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3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张皮肤移植后的生物力学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正文 翟弘峰 +1 位作者 康深松 侴海燕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扩张皮肤移植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成年狗8只,每只背部置入4个150ml扩张器,两个不扩张作为对照。注水8周取出扩张器,扩张组:切取标本后形成和基底大小一致的皮瓣原位移植;对照组:一侧切取标本,另一侧取出扩张器后皮瓣原位缝... 目的:探讨扩张皮肤移植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成年狗8只,每只背部置入4个150ml扩张器,两个不扩张作为对照。注水8周取出扩张器,扩张组:切取标本后形成和基底大小一致的皮瓣原位移植;对照组:一侧切取标本,另一侧取出扩张器后皮瓣原位缝合,以作远期观察。然后随机将8只狗平均分为4组,皮瓣移植后3周、6周、3个月、6个月时在实验部位取1cm×4cm大小的皮肤3块,分别进行应力-应变、应力松弛、极限抗拉强度测定。结果:扩张后皮肤的粘弹性及强度均下降,前者于移植后半年恢复,后者恢复较慢,移植后6个月仍未完全恢复。结论:皮肤扩张后的改变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扩张皮肤于移植后6个月物理特性基本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皮肤 移植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扩张皮肤全耳廓再造后挤压塑形的心得体会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万 张晨 +2 位作者 夏成俊 崔日香 高景恒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6年第2期72-75,共4页
采用人工骨水泥和石膏纱布两种材料为13例扩张皮肤法全耳再造术后立即进行挤压固定,维持新耳廓形态。挤压固定维持3~4周,这种方法使用简便,安全可靠,对于维持新耳廓的形态和防止术后皮肤收缩引起的耳廓形态改变具有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 耳廓再造 挤压塑形 扩张皮肤
下载PDF
扩张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与扩张量的关系
3
作者 刘学军 张海明 +1 位作者 孙广慈 喻理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2年第02B期94-96,共3页
目的 研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扩张程度对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香猪为动物模型,实验分为7组:注水1/2量组;注水3/4量组;注水满量组;注水超量50%组;注水超量100%组;手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各实验组的注水时间均为10周,... 目的 研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扩张程度对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香猪为动物模型,实验分为7组:注水1/2量组;注水3/4量组;注水满量组;注水超量50%组;注水超量100%组;手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各实验组的注水时间均为10周,测量各组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扩张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增加,与正常皮肤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量扩张后其增加更加显著与正常皮肤的含量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皮肤扩张可引起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增加,其所导致的生物学效应可能与表皮细胞的增生和扩张皮瓣的血管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皮肤 B-FGF EGF
下载PDF
使用扩张器扩张皮肤术后观察及护理
4
作者 郑丽娟 孟培 +4 位作者 王金华 佟丽君 阚丽君 李云惠 刘艳梅 《黑龙江医学》 1997年第3期55-55,共1页
使用注水扩张器扩张皮肤,修复周围皮肤缺损是近来使用较多的治疗方法。它不仅可以修复缺损,而且能改善外形,减少创伤。我院自1990—01至1996—03行注水扩张手术13例,现将术后三周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8例,... 使用注水扩张器扩张皮肤,修复周围皮肤缺损是近来使用较多的治疗方法。它不仅可以修复缺损,而且能改善外形,减少创伤。我院自1990—01至1996—03行注水扩张手术13例,现将术后三周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4例烧伤后瘢痕挛缩,其余9例均为皮肤病变,6例黑痣,3例血管瘤13例中,只有1例由于排斥反应,术后2天后取出扩张器,行植皮手术,其余12例均在术后逐渐扩张2—3周,达到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 扩张皮肤 术后观察 观察及护理 排斥反应 皮肤缺损 术后护理 血管瘤 中医药大学 植皮手术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兔扩张皮肤血管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泽敏 姚永明 +5 位作者 阎贺 吴彩风 牛常英 谭慎兴 唐胜建 杨彪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34-1037,共4页
目的在皮肤软组织扩张过程中,扩张皮瓣的成活很大程度取决于新生毛细血管的数量,文中探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对扩张皮肤组织中新生毛细血管数量的影响。方法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 目的在皮肤软组织扩张过程中,扩张皮瓣的成活很大程度取决于新生毛细血管的数量,文中探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对扩张皮肤组织中新生毛细血管数量的影响。方法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取兔的脂肪组织,体外分离、培养ADSCs,行免疫荧光细胞染色对其予以鉴定;在兔背部埋置一30 m L扩张器;在实验组扩张皮下注射lm L ADSCs悬液;对照组仅注射lm L等渗盐水作对照;4周后完成扩张;取扩张皮肤组织,行HE染色并观察毛细血管断面数量;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情况,并对其微血管密度进行统计分析。用Elisa检测皮肤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显示,实验组中毛细血管断面明显多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组CD31表达量增多,微血管密度实验组[(10.70±1.89)个/视野)]较对照组[(5.20±1.48)个/视野]明显增加(P<0.05);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VEGF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增高[(215.46±24.19)pg/m L vs(300.27±23.40)pg/m L,P<0.05]。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扩张皮肤中新生血管生成,从而增加了对扩张皮肤的血液供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皮肤扩张 血管生成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硫糖铝联合局部应用对扩张皮肤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胡亚兰 郭树忠 +3 位作者 晏培松 鲁开化 雷永红 张林西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40-344,共5页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和硫糖铝对扩张皮肤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白色小猪 9只 ,自身对照。在猪两侧侧胸埋置皮肤扩张器。持续恒压扩张同时实验 组注入 b FGF和硫糖铝 ,实验 组注入b FGF和生理盐水 ,实验 组注...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和硫糖铝对扩张皮肤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白色小猪 9只 ,自身对照。在猪两侧侧胸埋置皮肤扩张器。持续恒压扩张同时实验 组注入 b FGF和硫糖铝 ,实验 组注入b FGF和生理盐水 ,实验 组注入硫糖铝 ,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共 7天。各组完成扩张后第 3天及取出扩张器后 6周取材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实验 组皮肤表皮层增厚更明显 ,颗粒和棘细胞层次更多 ,基底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核肥大 ,染色质变浓 ,排列密集 ,表皮钉突增多 ,呈粗长发育成巨大钉突 ;真皮层厚度变化较轻 ,胶原纤维束粗而密 ,平行于皮面排列 ,弹力纤维明显增加 ;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密度更高 (P<0 .0 5 )。对照组表皮层和真皮层有相应的变化均弱于实验 组 ,术后 3天、6周胶原纤维可见断裂。实验 、 组表皮层和真皮层组织改变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各组纤维包膜厚度近似。结论 在持续恒压扩张同时扩张囊周围注入外源性 b FGF和硫糖铝 ,能更有效地刺激皮肤生物性生长 ,促进扩张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硫糖铝 皮肤扩张 皮肤组织结构 局部用药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不同扩张方式对扩张皮肤胶原纤维和肌动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施文斌 董玉英 +3 位作者 董福生 石培凯 任贵云 李建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扩张方式对皮肤胶原纤维和肌动蛋白的影响,为临床上寻找合适的扩张方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随机分组法,将实验兔分为反复快速扩张组(A组)、快速扩张组(B组)、常规扩张组(C组)、埋入不扩张组(D组)、正常对照组(E组)。... 目的:探讨不同扩张方式对皮肤胶原纤维和肌动蛋白的影响,为临床上寻找合适的扩张方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随机分组法,将实验兔分为反复快速扩张组(A组)、快速扩张组(B组)、常规扩张组(C组)、埋入不扩张组(D组)、正常对照组(E组)。实验组埋植扩张器并进行不同方法的扩张,不同的维持期取材。应用特殊染色法检测皮肤中Ⅰ、Ⅲ型胶原纤维的含量及其比值;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肌动蛋白的表达。结果:A、B、C组早期以I型胶原纤维为主且较粗大,排列较为紊乱,Ⅲ型胶原纤维相对较少。4周后,I型胶原纤维排列逐渐规律,Ⅲ胶原纤维相对增加。Ⅰ、Ⅲ型胶原面积比较:相同维持期A、B、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A、B 2组随着维持期的延长呈增长趋势,4周后趋于稳定。C组随着维持期的延长呈增长趋势,3周后趋于稳定。Ⅰ/Ⅲ型胶原比值比较:A、B 2组在前3周时,与E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在4周后差异无显著性;C组在前2周时差异有显著性,在3周后差异无显著性。A、B、C 3组内肌动蛋白阳性率随着维持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相同维持期A、B、C 3组间比较:B组>A组>C组,经统计学分析,前3周时,3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在4周时A、C 2组间差异已无显著性,但在4~6周时A、B 2组间差异仍有显著性。结论:反复快速扩张可缩短疗程,并能获得高质量的皮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扩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 胶原纤维 肌动蛋白 免疫组化 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II受体在人扩张皮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宏伟 程飚 +4 位作者 余文林 曾东 孙瑞霞 王捷 廖元兴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489-492,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II,AngII)1型(AngIItype1,AT1)受体和2型(AngIItype2,AT2)受体蛋白和基因以及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在人扩张后皮肤和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常规病理学技术和免疫组织...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II,AngII)1型(AngIItype1,AT1)受体和2型(AngIItype2,AT2)受体蛋白和基因以及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在人扩张后皮肤和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常规病理学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扩张与未扩张皮肤组织的病理特征以及AT1和AT2受体表达的变化,提取扩张与未扩张皮肤组织的总RNA后,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法(RT-PCR法)对AGT及AT1和AT2受体在扩张与未扩张皮肤组织中基因的表达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在正常皮肤和扩张后皮肤组织中AT1和AT2受体蛋白和mRNA均有表达。在扩张后皮肤中AT1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增加,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相比增加约3倍(P<0.05vs正常皮肤);而AT2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仅有轻度增加,且差异并不显著(P>0.05vs正常皮肤)。和AT1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趋势类似,AGTmRNA也在扩张后皮肤中表达显著增强,约是正常皮肤的4倍(P<0.05vs正常皮肤)。结论:在皮肤扩张过程中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AngII受体AT1表达增加,AngII可能通过AT1受体参与扩张后皮肤组织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原 皮肤扩张 受体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维持扩张期对扩张皮肤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学军 郝建忠 喻理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2年第04B期48-49,共2页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维持扩张期对扩张皮肤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的影响,并以此指导临床。方法 以狗为动物模型,在六只成年大狗的背侧,对称设计六个区域。实验分为注水两周组、六周组、假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又进一步分为...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维持扩张期对扩张皮肤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的影响,并以此指导临床。方法 以狗为动物模型,在六只成年大狗的背侧,对称设计六个区域。实验分为注水两周组、六周组、假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又进一步分为维持一周、两周、三组四周 分析比较各组的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包括有包膜和去包膜)。结果 皮肤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随着维持期的延长逐渐减小,而注水期的长短对其影响不大;去除包膜后皮肤的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明显降低。在此基础上,对16例患者的23个扩张器采用注水2周,维持扩张4周的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并发症少。结论 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可以通过缩短注水期(2周左右)适当延长维持期(4周)以及去包膜的方法,以达到减少扩张皮肤的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增加扩张皮肤面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扩张 在体张力 即时回缩率 皮肤扩张
下载PDF
扩张皮肤移植后的粘弹性特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衍钧 黄昆 +2 位作者 许传青 章晶 孙广慈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共7页
对狗背部扩张后和相应对照侧的皮肤软组织在移植后的不同阶段分别进行应力 应变和应力松弛粘弹性力学特性及极限抗拉强度实验 .在移植后的短时期内 ,扩张组的力学性能相对于其对照组发生较大的偏离 ;但随着移植后恢复时间的增加 ,扩张... 对狗背部扩张后和相应对照侧的皮肤软组织在移植后的不同阶段分别进行应力 应变和应力松弛粘弹性力学特性及极限抗拉强度实验 .在移植后的短时期内 ,扩张组的力学性能相对于其对照组发生较大的偏离 ;但随着移植后恢复时间的增加 ,扩张组的力学性能又逐渐接近其对照组 .扩张试件在移植后 2 4周的生物力学性能基本恢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 粘弹性 应力松弛 扩张移植 极限抗拉强度实验
下载PDF
E-钙粘素在扩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庆红 郭树忠 +3 位作者 舒茂国 易成刚 张琳西 鲁开化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771-773,i0002,共4页
目的:研究E-钙粘素在扩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对人扩张皮肤和正常皮肤E-钙粘素的分布和表达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扩张皮肤和正常皮肤表皮基底层均有E-钙粘素的表达和分布,但扩张皮肤中... 目的:研究E-钙粘素在扩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对人扩张皮肤和正常皮肤E-钙粘素的分布和表达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扩张皮肤和正常皮肤表皮基底层均有E-钙粘素的表达和分布,但扩张皮肤中的E-钙粘素的分布和表达较明显,染色较深且密,部分阳性细胞呈多层排列;对正常皮肤和扩张皮肤的相对灰度值和阳性细胞密度的图像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察结果。结论:扩张皮肤表皮细胞E-钙粘素表达增加,推测E-钙粘素可能在扩张皮肤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在扩张刺激的作用下,表皮细胞内的E-钙粘素被大量表达,推测钙粘素可以增加细胞间粘附,并把机械信号传递给细胞内,激活下游分子,进而引起细胞的增殖,最终实现皮肤的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 E-钙粘素 表皮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扩张皮肤面积增加与注水量关系的两个计算公式临床应用对比 被引量:7
12
作者 田社民 牛星焘 李比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9年第2期62-64,共3页
本文应用34例住院病人的缺损面积或实际修复面积分别计算出根据艾玉峰、牛星焘报道公式所需的注水量,将临床实际注水量作为标准,求出两组的高标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组的高标率分别为11.8%、70.6%。根据临床实际情况... 本文应用34例住院病人的缺损面积或实际修复面积分别计算出根据艾玉峰、牛星焘报道公式所需的注水量,将临床实际注水量作为标准,求出两组的高标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组的高标率分别为11.8%、70.6%。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可以认为,牛星焘所报道的计算公式A=0.152V-0.151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面积 注水量 计算公式 皮肤软组织术
下载PDF
磷酸化ERK在扩张皮肤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
13
作者 贾平 郭树忠 +3 位作者 马显杰 杨力 赵一岭 樊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在扩张皮肤表皮中的分布情况,探讨皮肤扩张机理。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ABC法,对人不同扩张区皮肤和正常皮肤磷酸化ERK的分布和表达进行定性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①扩张皮肤和正常...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在扩张皮肤表皮中的分布情况,探讨皮肤扩张机理。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ABC法,对人不同扩张区皮肤和正常皮肤磷酸化ERK的分布和表达进行定性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①扩张皮肤和正常皮肤表皮基底层都有磷酸化ERK的表达和分布,但扩张皮肤中的磷酸化ERK的分布和表达较明显,染色较深且密,部分阳性细胞呈多层排列,有散在的增殖团区;②扩张皮肤的顶部和侧部差别不十分明显,而侧部和顶部与基底部有一定的差别,基底部染色较深,多为细胞核着色;③经图像分析不同部位的正常皮肤和扩张皮肤以及扩张皮肤的不同部分的相对灰度值和阳性细胞密度,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察结果。结论:扩张皮肤表皮细胞磷酸化,ERK增加,推测磷酸化ERK可能在扩张皮肤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在扩张刺激的作用下,表皮细胞内的ERK被大量激活,随即激活下游分子,进而引起细胞的增殖,最终实现皮肤的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 表达 皮肤扩张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扩张皮肤组织在头面颈部整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毛立亭 盛炜 于洪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3期150-151,共2页
头面颈部色素痣、瘢痕、血管瘤以及创伤性组织缺损等修复对局部质地、色泽都有较高的要求,在去除病变的同时,还要提高手术的美容效果。传统的皮片游离移植术虽能对局部组织进行修复,但难以满足患者对于美的要求。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通... 头面颈部色素痣、瘢痕、血管瘤以及创伤性组织缺损等修复对局部质地、色泽都有较高的要求,在去除病变的同时,还要提高手术的美容效果。传统的皮片游离移植术虽能对局部组织进行修复,但难以满足患者对于美的要求。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通过在皮下置入扩张器,对表面皮肤产生压力,利用新增的皮肤对创面进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 整形 修复
下载PDF
扩张皮肤的组织形态学及相关细胞因子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晓冬 吕长胜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5年第1期58-60,共3页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扩张过程,主要为机械应力作用导致皮肤软组织的一系列组织形态学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等的生物化学改变,这也为快速扩张提供了研究基础,我们就扩张皮肤的组织形态学及相关细胞因子变化进行综述。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 机械应力 组织形态 细胞因子
下载PDF
iNOS在扩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震 蒋海越 +2 位作者 国冬军 潘博 庄洪兴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86-389,共4页
目的研究催化一氧化氮生成的关键酶之一,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扩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取自18例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患者的扩张皮肤18份标本(扩张组)及自身对照的正常皮肤10份标本(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 目的研究催化一氧化氮生成的关键酶之一,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扩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取自18例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患者的扩张皮肤18份标本(扩张组)及自身对照的正常皮肤10份标本(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扩张皮肤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中的iNOS、CD34、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扩张组中iNOS的表达较正常组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正常组的在表皮基底层有弱阳性表达,扩张组的在表皮基底层有强阳性表达。扩张组中的真皮乳头微血管数较正常组的显著增多(P<0.05);PCNA标记指数(PLI)无统计学意义(P=0.062>0.05)。扩张组中的iNOS表达水平与血管密度计数(MVD)呈显著正相关(R=-0.715,P<0.05)。与PLI无显著相关性(R=-0.27,P=0.278>0.05)。结论iNOS在扩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增强,高水平表达的iNOS可能会通过促进扩张皮肤组织中真皮乳头血管的形成而促进皮肤的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增殖性细胞核抗原 CD34
下载PDF
EGF在扩张皮肤中的表达意义及临床应用研究
17
作者 尹清志 张蓓 王首军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反复快速扩张方式的扩张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反复快速扩张组(A组)、快速扩张组(B组)、常规扩张组(C组)、植入不扩张组(D组)和正常对照组(E组)。5组于不同时期取扩张皮...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反复快速扩张方式的扩张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反复快速扩张组(A组)、快速扩张组(B组)、常规扩张组(C组)、植入不扩张组(D组)和正常对照组(E组)。5组于不同时期取扩张皮肤标本进行HE染色及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观察。结果组织学观察:A、C组在不同维持期组织学表现接近。B组在维持期1~3周均有大量胶原纤维断裂,且表皮层厚度增加不明显。D、E组无区别。EGF结果:在维持1周A、B、C组表达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2周A、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4周3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快速皮肤扩张可能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合成与分泌EGF来提高扩张皮肤的修复质量;反复快速皮肤扩张方式可以有效缩短皮肤扩张修复治疗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 软组织扩张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烧伤整形治疗中复合皮移植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应用效果研究
18
作者 胡倩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烧伤整形治疗中复合皮移植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整形治疗的9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每组45例。其中选择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患者为Ⅰ组,选择复合皮移... 目的对比分析烧伤整形治疗中复合皮移植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整形治疗的9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每组45例。其中选择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患者为Ⅰ组,选择复合皮移植为Ⅱ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Ⅰ组临床疗效及创面满意度显著高于Ⅱ组(P<0.05);Ⅰ组术后恢复指标显著优于Ⅱ组(P<0.05);Ⅰ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Ⅱ组(P<0.05)。结论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相较于复合皮移植术,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更有利于提升整形疗效,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疼痛,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整形 复合皮移植 皮肤软组织扩张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与复合皮移植术用于烧伤整形患者的效果比较
19
作者 张佩璐 何叶青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比较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与复合皮移植术用于烧伤整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68例烧伤整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取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对照组... 目的:比较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与复合皮移植术用于烧伤整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68例烧伤整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取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复合皮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创面愈合时间、血运恢复时间、手术前后生命质量[简明烧伤健康量表(BSHS-B)]、瘢痕评分[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SS)]、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32/34),高于对照组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NRS、VSS评分及血清TNF-α、IL-1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血运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BSHS-B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3/34),低于对照组的29.41%(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用于烧伤整形患者效果优于复合皮移植术,可减轻术后疼痛和炎症反应,抑制瘢痕形成,缩短创面愈合和血运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整形 皮肤软组织扩张 复合皮移植术 皮片移植 瘢痕修复
下载PDF
烧伤瘢痕整形修复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结合硅凝胶瘢痕贴片的效果及对疼痛评分的影响
20
作者 韩颖干 吴召森 +5 位作者 谢书强 武昱君 邵高升 海莉 吴军庆 王存保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研讨烧伤瘢痕整形修复中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结合硅凝胶瘢痕贴片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医院接收的烧伤瘢痕整形修复患者中纳取68例配合研究,随机均分2组,34例/组。对照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观察组加之硅... 目的研讨烧伤瘢痕整形修复中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结合硅凝胶瘢痕贴片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医院接收的烧伤瘢痕整形修复患者中纳取68例配合研究,随机均分2组,34例/组。对照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观察组加之硅凝胶瘢痕贴片治疗。比较两组修复效果评分、修复中各指标数值、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修复效果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修复效果评分包括外观(8.75±0.65)分、质地(8.75±1.06)分、弹性(9.02±0.35)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0.02±2.32)d、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14.21±2.42)d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肤扩张率(115.23±17.35)%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2.15±0.23)分低于对照组的(4.05±0.21)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的26.4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硅凝胶瘢痕贴片常应用在烧伤瘢痕整形修复治疗中,患者修复效果较优,减轻疼痛感,防止其发生并发症,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 硅凝胶瘢痕贴片 烧伤瘢痕整形修复 疼痛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