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散张量成像扩散梯度方向与DTI图像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饶晶晶 漆剑频 王承缘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时扩散梯度方向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0例健康志愿者行头部常规MRI及DTI检查。DTI检查时分别采用15、25和55这三个不同的扩散梯度方向。在右侧内囊后肢3/4处(皮质脊髓束)设定感兴趣区,测量平均扩...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时扩散梯度方向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0例健康志愿者行头部常规MRI及DTI检查。DTI检查时分别采用15、25和55这三个不同的扩散梯度方向。在右侧内囊后肢3/4处(皮质脊髓束)设定感兴趣区,测量平均扩散系数(DCavg)、部分各向异性(FA)和三个本征值(λ1、λ2、λ3),分别对3个扩散方向的DCavg和F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3个本征值计算FA理论值,并与测量值进行比较。选定内囊层面的FA图,计算全层面可显示FA值<0.3的纤维束百分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个扩散梯度方向图像上测量的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FA值<0.3的纤维束的百分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扩散梯度方向为15时FA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25和55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扩散梯度方向为25时兼顾了图像信噪比和扫描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扩散梯度方向 图像质量
下载PDF
扩散张量成像图像数据采集技术的参数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倪红艳 祁吉 +2 位作者 KAVCIC Voyko 钟建辉 王明时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20-1127,共8页
为优化扩散张量成像图像采集技术,在1.5 T磁共振扫描仪上,使用3种具有不同扩散编码梯度方向数目(NDGD)的序列成像,采用基于感兴趣区和体素的2种方法,在6个部位比较3个序列的扩散系数(〈D〉)、各向异性分数(FA)和扩散张量的本征值.另外,... 为优化扩散张量成像图像采集技术,在1.5 T磁共振扫描仪上,使用3种具有不同扩散编码梯度方向数目(NDGD)的序列成像,采用基于感兴趣区和体素的2种方法,在6个部位比较3个序列的扩散系数(〈D〉)、各向异性分数(FA)和扩散张量的本征值.另外,采用具有不同扩散敏感因子b值的序列成像,测量并探讨b值与图像信噪比和表观扩散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感兴趣区水平,所有序列的〈D〉和FA及其标准差没有统计学区别,但张量本征值却有差异.在体素水平,在多数部位21-NDGD和31-NDGD序列的相关系数较高.随着b值增高,信噪比降低.当b值在一定范围内时,表观扩散系数及其标准差有不同的变化.实际中应根据不同的应用(感兴趣区或体素分析以及扩散张量成像测量参数的不同)来选择NDGD,选用b值介于400~1 300 s/mm2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采集技术 扩散编码梯度方向数目 扩散敏感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