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使用中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晓娟 刘霁 李贞贞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6年第2期28-32,共5页
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使用中的个人信息安全成为重要问题。文章以智能手机普及率高的大学生为样本,对这一群体的手机使用行为进行调查,揭示了用户在密码设置、应用程序、隐私控制、位置服务、云存储等方面使用手机的行为习惯,分析这些... 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使用中的个人信息安全成为重要问题。文章以智能手机普及率高的大学生为样本,对这一群体的手机使用行为进行调查,揭示了用户在密码设置、应用程序、隐私控制、位置服务、云存储等方面使用手机的行为习惯,分析这些使用行为对个人信息安全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时代 智能手机 个人信息安全 手机使用行为
下载PDF
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手机使用行为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建民 卜彦丽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43-46,共4页
文章通过随机抽取某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索发现大学生日常不良的手机使用行为及其影响身体健康的途径。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行为习惯;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在日常的生活中都存在有不良的手机使用行为;手机... 文章通过随机抽取某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索发现大学生日常不良的手机使用行为及其影响身体健康的途径。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行为习惯;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在日常的生活中都存在有不良的手机使用行为;手机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绝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使用行为 大学生 影响
下载PDF
高职院校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行为调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美玲 韩欣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8期193-195,共3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行为开始对课堂形成冲击。该论文针对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行为对课堂教学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探索课堂手机使用行为的成因,寻求消除学生课堂手机使用行为不良影响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 课堂 手机使用行为
下载PDF
中学生心理资本对手机使用行为的影响:一项交叉滞后研究
4
作者 何安明 张钰睿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64-69,共6页
为了考察中学生心理资本与手机使用行为之间的预测关系,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和手机使用行为问卷对河南省4所中学的359名中学生进行两阶段纵向追踪问卷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方差分析表明,前后测心理资本、... 为了考察中学生心理资本与手机使用行为之间的预测关系,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和手机使用行为问卷对河南省4所中学的359名中学生进行两阶段纵向追踪问卷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方差分析表明,前后测心理资本、手机使用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心理资本在性别上差异显著;(2)相关分析显示,中学生心理资本与手机使用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显示,在前测中控制了手机使用行为后,前测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感”“希望”因子边缘显著地预测了后测的手机使用行为,在控制了前测的心理资本后,前测的手机使用行为对后测心理资本的预测作用不显著。研究认为,心理资本、手机使用行为在一定时期内均存在较明显的发展变化,男生的心理资本水平高于女生,中学生心理资本与手机使用行为关系密切,自我效能感、希望因子对其手机使用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资本 手机使用行为 交叉滞后分析 中学生
下载PDF
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问卷的编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婷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4年第11期20-22,27,共4页
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综述、学生访谈和开放式问卷,编制出预测问卷,经过修订,形成《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问卷》,并在正式施测后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证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为后续对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的研究提... 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综述、学生访谈和开放式问卷,编制出预测问卷,经过修订,形成《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问卷》,并在正式施测后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证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为后续对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手机使用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问卷编制
下载PDF
高校本科生教学过程中手机使用行为引导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兴龙 魏佳佳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年第24期92-92,7,共2页
本文分析了高校本科生教学过程中手机使用行为,探讨其负面影响和正向作用,并对高校本科生教育过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进行研究,进而提出高校本科生教育过程中手机使用行为的引导策略。
关键词 本科生教学 手机使用行为 引导策略
下载PDF
小学高年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调查研究——以北京市某小学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书瀚 白洁 《教育信息技术》 2019年第7期154-157,共4页
文章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手机使用行为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在生活和学习中,手机已经成为小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手机需求程度较高,多数小学生手机使用时间较为合理,多数家长对小学生使用手机支持但有所限制,多数小学生... 文章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手机使用行为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在生活和学习中,手机已经成为小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手机需求程度较高,多数小学生手机使用时间较为合理,多数家长对小学生使用手机支持但有所限制,多数小学生能认识到手机有利有弊,家长玩手机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小学生希望家长对自己使用手机的行为多一些理解。针对小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文章从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培养小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学生 手机使用行为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小学生手机使用行为的现状分析
8
作者 夏静洁 《江苏教育》 2021年第53期129-130,137,共3页
当前,小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的长度、深度和广度上一点也不比成年人逊色。手机有时也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必备品”。对小学生手机使用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可以对当下小学生手机使用情况有一个客观且较全面的认知,以期为学校引导小学生正确... 当前,小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的长度、深度和广度上一点也不比成年人逊色。手机有时也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必备品”。对小学生手机使用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可以对当下小学生手机使用情况有一个客观且较全面的认知,以期为学校引导小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找寻合适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手机使用行为 调查分析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生手机使用行为调查
9
作者 李立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27-30,共4页
为研究高职院校学生手机使用行为的心理需求,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结合现场观察与开放式访谈,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使用手机行为非常普遍,网络社交需要、从众心理、缺乏存在感和自我价值感、学业困扰等因素,最终造成大... 为研究高职院校学生手机使用行为的心理需求,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结合现场观察与开放式访谈,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使用手机行为非常普遍,网络社交需要、从众心理、缺乏存在感和自我价值感、学业困扰等因素,最终造成大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学校应倡导正确使用手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手机使用行为 心理分析
下载PDF
青年学生手机使用行为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
10
作者 白瑄 《西部素质教育》 2018年第9期72-72,74,共2页
文章选取457名青年学生,在调查学生手机使用行为现状及手机依赖指数的基础上,分析青年学生手机使用与其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显示学生手机使用行为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紧密,且不同手机使用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同。
关键词 青年学生 手机使用行为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基于YOLOv7的驾驶人使用手机与抽烟行为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娄文 郭杜杜 +2 位作者 张杰 赵亮 徐勤功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23-131,共9页
针对机动车驾驶人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与抽烟行为威胁交通安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7的改进网络模型。首先使用MobileNetv3主干网络代替原版YOLOv7的主干网络,减少模型参数量与计算量,提升模型的处理速度;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 针对机动车驾驶人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与抽烟行为威胁交通安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7的改进网络模型。首先使用MobileNetv3主干网络代替原版YOLOv7的主干网络,减少模型参数量与计算量,提升模型的处理速度;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亚像素卷积搭建改进特征金字塔分支并与原版特征金字塔的输出特征层进行融合,丰富特征信息,增强特征提取效果;最后利用特征加强模块对融合特征层进行强化,提升特征层通道及区域两个方面的关注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网络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为95.33%,检测速度为75.31 fps,相比于原版YOLOv7网络的平均精度均值提高了6.84%,检测速度增加了17.25 fps。改进网络模型在满足实时检测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能够实现对驾驶人使用手机与抽烟行为的实时、准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7 目标检测 使用手机行为 抽烟行为
下载PDF
手机传播能力与手机使用行为研究——基于对大学生的使用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凡斌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1-169,共19页
基于中国一所大学使用手机的学生为样本(N=1218)的调查资料,测量大学生的手机传播能力对手机使用行为的影响。通过因子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发现手机传播能力的潜在变量有技术—效率,偏好——情感,表达—恰当三个因子,手机使用行为... 基于中国一所大学使用手机的学生为样本(N=1218)的调查资料,测量大学生的手机传播能力对手机使用行为的影响。通过因子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发现手机传播能力的潜在变量有技术—效率,偏好——情感,表达—恰当三个因子,手机使用行为的潜在变量有休闲—娱乐、沟通—交际两个因子。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手机传播能力的技术—效率、偏好——情感、表达—恰当三个因子对手机使用行为的休闲—娱乐、沟通—交际两个因子均有显著的正向的影响。本研究简化了测量问卷,并间接地证明了巴克(Bakke)的模型,这是因为本研究的三个手机传播能力因子分别由巴克的模型中的各一个动机变量和各一个应用变量所分别合成。本研究不仅检验了巴克的模型中的手机沟通使用因变量,还验证了其模型中没有的手机娱乐使用。本研究有利于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理解手机传播能力和手机使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传播能力 手机使用行为 因子分析
原文传递
大学生手机功能使用行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超 《东南传播》 2015年第6期67-69,共3页
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初步编制了一个手机功能使用量表,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手机的网络社交功能成为最受大学生亲睐的功能。专业、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和每日使用手机时长与网络社交因子具有正相关关系;恋... 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初步编制了一个手机功能使用量表,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手机的网络社交功能成为最受大学生亲睐的功能。专业、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和每日使用手机时长与网络社交因子具有正相关关系;恋爱状况与手机的通讯交流因子具有正相关性;性别与时间管理因子也具有相关性。此外研究还发现男生更常使用手机的工作学习功能,而女生则更偏重网络社交功能。值得关注的是,本研究发现手机传统的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功能已部分地被即时通讯和网络社交功能所替代,而大学生对手机的学习工作功能的利用程度还远远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功能使用量表 手机使用行为 网络社交 因子分析
下载PDF
手机传播能力与手机使用行为研究——以大学生为例
14
作者 曾凡斌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2012年第1期137-154,共18页
本文采用暨南大学学生使用手机的被访者(N=1218)的问卷调查资料,测量了大学生的手机传播能力与手机使用行为;通过因子分析,发现手机传播能力的潜在变量有技术—效率、偏好—情感、表达—恰当三个因子,手机使用行为的潜在变量有休闲—娱... 本文采用暨南大学学生使用手机的被访者(N=1218)的问卷调查资料,测量了大学生的手机传播能力与手机使用行为;通过因子分析,发现手机传播能力的潜在变量有技术—效率、偏好—情感、表达—恰当三个因子,手机使用行为的潜在变量有休闲—娱乐、沟通—交际两个因子。在此基础上,本文借助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了手机传播能力对手机使用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了其他变量之后,大学生的手机传播能力的技术—效率、偏好—情感、表达—恰当三个因子对手机使用行为的休闲—娱乐、沟通—交际两个因子均有显著的正向的影响。因而,本研究提出了一个更为简洁的手机传播能力与手机使用行为的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传播能力 手机使用行为 技术—效率 偏好—情感 表达—恰当
原文传递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手机使用分析
15
作者 李乔晟 李媛 +2 位作者 付张萍 贾雅雯 尹慧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2年第6期559-563,共5页
目的运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北京某医学高校在校生手机使用行为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为有针对性地制定行为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某医学高校在校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了解手机使用行为的现状,并... 目的运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北京某医学高校在校生手机使用行为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为有针对性地制定行为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某医学高校在校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了解手机使用行为的现状,并从TPB的四个维度建立影响手机使用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确定行为影响因素。结果该校学生每日手机使用时长的中位数为6.53 h;87.19%的学生为长期坐位低头的错误使用姿势。有72.9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手机使用习惯是糟糕的,73.40%的认为身边人并不能阻止其长时间使用手机的行为,半数(58.13%)学生可以完全控制在未来2周长时间使用手机。67.98%的学生认为自己未来2周可能会减少使用手机时间,但认为自己可能会保持原有手机使用行为习惯的占89.66%。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仅感知行为控制对手机使用行为作用的路径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为正向作用。结论北京某医学高校学生的手机使用主要面临时间过长和姿势不正确的问题,影响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的重要因素是个体的主观行为控制力。对于该校学生的手机使用行为应该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计划行为理论 手机使用行为
下载PDF
智能手机使用行为与抑郁症状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楠茜 杨蕊 +1 位作者 丰雷 王刚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0年第5期338-340,共3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国内外最新的治疗指南均指出应展开基于评估的全病程综合干预。研究发现,人们使用智能手机的行为模式可以反映与抑郁症疾病活动水平相关的情绪、言语、社交情况,并且与抑郁症严重程度相关,具有成为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国内外最新的治疗指南均指出应展开基于评估的全病程综合干预。研究发现,人们使用智能手机的行为模式可以反映与抑郁症疾病活动水平相关的情绪、言语、社交情况,并且与抑郁症严重程度相关,具有成为抑郁症客观评价指标的潜力。现通过收集相关人群在日常生活环境下智能手机使用行为,希望可以从中发现能够反映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行为学指标,为今后建立抑郁症状评估的客观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症状评估 手机使用行为 综述
原文传递
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行为与课堂教学满意度的关系研究——以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为例
17
作者 李渊 陈丽婷 苏飞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 2017年第1期7-11,共5页
本研究从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行为与课堂教学满意度关系视角出发,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可分为教师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和课程因素四个方面。其中,教师因素对课堂教学满意度影响最大,环境因素和心理因... 本研究从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行为与课堂教学满意度关系视角出发,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可分为教师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和课程因素四个方面。其中,教师因素对课堂教学满意度影响最大,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其次,课程因素对课堂教学满意度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课堂教学满意度 手机使用行为
原文传递
教师教学水平与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莉 胡雪妍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69-73,共5页
采用教师课堂教学效果问卷和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问卷对江西某高校6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之间的关系,对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进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教师... 采用教师课堂教学效果问卷和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问卷对江西某高校6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之间的关系,对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进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教师教学水平与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呈弱的负相关,教师教学水平对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的直接影响不大。教师教学水平只对非手机成瘾学生的课堂使用手机行为构成影响,而对患有手机成瘾学生的课堂使用手机行为不构成影响。教师是否严格管理学生手机对学生的课堂使用手机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水平 大学生 课堂使用手机行为
下载PDF
大学生课堂使用智能手机行为分析以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攀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6年第6期10-10,12,共2页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课堂智能手机使用的影响因素、智能手机需求进行合理的分析,并且通过国内外一些有效的应对实例,结合各方的观点,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使用智能手机行为 影响因素 解决对策
下载PDF
基于手机用户使用行为观察的用户画像聚类研究
20
作者 王建立 高晨晖 郁波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3年第7期104-106,共3页
在当今数字时代,人们与手机等数字产品普遍处在持续连接的状态下并对其产生了依赖。手机与线下任务在不断地争夺用户的注意力,而目前手机自带的飞行、静音和勿扰等模式并不能解决该问题。文章通过观察在校大学生在校园中的手机使用行为... 在当今数字时代,人们与手机等数字产品普遍处在持续连接的状态下并对其产生了依赖。手机与线下任务在不断地争夺用户的注意力,而目前手机自带的飞行、静音和勿扰等模式并不能解决该问题。文章通过观察在校大学生在校园中的手机使用行为,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归纳出4类典型用户画像,即“双面人”“多面手”“沉浸者”和“不弃者”。最后依据这4类用户画像的特征对解决上述问题及数字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提出了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使用行为 用户画像 自然观察法 数字原住民 用户体验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