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细菌种间相互作用及其对混合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钱鎏佳
吴佳慧
陈代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9期999-1007,共9页
随着测序技术和独立培养鉴定方法的出现,人们发现许多细菌相关感染都表现为多种微生物混合感染,同时,人体原驻微生物群与感染病原体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病程。相较于单一微生物感染,混合感染通常与感染严重程度的增加和患者预后较差有...
随着测序技术和独立培养鉴定方法的出现,人们发现许多细菌相关感染都表现为多种微生物混合感染,同时,人体原驻微生物群与感染病原体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病程。相较于单一微生物感染,混合感染通常与感染严重程度的增加和患者预后较差有关。其机制可能是多物种微生物间通过化学物质或直接物理接触发生种间交流,从而产生协同作用以诱导毒力因子表达,竞争常驻微生物生态位以及调节宿主免疫应答等。本综述总结了细菌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其对混合感染的影响,旨在深入探索混合感染病理进程,为混合感染的干预治疗提供策略,拓宽抗菌药物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感染
种间相互作用
扩散性信号分子
代谢交叉饲喂
生物膜
抗菌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斑疹病菌胞外纤维素酶编码基因的鉴定及其调控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苏如意
王宏杰
+5 位作者
戴潇雨
高思涵
王卿怡
冯超颖
张萍华
郭威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2-300,共9页
植物病原黄单胞菌的胞外纤维素酶基因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大豆斑疹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glycines,Xag)具有胞外纤维素酶活性,但其编码基因和调控特性尚不明确。为了鉴定Xag的胞外纤维素酶编码基因,本研究从NEAU001菌株基因...
植物病原黄单胞菌的胞外纤维素酶基因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大豆斑疹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glycines,Xag)具有胞外纤维素酶活性,但其编码基因和调控特性尚不明确。为了鉴定Xag的胞外纤维素酶编码基因,本研究从NEAU001菌株基因组内筛选出6个候选的纤维素酶编码基因。通过异源表达实验发现,engXCA和egl2基因分别编码的蛋白EngXCA和Egl2具有水解羧甲基纤维素的能力。酶活性测定实验表明,engXCA和egl2基因决定Xag的胞外纤维素酶活性。另外,对已知的10个毒性调控基因突变株进行胞外纤维素酶活性测定,揭示Xag胞外纤维素酶活性受DSF(diffusible signal factor)信号通路和全局性调控子Clp(Crp-like protein)正调控。荧光定量PCR结果进一步证实,RpfF和Clp参与正调控engXCA和egl2基因的mRNA水平。这些结果暗示,DSF信号通路可能通过Clp调控engXCA和egl2基因的表达,实现对Xag胞外纤维素酶活性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斑疹病菌
胞外纤维素酶
异源表达
扩散性信号分子
全局性调控子Clp
原文传递
题名
细菌种间相互作用及其对混合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钱鎏佳
吴佳慧
陈代杰
机构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9期999-100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573329)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No.16ZR1435400)
文摘
随着测序技术和独立培养鉴定方法的出现,人们发现许多细菌相关感染都表现为多种微生物混合感染,同时,人体原驻微生物群与感染病原体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病程。相较于单一微生物感染,混合感染通常与感染严重程度的增加和患者预后较差有关。其机制可能是多物种微生物间通过化学物质或直接物理接触发生种间交流,从而产生协同作用以诱导毒力因子表达,竞争常驻微生物生态位以及调节宿主免疫应答等。本综述总结了细菌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其对混合感染的影响,旨在深入探索混合感染病理进程,为混合感染的干预治疗提供策略,拓宽抗菌药物发展思路。
关键词
混合感染
种间相互作用
扩散性信号分子
代谢交叉饲喂
生物膜
抗菌策略
Keywords
Mixed infection
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s
Diffusible signal factor
Metabolic cross-feeding
Biofilm
Antibacterial strategy
分类号
R978.1 [医药卫生—药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斑疹病菌胞外纤维素酶编码基因的鉴定及其调控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苏如意
王宏杰
戴潇雨
高思涵
王卿怡
冯超颖
张萍华
郭威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2-300,共9页
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910345031)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9C130002,LY18C140004)。
文摘
植物病原黄单胞菌的胞外纤维素酶基因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大豆斑疹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glycines,Xag)具有胞外纤维素酶活性,但其编码基因和调控特性尚不明确。为了鉴定Xag的胞外纤维素酶编码基因,本研究从NEAU001菌株基因组内筛选出6个候选的纤维素酶编码基因。通过异源表达实验发现,engXCA和egl2基因分别编码的蛋白EngXCA和Egl2具有水解羧甲基纤维素的能力。酶活性测定实验表明,engXCA和egl2基因决定Xag的胞外纤维素酶活性。另外,对已知的10个毒性调控基因突变株进行胞外纤维素酶活性测定,揭示Xag胞外纤维素酶活性受DSF(diffusible signal factor)信号通路和全局性调控子Clp(Crp-like protein)正调控。荧光定量PCR结果进一步证实,RpfF和Clp参与正调控engXCA和egl2基因的mRNA水平。这些结果暗示,DSF信号通路可能通过Clp调控engXCA和egl2基因的表达,实现对Xag胞外纤维素酶活性的调控。
关键词
大豆斑疹病菌
胞外纤维素酶
异源表达
扩散性信号分子
全局性调控子Clp
Keywords
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glycines
extracellular cellulase
ectopic expression
diffusible signal factor(DSF)
the global regulator Clp
分类号
S432.42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细菌种间相互作用及其对混合感染的影响
钱鎏佳
吴佳慧
陈代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豆斑疹病菌胞外纤维素酶编码基因的鉴定及其调控分析
苏如意
王宏杰
戴潇雨
高思涵
王卿怡
冯超颖
张萍华
郭威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