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态托卡马克堆中自举电流定标律和驱动电流的一些讨论
1
作者 齐昌玮 丁厚昌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0-42,共3页
在设定自举电流为托卡马克堆中固有电流的基础上,根据是否存在α粒子和驱动电流的不同情况,本文讨论了自举电流的定标律和维持不变的总电流及其分布所需的驱动电流之大小及分布。
关键词 稳态 托卡马克堆 自举电流 驱动电流
下载PDF
稳态托卡马克堆中的自举电流
2
作者 齐昌伟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2-64,共3页
在稳态托卡马克堆的燃烧阶段,当感应电流下降后,新经典输运产生的自举电流便成为维持稳定电流的最好手段。本文根据α粒子新经典自举电流的最新结果,计算了感应电流消失阶段,稳态堆中α粒子、电子和离子的自举电流。
关键词 托卡马克堆 自举电流 a粒子
下载PDF
稳态托卡马克堆的工程特性
3
作者 Nishio,S 野木 《国外核聚变与等离子体应用》 1992年第3期18-32,共15页
关键词 自举电流 托卡马克堆 稳态聚变
下载PDF
模拟托卡马克聚变堆的设计
4
作者 哈琳 《国外核新闻》 2002年第1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托卡马克聚变 设计 电磁模拟 偏滤器 负荷计算
下载PDF
堆芯等离子体燃烧和控制
5
作者 徐强 陈一平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3-31,共9页
本工作描述我们编制的零维三流体粒子和功率平衡的等离子体动力学时关模拟程序。在物理上我们把等离子体动力学与新经典轮运理论结果结合起来,通过辅助加热、燃料粒子注入速率和纵场纹波控制堆芯等离子体燃烧。数值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完... 本工作描述我们编制的零维三流体粒子和功率平衡的等离子体动力学时关模拟程序。在物理上我们把等离子体动力学与新经典轮运理论结果结合起来,通过辅助加热、燃料粒子注入速率和纵场纹波控制堆芯等离子体燃烧。数值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完全可以实现堆芯等离子体的稳定燃烧和排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燃烧 控制 托卡马克堆
下载PDF
美能源部将建TPX聚变试验堆代替TFTR堆
6
作者 微亮 《国外核新闻》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28-28,共1页
[美国核能信息中心1994年7月号内刊报道] 美国1/5的电力来自核能。根据美国核能研究所的最新分析,如果没有核能,1993年美国电力公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会增加30%,二氧化碳和氧化氮的排放量会增加约43%。 分析表明,1993年,美国的109套... [美国核能信息中心1994年7月号内刊报道] 美国1/5的电力来自核能。根据美国核能研究所的最新分析,如果没有核能,1993年美国电力公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会增加30%,二氧化碳和氧化氮的排放量会增加约43%。 分析表明,1993年,美国的109套核电机组使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1.33亿吨。此外还避免了470万吨二氧化硫和220万吨氧化氮的排放。自1973年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卡马克物理学实验 托卡马克聚变试验 功率
下载PDF
超导托克马克TRIAM—1M的最新进展
7
作者 Itoh.,S 玉颛 《国外核聚变与等离子体应用》 1999年第6期56-60,共5页
在超导托卡马克TRIAM-1M上,广泛开展了稳态托卡马克反应堆的研究。用2.45GHz低杂波电流驱动已演示了密度为nc=2*10^18m^-3,持续时间超过2h的放电。在孔栏5MW.m^-2的高平均壁负载条件下,用8... 在超导托卡马克TRIAM-1M上,广泛开展了稳态托卡马克反应堆的研究。用2.45GHz低杂波电流驱动已演示了密度为nc=2*10^18m^-3,持续时间超过2h的放电。在孔栏5MW.m^-2的高平均壁负载条件下,用8.2GHz的杂波电流驱动使nc=2*10^19m^-3高密度等离子体维持了1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AM-1M 稳态等离子体 托卡马克聚变
下载PDF
SiC/SiC复合材料第一壁热工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开辉 Satoshi NISHIO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30,共6页
以日本原子力研究所那珂研究所聚变堆设计室进行的先进稳态托卡马克聚变堆2(A SSTR2)概念设计为基础,对SiC SiC复合材料包层 第一壁热工设计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选取各种几何位形和材料敏感特性参数,用有限元法进行了大量的热工计算,... 以日本原子力研究所那珂研究所聚变堆设计室进行的先进稳态托卡马克聚变堆2(A SSTR2)概念设计为基础,对SiC SiC复合材料包层 第一壁热工设计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选取各种几何位形和材料敏感特性参数,用有限元法进行了大量的热工计算,以最高温度、最大热应力为基础建立了包层 第一壁设计窗口,选取了满足热工要求的最佳设计方案,对今后的工程设计具有指导作用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壁 热工设计 SIC/SIC复合材料 A-SSTR2 设计窗口 托卡马克聚变
下载PDF
TETB过渡阶段的运行分析
9
作者 龚学余 盛光昭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1-28,共8页
本文对托卡马克工程试验混合堆(简称TETB)过渡阶段的电流驱动、辅助加热和加料,以及等离子体物理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建立了描述该过程的物理模型。分别在Neo-Alcator定标和ASDEX-H模定标下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获... 本文对托卡马克工程试验混合堆(简称TETB)过渡阶段的电流驱动、辅助加热和加料,以及等离子体物理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建立了描述该过程的物理模型。分别在Neo-Alcator定标和ASDEX-H模定标下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获得了一些重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驱动 准稳态运行 托卡马克堆
下载PDF
TETB-Ⅱ热稳定性分析及其加热功率反馈控制
10
作者 盛光昭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4-20,共7页
本文对托卡马克工程试验混合堆(TETB-I)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采用等离子体运行等值线图(POPCON)、线性稳定性分析和时关模拟方法。分析表明TETB-I的工作点是热不稳定的。采用加热功率反馈控制方法来稳定这种不稳定性是一个可行的、... 本文对托卡马克工程试验混合堆(TETB-I)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采用等离子体运行等值线图(POPCON)、线性稳定性分析和时关模拟方法。分析表明TETB-I的工作点是热不稳定的。采用加热功率反馈控制方法来稳定这种不稳定性是一个可行的、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不稳定性 反馈控制 托卡马克堆
下载PDF
受控热核聚变国际合作研究动向
11
作者 袁伟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1987年第8期18-,共1页
受控热核聚变的研究具有潜在的重要性。美苏首脑在1985年11月会谈声明中曾表示支持开展“最广泛、切实的国际合作来获得这种实质上是取之不尽的能源”。但由于此项研究费用昂贵,目前只有几个发达国家通过国际合作,进行开发研究。
关键词 托卡马克堆 实验 氘氚 研究与试验 聚变反应 热核聚变 等离子体装置 托卡马克装置 受控
下载PDF
在高密度等离子体内高能中性氢束的衰减
12
作者 Suzuk.,S 王惠三 《国外核聚变》 2000年第1期58-68,72,共12页
利用对于包括含有激发态的多级磁撞过程的原子过程目前通用的被推荐的截面计算了注入进聚变等离子体的中性氢束的阻止截面和透射。所得到的透射与JT-60U最近的实验很一致。目前的计算表明,多极过程对于在高密度等离本中高能中性... 利用对于包括含有激发态的多级磁撞过程的原子过程目前通用的被推荐的截面计算了注入进聚变等离子体的中性氢束的阻止截面和透射。所得到的透射与JT-60U最近的实验很一致。目前的计算表明,多极过程对于在高密度等离本中高能中性氢束的阻止起了关键作用。也给出了对于具有核电荷Z≤8和Z=26的等离子体杂质的阻止截面的解析拟合和拟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衰减 等离子体 高能中性氢束 托卡马克聚变
下载PDF
美国聚变研究获得新突破
13
作者 伍浩松 《国外核新闻》 2016年第11期12-12,共1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官网2016年10月14日报道】美国东部时间2016年9月30日21时25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等离子体科学与聚变中心在聚变能研究方面实现了一次飞跃:该中心Alcator C-Mod托卡马克聚变堆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等离子体...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官网2016年10月14日报道】美国东部时间2016年9月30日21时25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等离子体科学与聚变中心在聚变能研究方面实现了一次飞跃:该中心Alcator C-Mod托卡马克聚变堆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等离子体压强超过2个大气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东部 聚变能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等离子体科学 托卡马克聚变 世界纪录 大气压
下载PDF
Plasma Theory——Pos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D-^3He Fusion Reactor Using Spherical Tokamaks
14
作者 SHI Bingren 《Southwestern Institute of Physics Annual Report》 2004年第1期111-115,共5页
In recent years, a new approach named the spherical tokamak or spherical torus (ST) in the magnetic fusion research has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parallel to the tokamak development including the international therm... In recent years, a new approach named the spherical tokamak or spherical torus (ST) in the magnetic fusion research has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parallel to the tokamak development including the 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 (ITER) projectTM. In ST experiments, magnetohydrodynamics stable high beta value (the ratio of the plasma pressure to the toroidal magnetic pressure) up to 50% has been routinely obtained. The confinement scaling for ST, though being less-confident compared to the database of tokamaks, seems at least to be as good as the tokam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3He fusion reactor Spherical tokamak
下载PDF
Modeling Research on HL-2A Divertor Operation Regimes with B2. 5
15
作者 PAN Yudong LIU Li ZHANG Jinhua 《Southwestern Institute of Physics Annual Report》 2004年第1期11-14,共4页
Power handling, helium exhausting and impurity controlling are three main functions of divertor. 2-D modeling remains a major source of information on the expected divertor performance in tokamaks. Generally, most of ... Power handling, helium exhausting and impurity controlling are three main functions of divertor. 2-D modeling remains a major source of information on the expected divertor performance in tokamaks. Generally, most of the divertor operation will pass through three regimes: linear, high recycling and detach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VERTOR B2.5 modeling
下载PDF
Scaling Properties of Runaway Electrons
16
作者 ZHENG Yongzhen 《Southwestern Institute of Physics Annual Report》 2005年第1期140-143,共4页
Runaway electrons in tokamaks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The runaway confinement time τ1 in ohmic and additionally heated tokamak plasmas presents an anomalous behavior when compared w... Runaway electrons in tokamaks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The runaway confinement time τ1 in ohmic and additionally heated tokamak plasmas presents an anomalous behavior when compared with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based on neoclassical models. Runaway electrons have received lately a great attention due to several reasons: (a) the possibility to study electromagnetic turbulence by measuring the runaway flux fluctuations and its energy spectra, and ( b ) the runaway electrons are powerful diagnostics capable of yielding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the actu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fusion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away energy Runaway confinement time Runaway electron diffusiv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