进行手术前后... 目的探讨利尿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在小儿肾积水手术疗效评价和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肾积水患儿的利尿性肾动态显像(F15法,常规方法中第15 min注射呋塞米),对肾脏影像、单肾肾小球滤过率(SKGFR)及肾图曲线进行手术前后的比较。结果①以利尿性核素肾动态显像进行积水分类,术前轻、重度积水各9例,中度积水31例,均被手术证实。功能差的25例SKGFR术前为(26.99±13.85)ml·min-1,术后为(31.15±17.04)ml·min-1,平均提高4.16 ml·min-1。②术前完全梗阻30例,部分梗阻18例,无明显梗阻1例;术后部分梗阻12例,无明显梗阻37例,没有完全梗阻病例,术后梗阻改善明显(P<0.001)。③术前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UPJO)47例,输尿管膀胱交界处梗阻(UVJO)2例,术前梗阻定位为手术证实。④综合梗阻和肾脏功能信息对患儿分类,术前最差型21例,较差型28例,无正常型;术后较差型15例,正常型34例,无最差型。手术前后患儿的构成类型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利尿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是评价小儿肾积水的可靠方法,能准确反映手术疗效和疾病转归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 放射性核素显像 儿童 DTPA 核素肾动态显像 手术前后 利尿 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 小儿 手术疗效评价
下载PDF
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近期疗效以及再狭窄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嗣欣 林大正 +5 位作者 周丽宏 赵亮 高燕军 米艳娟 陈启东 董可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 评价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近期疗效以及观察再狭窄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04年接受颅内外动脉支架术的11例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随访3~12月,就术后短期内临床疗效以及再狭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1例患者... 目的 评价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近期疗效以及观察再狭窄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04年接受颅内外动脉支架术的11例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随访3~12月,就术后短期内临床疗效以及再狭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1例患者,5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仅1例有3次TIA,症状类似术前,余4例患者均未见发作;4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仅1例出现发作性眩晕2次.其余3例随访期内未出现TIA。11例患者于17根血管上放17枚支架.随访3~12个月,11/17出现了再狭窄(64%),超过50%的再狭窄为5/17,其中大脑中动脉M1段占2/17,颈内动脉颅外段(C1、C3段)占2/17,椎动脉起始部占1/17,6/17根血管再狭窄率介于10%~30%之间.6/17无再狭窄发生。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有利于预防和改善临床症状,但支架后再狭窄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是预防再狭窄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狭窄 手术疗效评价 并发症 再狭窄 支架
下载PDF
尿核苷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与手术治疗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冯波 郑民华 +6 位作者 郑育芳 陆爱国 李健文 王明亮 马君俊 许国旺 郁宝铭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64-568,共5页
目的探讨尿核苷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及在手术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经结肠镜与活检病理证实的52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1天与术后第8天尿中14种正常与修饰核苷水平,同时以6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并与传统肿... 目的探讨尿核苷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及在手术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经结肠镜与活检病理证实的52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1天与术后第8天尿中14种正常与修饰核苷水平,同时以6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并与传统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CA199,CA125,甲胎蛋白(AFP)相比较,探讨尿核苷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14种核苷中假尿嘧啶核苷(Pseu),腺嘌呤核苷(A),胞嘧啶核苷(C),1甲基腺苷(m1A),1甲基次黄嘌呤核苷(m1I),3甲基尿苷+5甲基尿苷(mU),2,2二甲基鸟苷(m22G),次黄嘌呤核苷(I),1甲基鸟苷(m1G),N4乙酰胞苷(ac4C),6甲基腺苷(m6A)等11种核苷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主成分分析,76.9%(40/52)的结直肠癌患者被正确识别,敏感性与传统标记物CEA(38.5%),CA199(40.4%),CA125(15.4%),AFP(17.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seu与m1G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达到0.896与0.816;对8种核苷(Pseu,m1A,m1I,m22G,I,m1G,ac4C,m6A)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发现Pseu、m1G在判别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建立判别函数Y正常人=-3.009+0.0272×Pseu+4.918×m1G,Y结直肠癌=-8.057+0.0667×Pseu+8.258×m1G;4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Pseu,C,U(尿嘧啶核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治疗监测 检测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癌胚抗原(CEA)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次黄嘌呤核苷 直肠癌患者 临床病理特征 假尿嘧啶核苷 5-甲基尿苷 逐步判别分析 手术疗效评价 甲基腺苷 肿瘤标记物 CA199 CA125 腺嘌呤核苷
原文传递
^1H磁共振波谱技术及其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爱军 白亮彩 +1 位作者 张永权 张建生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5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RS)是目前唯一无损伤性检测活体器官和组织代谢、生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技术,在形态成像的基础上,通过代谢成像提供被检测组织代谢物的化学信息。临床上以1HMRS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RS)是目前唯一无损伤性检测活体器官和组织代谢、生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技术,在形态成像的基础上,通过代谢成像提供被检测组织代谢物的化学信息。临床上以1HMRS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研究最为广泛,技术也较为成熟。主要通过测定作为神经元内标物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糖酵解终产物的乳酸(Lac)、肌酸(Cr)和谷氨酰胺(Glx)等的相对值,并计算NAA/Cr、NAA/Cho、Cho/Cr及Lac/Cr之间的比值,可以用来对脑胶质瘤进行分级、鉴别脑肿瘤的良恶性、手术疗效评价、监测肿瘤复发以及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技术 ^1H 脑肿瘤诊断 N-乙酰天门冬氨酸 磁共振波谱分析 NAA/Cr 手术疗效评价 组织代谢 活体器官 无损伤性 定量分析 化学信息 脑部疾病 谷氨酰胺 脑胶质瘤 肿瘤复发 Cho 化合物 代谢物 MRS 内标物 神经元 糖酵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