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对扒窃行为的理解及司法适用的探讨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时方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出处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2-15,共4页
-
文摘
扒窃行为由于严重侵犯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社会危害性较为严重,因而《刑法修正案(八)》将扒窃入刑并于去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但由于"扒窃"本身并非法律用语,全国人大常委会及两高又未对扒窃作出明确的法律解释,导致扒窃入刑虽将近一年,但在相关案件法律适用上并没有统一标准,司法判决也较为混乱,引起了理论界及实务部门的激烈讨论。本文拟从扒窃行为的特征、对相关条文的解读、对扒窃入刑、量刑标准等几方面着手理解扒窃入刑,以有利于司法实践中具体难题的解决。
-
关键词
扒窃行为
行为特征
司法适用
-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对《刑法修正案(八)》扒窃行为适用的理解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时方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5-57,共3页
-
文摘
成立扒窃必须具备两方面特征:空间特征和对象特征,认定扒窃不需要以携带凶器为限制,但如果扒窃一律入刑,将给一线办案工作带来极大压力,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应解释,以规范、统一入刑标准,对扒窃入刑的行为进行严格的限定。
-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扒窃行为
司法解释
-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盗窃罪中扒窃行为的争议问题探究
- 3
-
-
作者
孔利坤
-
机构
河北经贸大学
-
出处
《成长》
2021年第2期56-56,58,共2页
-
文摘
扒窃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窃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对他人财产造成侵犯的行为。在刑法修正案(八)中,明确规定扒窃属于盗窃罪的罪状之一,构成行为犯罪。盗窃罪中扒窃问题的实施在“公共场所”与“随身携带”的认定及发生形态依旧存在争议,因此,盗窃罪中的扒窃问题在事实案件中如何定性定罪成为重要研究之一。
-
关键词
盗窃罪
扒窃行为
公共场所
随身携带
-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扒窃行为入罪论
被引量:4
- 4
-
-
作者
董玉庭
-
机构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检察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
-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0-16,共7页
-
文摘
扒窃行为的司法认定存在较大争议,其中扒窃行为是否必须发生在公共场所及扒窃对象是否必须为贴身财物是争议的核心。扒窃单独入罪的立法合理性基础是贴身财物被窃取导致的违法性升高。扒窃的行为类型应该界定在窃取贴身财物,行为是否发生在公共场所与扒窃行为的认定无关。扒窃价值微小财物的行为能否定罪处罚,刑法第十三条中的"但书"可以作为出罪的法律依据。
-
关键词
扒窃
扒窃行为的典型样态
贴身财物
公共场所
-
分类号
D924.35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浅析列车扒窃与反扒窃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孙国成
-
机构
大连铁路公安处治安科
-
出处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15-18,共4页
-
文摘
旅客列车上的扒窃与反扒窃是一对矛盾。列车扒窃的主要成因:一是扒手利用旅客丧失自防能力时行窃,二是扒手利用特定时空条件实施扒窃,三是扒手利用扒窃技能实施扒窃,四是扒手利用列车防范失控条件作案。常见的扒窃手段有:掏包、摘挂、割包、抽芯、调包等。列车反扒工作必须做好控制、识别、抓获和审查工作。反扒工作的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反扒队伍的体制应尽快规范,二是切实加强反扒队伍建设,三是高度重视反扒工作的业务基础建设。
-
关键词
旅客列车
扒窃行为
反扒窃行为
反扒工作
公安保卫工作
犯罪动机
-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乘车防扒有窍门
- 6
-
-
作者
李忠
-
出处
《致富天地》
2006年第3期9-9,共1页
-
文摘
对农民朋友来说,务工经商免不了要乘车坐船,因此,防范扒窃很重要。下面简要介绍几种防扒窃方法。
-
关键词
乘车
船
扒窃行为
防扒措施
眼睛
衣着
-
分类号
U293.1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
题名试述识别扒手的方法与技巧
被引量:1
- 7
-
-
作者
赵冠华
-
机构
武汉市人民警察培训学院
-
出处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76-79,共4页
-
文摘
识别扒手是警察实施反扒战术的前提和基础,警察应把握扒窃案件特有的规律,从扒手的言行、举止和穿着打扮等外显特征入手,利用直接观察、间接观察、触觉感知、特勤指认、物证倒查等方法,遵循隐蔽、有利、安全的原则,按照伪装、接近、辨别、确认等识别的程序和步骤,做到对扒窃案件的精确打击。
-
关键词
扒窃类违法犯罪行为
识剐
方法
-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