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手法微调治疗颈性眩晕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志科 《医学新知》 CAS 2008年第1期58-59,共2页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眩晕主要发生于头颈部活动时。我们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配合手法微调治疗该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眩晕主要发生于头颈部活动时。我们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配合手法微调治疗该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手法微调 治疗颈性眩晕
下载PDF
中医微调手法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核心稳定肌群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陆新泉 张桂琴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6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究中医微调手法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核心稳定肌群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本院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取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设置两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取腰椎间歇牵引,观察组应用... 目的:探究中医微调手法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核心稳定肌群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本院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取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设置两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取腰椎间歇牵引,观察组应用中医微调手法推拿。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功能障碍、疼痛程度及腰背伸肌群力学性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功能障碍及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腰背伸肌群力学性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中医微调手法推拿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腰部核心稳定肌群功能,降低疼痛程度,利于预后,值得推广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微调手法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部核心稳定肌群功能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脊柱微调手法基础上核心肌群训练对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洲 郑洁皎 +1 位作者 丁建伟 张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8-242,共5页
目的 探究在脊柱微调手法的基础上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脊柱微调... 目的 探究在脊柱微调手法的基础上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观察组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共6周。治疗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评分、简化McGill疼痛问卷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评定。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显著改善(t> 5.751, P <0.001),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 2.051, P <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7.89%(3/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13%(9/32)(χ^(2)=5.005,P=0.025)。结论 联合应用核心肌群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的腰椎功能,减轻腰椎疼痛,降低复发率,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紊乱 核心肌群训练 脊柱微调手法 康复
下载PDF
脊柱微调手法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全建林 甘霖 +2 位作者 匡家毅 唐荣军 张诗尧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49-052,共4页
分析在产后腰痛治疗中,采用脊柱微调手法+肌肉能量技术干预的临床有效机制。方法 限定时间:2022.07-2024.03;限定对象:产后腰痛患者100例。研究方法:传统推拿手法、脊柱微调手法+肌肉能量技术。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与参比组比较,分... 分析在产后腰痛治疗中,采用脊柱微调手法+肌肉能量技术干预的临床有效机制。方法 限定时间:2022.07-2024.03;限定对象:产后腰痛患者100例。研究方法:传统推拿手法、脊柱微调手法+肌肉能量技术。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与参比组比较,分析组干预后VAS评分、ODI评分、RM功能障碍问卷评分均更低,临床疗效评分更高(P<0.05)。结论 在产后腰痛治疗中,采用脊柱微调手法+肌肉能量技术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腰部功能及疼痛程度,于临床疗效提升有显著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腰痛 脊柱微调手法 肌肉能量技术 腰部功能 疼痛程度
下载PDF
腹针疗法联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爱珍 李正祥 +5 位作者 王立新 李思斌 王海梁 柯奇朝 陈筱 张阳春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150-154,共5页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联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气滞血瘀型CSR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治疗组给予脊柱微调手法联合腹针疗法治疗,2...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联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气滞血瘀型CSR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治疗组给予脊柱微调手法联合腹针疗法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颈椎功能、疼痛、颈椎生理曲度及血液流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5.51%(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及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液流速、收缩峰值血液流速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CASCS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及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液流速、收缩峰值血液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疗法联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CSR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颈椎不适症状,调节颈椎生理曲度,改善颈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脊柱微调手法 腹针疗法 颈椎功能 颈椎生理曲度 血液流速
下载PDF
脊柱微调手法对产后腰椎-骨盆复合体疼痛的疗效及对腰椎骨盆参数影响研究
6
作者 李振 张喜林 +2 位作者 安洋阳 周旭 马红敏 《广州医药》 2024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目的探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产后腰椎-骨盆复合体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腰椎前凸曲度(LL)和骨盆入射角度(PI)的调整作用,为产后腰椎-骨盆复合体疼痛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在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推拿科和上海中... 目的探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产后腰椎-骨盆复合体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腰椎前凸曲度(LL)和骨盆入射角度(PI)的调整作用,为产后腰椎-骨盆复合体疼痛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在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推拿科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门诊治疗的产后腰椎-骨盆复合体疼痛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理筋推拿手法,治疗组采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LL和PI在治疗前后组间与组内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RS评分、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L和PI测量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微调手法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日常活动功能,但对腰椎曲度、骨盆入射角未产生移位影响,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腰椎-骨盆复合体疼痛 脊柱微调手法 传统理筋推拿
下载PDF
髋-膝-踝共轭微调手法联合解剖点针刺对膝前疼痛患者的影响
7
作者 刘峰 陆华萍 匡家毅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4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髋-膝-踝共轭微调手法联合解剖点针刺对膝前疼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桂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膝前疼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解剖点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分析髋-膝-踝共轭微调手法联合解剖点针刺对膝前疼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桂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膝前疼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解剖点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髋-膝-踝共轭微调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疾病复发率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10 d、1个月、6个月,两组H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取髋-膝-踝共轭微调手法联合解剖点针刺治疗膝前疼痛,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痛感,加速疾病康复进程,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膝-踝共轭微调手法 解剖点针刺 膝前疼痛 复发率
下载PDF
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评价 被引量:53
8
作者 周楠 房敏 +4 位作者 朱晴广 沈国权 姜淑云 程英武 刘鲲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观察脊柱微调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2008年8月—2011年4月,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微调手法组)与对照组(牵引组),治疗组30例,牵引组30例,脱落5例。... 目的:观察脊柱微调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2008年8月—2011年4月,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微调手法组)与对照组(牵引组),治疗组30例,牵引组30例,脱落5例。应用美国Biodexsystem-Ⅲ等速测试系统测试两组治疗前后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性能。结果:治疗后二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善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微调手法组改善更加明显,优于牵引组(P<0.05);腰部肌群生物力学性能:两组治疗前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腰背屈/伸峰力矩比值(F/E)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PT(60°/s)、AP(120°/s)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PT、AP、F/E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伸肌群收缩力量、做功效率,改善腰部屈、伸肌群的协调能力,从而有利于恢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伸肌的生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微调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等速测试 腰背伸肌 生物力学性能
下载PDF
微调手法对颈椎病患者颈肌疲劳程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吕强 朱清广 +4 位作者 房敏 沈国权 姜淑云 程英武 周楠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06-2407,共2页
目的揭示微调手法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方法,根据DAS 2.1.1版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将65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微调手法组)与对照组(牵引组)。治疗组32例,脱落2例,30例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30~65岁,平... 目的揭示微调手法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方法,根据DAS 2.1.1版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将65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微调手法组)与对照组(牵引组)。治疗组32例,脱落2例,30例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30~65岁,平均(42.31±13.23)岁;平均病程(12.40±6.23)月;平均体重(61.21±10.23)kg。牵引组33例中脱落3例,30例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30~65岁,平均(45.54±14.35)岁;平均病程(13.25±6.06)月;平均体质量(62.31±10.45)kg。应用TeleMyo 2400 T表面肌电图仪测试颈部肌群疲劳程度,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各测试一次。结果两组治疗前积分肌电(IEMG)、平均功率频率(MPF)、中位频率(M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IEMG、MPF、MF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IEMG、MPF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调手法可以缓解颈部肌群的疲劳状,牵引疗法也可以不同程度缓解颈部肌群的疲劳状,微调手法优于牵引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调手法 颈椎病 疲劳程度
下载PDF
“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0
10
作者 张喜林 沈国权 +2 位作者 房敏 孙武权 姜建勇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机理。方法对4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该手法治疗,每周2次,疗程1个月。结果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93.5%,它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分数。结论提示该手法是治疗... 目的探讨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机理。方法对4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该手法治疗,每周2次,疗程1个月。结果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93.5%,它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分数。结论提示该手法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有效方法;纠正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恢复颈椎的内在平衡,改善神经、脊髓的血供和张力异常,减轻神经、脊髓刺激是其可能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疗法 微调手法 视觉模拟疼痛评价方法
下载PDF
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1
作者 严振 孔令军 +4 位作者 李建华 孙武权 程英武 沈国权 房敏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4期71-72,74,共3页
目的观察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及中药热敷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观察两... 目的观察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及中药热敷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疼痛VAS评分降幅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实验组ODI评分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微调手法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疼痛和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微调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
下载PDF
颈椎特异性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孙武权 房敏 +8 位作者 周楠 沈国权 詹红生 钟力炜 王勇 龚利 朱清广 李建华 文世梅 《中医正骨》 2018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颈椎特异性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价值。方法:从4家医院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期为3组,每组40例。宣教组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纠正以往各种可能诱发颈椎病的不良习惯,长杠杆手法组按照《推拿学... 目的:评价应用颈椎特异性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价值。方法:从4家医院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期为3组,每组40例。宣教组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纠正以往各种可能诱发颈椎病的不良习惯,长杠杆手法组按照《推拿学》中颈椎病推拿手法操作规范进行手法治疗,短杠杆手法组采用颈椎特异性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3组患者均治疗4周,然后分别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hort form 36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根据患者的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和治疗费用计算疗效费用比。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N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80±4.31)%,(39.90±4.31)%,(39.45±4.53)%,F=0.122,P=0.885]。治疗结束后3组患者的N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40±5.62)%,(11.45±6.49)%,(7.75±4.94)%,F=216.088,P=0.000];短杠杆手法组的NDI低于宣教组和长杠杆手法组(P=0.000,P=0.013),长杠杆手法组的NDI低于宣教组(P=0.000)。3组患者治疗前后NDI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0±4.18)%,(28.45±4.16)%,(31.70±3.09)%,F=470.802,P=0.000];短杠杆手法组治疗前后NDI差值大于宣教组和长杠杆手法组(P=0.000,P=0.001),长杠杆手法组治疗前后NDI差值大于宣教组(P=0.000)。治疗前3组患者的治疗成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33±7.07)%,(57.50±8.32)%,(58.10±6.41)%,F=0.124,P=0.884]。治疗结束后3组患者的治疗成绩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47±5.95)%,(88.28±6.19)%,(91.03±8.90)%,F=142.267,P=0.000];短杠杆手法组和长杠杆手法组治疗结束后的治疗成绩评分均高于宣教组(P=0.000,P=0.000);短杠杆手法组和长杠杆手法组治疗结束后的治疗成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9)。3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成绩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3±7.79)%,(30.78±8.98)%,(32.93±8.18)%,F=99.672,P=0.000];短杠杆手法组和长杠杆手法组治疗前后治疗成绩评分差值均大于宣教组(P=0.000,P=0.000);短杠杆手法组和长杠杆手法组治疗前后治疗成绩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2)。治疗前3组患者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09±7.84)分,(98.02±10.94)分,(99.48±11.78)分,F=0.253,P=0.777]。治疗结束后3组患者的SF-3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6.76±6.21)分,(113.30±8.75)分,(118.14±8.26)分,F=21.367,P=0.000];短杠杆手法组治疗结束后的SF-36评分高于宣教组和长杠杆手法组(P=0.000,P=0.018),长杠杆手法组治疗结束后的SF-36评分高于宣教组(P=0.001)。3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7±5.69)分,(15.28±7.46)分,(18.66±7.19)分,F=22.151,P=0.000];短杠杆手法组和长杠杆手法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差值均大于宣教组(P=0.000,P=0.000);短杠杆手法组和长杠杆手法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短杠杆手法组的疗效费用比高于长杠杆手法组[(37.86±7.99)%,(33.21±8.63)%,t=-2.331,P=0.035]。结论:颈椎特异性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宣教和长杠杆手法,疗效费用比优于长杠杆手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神经根病 手法 整骨 特异性微调手法 临床试验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点按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被引量:7
13
作者 余祖年 李丹毅 +1 位作者 吴炜翰 邓友章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第3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坐位定点点按微调手法为主的推拿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手法放松后坐位定点点按微调手法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和8... 目的:观察坐位定点点按微调手法为主的推拿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手法放松后坐位定点点按微调手法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和88.2%。治愈患者第1疗程比较分别为36.4%和23.1%;第2疗程为54.5%和30.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位定点点按微调手法为主的推拿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推拿方法,且安全易被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微调手法 棘突
下载PDF
穴位组织松解与埋线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保新 王力平 +7 位作者 徐敏 黄承军 唐福宇 娄宇明 梁柱 王继 梁冬波 唐汉武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23-125,129,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软组织松解与皮下埋线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与西比灵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软组织松解与皮下埋线合脊柱微调手法治... 【目的】观察穴位软组织松解与皮下埋线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与西比灵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软组织松解与皮下埋线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分别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等收缩期血流速度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LVA、RVA及BA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其中治疗组上升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1)。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软组织松解与埋线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与脑血流,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中医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 脊柱微调手法
下载PDF
微调手法对颈椎病患者颈肌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朱清广 房敏 +3 位作者 沈国权 姜淑云 程英武 周楠 《北京中医药》 2011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微调手法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5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微调手法组(治疗组)32例与牵引组(对照组)33例,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应用BiodexⅢSystem等速测试系统测试颈部肌群力学性能,比较2组治疗前后峰力矩(PT... 目的探讨微调手法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5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微调手法组(治疗组)32例与牵引组(对照组)33例,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应用BiodexⅢSystem等速测试系统测试颈部肌群力学性能,比较2组治疗前后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总功(TW)、屈肌峰力矩/伸肌峰力矩比值(F/E)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PT、AP、TW、F/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T、AP、TW、F/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调手法可以改善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的力学性能,疗效优于牵引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调手法 颈椎病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针刺“根三穴”配合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天宝 吴玮 孙其斌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根三穴"配合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根三穴"配合微调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手法治疗,2组治疗每... 目的:观察针刺"根三穴"配合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根三穴"配合微调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手法治疗,2组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为76.7%,对照组为53.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定级(VAS)、疼痛强度(PPI)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根三穴"配合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手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神经根型 针刺 微调手法
下载PDF
脊柱微调手法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姜慧强 李琳 《中国康复》 2012年第2期125-126,共2页
脊柱微调手法又称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是沈国权教授[1]在对传统手法体系进行反复系统研究后,从提高手法安全性和精确性的角度,充分吸收国外按脊疗法与矫形内科的手法精髓,以中医的整体观为出发点,结合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放... 脊柱微调手法又称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是沈国权教授[1]在对传统手法体系进行反复系统研究后,从提高手法安全性和精确性的角度,充分吸收国外按脊疗法与矫形内科的手法精髓,以中医的整体观为出发点,结合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放射诊断、骨科学等而创立。该手法将脊柱作为躯体结构的中心,治疗中除了调整产生症状的病变局部,还重视调整人体脊柱的力线。以最轻的力度、最小的脊柱被动运动幅度及关节操作取得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既能使作用力渗透到软组织的深部,又能避免暴力带来的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推拿 微调手法
下载PDF
脊柱微调手法对颈椎病疼痛和颈椎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桂茂 纪清 +1 位作者 孔令忠 沈国权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51-53,共3页
目的:评价脊柱微调手法为主治疗颈椎病在改善疼痛、颈椎功能障碍方面的作用。方法:64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采用脊柱微调手法为主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电脑牵引为主的治疗方法。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颈痛症... 目的:评价脊柱微调手法为主治疗颈椎病在改善疼痛、颈椎功能障碍方面的作用。方法:64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采用脊柱微调手法为主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电脑牵引为主的治疗方法。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颈痛症状、颈部残障指数以及组间显效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具有即刻缓解疼痛的作用;3周末评估时两组在改善疼痛、改善颈椎残障功能方面较治疗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更具优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且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脊柱微调手法为主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能达到即刻缓解疼痛的目的,且在改善疼痛与颈椎功能障碍预后方面具备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微调手法 牵引 颈椎病
下载PDF
微调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学义 洪定刚 +4 位作者 王效柱 于小中 周建飞 容安 吴沅鸿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1-12,共2页
目的:观察微调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将69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微调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功能评分及椎动脉供血情况。结果:采用自身及组... 目的:观察微调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将69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微调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功能评分及椎动脉供血情况。结果:采用自身及组间对照,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通过经颅多普勒(TCD)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感兴趣侧椎动脉供血情况,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调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颈椎牵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调手法 颈性眩晕 椎动脉 TCD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脊柱微调手法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20
作者 戴德纯 房敏 沈国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微调手法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9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软组织推拿和脊柱微调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软组织推拿和屈膝屈髋垫枕整复法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腰痛程度、神经损伤及生活障碍评估,以... 目的:探讨脊柱微调手法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9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软组织推拿和脊柱微调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软组织推拿和屈膝屈髋垫枕整复法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腰痛程度、神经损伤及生活障碍评估,以X线测量法观察微调手法对滑脱椎体前后向位移、腰椎前凸角、腰骶角、骶骨水平角等影响。结果:试验组疗效优良率60%,对照组疗效优良率36.7%,两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滑脱椎体前后向位移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增大和减小的腰椎前凸角、腰骶角、骶骨水平角等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脊柱微调手法疗效优于屈膝屈髋垫枕整复手法;脊柱微调手法可动态调整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异常脊柱曲度和序列,改善脊柱承重力线,增强脊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滑脱 脊柱微调手法 脊柱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