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东汉末的才性问题
1
作者
张娟
《泰山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85-89,共5页
才性问题作为汉末探寻理想人物素质标准的公众话题,历史渊源久远.它在汉武帝时期因董仲舒人性论对政治人物的设想而深化,并在汉末因标准冲突引发社会冲突,从而诱生理论上的思考。才性问题在作为政治问题的表象背后,体现了汉末时代对...
才性问题作为汉末探寻理想人物素质标准的公众话题,历史渊源久远.它在汉武帝时期因董仲舒人性论对政治人物的设想而深化,并在汉末因标准冲突引发社会冲突,从而诱生理论上的思考。才性问题在作为政治问题的表象背后,体现了汉末时代对理想、人物素质内涵的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性问题
东汉末期
理想人物
素质标准
政治人物
人性论
思想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末晋初的才性之辩与嵇康之死
2
作者
张廷银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72-76,共5页
在党派纷争十分激烈的汉末晋初时期,关于才性问题的辩论与其时的政治斗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从而每一个染指其中的人,都会随着其所执才性认识的不同而出现政治命运的差异。竹林名士嵇康虽然并不以析辩才性扬名,可他在事实上又的的...
在党派纷争十分激烈的汉末晋初时期,关于才性问题的辩论与其时的政治斗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从而每一个染指其中的人,都会随着其所执才性认识的不同而出现政治命运的差异。竹林名士嵇康虽然并不以析辩才性扬名,可他在事实上又的的确确陷入了这场论辩之中,所以他的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性
之辩
嵇康
司马氏
“唯才是举”
才性问题
人生悲剧
世说新语
才性
四本
三国志
政治斗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魏晋“四本才性”之辩述略
被引量:
1
3
作者
田文棠
刘学智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20-25,共6页
本文较为系统地探讨了魏晋“才性之辩”的内容特征,哲学倾向及理论意义,认为这场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从传统天人模式向以人的理性自觉为主题的魏晋精神的转机;才性“合、同”论与“异、离”论分别反映了“士”阶层中不同政治地...
本文较为系统地探讨了魏晋“才性之辩”的内容特征,哲学倾向及理论意义,认为这场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从传统天人模式向以人的理性自觉为主题的魏晋精神的转机;才性“合、同”论与“异、离”论分别反映了“士”阶层中不同政治地位的人们的思想要求,表现出不同的哲学倾向;其思维的共同取向,是把汉末“清议”中“臧否人物”的具体评论推向对鉴识人物的抽象标准、原则的本体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才性问题
理性自觉
理论意义
哲学
才性
四本
本体
基本观点
侯外庐
冯友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魏晋“才性之辩”及其人才教育思想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传燧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49-53,共5页
魏晋“才性之辩”及其人才教育思想张传燧廖其发同志《魏晋“才性之辩”考论》一文(见《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1990年第2期)对“才”、“性”的含义作了翔实论证,读后很受启发。但对“才性之辩”的背景、核心及其与人才教育...
魏晋“才性之辩”及其人才教育思想张传燧廖其发同志《魏晋“才性之辩”考论》一文(见《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1990年第2期)对“才”、“性”的含义作了翔实论证,读后很受启发。但对“才性之辩”的背景、核心及其与人才教育的关系等问题语焉未详;同时把“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性
之辩
魏晋南北朝
人才教育
教育学习
人才价值观
“唯才是举”
《人物志》
颜之推
培养目标
才性问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魏晋之际的“才性之辩”
被引量:
1
5
作者
傅云龙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64-73,共10页
魏晋之际的“名理学”即辩名析理之学,是由汉代社会政治伦理思想演化而来的,也是魏晋清谈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名分之理”,建伦常,设百官,是谓“名分”。也就是说,人君臣民各有其固定的职位。其中虽然包括...
魏晋之际的“名理学”即辩名析理之学,是由汉代社会政治伦理思想演化而来的,也是魏晋清谈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名分之理”,建伦常,设百官,是谓“名分”。也就是说,人君臣民各有其固定的职位。其中虽然包括有伦常的意义,但主要是就政治理论方面而言的。一是指“名目之理”,识察人物,量才以彰其用,是谓“名目”。这是就讨论人物才性而言,主要是从伦理道德方面来说的。两个方面的含义既相联系亦可有所区别。魏晋之际把才性之辩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提了出来,不是偶然的,它标志了由汉代经学和伦理思想向魏晋玄学和伦理思想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玄学
唯才是举
刘邵
才性问题
圣人
汉代社会
魏晋清谈
曹操
汉代经学
综核名实
原文传递
我国历史上的才性之辩
6
作者
温克勤
《天津社会科学》
1982年第4期72-79,共8页
才,才能;性,德行。才性之辩也称作才德之辩。辩论的目的在于怎样认识才能和道德的关系,以解决评价和使用人才的标准问题。魏晋时期有所谓“才性四本”论的争论。“魏志曰:会论才性同异传于世。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
才,才能;性,德行。才性之辩也称作才德之辩。辩论的目的在于怎样认识才能和道德的关系,以解决评价和使用人才的标准问题。魏晋时期有所谓“才性四本”论的争论。“魏志曰:会论才性同异传于世。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也。尚书傅嘏论‘同’,中书令李丰论‘异’,侍郎钟会论‘合’,屯骑校尉王广论‘离’,文多不载”(《世说新语》《文学篇》,刘孝标注)。这一争论向来为学者所重视,并尽力利用可能挖掘到的有关历史材料论述其所反映的社会政治意义,这当然是很重要的。然而,笔者认为魏晋时期关于才性同、异、合、离的辩难,固然有其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但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关于人才标准问题长期讨论的继续和深化,而且这一辩难在魏晋以后也并未结束。因此,如果我们不局限于才性四本论的辩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性
四本
才性
之辩
才性
关系
才性问题
魏晋时期
我国历史
魏征
重德
人才标准
宋明道学
原文传递
第五讲 秦—唐时期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被引量:
1
7
作者
江万秀
李春秋
《道德与文明》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3-34,32,共3页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从此我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从秦开始,中经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直到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前期阶段。这个时期德育思想的内容...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从此我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从秦开始,中经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直到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前期阶段。这个时期德育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并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历史地形成了某些阶段性特征。 一、秦汉时期 自秦以来,新兴地主阶级为巩固政权而营造新的上层建筑,选择自己的统治思想及其理论重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思想
唐时期
基本内容
才性问题
儒学
独尊儒术
巩固政权
玄学
统治思想
嵇康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东汉末的才性问题
1
作者
张娟
机构
重庆师范学院历史学系
出处
《泰山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85-89,共5页
文摘
才性问题作为汉末探寻理想人物素质标准的公众话题,历史渊源久远.它在汉武帝时期因董仲舒人性论对政治人物的设想而深化,并在汉末因标准冲突引发社会冲突,从而诱生理论上的思考。才性问题在作为政治问题的表象背后,体现了汉末时代对理想、人物素质内涵的界定。
关键词
才性问题
东汉末期
理想人物
素质标准
政治人物
人性论
思想精神
Keywords
end of Eastern Han Dynasty
issue of talent and humanity research
分类号
C96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K23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末晋初的才性之辩与嵇康之死
2
作者
张廷银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72-76,共5页
文摘
在党派纷争十分激烈的汉末晋初时期,关于才性问题的辩论与其时的政治斗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从而每一个染指其中的人,都会随着其所执才性认识的不同而出现政治命运的差异。竹林名士嵇康虽然并不以析辩才性扬名,可他在事实上又的的确确陷入了这场论辩之中,所以他的死...
关键词
才性
之辩
嵇康
司马氏
“唯才是举”
才性问题
人生悲剧
世说新语
才性
四本
三国志
政治斗争
分类号
K235.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魏晋“四本才性”之辩述略
被引量:
1
3
作者
田文棠
刘学智
机构
西安统计学院
陕西师大政教系
出处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20-25,共6页
文摘
本文较为系统地探讨了魏晋“才性之辩”的内容特征,哲学倾向及理论意义,认为这场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从传统天人模式向以人的理性自觉为主题的魏晋精神的转机;才性“合、同”论与“异、离”论分别反映了“士”阶层中不同政治地位的人们的思想要求,表现出不同的哲学倾向;其思维的共同取向,是把汉末“清议”中“臧否人物”的具体评论推向对鉴识人物的抽象标准、原则的本体探讨。
关键词
魏晋
才性问题
理性自觉
理论意义
哲学
才性
四本
本体
基本观点
侯外庐
冯友兰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魏晋“才性之辩”及其人才教育思想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传燧
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49-53,共5页
文摘
魏晋“才性之辩”及其人才教育思想张传燧廖其发同志《魏晋“才性之辩”考论》一文(见《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1990年第2期)对“才”、“性”的含义作了翔实论证,读后很受启发。但对“才性之辩”的背景、核心及其与人才教育的关系等问题语焉未详;同时把“才性...
关键词
才性
之辩
魏晋南北朝
人才教育
教育学习
人才价值观
“唯才是举”
《人物志》
颜之推
培养目标
才性问题
分类号
G529.35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魏晋之际的“才性之辩”
被引量:
1
5
作者
傅云龙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64-73,共10页
文摘
魏晋之际的“名理学”即辩名析理之学,是由汉代社会政治伦理思想演化而来的,也是魏晋清谈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名分之理”,建伦常,设百官,是谓“名分”。也就是说,人君臣民各有其固定的职位。其中虽然包括有伦常的意义,但主要是就政治理论方面而言的。一是指“名目之理”,识察人物,量才以彰其用,是谓“名目”。这是就讨论人物才性而言,主要是从伦理道德方面来说的。两个方面的含义既相联系亦可有所区别。魏晋之际把才性之辩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提了出来,不是偶然的,它标志了由汉代经学和伦理思想向魏晋玄学和伦理思想的转变。
关键词
魏晋玄学
唯才是举
刘邵
才性问题
圣人
汉代社会
魏晋清谈
曹操
汉代经学
综核名实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历史上的才性之辩
6
作者
温克勤
机构
天津市伦理学会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1982年第4期72-79,共8页
文摘
才,才能;性,德行。才性之辩也称作才德之辩。辩论的目的在于怎样认识才能和道德的关系,以解决评价和使用人才的标准问题。魏晋时期有所谓“才性四本”论的争论。“魏志曰:会论才性同异传于世。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也。尚书傅嘏论‘同’,中书令李丰论‘异’,侍郎钟会论‘合’,屯骑校尉王广论‘离’,文多不载”(《世说新语》《文学篇》,刘孝标注)。这一争论向来为学者所重视,并尽力利用可能挖掘到的有关历史材料论述其所反映的社会政治意义,这当然是很重要的。然而,笔者认为魏晋时期关于才性同、异、合、离的辩难,固然有其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但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关于人才标准问题长期讨论的继续和深化,而且这一辩难在魏晋以后也并未结束。因此,如果我们不局限于才性四本论的辩难。
关键词
才性
四本
才性
之辩
才性
关系
才性问题
魏晋时期
我国历史
魏征
重德
人才标准
宋明道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第五讲 秦—唐时期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被引量:
1
7
作者
江万秀
李春秋
出处
《道德与文明》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3-34,32,共3页
文摘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从此我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从秦开始,中经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直到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前期阶段。这个时期德育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并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历史地形成了某些阶段性特征。 一、秦汉时期 自秦以来,新兴地主阶级为巩固政权而营造新的上层建筑,选择自己的统治思想及其理论重心,
关键词
德育思想
唐时期
基本内容
才性问题
儒学
独尊儒术
巩固政权
玄学
统治思想
嵇康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东汉末的才性问题
张娟
《泰山学院学报》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汉末晋初的才性之辩与嵇康之死
张廷银
《求是学刊》
CSSCI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魏晋“四本才性”之辩述略
田文棠
刘学智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魏晋“才性之辩”及其人才教育思想
张传燧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魏晋之际的“才性之辩”
傅云龙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1
原文传递
6
我国历史上的才性之辩
温克勤
《天津社会科学》
1982
0
原文传递
7
第五讲 秦—唐时期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江万秀
李春秋
《道德与文明》
北大核心
1992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