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唐与突厥在渭水便桥议和罢兵的问题——读《执失善光墓志铭》 被引量:6
1
作者 牛致功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5-62,共8页
武德九年 (公元 62 6年 )八月 ,唐太宗刚刚取得帝位 ,突厥大军就直逼渭水便桥。突厥兵临京师城外 ,无疑对唐是严重的威胁。据两《唐书》的《突厥传》与《资治通鉴》的有关部分记载 ,唐太宗面对险情 ,充分显示了智勇兼备的政治家军事家风... 武德九年 (公元 62 6年 )八月 ,唐太宗刚刚取得帝位 ,突厥大军就直逼渭水便桥。突厥兵临京师城外 ,无疑对唐是严重的威胁。据两《唐书》的《突厥传》与《资治通鉴》的有关部分记载 ,唐太宗面对险情 ,充分显示了智勇兼备的政治家军事家风范 ,轻而易举地迫使突厥退兵。其实 ,这只是表面表象。据《执失善光墓志铭》和《安元寿墓志铭》的有关内容 ,突厥的执失思力居间发挥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他既使唐太宗知道了突厥的实际情况 ,也满足了突厥索取物质财富的要求 ,促使双方议和罢兵。两种《墓志铭》的有关内容 ,补充了有关文献记载的不足 ,加深了史学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光墓志铭》 唐朝 突厥 执失思力 《安元寿墓志铭》
原文传递
唐代突厥蕃将执失家族研究——以《执失奉节墓志》《执失善光墓志》为中心
2
作者 董永强 《唐史论丛》 2022年第1期149-165,共17页
蕃将事关唐朝国运盛衰,是李唐倚重的特殊群体。因其天性“惇固”,事君“皆一其志,无所顾望,用能功绩光明,为天子倚信”[1],不但为李唐王朝开疆拓土,削平群雄,而且内固京畿,外备征御,备受朝廷重用。《新唐书》专列《诸夷蕃将传》,彰其功... 蕃将事关唐朝国运盛衰,是李唐倚重的特殊群体。因其天性“惇固”,事君“皆一其志,无所顾望,用能功绩光明,为天子倚信”[1],不但为李唐王朝开疆拓土,削平群雄,而且内固京畿,外备征御,备受朝廷重用。《新唐书》专列《诸夷蕃将传》,彰其功业,执失思力亦在其中。执失思力出自突厥执失部,与阿史那家族同样,执失家族也是唐代重要的突厥蕃将家族之一。1959年和197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唐书》 李唐王朝 执失思力 开疆拓土 阿史那 突厥 墓志 唐代
原文传递
昭陵新出土墓志补正唐史举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沛 樊光春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7-88,共2页
新中国成立后,在唐昭陵葬区陆续出土了数十方墓志。从这些墓志记述的史实中,我们发现了许多正史失载或误记的情况。本文仅就它在人物生平和历史事件方面对唐史的补正,略举数例于下: 一、关于李绩的生平 李绩为初唐著名大将其,墓志由崇... 新中国成立后,在唐昭陵葬区陆续出土了数十方墓志。从这些墓志记述的史实中,我们发现了许多正史失载或误记的情况。本文仅就它在人物生平和历史事件方面对唐史的补正,略举数例于下: 一、关于李绩的生平 李绩为初唐著名大将其,墓志由崇贤馆直学士刘祎之奉敕撰,全文2800余字,详细地记载了李债的生平事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 唐史 突厥 执失思力 敬德 尉迟 大将军 《新唐书》 渭水 总管
下载PDF
唐与突厥和亲述论 被引量:5
4
作者 崔明德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23-28,共6页
唐与突厥的和亲,同唐与吐蕃、回纥、吐谷浑、契丹、奚、南诏和亲相比,更具特色,但迄今却无专文予以论述。本文拟作全面考察,希望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一、李渊结交始毕可汗 隋末大乱时,东突厥在始毕可汗(609—619年)领导下已... 唐与突厥的和亲,同唐与吐蕃、回纥、吐谷浑、契丹、奚、南诏和亲相比,更具特色,但迄今却无专文予以论述。本文拟作全面考察,希望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一、李渊结交始毕可汗 隋末大乱时,东突厥在始毕可汗(609—619年)领导下已发展到顶峰时期。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都受突厥控制,中原的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王世充等人也向突厥称臣。刘武周还将所“获隋宫人以赂突厥,始毕可汗以马报之,兵威益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厥 始毕可汗 吐谷浑 东突厥 窦建德 契丹 武周 学术界 吐蕃 执失思力
下载PDF
唐王朝与边疆民族和邻国的友好关系——唐墓志铭扎记之一 被引量:5
5
作者 贺梓城 《文博》 1984年第1期56-60,共5页
陕西历年来出土的唐墓志铭,其中有几块反映了唐初国内外民族的活动情况,特别是我国边疆民族和邻近国家重要首领人物的墓志铭。
关键词 唐王朝 边疆民族 卫大将军 执失思力 九姓 上柱国 薛延陀 突厥人 神策军 阿史那
下载PDF
阿史那泥孰相关问题再认识
6
作者 盛景艳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5年第10期77-78,共2页
阿史那泥孰是唐代突厥将领,常见于唐代文献。但唐代的突厥将领中,冠此名者不止一人,相似名称者亦有数人,但至今各家意见仍有分歧。本文鉴于此人在突厥和唐朝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作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多方考证,提出个人新见,认为... 阿史那泥孰是唐代突厥将领,常见于唐代文献。但唐代的突厥将领中,冠此名者不止一人,相似名称者亦有数人,但至今各家意见仍有分歧。本文鉴于此人在突厥和唐朝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作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多方考证,提出个人新见,认为阿史那泥孰[1]当为执失思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厥 阿史那泥孰 阿史那忠 执失思力
下载PDF
唐太宗树立新门阀的意图 被引量:2
7
作者 汪篯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Z1期22-30,共9页
唐太宗在用人方面屡次提到唯才的政策。有以下七例: 一、太宗初即位,房玄龄向他申说秦府旧僚怨望,太宗回答说:“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否,岂以新故异情?凡一面尚且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 唐太宗在用人方面屡次提到唯才的政策。有以下七例: 一、太宗初即位,房玄龄向他申说秦府旧僚怨望,太宗回答说:“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否,岂以新故异情?凡一面尚且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二、贞观元年,有人请将秦府旧兵尽授武职,并追入宿卫。太宗答曰:“惟有才行是任,岂以新旧为差?”三、贞观元年,太宗对戴胄言:“今用玄龄、如晦,非为勋旧,以其有才故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史那社尔 关中郡姓 执失思力 州刺史 房遗爱 赵慈景 大将军府 安百姓 刘玄意 太子左庶子
下载PDF
唐太宗攻灭东突厥
8
作者 白立超 《文史天地》 2020年第4期52-56,共5页
武德年间,东突厥屡次南下扰边,威胁唐北部边境。629年11月,唐太宗为解决北部边境问题,派兵反击,最终攻灭以颉利可汗为首的东突厥。经过长达4年的战略准备和部署,以突厥进攻河西为借口,命李靖为主帅,分五路大军分别出击,进攻突厥。唐军... 武德年间,东突厥屡次南下扰边,威胁唐北部边境。629年11月,唐太宗为解决北部边境问题,派兵反击,最终攻灭以颉利可汗为首的东突厥。经过长达4年的战略准备和部署,以突厥进攻河西为借口,命李靖为主帅,分五路大军分别出击,进攻突厥。唐军主帅李靖接连奇袭定襄、阴山,战争持续4个多月,唐军最终攻灭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唐灭东突厥,使隋末以来北方突厥对中原的袭扰得到了有效遏制,并为征伐薛延陀、回纥、吐谷浑、高昌以及西突厥打下了重要的战略基础。同时,唐太宗恩威并施,采取了非常成功的民族政策,获得"天可汗"的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失思力
原文传递
突厥派往唐朝的使者述论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大龙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3-51,共9页
突厥与唐朝的关系是唐代前期民族关系的热点,但学术界对突厥与唐朝关系史的研究,多注重双方兵戎相见的一面,对双方的友好往来则未能给予足够重视,这是为人所忽略的课题之一。为此,笔者曾撰文对唐朝派往突厥使者的活动做了较系统地论述,... 突厥与唐朝的关系是唐代前期民族关系的热点,但学术界对突厥与唐朝关系史的研究,多注重双方兵戎相见的一面,对双方的友好往来则未能给予足够重视,这是为人所忽略的课题之一。为此,笔者曾撰文对唐朝派往突厥使者的活动做了较系统地论述,但仅涉及到了双方使者往来的一个方面,今依所见史料,试图再就突厥(东突厥、后夹厥)派往唐朝使者的活动做概要论述,以求全面反映双方间的使者往来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厥 使者 册府元龟 执失思力 旧唐书 史书记载 后突厥 九部乐 阿史那氏 新唐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