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游客对境外“打工度假”的风险感知及旅游动机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程圩 张霄玥 隋丽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97,共8页
打工度假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且以青年群体为主,对旅游风险感知和旅游动机的研究对其未来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通过问卷调查,用因子分析法萃取出4项打工度假的旅游风险感知因子(国内环境、文化差异、身心安全和目的地工作环境)、3项... 打工度假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且以青年群体为主,对旅游风险感知和旅游动机的研究对其未来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通过问卷调查,用因子分析法萃取出4项打工度假的旅游风险感知因子(国内环境、文化差异、身心安全和目的地工作环境)、3项打工度假的旅游动机因子(能力提升、开拓眼界和摆脱现状),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国内环境、身心安全和目的地工作环境的风险感知会显著影响能力提升和摆脱旅游现状的旅游动机。因打工度假的特殊性,文化差异上的旅游风险感知对旅游者决策并不会造成显著的影响,而旅游者的动机更偏向能力提升和摆脱现状方面而非开拓眼界,并据此采取相关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工度假 旅游风险感知 旅游动机 青年旅游者
下载PDF
打工度假旅游者的流动性实践及身份认同建构--厦门马克客栈案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韦俊峰 明庆忠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7-136,共10页
文章聚焦于旅游流动性谱系中打工度假旅游这一特殊的流动类型,以厦门马克客栈的打工度假旅游者为分析单元,基于流动性理论和扎根理论,具体运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以及非参与观察的个案研究方法,探讨其流动性实践内容,以及他们在流动中... 文章聚焦于旅游流动性谱系中打工度假旅游这一特殊的流动类型,以厦门马克客栈的打工度假旅游者为分析单元,基于流动性理论和扎根理论,具体运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以及非参与观察的个案研究方法,探讨其流动性实践内容,以及他们在流动中建构身份认同的机制和结果。研究发现,打工度假旅游在以生产导向和消费导向为两级的旅游流动性谱系中的位置比较特殊,旅游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程度较高。打工度假旅游者是一个在实践流动性基础上社会建构的身份概念,马克客栈"打工度假旅游+少量志愿活动"的打工度假旅游项目组织模式使得他们在打工度假旅游者和志愿旅游者两种身份之间实现了流动。他们是通过在流入地的工作与生活实践、旅游实践和客栈空间生产实践去实践流动性并逐渐凸显其身份意义的。流动性视角下,打工度假旅游者的身份认同建构机制可从工作与旅游、主与客、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边界日益消弭和流动的背景中去考察。在这3组关系生产过程中,他们主要通过反身性思考、自我区隔与自我确立,以及在地化建构的身份认同建构方式,分别表征和建构了一个"连贯"的自我、一个"犹主非客"的自我、一个在地化的自我。最后,文章提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及若干深化研究的方向,例如关注打工度假旅游者身份认同的协商性;进行将自我身份认同和他人认同共同置于流动性框架下的探索性研究;开展旅游流动性治理研究;采取流动民族志方法,基于更广时空范围内打工度假旅游者的旅行史,选取其他流动要素开展补充和批判性研究;关注打工度假旅游者内部群体流动能力的差异性特征对其流动性实践和身份认同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工度假旅游者 流动性 身份认同 扎根理论
下载PDF
国内外打工旅游者研究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方叶林 苏雪晴 程雪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9-134,共6页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打工度假旅游方式应运而生,打工旅游者这一群体也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在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选取文献样本进行归纳和述评,厘清打工旅游者的起源发展、概...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打工度假旅游方式应运而生,打工旅游者这一群体也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在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选取文献样本进行归纳和述评,厘清打工旅游者的起源发展、概念内涵和核心研究主题,发现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打工旅游者的类型、动机、流动行为、自我构建、影响效应及其他相关研究;根据研究结论,对未来打工旅游者的研究方向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工度假旅游 打工旅游者 综述 展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