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1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手炉:故宫里的古代“暖宝宝”
1
作者
周乾
《湖南农业》
2024年第3期54-54,共1页
手炉为我国古代冬季取暖用具之一,一般为铜质或琅质。其体积较小,造型多以方圆为基准。炉内装有燃炭,炉顶有镂空罩盖。手炉可手提、手捧或放入袖内用于取暖,类似于现代人用的“暖宝宝”。
关键词
手炉
冬季取暖
暖宝宝
古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清手炉:掌中的文化与艺术
2
作者
涂元元
《河北画报》
2024年第6期104-106,共3页
手炉,作为古代取暖之器,其实用性与艺术性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该文以明清手炉为研究对象,结合实物图像和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出明清手炉设计中蕴含的“中和为美”的设计意识;在材料、尺寸、工艺方面体现出宜物、宜人、文质相宜的文...
手炉,作为古代取暖之器,其实用性与艺术性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该文以明清手炉为研究对象,结合实物图像和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出明清手炉设计中蕴含的“中和为美”的设计意识;在材料、尺寸、工艺方面体现出宜物、宜人、文质相宜的文化内涵;装饰纹样上具有雅俗共赏的审美品味。明清手炉设计精巧、工艺精湛,是当时社会审美风格和文化风尚的代表。同页第一段,在第一句后面添加:其形制,按徐珂《清稗类钞·物品类》“手炉”条言:“为火炉之小者,其形或圆,或椭圆,或六角,盖必镂空,否则火熄,可笼之于袖,以铜制之,燃炭以取暖。”[1]其功能,主要是暖手熏衣,如文震享《长物志·器具》言:“熏衣炙手,袖炉最不可少。”[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手炉
设计意识
文化内涵
审美品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清手炉情理设计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怡凡
邓莉丽
《工业工程设计》
2023年第4期83-89,共7页
以明清手炉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的设计特征,探究其情理相融的设计思路。搜集关于手炉的实物图像及文献资料,从设计学角度分析其造型、材质,并从力学及人机工程学视角分析其尺寸、结构,阐述手炉理性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以明清手炉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的设计特征,探究其情理相融的设计思路。搜集关于手炉的实物图像及文献资料,从设计学角度分析其造型、材质,并从力学及人机工程学视角分析其尺寸、结构,阐述手炉理性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从设计美学和设计文化学角度研究其纹样的形式构成和意涵表征,剖析手炉感性设计的审美性和人文性。手炉作为独具明清时代特色的生活用具,其设计中“理”的方面主要体现于大小得宜、选材合理、造型适用,“情”的方面则体现于纹饰美观、一物多用、传情载意。手炉设计中“理”与“情”的设计元素缺一不可。研究其中的情理关系,有利于人们从中提炼出适合现代理念的设计方法,以技艺之美,实现情理相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手炉
理性设计
情感设计
工艺
纹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清造物设计审美倾向对手炉制作的影响
4
作者
沈鑫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2期46-48,共3页
手炉是中国古代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取暖工具,因精致小巧颇受人们喜爱。手炉既是日常的实用工具,又是精美的工艺美术品,凝结了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兴盛,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造物设计观念和文化内涵。但...
手炉是中国古代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取暖工具,因精致小巧颇受人们喜爱。手炉既是日常的实用工具,又是精美的工艺美术品,凝结了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兴盛,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造物设计观念和文化内涵。但是,随着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手炉自民国时期起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该文作者通过探讨手炉的起源、明清时期手炉繁盛的原因及其发展状况,阐释明清造物审美思想对手炉制作的影响,希望手炉制作这一古代传统工艺得到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炉
明清造物
审美倾向
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手炉纹饰与工艺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飞群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年第6期56-60,共5页
手炉为旧时掌中取暖工具。他的纹饰和工艺反映了当时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感情、崇尚、愿望和审美观等,其凝练的艺术审美、丰富的文化底蕴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享受。本文重点阐述了手炉的起源和发展,探析手炉纹饰和工艺中可能含有的丰...
手炉为旧时掌中取暖工具。他的纹饰和工艺反映了当时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感情、崇尚、愿望和审美观等,其凝练的艺术审美、丰富的文化底蕴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享受。本文重点阐述了手炉的起源和发展,探析手炉纹饰和工艺中可能含有的丰富意蕴,以便加以弘扬传播,让手炉艺术能够长久流传于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炉
纹饰
工艺
起源
演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只珍贵的手炉
6
作者
余天建
陈言观
《四川文物》
1985年第3期47-47,共1页
手炉是川东北大巴山一带冬季取暖用具。炉内放红火木炭,上盖纸灰蓄热,可以暖手。放在怀内,使人周身寒气远遁,故而雅号‘火龙袍’。 这只白铜手炉(图一),是红四方面军三十三军军长王维舟同志用过的革命文物。一九三四年年初,在红胜县苏...
手炉是川东北大巴山一带冬季取暖用具。炉内放红火木炭,上盖纸灰蓄热,可以暖手。放在怀内,使人周身寒气远遁,故而雅号‘火龙袍’。 这只白铜手炉(图一),是红四方面军三十三军军长王维舟同志用过的革命文物。一九三四年年初,在红胜县苏维埃政府的办公地(今万源县罗文区区公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炉
万源
白铜
纸灰
区公所
革命文物
川东北
公地
雅号
王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袖添香炉添暖——手炉小话
7
作者
施佳男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1年第3期37-39,共3页
手炉是古时中国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取暖工具,多为铜制。手炉造型别致,其纹饰和工艺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文化底蕴。本文重点以“形制”与“装饰纹样”为研究对象,探析手炉形制和纹饰中的丰富意蕴。
关键词
手炉
器型
装饰纹样
设计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宝·清朱漆描金龙凤纹手炉
8
作者
史大海
《时代邮刊》
2023年第23期13-13,共1页
所属时期:清代(1616-1911)收藏地:故宫博物院手炉是古人冬季常用的取暖之物,在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可以捧在手上,也能笼进袖内,极为方便。手炉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其结构分外壳和内胆两层。外壳可根据需要用不同的工艺制作和装饰,内胆一...
所属时期:清代(1616-1911)收藏地:故宫博物院手炉是古人冬季常用的取暖之物,在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可以捧在手上,也能笼进袖内,极为方便。手炉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其结构分外壳和内胆两层。外壳可根据需要用不同的工艺制作和装饰,内胆一般为铜制,架于外壳的口沿之上,以备燃炭。热量通过内外两层之间的空气进行传导,使外壳既温暖又不烫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凤纹
手炉
故宫博物院
工艺制作
内胆
描金
外壳
原文传递
至平实至奇:由“手炉”看《红楼梦》日常物象的叙事功能
被引量:
6
9
作者
赵毓龙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80,共18页
在《红楼梦》中,作者常以日用起居内的寻常物象为道具,来完成一种"至平,实至奇"的叙事构造,"手炉"就是典型的一例。作为日常器具,"手炉"很早便成为叙事文本的特写对象,并承担一定的叙事功能。但在《红楼...
在《红楼梦》中,作者常以日用起居内的寻常物象为道具,来完成一种"至平,实至奇"的叙事构造,"手炉"就是典型的一例。作为日常器具,"手炉"很早便成为叙事文本的特写对象,并承担一定的叙事功能。但在《红楼梦》中,作者对其进行了更为功能化、专属化的处理,通过再现若干主要人物之于"手炉"的个性化语言、行动,构造出一种特殊情态,使读者可借以窥察人物在特定时空环境和人际场域内的心理情绪。同时,"手炉"在控制话语时长、调节叙事节奏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物象
道具
叙事功能
手炉
原文传递
明清审美文化对手炉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
2
10
作者
严屏
苏昊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7-258,共2页
明清审美思想处于从古典和谐美向近代崇高美过渡的转型时期,文章通过对明清手炉纹样、造型、工艺、质地的研究,结合明清历史文献,分析了在明清审美文化的影响下,手炉创作所呈现出的文人情趣、民俗观念、华美风格等审美特征。
关键词
手炉
明清审美文化
审美情趣
原文传递
从两件漆描金手炉看乾隆时期宫廷漆器的艺术成就
被引量:
1
11
作者
刘显波
陈曦东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2年第11X期152-154,共3页
清乾隆时期宫廷漆器的制作工艺之考究可谓浑然天成,工艺技法在汲取国外漆工艺特色的同时得到逐步提升并有机地融合传统装饰元素将漆艺发展至全盛。文章通过朱漆描金龙凤纹手炉与黑漆描金手炉诸多方面的对比研究,结合漆艺相关历史文献,...
清乾隆时期宫廷漆器的制作工艺之考究可谓浑然天成,工艺技法在汲取国外漆工艺特色的同时得到逐步提升并有机地融合传统装饰元素将漆艺发展至全盛。文章通过朱漆描金龙凤纹手炉与黑漆描金手炉诸多方面的对比研究,结合漆艺相关历史文献,分析乾隆时期漆器描金工艺的艺术概念、传承特征、工艺特性等,从而对漆器描金工艺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描金工艺
乾隆时期
手炉
原文传递
手炉历史渊源探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严屏
苏昊
《艺术教育》
2014年第11期63-63,共1页
关于手炉的渊源,历史文献并未有确切的记载。文章通过对先秦至隋唐时期熏炉的演变,手炉与熏炉造型、功能的渊源以及手炉的历史文献三方面的研究,推论出手炉从熏炉演变而来,并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
关键词
手炉
熏炉
渊源
演变
原文传递
铜手炉
13
作者
杨书娟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8-168,共1页
手炉是冬季暖手用的小炉,多为铜质。以炉装炭火取暖,手炉又称"火笼",因其体小可以捧在手中,笼进袖内,所以又名"捧炉""袖炉"。铜手炉作为冬季暖手工具盛行于明清时期,铜手炉的制作工艺在明中后期达到鼎盛...
手炉是冬季暖手用的小炉,多为铜质。以炉装炭火取暖,手炉又称"火笼",因其体小可以捧在手中,笼进袖内,所以又名"捧炉""袖炉"。铜手炉作为冬季暖手工具盛行于明清时期,铜手炉的制作工艺在明中后期达到鼎盛,清代以后逐渐衰落。铜手炉虽然已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其本身所蕴藏的历史及艺术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收藏爱好者们喜爱的艺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炉
明中后期
制作工艺
艺术品
日常生活
明清
原文传递
雅玩手炉过暖冬
14
作者
刘善文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7年第2期127-129,共3页
冬天悄然临近,没有暖气的日子有些难熬,人们手握“暖宝宝”,我不禁替古人担忧:他们不怕冻手吗?其实,古人也有自己的暖手神器——手炉,这种高雅精致的器物近年来在拍场上炙手可热。手炉,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炉。它是旧时宫廷乃至民...
冬天悄然临近,没有暖气的日子有些难熬,人们手握“暖宝宝”,我不禁替古人担忧:他们不怕冻手吗?其实,古人也有自己的暖手神器——手炉,这种高雅精致的器物近年来在拍场上炙手可热。手炉,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炉。它是旧时宫廷乃至民间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手炉由炉身、炉底、炉盖(炉罩)、提梁(提柄)组成,因其小巧玲珑,盈盈可握,可置放于袖中或怀中随身携带。故又名“捧炉”或“袖炉”;又因其炉内装有炭火,故也称“火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天
古人
文玩
收藏
手炉
原文传递
小小手炉无俗情
15
作者
天元
《苏州杂志》
2000年第1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散文
地方风物题材
苏州市
手炉
原文传递
手炉
16
作者
蓝昌科
《百柳(简妙作文中学生必读)》
2011年第2期11-11,共1页
黑川利雄是日本著名的内科专家,在癌症治疗方面卓有成效。 他有一个保持了多年的习惯:每到冬天,他就在口袋中放个手炉,保持手总是热乎乎的。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到癌症研究所来就诊的,都是饱受病魔缠身之苦、抱着极大...
黑川利雄是日本著名的内科专家,在癌症治疗方面卓有成效。 他有一个保持了多年的习惯:每到冬天,他就在口袋中放个手炉,保持手总是热乎乎的。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到癌症研究所来就诊的,都是饱受病魔缠身之苦、抱着极大求生希望的癌症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手炉
》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原文传递
闲话暖手炉
17
作者
卜庆萍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7年第2期56-56,共1页
我收藏了一个暖手炉,暖手炉是古人冷冬里放在袖口暖手用的,很是小巧,像个小蛐蛐罐,我很喜欢,得闲时常常拿出来赏玩。每每此时,我便沉醉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里。
关键词
暖
手炉
民俗文化
收藏品
收藏价值
原文传递
古代紫铜暖手炉
18
作者
卜庆萍
《养生月刊》
2020年第11期1055-1055,共1页
我收藏了一个暧手炉,暖手炉是古人冷冬里放在袖口暧手用的,很是小巧,像个小蛐蛐罐,我很喜欢,得闲时常常拿出来赏玩。每每此时,我便沉醉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里。
关键词
手炉
民俗文化
博大精深
原文传递
中日所见晋唐时期的长柄香炉
被引量:
3
19
作者
冯慧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2-133,共12页
晋唐时期的长柄香炉在中国出土品和日本传世品中均有所见,本文梳理其实物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该如何准确命名,并将它们分为鹊尾、狮子镇、塔形镇和如意形几类,且进行时代先后排序,探讨其演变规律。笔者考察相关壁画内容组合和文献资...
晋唐时期的长柄香炉在中国出土品和日本传世品中均有所见,本文梳理其实物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该如何准确命名,并将它们分为鹊尾、狮子镇、塔形镇和如意形几类,且进行时代先后排序,探讨其演变规律。笔者考察相关壁画内容组合和文献资料,通过分析长柄香炉出现的场合,探讨了其具体用法,推测长柄香炉不仅仅用于供养,还有表示礼敬及导引的作用。其用途并不限于佛教,在道教文献中长柄香炉也不鲜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香炉实物
图像
手炉
佛教
供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茂陵出土“阳信家”铜器
被引量:
1
20
作者
贠安志
《人文杂志》
1984年第3期2-129,共2页
关键词
阳信
铜器
手炉
陕西
承盘
暖炉
熏炉
铜钟
铜鼎
竹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手炉:故宫里的古代“暖宝宝”
1
作者
周乾
机构
不详
出处
《湖南农业》
2024年第3期54-54,共1页
文摘
手炉为我国古代冬季取暖用具之一,一般为铜质或琅质。其体积较小,造型多以方圆为基准。炉内装有燃炭,炉顶有镂空罩盖。手炉可手提、手捧或放入袖内用于取暖,类似于现代人用的“暖宝宝”。
关键词
手炉
冬季取暖
暖宝宝
古代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清手炉:掌中的文化与艺术
2
作者
涂元元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
出处
《河北画报》
2024年第6期104-106,共3页
文摘
手炉,作为古代取暖之器,其实用性与艺术性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该文以明清手炉为研究对象,结合实物图像和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出明清手炉设计中蕴含的“中和为美”的设计意识;在材料、尺寸、工艺方面体现出宜物、宜人、文质相宜的文化内涵;装饰纹样上具有雅俗共赏的审美品味。明清手炉设计精巧、工艺精湛,是当时社会审美风格和文化风尚的代表。同页第一段,在第一句后面添加:其形制,按徐珂《清稗类钞·物品类》“手炉”条言:“为火炉之小者,其形或圆,或椭圆,或六角,盖必镂空,否则火熄,可笼之于袖,以铜制之,燃炭以取暖。”[1]其功能,主要是暖手熏衣,如文震享《长物志·器具》言:“熏衣炙手,袖炉最不可少。”[2]
关键词
明清
手炉
设计意识
文化内涵
审美品味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清手炉情理设计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怡凡
邓莉丽
机构
江苏大学
出处
《工业工程设计》
2023年第4期83-89,共7页
文摘
以明清手炉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的设计特征,探究其情理相融的设计思路。搜集关于手炉的实物图像及文献资料,从设计学角度分析其造型、材质,并从力学及人机工程学视角分析其尺寸、结构,阐述手炉理性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从设计美学和设计文化学角度研究其纹样的形式构成和意涵表征,剖析手炉感性设计的审美性和人文性。手炉作为独具明清时代特色的生活用具,其设计中“理”的方面主要体现于大小得宜、选材合理、造型适用,“情”的方面则体现于纹饰美观、一物多用、传情载意。手炉设计中“理”与“情”的设计元素缺一不可。研究其中的情理关系,有利于人们从中提炼出适合现代理念的设计方法,以技艺之美,实现情理相合。
关键词
明清
手炉
理性设计
情感设计
工艺
纹饰
Keywords
Ming and Qing hand stove
rational design
emotional design
workmanship
ornamentation
分类号
J524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清造物设计审美倾向对手炉制作的影响
4
作者
沈鑫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出处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2期46-48,共3页
文摘
手炉是中国古代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取暖工具,因精致小巧颇受人们喜爱。手炉既是日常的实用工具,又是精美的工艺美术品,凝结了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兴盛,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造物设计观念和文化内涵。但是,随着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手炉自民国时期起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该文作者通过探讨手炉的起源、明清时期手炉繁盛的原因及其发展状况,阐释明清造物审美思想对手炉制作的影响,希望手炉制作这一古代传统工艺得到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
手炉
明清造物
审美倾向
设计
分类号
TB472 [一般工业技术—工业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手炉纹饰与工艺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飞群
机构
舟山博物馆
出处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年第6期56-60,共5页
文摘
手炉为旧时掌中取暖工具。他的纹饰和工艺反映了当时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感情、崇尚、愿望和审美观等,其凝练的艺术审美、丰富的文化底蕴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享受。本文重点阐述了手炉的起源和发展,探析手炉纹饰和工艺中可能含有的丰富意蕴,以便加以弘扬传播,让手炉艺术能够长久流传于世。
关键词
手炉
纹饰
工艺
起源
演变
Keywords
hand warmer
ornamentation
craftsmanship: origin
development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只珍贵的手炉
6
作者
余天建
陈言观
出处
《四川文物》
1985年第3期47-47,共1页
文摘
手炉是川东北大巴山一带冬季取暖用具。炉内放红火木炭,上盖纸灰蓄热,可以暖手。放在怀内,使人周身寒气远遁,故而雅号‘火龙袍’。 这只白铜手炉(图一),是红四方面军三十三军军长王维舟同志用过的革命文物。一九三四年年初,在红胜县苏维埃政府的办公地(今万源县罗文区区公所)。
关键词
手炉
万源
白铜
纸灰
区公所
革命文物
川东北
公地
雅号
王维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袖添香炉添暖——手炉小话
7
作者
施佳男
机构
浙江省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1年第3期37-39,共3页
文摘
手炉是古时中国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取暖工具,多为铜制。手炉造型别致,其纹饰和工艺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文化底蕴。本文重点以“形制”与“装饰纹样”为研究对象,探析手炉形制和纹饰中的丰富意蕴。
关键词
手炉
器型
装饰纹样
设计美学
分类号
TS959.9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宝·清朱漆描金龙凤纹手炉
8
作者
史大海
机构
不详
出处
《时代邮刊》
2023年第23期13-13,共1页
文摘
所属时期:清代(1616-1911)收藏地:故宫博物院手炉是古人冬季常用的取暖之物,在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可以捧在手上,也能笼进袖内,极为方便。手炉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其结构分外壳和内胆两层。外壳可根据需要用不同的工艺制作和装饰,内胆一般为铜制,架于外壳的口沿之上,以备燃炭。热量通过内外两层之间的空气进行传导,使外壳既温暖又不烫手。
关键词
龙凤纹
手炉
故宫博物院
工艺制作
内胆
描金
外壳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至平实至奇:由“手炉”看《红楼梦》日常物象的叙事功能
被引量:
6
9
作者
赵毓龙
机构
辽宁大学文学院
出处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80,共18页
文摘
在《红楼梦》中,作者常以日用起居内的寻常物象为道具,来完成一种"至平,实至奇"的叙事构造,"手炉"就是典型的一例。作为日常器具,"手炉"很早便成为叙事文本的特写对象,并承担一定的叙事功能。但在《红楼梦》中,作者对其进行了更为功能化、专属化的处理,通过再现若干主要人物之于"手炉"的个性化语言、行动,构造出一种特殊情态,使读者可借以窥察人物在特定时空环境和人际场域内的心理情绪。同时,"手炉"在控制话语时长、调节叙事节奏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红楼梦
物象
道具
叙事功能
手炉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明清审美文化对手炉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
2
10
作者
严屏
苏昊
机构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7-258,共2页
文摘
明清审美思想处于从古典和谐美向近代崇高美过渡的转型时期,文章通过对明清手炉纹样、造型、工艺、质地的研究,结合明清历史文献,分析了在明清审美文化的影响下,手炉创作所呈现出的文人情趣、民俗观念、华美风格等审美特征。
关键词
手炉
明清审美文化
审美情趣
分类号
J505 [艺术—艺术设计]
K8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两件漆描金手炉看乾隆时期宫廷漆器的艺术成就
被引量:
1
11
作者
刘显波
陈曦东
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2年第11X期152-154,共3页
文摘
清乾隆时期宫廷漆器的制作工艺之考究可谓浑然天成,工艺技法在汲取国外漆工艺特色的同时得到逐步提升并有机地融合传统装饰元素将漆艺发展至全盛。文章通过朱漆描金龙凤纹手炉与黑漆描金手炉诸多方面的对比研究,结合漆艺相关历史文献,分析乾隆时期漆器描金工艺的艺术概念、传承特征、工艺特性等,从而对漆器描金工艺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关键词
漆器
描金工艺
乾隆时期
手炉
Keywords
Lacquer Ware
Golden Craft
Qian Long Period
Hand Warmer
分类号
J509.2 [艺术—艺术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手炉历史渊源探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严屏
苏昊
机构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艺术教育》
2014年第11期63-63,共1页
文摘
关于手炉的渊源,历史文献并未有确切的记载。文章通过对先秦至隋唐时期熏炉的演变,手炉与熏炉造型、功能的渊源以及手炉的历史文献三方面的研究,推论出手炉从熏炉演变而来,并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
关键词
手炉
熏炉
渊源
演变
分类号
G255.9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铜手炉
13
作者
杨书娟
机构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出处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8-168,共1页
文摘
手炉是冬季暖手用的小炉,多为铜质。以炉装炭火取暖,手炉又称"火笼",因其体小可以捧在手中,笼进袖内,所以又名"捧炉""袖炉"。铜手炉作为冬季暖手工具盛行于明清时期,铜手炉的制作工艺在明中后期达到鼎盛,清代以后逐渐衰落。铜手炉虽然已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其本身所蕴藏的历史及艺术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收藏爱好者们喜爱的艺术品。
关键词
手炉
明中后期
制作工艺
艺术品
日常生活
明清
分类号
K875.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雅玩手炉过暖冬
14
作者
刘善文
出处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7年第2期127-129,共3页
文摘
冬天悄然临近,没有暖气的日子有些难熬,人们手握“暖宝宝”,我不禁替古人担忧:他们不怕冻手吗?其实,古人也有自己的暖手神器——手炉,这种高雅精致的器物近年来在拍场上炙手可热。手炉,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炉。它是旧时宫廷乃至民间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手炉由炉身、炉底、炉盖(炉罩)、提梁(提柄)组成,因其小巧玲珑,盈盈可握,可置放于袖中或怀中随身携带。故又名“捧炉”或“袖炉”;又因其炉内装有炭火,故也称“火笼”。
关键词
冬天
古人
文玩
收藏
手炉
分类号
TS974.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小小手炉无俗情
15
作者
天元
出处
《苏州杂志》
2000年第1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散文
地方风物题材
苏州市
手炉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手炉
16
作者
蓝昌科
出处
《百柳(简妙作文中学生必读)》
2011年第2期11-11,共1页
文摘
黑川利雄是日本著名的内科专家,在癌症治疗方面卓有成效。 他有一个保持了多年的习惯:每到冬天,他就在口袋中放个手炉,保持手总是热乎乎的。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到癌症研究所来就诊的,都是饱受病魔缠身之苦、抱着极大求生希望的癌症病人。
关键词
《
手炉
》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闲话暖手炉
17
作者
卜庆萍
机构
山东省微山县民政局
出处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7年第2期56-56,共1页
文摘
我收藏了一个暖手炉,暖手炉是古人冷冬里放在袖口暖手用的,很是小巧,像个小蛐蛐罐,我很喜欢,得闲时常常拿出来赏玩。每每此时,我便沉醉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里。
关键词
暖
手炉
民俗文化
收藏品
收藏价值
分类号
K928.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G894 [文化科学—体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古代紫铜暖手炉
18
作者
卜庆萍
机构
不详
出处
《养生月刊》
2020年第11期1055-1055,共1页
文摘
我收藏了一个暧手炉,暖手炉是古人冷冬里放在袖口暧手用的,很是小巧,像个小蛐蛐罐,我很喜欢,得闲时常常拿出来赏玩。每每此时,我便沉醉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里。
关键词
手炉
民俗文化
博大精深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日所见晋唐时期的长柄香炉
被引量:
3
19
作者
冯慧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2-133,共12页
文摘
晋唐时期的长柄香炉在中国出土品和日本传世品中均有所见,本文梳理其实物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该如何准确命名,并将它们分为鹊尾、狮子镇、塔形镇和如意形几类,且进行时代先后排序,探讨其演变规律。笔者考察相关壁画内容组合和文献资料,通过分析长柄香炉出现的场合,探讨了其具体用法,推测长柄香炉不仅仅用于供养,还有表示礼敬及导引的作用。其用途并不限于佛教,在道教文献中长柄香炉也不鲜见。
关键词
长柄香炉实物
图像
手炉
佛教
供养
Keywords
Long-handled incense burners, Iconography, Handwarmer, Buddhism, Patron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茂陵出土“阳信家”铜器
被引量:
1
20
作者
贠安志
出处
《人文杂志》
1984年第3期2-129,共2页
关键词
阳信
铜器
手炉
陕西
承盘
暖炉
熏炉
铜钟
铜鼎
竹节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手炉:故宫里的古代“暖宝宝”
周乾
《湖南农业》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明清手炉:掌中的文化与艺术
涂元元
《河北画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明清手炉情理设计
陈怡凡
邓莉丽
《工业工程设计》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明清造物设计审美倾向对手炉制作的影响
沈鑫
《美术教育研究》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手炉纹饰与工艺
李飞群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一只珍贵的手炉
余天建
陈言观
《四川文物》
198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红袖添香炉添暖——手炉小话
施佳男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国宝·清朱漆描金龙凤纹手炉
史大海
《时代邮刊》
2023
0
原文传递
9
至平实至奇:由“手炉”看《红楼梦》日常物象的叙事功能
赵毓龙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6
原文传递
10
明清审美文化对手炉创作的影响
严屏
苏昊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4
2
原文传递
11
从两件漆描金手炉看乾隆时期宫廷漆器的艺术成就
刘显波
陈曦东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2
1
原文传递
12
手炉历史渊源探究
严屏
苏昊
《艺术教育》
2014
1
原文传递
13
铜手炉
杨书娟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14
雅玩手炉过暖冬
刘善文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7
0
原文传递
15
小小手炉无俗情
天元
《苏州杂志》
2000
0
原文传递
16
手炉
蓝昌科
《百柳(简妙作文中学生必读)》
2011
0
原文传递
17
闲话暖手炉
卜庆萍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7
0
原文传递
18
古代紫铜暖手炉
卜庆萍
《养生月刊》
2020
0
原文传递
19
中日所见晋唐时期的长柄香炉
冯慧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陕西茂陵出土“阳信家”铜器
贠安志
《人文杂志》
198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