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6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例人型支原体导致骨折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病例报告
1
作者 王芳 刘松华 +2 位作者 何平 郑海波 郭忠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1期54-56,共3页
人型支原体可定植于人体泌尿生殖系统,为机会性致病菌,其引起的骨折术后手术部位感染较为罕见。由于人型支原体缺乏细胞壁,革兰染色阴性,常规细菌培养易漏检,感染后诊断和治疗较为困难。该文分析2例骨折术后人型支原体伤口感染患者的临... 人型支原体可定植于人体泌尿生殖系统,为机会性致病菌,其引起的骨折术后手术部位感染较为罕见。由于人型支原体缺乏细胞壁,革兰染色阴性,常规细菌培养易漏检,感染后诊断和治疗较为困难。该文分析2例骨折术后人型支原体伤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经过、检验确诊及微生物药敏结果,以提高临床医生与检验人员对生殖道以外部位人型支原体感染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型支原体 手术部位感染 骨折术后
下载PDF
老年患者胃肠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
2
作者 谢艳超 韩国达 +2 位作者 魏志江 成驰 周文勇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2,116,共4页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胃肠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发生水平及相关高危因素,为SSI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沧州市中心医院1 704例老年胃肠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SSI包括手术切口、深部器官或腔隙...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胃肠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发生水平及相关高危因素,为SSI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沧州市中心医院1 704例老年胃肠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SSI包括手术切口、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对手术后发生SSI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 704例老年胃肠手术患者SSI发生率为11.5%(196例)。按手术类型分层后,胆囊切除术、结肠、胃、直肠、小肠手术发生SSI的老年患者中术中输血、手术时间长及手术切口Ⅲ/Ⅳ类的患者比例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常见胃肠手术患者SSI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是手术切口Ⅲ/Ⅳ类、术中输血、类固醇类药物、抗糖尿病药物、急诊手术、ASA分级≥三级及年龄(P<0.001)。结论 胃肠手术老年患者SSI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影响因素较多。预防SSI发生应针对5种以上手术主要危险因素进行重点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胃肠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
3
作者 陈荣彬 潘艺之 +4 位作者 陈文创 鲁尧 张劲新 吴钊钿 李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3-349,共7页
目的总结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11例PELD术后SSI的病例资料。PELD术后均出现剧烈... 目的总结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11例PELD术后SSI的病例资料。PELD术后均出现剧烈腰背部或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9分,平均8.1分。红细胞沉降率(ESR)17~114 mm/h,平均54.4 mm/h,C反应蛋白(CRP)8~151 mg/L,平均56.5 mg/L。MRI均提示术区椎间隙炎症信号改变。PELD术后2~17 d(平均9.5 d)确诊SSI。均采用抗生素治疗(经验性抗生素治疗4例,敏感抗生素7例),其中8例联合手术,包括经皮内镜病灶清除、置管冲洗引流4例,后路病灶清除2例,后路病灶清除联合内固定2例。结果随访14~75个月(平均36.8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5例,良4例,可2例。结论PELD术后SSI以发病急、再发剧烈腰背部或下肢疼痛、炎性指标升高及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临床特点,规范化的抗生素治疗辅以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部位感染 临床特点 防治策略
下载PDF
基于指南和临床决策的成年住院患者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的证据分析
4
作者 雷清梅 欧丽珊 +4 位作者 凌冬兰 程秋辰 张时真 王兆涛 颜红波 《现代医院》 2024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总结成年住院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预防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预防SSI的循证建议。方法根据6S证据金字塔,依次系统检索国内外循证资源库、指南网、数据库和相关专业学会网站关于成年住院患者SSI... 目的总结成年住院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预防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预防SSI的循证建议。方法根据6S证据金字塔,依次系统检索国内外循证资源库、指南网、数据库和相关专业学会网站关于成年住院患者SSI预防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9月30日。由4名研究者分别对纳入指南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者分别对其他文献类型进行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6篇,临床指南6篇,从诊断、临床症状、影响因素、患者预防策略、医护预防策略、术中术后处理、咨询与教育7个方面汇总了30条最佳证据。结论降低SSI发生率不能采取单一措施,应基于证据制定规范化的感染预防管理方案,临床医护人员应用证据时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和患者意愿,制定规范的预防SSI的工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部位感染 预防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学
下载PDF
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中国专家共识
5
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感染学组 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预防策略专家共识工作组 +2 位作者 郝定均 孙宏慧 张永远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手术部位感染是脊柱内固定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为了规范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策略,降低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感染学组组织相关专... 手术部位感染是脊柱内固定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为了规范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策略,降低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感染学组组织相关专家,通过查阅文献,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借鉴了Delphi法,经过反复多次讨论和修改,结合中国临床实践,制定了本共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固定 手术部位感染 感染预防 专家共识
下载PDF
2019—2022年某肿瘤医院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6
作者 孙孟艺 宋庆饶 +1 位作者 张尧天 姜乃浒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2期1477-1480,共4页
目的:探讨某肿瘤医院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为减少肿瘤患者SSI,并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从医院感染数据库中调取某肿瘤医院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的手术患者相关数据,依据... 目的:探讨某肿瘤医院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为减少肿瘤患者SSI,并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从医院感染数据库中调取某肿瘤医院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的手术患者相关数据,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定SSI病例,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SSI危险因素。结果:性别、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检出病原菌、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多重耐药菌感染、导尿管使用时间和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时间是术后SSI的影响因素。结论:SSI的危险因素较多,术后应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订相关诊疗措施,降低术后SSI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保障患者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部位感染 感染控制 肿瘤医院
下载PDF
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7
作者 黄圣权 韦建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09-0014,共6页
手术部位感染是一种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疾病,常见病因为术中操作不当、术后各种致病源经术口侵犯等,导致术口及术区不同程度的感染,可通过接触、随脑脊液、血液进一步播散造成多发感染,其临床表现可由局部红肿热痛、... 手术部位感染是一种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疾病,常见病因为术中操作不当、术后各种致病源经术口侵犯等,导致术口及术区不同程度的感染,可通过接触、随脑脊液、血液进一步播散造成多发感染,其临床表现可由局部红肿热痛、随病情加重出现全身性症状,对患者诊疗、经济和生活治疗造成巨大影响。本文旨在对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为在临床工作中减少其发生率及尽早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外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易爱玲 耿继兵 徐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116-118,129,共4页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行外科手术的5 4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SSI及病原菌。根据患者SSI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46例)与非感染组(5 374例)...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行外科手术的5 4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SSI及病原菌。根据患者SSI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46例)与非感染组(5 374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SI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SSI发生率为0.85%(46/5 420)。分离出的48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31株(64.58%),革兰氏阳性菌17株(35.42%)。感染组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全身麻醉、切口类型Ⅲ类、急诊手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Ⅲ级、术前使用抗菌药物者占比均高于非感染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2.125,95%CI:1.104~4.090)、合并糖尿病(OR=2.585,95%CI:1.327~5.036)、手术时机(OR=2.209,95%CI:1.306~3.736)、手术时间(OR=2.704,95%CI:1.325~5.518)、住院时间(OR=2.767,95%CI:1.348~5.680)、切口类型(OR=2.159,95%CI:1.128~4.325)、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OR=0.784,95%CI:0.673~0.995)是外科手术患者SS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糖尿病、手术时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类型、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是外科手术患者SSI的影响因素,针对上述因素予以早期干预有利于减少S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部位感染 外科手术患者 影响因素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健康管理联合预防性护理在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作用
9
作者 白洋 白巧利 《贵州医药》 2024年第1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联合预防性护理在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作用。方法100例在我院开展外科手术的患者,将2021年9-12月实施健康管理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1-9月开展健康关联联合预防性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联合预防性护理在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作用。方法100例在我院开展外科手术的患者,将2021年9-12月实施健康管理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1-9月开展健康关联联合预防性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及一般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表浅切口和器官腔隙感染率比较无差异;研究组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在医院内开展健康管理联合预防性护理有助于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同时还可以加快患者出院进程,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 预防性护理 手术部位 医院感染 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术的疗效及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秦琪 宋易坤 李彤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5期845-848,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经腹腔镜治疗后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治疗有效率。方法收集78例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统计临床治疗有效率、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将患者分成手术部位感染组和未感染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经腹腔镜治疗后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治疗有效率。方法收集78例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统计临床治疗有效率、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将患者分成手术部位感染组和未感染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患者术后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术的总有效率为93.59%;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17.95%(P<0.05);体质量指数、手术持续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糖尿病以及IL-6、IL-1β和TNF-α水平等因素与手术部位发生感染具有关联性(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体质量指数、手术持续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是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术具有良好疗效,但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较高,临床上可根据本研究列出的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腹腔镜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影响因素 疗效
下载PDF
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及术后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
11
作者 郝旭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13-0016,共4页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宫颈癌病症中的治疗疗效,同时就可能影响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因素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7月-2023年11月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74例进行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需要于本院实施宫颈癌腹腔镜手术,通过随访观察手...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宫颈癌病症中的治疗疗效,同时就可能影响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因素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7月-2023年11月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74例进行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需要于本院实施宫颈癌腹腔镜手术,通过随访观察手术治疗具体效果,并就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在对所有宫颈癌患者实施了手术之后,通过随访对其疗效可发现疗效表现为显效患者有48例,疗效表现为有效患者有19例,疗效表现为无效患者有7例,治疗有效率高达90.54%。74例宫颈癌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之后,经观察发现存在手术部位感染患者为11例,未感染患者为63例,感染发生率14.86%。通过分析可发现,不同年龄、不同宫颈癌分期、不同麻醉方法等因素对于手术后感染状况的发生并无明显影响(P>0.05),而BMI、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等因素对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存在着显著的影响(P<0.05)。进行了多因素分析之后,在各因素之中,BMI≧25kg/㎡、手术时间≧3h以及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7d的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的可能性相对较高。结论 腹腔镜手术在宫颈癌的治疗方面有着较为显著的了解,可有效切除患者病变部位,但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也不低,在手术前后,应当严格注意各患者的BMI、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等因素,做好对应防范措施,以降低术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腹腔镜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手术部位感染在口腔癌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12
作者 何静文 刘倩倩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0期116-118,共3页
目的 分析手术部位感染在口腔癌患者中的发生现状、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为口腔癌患者的后续诊治措施的制定、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273例口腔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 分析手术部位感染在口腔癌患者中的发生现状、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为口腔癌患者的后续诊治措施的制定、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273例口腔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0 d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进行分组,将227例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归为未感染组,46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归为感染组。统计口腔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对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口腔癌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73例患者中共有46例患者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另外227例患者未发生感染,发生率为16.85%(46/273);感染组手术时长≥180 min、术中游离皮瓣、引流管放置时间≥3 d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未感染组,感染组患者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未感染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长≥180 min、术中游离皮瓣、引流管放置时间≥3 d、TLR4 mRNA高表达、NF-κB mRNA高表达均属于口腔癌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90、1.084、1.081、1.093、1.090,均P<0.05)。结论 手术时长≥180 min、术中游离皮瓣、伤口引流管放置时间≥3 d、TLR4 mRNA高表达、NF-κB mRNA高表达均为口腔癌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可针对上述因素实施相关干预措施,进而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手术部位 感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胸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13
作者 唐莉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00-0103,共4页
整理探讨胸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然后设计出一些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方法 此实验以2021.5-2023.5为时间段,通过回顾分析法收集某院接收的实施胸心外科术患者360例为研究对象,整理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病症、手术操作... 整理探讨胸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然后设计出一些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方法 此实验以2021.5-2023.5为时间段,通过回顾分析法收集某院接收的实施胸心外科术患者360例为研究对象,整理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病症、手术操作时间、临床住院时间、是否植入物、切口类型等,探讨在以上因素作用下病患手术部位的感染率,确定不同因素在统一手术部位感染间的内在关系。结果 对于所有病患来说,手术部位感染例数是27例(7.50%);病患的年龄、基础病症、手术操作时间、临床住院时间、是否植入物、切口类型等属于不容忽视的危险因子,其之间对比差异,P<0.05;但是性别、术中失血量等则对病患手术部位感染率并无任何影响,且其对比无统计学价值,P>0.05。结果 按照手术部位感染对应的常见危险因子的分布情况,需要提前制定一套科学、完善地预防应对策略,这对于保障患者尽快康复等带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心外科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分析 对策
下载PDF
集束化策略预防骨科植入术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陈敬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01-0004,共4页
研究“集束策略”在骨科内植入手术后防止术后切口感染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行骨科植入术患者18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9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策略。通过... 研究“集束策略”在骨科内植入手术后防止术后切口感染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行骨科植入术患者18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9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策略。通过对手术部位感染、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及血清中炎性细胞的含量进行对比,并对手术部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试验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1.44%(13/900),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2.78%(25/900),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2 d血清 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 (IL-10)、TNF-α(TNF-α)水平降低,治疗后5 d血中 CRP (WBC)、 CRP (CRP)、降钙素原(PCT)、IL-6 (IL-6)、IL-10、IL-1β和TNF-α(TNF-α)水平降低(P<0.05)。1800名病人术后出现切口处感染38人,共获得43株致病菌,19株为革兰氏阳性,23株为革兰氏阴性,1株为真菌。结论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金葡菌和表葡菌对氨苄青霉素和头孢唑林的耐药性最强,对 VAN的敏感性为100%。革兰氏阴性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都很高,其中以多粘霉素最为敏感,达到100%;骨科植入术患者应用集束化策略可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手术部位感染发生,从而改善预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策略 骨科植入术 手术部位感染 临床
下载PDF
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探析
15
作者 雷桂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59-0061,共3页
探析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本次对照研究,对象从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中筛选,符合入组要求的患者共计253例,将这部分患者收入研究并采取完全随机的方式分组,小组以对照组... 探析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本次对照研究,对象从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中筛选,符合入组要求的患者共计253例,将这部分患者收入研究并采取完全随机的方式分组,小组以对照组和观察组命名。其中归纳入对照组的126例,手术期间护理人员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归纳入观察组的127例患者,手术期间护理人员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对比最终的护理效果,以此作为分析依据。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更低(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能够针对腹部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风险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一步避免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的同时,还可提升护理质量,患者对此表示认同,护理满意度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手术部位感染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肝包虫病手术部位感染直接经济损失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永玲 王凯 +4 位作者 王梅英 王顺彩 王晓静 武慧荷 刘旭昕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2-327,共6页
目的 探讨肝包虫病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感染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及制定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青海省某三甲医院681例肝包虫病外科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59例发生... 目的 探讨肝包虫病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感染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及制定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青海省某三甲医院681例肝包虫病外科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59例发生SSI的患者纳入SSI组,其余622例非SSI患者与SSI组患者进行1∶1匹配后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类型SSI患者间的平均住院日数和人均各项住院费用。结果 相较对照组,肝包虫病SSI组人均总住院费用增加38 630.00元,平均住院日数延长21.87 d;腹腔感染的人均总住院费用增加43 045.11元,平均住院日数延长22.98 d;切口感染人均总住院费用增加34 117.69元,平均住院日数延长20.97 d。结论 肝包虫病手术患者术后SSI延长患者住院日数,增加住院费用,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落实有效的SSI干预措施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升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肝包虫病 手术部位感染 直接经济损失
下载PDF
乳腺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感染控制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梦 朱强 +1 位作者 王文彦 张越巍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6期634-638,共5页
目的 分析乳腺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总结并评估感染控制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乳腺外科接受乳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乳腺手术部位感染的影... 目的 分析乳腺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总结并评估感染控制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乳腺外科接受乳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乳腺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在2014—2020年每年度结束时回顾性分析乳腺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对于乳腺手术部位感染率较高的年度,分析可能导致感染率升高且可实施感染控制干预措施的因素,并依据该结果在下一年度进行特异性感染控制及持续监测,形成监测-感染控制-再监测-再感染控制的模式,并对感染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014—2020年共实施了Ⅰ类切口手术7588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1例,感染率为0.54%。年龄、手术级别、手术持续时间、失血量、引流管引流时间、放置植入物、接受术前化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是乳腺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2014年、2016年、2018年乳腺手术部位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2014年、2016年、2018年末对乳腺手术部位感染病例进行分析,发现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治疗方式、病种构成及医疗技术操作;实施针对性感染控制措施后,2015年、2017年、2019年、2020年乳腺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对患者临床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发现乳腺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对于手术部位感染的长期目标性监测可明确不同时期的影响因素,据此进行精准化感染控制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感染控制
下载PDF
肝胆胰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及康复管理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艳 彭钊 +2 位作者 范文芳 邝微微 袁才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4期2480-2482,共3页
目的:构建肝胆胰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风险预测模型,针对风险因素采取对应康复管理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122例择期行肝胆胰手术患者作为建模组,其中发生SSI 22例,无SSI 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 目的:构建肝胆胰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风险预测模型,针对风险因素采取对应康复管理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122例择期行肝胆胰手术患者作为建模组,其中发生SSI 22例,无SSI 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SI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19年8月—2021年8月96例肝胆胰手术患者作为验证组,术前进行风险分层,给予康复管理,建模组采用常规管理。比较两组SSI发生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护理质量满意率。结果:SSI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和肥胖,常规皮肤准备方法、围术期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手术时间>4h、手术室探视、连续使用同一手术室与无SSI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基础疾病、围术期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手术时间>4h和手术室探视是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验证组SSI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建模组的18.03%,且住院时间短,护理质量总满意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胰手术后SSI风险高,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可辅助医护人员进行风险分层并提供恰当的康复管理策略,预防SSI发生,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胰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风险模型 康复管理
下载PDF
脊柱外科手术室环境与感染控制的研究——以腰椎融合手术为例
19
作者 张磊 马新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14-0017,共4页
本研究通过实施感染控制干预,探讨其对脊柱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共纳入了2228例腰椎融合手术病人,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比较分析。收集并分析了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表浅切口手术部位感染例数,深部切口手... 本研究通过实施感染控制干预,探讨其对脊柱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共纳入了2228例腰椎融合手术病人,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比较分析。收集并分析了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表浅切口手术部位感染例数,深部切口手术部位感染例数等指标数据。结果 经过感染控制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显著下降,感染率从0.82%降至0.18%;表浅切口手术部位感染例数与干预前相比没有显著改变,深部切口手术部位感染例数显著降低。另外,实施感染控制干预后,感染病原菌构成比发生了变化,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多(54.55%)。结论 感染控制干预能有效降低脊柱外科手术部位的感染率,尤其在深部切口感染的防控方面有显著效果,因此该干预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手术 腰椎融合手术 感染控制 切口手术部位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实验室指标在脊柱后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与排异反应性渗出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对比
20
作者 李春玲 沙辉 +5 位作者 李乔 杨植树 田刚 董玉 严宇 牛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8期961-964,共4页
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约占全部医院获得性感染的20%,可导致外科手术患者死亡风险上升2~11倍[1],也是导致患者治疗费用增加、住院日延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外科手术患者 死亡风险 实验室指标 费用增加 排异反应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