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执政府与沪案交涉的失败 |
洪振强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2
|
段祺瑞执政府与孙中山丧事的举办 |
沙文涛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3
|
关于“三一八”事件的三种写法--以《记念刘和珍君》《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执政府大屠杀记》为例 |
汤天勇
魏诗颖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4
|
冯玉祥国民军与段祺瑞执政府 |
刘敬忠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1
|
|
5
|
浅论一九二五年的执政府与抵货运动 |
刘强
|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2010 |
0 |
|
6
|
五卅惨案发生后各机关团体暨驻外机构致执政府外交部电文选 |
|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7
|
段祺瑞“执政府”在五卅运动中的卖国外交 |
李光一
|
《史学月刊》
|
1957 |
1
|
|
8
|
俯顺民族运动:对执政府“修约提议”的再认识 |
王珍富
|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9
|
伪满洲国“国都”及“执政府”选定历程 |
宋伟宏
滕飞
|
《东北史地》
|
2014 |
0 |
|
10
|
合肥人刘和珍“移籍”始末 |
哈晓斯
|
《江淮文史》
|
2023 |
0 |
|
11
|
“五卅”运动与国内政局 |
杨永明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2
|
1924年《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规定召开的中苏会议的流产及其原因 |
李嘉谷
|
《黑河学刊》
|
1991 |
1
|
|
13
|
辛亥革命终结的启示——段祺瑞挽救共和的最后一跃 |
袁伟时
|
《江淮文史》
|
2012 |
1
|
|
14
|
危机与暴力:北伐前夕北京群众运动的政治文化研究(1924-1926) |
周鼎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5
|
国民军与善后会议 |
王文玉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2
|
|
16
|
一九二五年的“胡憨之战” |
陈长河
|
《史学月刊》
|
1985 |
2
|
|
17
|
孙中山公祭奉安纪略 |
董邦安
|
《团结》
|
1999 |
2
|
|
18
|
论散文叙述 |
薛奇一
晏美华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
1996 |
3
|
|
19
|
试论拿破仑时代的参政院 |
傅东辉
|
《法国研究》
|
1985 |
1
|
|
20
|
“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谈《纪念刘和珍君》中的一个片段 |
贾梅芷
|
《阅读与鉴赏(下旬)》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