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编辑才具及其历史局限
1
作者 肖星明 《出版发行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个人才具 精品 编辑才具 历史局限
下载PDF
试评北齐文宣帝高洋之器识与才具——兼论渤海高氏之家族精神气质
2
作者 李文才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3-111,共9页
北齐文宣帝高洋并非传统评价所说的"淫暴"之君,而是一位"志识沈敏,外柔内刚,果敢能断",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颇有作为的君主,其器识和才具均十分突出。高洋在统治前后期的表现相差甚大,与其家族精神气质有一定关系,... 北齐文宣帝高洋并非传统评价所说的"淫暴"之君,而是一位"志识沈敏,外柔内刚,果敢能断",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颇有作为的君主,其器识和才具均十分突出。高洋在统治前后期的表现相差甚大,与其家族精神气质有一定关系,渤海高氏之家族精神气质主要表现为尚武好侠、嗜酒好色、智商较高而情商欠缺等几个方面,高洋晚年在政治上的"昏暴",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精神病态(或变态人格)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洋 器识才具 渤海高氏 家族精神气质
下载PDF
吴佩孚与陈炯明同异初探:以际遇、品德、才具为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友乔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1-15,共5页
吴佩孚和陈炯明都是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其人生结局都以失败而告终。从际遇、品德、才具等三个维度进行探析,可以发现,二人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交织。但对于吴氏的评价,人们能超越政治立场而崇敬其人格;对于陈氏则国共两党皆视之为&qu... 吴佩孚和陈炯明都是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其人生结局都以失败而告终。从际遇、品德、才具等三个维度进行探析,可以发现,二人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交织。但对于吴氏的评价,人们能超越政治立场而崇敬其人格;对于陈氏则国共两党皆视之为"叛"为"逆"。他们何以失败?人们对他们的评价何以如此悬绝?本文拟探寻二人失败以及国共两党对其评价之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佩孚 陈炯明 同异 际遇 品德 才具
下载PDF
孔门三弟子比较论说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存光 史少秦 《管子学刊》 CSSCI 2013年第3期70-74,共5页
孔门十哲,出类拔萃者莫若颜回、子贡、子路,且此三人之身世、性情、才具、道德修为和成就各有风华,但又殊途同归:共同维护了孔门,光大了儒家。孔子称得上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为伟大的教育家,颜回、子贡、子路三人各方面的修为和成就,... 孔门十哲,出类拔萃者莫若颜回、子贡、子路,且此三人之身世、性情、才具、道德修为和成就各有风华,但又殊途同归:共同维护了孔门,光大了儒家。孔子称得上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为伟大的教育家,颜回、子贡、子路三人各方面的修为和成就,莫不大大受惠于夫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卓越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式。三人也没有辜负孔子的教导,以身垂范,较好地诠释了孔子儒家所宣扬的"仁、智、勇";并与其师一道,在乱世中矢志不渝,坚守道义,追求理想,为儒学的传播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回 子贡 子路 才具性情 道德修为
下载PDF
唐代士人群体的郎官意识
5
作者 颜程龙 《保定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47-52,共6页
唐代士人群体对担任三省六部二十六司的郎官有着极高的认同,这种认同源自唐代郎官群体的自我意识,才具之美、位近赤墀、迁转要津,是唐代士人群体对郎官的职位认同,也是士人群体珍重郎官职位的重要原因。因为对才具之美的重视,唐代郎官... 唐代士人群体对担任三省六部二十六司的郎官有着极高的认同,这种认同源自唐代郎官群体的自我意识,才具之美、位近赤墀、迁转要津,是唐代士人群体对郎官的职位认同,也是士人群体珍重郎官职位的重要原因。因为对才具之美的重视,唐代郎官这一群体对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士人 郎官 郎官意识 职位认同 才具之美
下载PDF
荀子“性恶论”探讨——兼与孟子“性善论”比较
6
作者 陈荣佳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12年第2期65-69,共5页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大思想家,他认为,人性是恶的,但人有理解和实践礼义法度的资质和才具,可以在后天通过自己努力磨砺,并在贤师和良友帮助下,化性起伪,而趋于善,并最终成为圣人。荀子"性恶论"与孟子"性善论"表面看起...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大思想家,他认为,人性是恶的,但人有理解和实践礼义法度的资质和才具,可以在后天通过自己努力磨砺,并在贤师和良友帮助下,化性起伪,而趋于善,并最终成为圣人。荀子"性恶论"与孟子"性善论"表面看起来大相径庭,但完整考察他们关于人性的思想,则是可相通的,而荀子实际上也有被误解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孟子 人性 善端 资质 才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