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扎日加花岗岩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边飞 吴柏林 +7 位作者 高永旺 张昆宏 李连松 王福德 马晔 吴伟 王海桐 魏安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25-640,共16页
扎日加花岗岩直接侵入到已发生褶皱的三叠纪地层中,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两者呈渐变过渡关系,岩石具粗粒结构或斑状结构。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北巴颜喀拉扎日加花岗岩具有高硅〔w(SiO2)为66·29%~73·03%〕、高... 扎日加花岗岩直接侵入到已发生褶皱的三叠纪地层中,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两者呈渐变过渡关系,岩石具粗粒结构或斑状结构。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北巴颜喀拉扎日加花岗岩具有高硅〔w(SiO2)为66·29%~73·03%〕、高碱(ALK=6·59~9·26)、过铝质(ASI=1·45~1·648)的特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表现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具中等至弱Eu的负异常;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表现出相对富集Cs、Rb、Ba、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LREE,亏损Nb、Ta、Zr、Hf、HREE等高场强元素,指示其为壳源型高钾钙碱性系列的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在主量元素构造判别图解FeO*/(FeO*+MgO)-SiO2和R1-R2及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解Rb-(Y-Nb)、Rb-(Yb+Ta)、Ta-Yb、Nb-Y及Rb-H-fTa上,所有点均落于同碰撞或后碰撞花岗岩区,且都落于Sr-Yb图的低Sr、低Yb区,表明扎日加花岗岩形成于巴颜喀拉山造山带陆内碰撞造山阶段的同碰撞至后碰撞初期,为挤压向拉张构造体制转变的过渡时期,以挤压构造环境为主。LA-ICP-MS微区原位U-Pb定年获得该岩体的侵位时间为200Ma左右,属晚三叠世—早侏罗纪,表明大场地区处于巴颜喀拉造山带陆内碰撞造山阶段的同碰撞向后碰撞初过渡时期,并且至少在(193±4)Ma时已进入伸展构造环境。对比已有的大场金矿成矿年龄,显示扎日加花岗岩与大场金矿的形成均为巴颜喀拉造山带陆内碰撞造山阶段的产物成岩与成矿之间可能存在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LA-ICP-MSU-PB定年 构造环境 扎日加花岗岩 大场金矿 巴颜喀拉 青海
下载PDF
扎日加变质核杂岩的确定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建放 陈丽娟 +4 位作者 任二峰 常有英 王国良 马延景 黄清华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02-109,共8页
产于北巴颜喀拉山扎日加地区的变质核杂岩具有典型的二层结构。由构造片岩、构造片麻岩、千枚岩等组成穹状背斜核,其中心为燕山期二长花岗岩体,盖层为巴颜喀拉山群浅变质砂板岩。核部与盖层之间为剥离断层。它的厘定表明巴颜喀拉沉积盆... 产于北巴颜喀拉山扎日加地区的变质核杂岩具有典型的二层结构。由构造片岩、构造片麻岩、千枚岩等组成穹状背斜核,其中心为燕山期二长花岗岩体,盖层为巴颜喀拉山群浅变质砂板岩。核部与盖层之间为剥离断层。它的厘定表明巴颜喀拉沉积盆地下面存在中元古界的古老基底,并对大场金矿的成因类型提出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日加 变质核杂岩 剥离断层 二层结构
下载PDF
青海扎日加地区马尔争组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构造环境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延景 李成福 +2 位作者 谢晓岚 马文 李戬 《矿产勘查》 2018年第10期1841-1851,共11页
青海扎日加地区集中分布一套基性火山岩,赋存于早-中二叠统马尔争组地层中。通过对该套基性火山岩岩石组合、地球化学及锆石U-Pb测年研究,表明该套火山岩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具有低硅、铝、钠、钾、贫铁,高钛、镁,富钙的特点。岩石SiO_2... 青海扎日加地区集中分布一套基性火山岩,赋存于早-中二叠统马尔争组地层中。通过对该套基性火山岩岩石组合、地球化学及锆石U-Pb测年研究,表明该套火山岩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具有低硅、铝、钠、钾、贫铁,高钛、镁,富钙的特点。岩石SiO_2平均含量47. 75%,K_2O含量为0. 44%~4. 06%,岩石属低钾系列,里特曼指数σ在0. 13~3. 15,碱度率为1. 04~1. 66,属铝过饱和低钾拉斑玄武岩系列。稀土元素∑REE含量为43. 81×10^(-6)~134. 61×10^(-6),总量偏低,LREE/HREE=1. 13~8. 31,(La/Yb) n=0. 44~13. 16,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部分样品轻稀土亏损。微量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Sr、K、Rb较亏损,Ba、Th较富集,可能代表了快速扩张的洋脊及洋岛富集的环境。在马尔争组灰绿色玄武岩中获得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78. 0±1. 9) Ma,形成时代为早二叠世晚期-中二叠世早期。综合分析认为,马尔争组火山岩形成构造环境主要为大洋中脊环境区,兼有富集洋岛型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争组 基性火山岩 锆石U-PB 地球化学 扎日加地区
下载PDF
青海扎日加地区晚三叠世侵入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4
作者 马延景 谢晓岚 +3 位作者 于小亮 杨延乾 李戬 马文 《矿产勘查》 2017年第2期196-206,共11页
青海扎日加地区分布有大量中酸性侵入岩,岩性组合主要由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正长花岗岩3类组成,岩石中SiO_2(67.38%~76.03%)含量逐渐增高,Al_2O_3(13.62%~15.48%)、CaO(0.6%~3.02%)、MgO(0.12%~1.69%)、... 青海扎日加地区分布有大量中酸性侵入岩,岩性组合主要由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正长花岗岩3类组成,岩石中SiO_2(67.38%~76.03%)含量逐渐增高,Al_2O_3(13.62%~15.48%)、CaO(0.6%~3.02%)、MgO(0.12%~1.69%)、K_2O(3.00%~4.51%)、Ti O_2(0.05%~0.66%),碱度率AR=2.01~3.59,大于1;里特曼指数δ在1.42~1.98,属过铝质—钙碱性或碱性花岗岩;稀土总量中等(∑REE=83.09×10-6~222.27×10-6),稀土元素标准化曲线为向右陡倾的富集型曲线,铕处"V"型较明显,同时各曲线近于平行;岩石中Rb、Th明显富积,Ba、Nb、Hf、Zr不同程度亏损,以上特征显示岩石具壳型花岗岩特征。在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获得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03.34±0.72)Ma,表明巴颜喀拉山浊积盆地区的同碰撞花岗岩发生在晚三叠世并持续至早侏罗世,在构造阶段上属于从挤压构造体制向伸展构造体制转化的转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岩 锆石U—Pb 地球化学 二长花岗岩 青海 扎日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