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扒窃入罪的合理范围——兼评“两高”关于扒窃的限制性解释
1
作者 吴卫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4-77,共4页
《刑法修正案(八)》适时地将扒窃纳入刑法范围予以规制,但在维护社会秩序与保障人权之间存在激烈矛盾,加之无数额、无情节限制,因而引发了较大的争议。尽管两高的司法解释作出了公共场所与随身携带的限制,但处罚的范围仍然过大,与扒窃... 《刑法修正案(八)》适时地将扒窃纳入刑法范围予以规制,但在维护社会秩序与保障人权之间存在激烈矛盾,加之无数额、无情节限制,因而引发了较大的争议。尽管两高的司法解释作出了公共场所与随身携带的限制,但处罚的范围仍然过大,与扒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相称,还是存在不足之处。以限制入罪为视角,通过厘清扒窃的行为性质,区分既遂与未遂,合理适用刑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圈定扒窃入罪的合理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扒窃入罪 刑法谦抑性 行相适应 限缩解释 刑法第13条但书
下载PDF
对扒窃入罪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平 《西部(新文学)(上)》 2011年第11X期15-23,共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39条规定了扒窃入罪以后,司法实践中扒窃入罪案大增,引起了社会对扒窃入罪的广泛争议。笔者结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刑法的谦抑性理论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坚持文理解释与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39条规定了扒窃入罪以后,司法实践中扒窃入罪案大增,引起了社会对扒窃入罪的广泛争议。笔者结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刑法的谦抑性理论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坚持文理解释与目的解释相统一的原则,对扒窃入罪进行了深入的理性剖析,以期在司法实践中正确理解和适用《刑法修正案(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扒窃入罪 宽严相济 刑法谦抑性 文理解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