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限扩散电流技术测定管内强化传质系数
1
作者 许蓉 费海燕 +1 位作者 朱鹏 谷和平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12-715,共4页
采用极限扩散电流技术(LDCT)测定管内液体传质系数(k),通过使用静态混合器、筛板和不锈钢θ环填料与筛板耦合体等强化元件,考察了不同强化手段对管内k的影响,研究了气液多相体系的传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LDCT能较好地测定单相和多相体... 采用极限扩散电流技术(LDCT)测定管内液体传质系数(k),通过使用静态混合器、筛板和不锈钢θ环填料与筛板耦合体等强化元件,考察了不同强化手段对管内k的影响,研究了气液多相体系的传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LDCT能较好地测定单相和多相体系的k。在液体流量为1.00m3/h的条件下,空直管中的k为2.38×10-2m/s;使用筛板、静态混合器和填料与筛板耦合体时,k分别为3.64×10-2,3.96×10-2,5.90×10-2m/s。由实验测定的k结合传递类比定律可得到液体传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质系数 极限扩散电流技术 强化传质 多相流 传热系数
下载PDF
两种单扫描极谱扩散电流方程及其统一性
2
作者 安保礼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1期36-38,共3页
在理论上推导了滴汞电极面积A与滴汞流速m和滴汞生成时间tp的关系,推导并计算出极谱方程常数项数值.校正了单扫描极谱扩散电流方程式,使两种一直有争议的极谱扩散电流方程得以统一.
关键词 单扫描极谱 极谱扩散电流方程 滴汞面积
下载PDF
工业气氛下电流场辅助Ni-ZrO_(2)陶瓷扩散焊
3
作者 张耀豪 谷岩 +1 位作者 李雪松 周杰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6,共8页
目的研究电流驱动下金属Ni向ZrO_(2)陶瓷的定向扩散以及界面化学反应,实现两者在工业气氛下的快速连接。方法在1200℃下采用独特的电流场耦合扩散焊连接系统制备Ni-ZrO_(2)扩散偶样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对不同直流... 目的研究电流驱动下金属Ni向ZrO_(2)陶瓷的定向扩散以及界面化学反应,实现两者在工业气氛下的快速连接。方法在1200℃下采用独特的电流场耦合扩散焊连接系统制备Ni-ZrO_(2)扩散偶样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对不同直流电参数(电流密度0~5.09 mA/mm^(2))下制备的样品界面焊缝形貌以及原子分布进行观察和解析;测试Ni-ZrO2扩散偶的剪切强度,并结合不同样品的界面微观结构演变初步揭示电流场辅助Ni-ZrO_(2)的连接机制。结果电流场有效地促进了工业气氛下金属-陶瓷界面的交互作用,当电子流由金属Ni指向ZrO_(2)陶瓷时,界面反应层厚度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而持续增大;样品接头的连接强度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200℃下通电(电流密度为3.82 mA/mm^(2))5 min时得到最佳剪切强度164 MPa。结论施加直流电场引发的金属电迁移效应和固体电解质陶瓷中氧离子的定向运动是促进界面互扩散以及化学反应的重要原因,而局部的过度“失氧”容易导致陶瓷结构和功能特性丧失。与高真空环境相比,在工业气氛下界面附近较高的氧浓度抑制了陶瓷变质,使焊接接头在电流强度较大时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剪切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辅助扩散 工业气氛 镍/氧化锆陶瓷焊接 界面扩散 高剪切强度
下载PDF
MPP CCD扩散暗电流温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雷仁方 李仁豪 廖晓航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7,23,共4页
研究了MPP CCD扩散暗电流的温度特性,分析了扩散暗电流在不同温度下对器件总暗电流的贡献和不同处理方式对评估器件高温暗电流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扩散暗电流在高温下对器件总暗电流的影响很大,占据支配地位,是器件... 研究了MPP CCD扩散暗电流的温度特性,分析了扩散暗电流在不同温度下对器件总暗电流的贡献和不同处理方式对评估器件高温暗电流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扩散暗电流在高温下对器件总暗电流的影响很大,占据支配地位,是器件高温暗电流的主要来源。提出了两种优化方法,以降低扩散暗电流对器件高温暗电流的影响,提高MPP CCD的高温环境工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电流 温度 MPP CCD
下载PDF
霍尔效应测量中的不等位热扩散电势差
5
作者 李潮锐 《物理与工程》 2023年第1期83-87,共5页
尽管常规换向直流法可消除已知副效应干扰并得到霍尔电压,但它掩盖了存在未知附加电势的实验事实。将4次换向测量归纳为磁场与样品电流同相组合和反相组合,根据在磁场中样品电流和热扩散电流具有相似物理行为,必须考虑不等位热扩散电势... 尽管常规换向直流法可消除已知副效应干扰并得到霍尔电压,但它掩盖了存在未知附加电势的实验事实。将4次换向测量归纳为磁场与样品电流同相组合和反相组合,根据在磁场中样品电流和热扩散电流具有相似物理行为,必须考虑不等位热扩散电势差的影响。这一方案不仅更清晰地解释4次换向测量平均的物理原理,还通过同相测量平均和反相测量平均之差与和得到不等位热扩散电势差与确定且可重复的霍尔电压。实验事实及分析结果表明,引入不等位热扩散电势差才能完整描述霍尔测量中所有副效应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效应 副效应 不等位电势 扩散电流
下载PDF
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电焊作业防止杂散电流扩散工艺方法的初探
6
作者 董国华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13期64-64,共1页
论述了在危险场所电焊作业杂散电流扩散的危害和防止杂散电流扩散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及操作方法。
关键词 民爆企业 电焊作业 杂散电流扩散
下载PDF
二极管PN结的正向电流特性测量 被引量:6
7
作者 马元良 李海琴 +2 位作者 毛多鹭 张以生 李仲 《物理实验》 2013年第11期4-7,共4页
使用nA级的微电流源测量了1N4148二极管的微电流伏安特性,分析了二极管PN结的扩散电流和复合电流对伏安特性的影响.通过1N4148二极管与S9014三极管等效PN结的微电流伏安特性相比较,解释了不直接用二极管测量玻尔兹曼常量的原因.
关键词 PN结 扩散电流 复合电流 玻尔兹曼常量
下载PDF
铁、钴、镍在汞中扩散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长庚 孙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4年第5期715-717,共3页
用恒电位球形汞齐电极伏安法可测定金属在汞中的扩散系数[1,2].本文报导了用这个方法测定的铁、钴、镍在汞中的扩散系数值.(一)实验部分1.实验原理在恒电位且足够正时,球形汞齐电极瞬时极限氧化扩散电流为i_(t)=ZFADC(1/r-1/√πDt)(1).
关键词 汞齐电极 扩散系数 扩散电流 恒电位 伏安法 实验原理
下载PDF
VCSEL中布拉格反射体的电流机制和伏安特性 被引量:8
9
作者 康香宁 陈良惠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4,59,共6页
采用张弛法数值求解静电势的泊松方程 ,得出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VCSEL)中 N型和 P型分布布拉格反射体 (DBR)中一个周期单元的精确能带图。并以此为依据 ,从理论上分别分析和比较了多子漂移扩散、纯漂移和热电子发射电流机制所起的作用... 采用张弛法数值求解静电势的泊松方程 ,得出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VCSEL)中 N型和 P型分布布拉格反射体 (DBR)中一个周期单元的精确能带图。并以此为依据 ,从理论上分别分析和比较了多子漂移扩散、纯漂移和热电子发射电流机制所起的作用。指出由一对反对称同型异质结构成的 DBR一个周期单元总是表现出欧姆性 ,但热电子发射电流机制的存在容易使每个结呈现整流特性 ,以致在电流输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其反向特性 ,导致偏压和电阻过大器件不能正常工作。但是漂移扩散机制具有明显欧姆性 ,在利用缓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SEL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布拉格反射体 扩散漂移电流 热电子发射电流
下载PDF
不同焊接方法下燃料元件包壳用ODS钢焊接接头界面演化规律
10
作者 杨灿湘 魏连峰 +7 位作者 郑勇 王宇 董宇 王军健 李华鑫 杨建国 张鸿羽 侯霭麟 《电焊机》 2024年第5期39-45,共7页
ODS钢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抗辐照性能和抗热蠕变性能等,是最有潜力的下一代核反应堆包壳候选材料之一。ODS钢的焊接技术主要包括熔焊、钎焊、压力焊等,根据核燃料元件包壳结构,选择电子束焊接、旋转摩擦焊及脉冲电流辅助扩散焊三... ODS钢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抗辐照性能和抗热蠕变性能等,是最有潜力的下一代核反应堆包壳候选材料之一。ODS钢的焊接技术主要包括熔焊、钎焊、压力焊等,根据核燃料元件包壳结构,选择电子束焊接、旋转摩擦焊及脉冲电流辅助扩散焊三种焊接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并对ODS钢焊接接头微观形貌演化进行分析,揭示了最优焊接方法及界面形貌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电子束焊接及旋转摩擦焊接工艺下,焊接接头的晶界处均有Y_(2)O_(3)析出,而采用脉冲电流辅助扩散焊无氧化物析出和团聚,对于Fe-Cr系ODS钢有突出优势。因此,脉冲电流辅助扩散焊在抑制ODS钢中纳米氧化物的析出、团聚和减少接头变形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一种适合ODS钢焊接的高质量焊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S钢 核燃料元件焊接 电子束焊接 旋转摩擦焊接 脉冲电流辅助扩散焊接
下载PDF
船舰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中的PID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国栋 刘玉娟 《船电技术》 2006年第1期40-43,共4页
本文介绍了在舰船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系统中,作为智能控制核心的PID控制的选择与应用。概括的介绍了舰船阴极保护系统的实现。较详细的阐述了PID控制原理和PID控制参数的选择办法。
关键词 阴极保护 扩散电流 PID 控制参数
下载PDF
电流法测定金液和矿浆中的氰化物
12
作者 F. K. Crundwell 许孙曲 《新疆有色金属》 1992年第3期59-62,共4页
本文介绍了根据Cu氧化成Cu(CN)<sub>2</sub><sup>2</sup>-产生的扩散电流的测定值来确定提金液和矿浆中氰化物的方法。该法的特点是快速和具有线性特性,在提金液浓度范围内本法较准确。本法稳定且不受溶液中... 本文介绍了根据Cu氧化成Cu(CN)<sub>2</sub><sup>2</sup>-产生的扩散电流的测定值来确定提金液和矿浆中氰化物的方法。该法的特点是快速和具有线性特性,在提金液浓度范围内本法较准确。本法稳定且不受溶液中存在的其它离子干扰。本测定法很适于连续监测过程溶液和废水中的氰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监测 电流 扩散电流 连续流动 干扰物 通槽 沉淀作用 旋转圆盘电极 浸出液 浸出槽
下载PDF
电磁轨道炮电枢电磁推力特性分析与验证
13
作者 金亮 巩德鑫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27,共8页
系统分析电枢电磁推力,对电磁轨道炮动态特性研究和可靠性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不同计算方法下的电枢电磁推力横向对比和定量研究,给出了基于Kerrisk轨道电感梯度的解析计算方法、电流扩散和速度趋肤效应影响下的电枢控制方程。基... 系统分析电枢电磁推力,对电磁轨道炮动态特性研究和可靠性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不同计算方法下的电枢电磁推力横向对比和定量研究,给出了基于Kerrisk轨道电感梯度的解析计算方法、电流扩散和速度趋肤效应影响下的电枢控制方程。基于公开试验数据,搭建电磁轨道炮有限元模型,其中考虑速度趋肤效应模型的电枢出口速度仿真计算值与试验测量值仅相差0.53%。通过调整模型参数,仿真分析电磁场分布特性,并进一步定量研究电枢电磁推力的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速度趋肤效应对电枢电磁推力的影响不可忽略,400 m/s是模型中影响电枢电磁推力的最大速度值,这对电磁轨道炮结构的精细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轨道炮 洛伦兹力 电感梯度 电流扩散 速度趋肤效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从多子角度阐述p-n结理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建红 赵飞虎 +1 位作者 吴承龙 盛晓燕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49-552,557,共5页
传统方法在分析p-n结理论时仅仅关注了过剩少子的扩散电流,但是随着其浓度梯度的降低,扩散电流趋于零,则电流的连续性将难以理解。另外,如果仅仅考虑过剩少子的注入,则无法理解"中性区"的电中性(即电中性条件将被破坏)。针对... 传统方法在分析p-n结理论时仅仅关注了过剩少子的扩散电流,但是随着其浓度梯度的降低,扩散电流趋于零,则电流的连续性将难以理解。另外,如果仅仅考虑过剩少子的注入,则无法理解"中性区"的电中性(即电中性条件将被破坏)。针对以上矛盾,以基本的器件物理为基础,分析并得到过剩多子必然存在于中性区,且其分布和数量与过剩少子相同,因而过剩多子的扩散电流也参与p-n结的电流输运。在充分考虑过剩多子的基础上,对p-n结的工作机理可以有更好、更深刻的理解。理想二极管方程在一些假设下仅仅考虑了空间电荷区两边过剩少子的扩散电流,提供了一个很巧妙地计算总电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结 过剩多子 过剩少子 扩散电流 电流连续性 电流输运
下载PDF
双螺旋线微电极及其在蛋白质芯片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希山 陈裕泉 +1 位作者 潘敏 王立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57-961,共5页
纳米叉指电极在应用到蛋白质芯片免疫检测中时,由于指端效应和扩散场不连续性造成测量的不稳定,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双螺旋线微电极的设计思路和方案,推导了该电极的稳态扩散电流方程.与叉指微阵列电极相比,双螺旋线微电极具有电场连续... 纳米叉指电极在应用到蛋白质芯片免疫检测中时,由于指端效应和扩散场不连续性造成测量的不稳定,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双螺旋线微电极的设计思路和方案,推导了该电极的稳态扩散电流方程.与叉指微阵列电极相比,双螺旋线微电极具有电场连续、扩散电流特性良好、所占面积小等优势,有利于微型化发展,特别在纳米尺寸时其优点更为明显.在此理论分析基础上,设计实验将双螺旋线微电极应用到蛋白质芯片免疫反应电测中,并采用自组装的方法将金纳米粒子-抗原-抗体复合体和双螺旋线微电极匹配形成三维纳米网络结构,形成一种近似于“半导体”效应的“生物放大”机制,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可测量低浓度(10-10g/mL)的抗原,为蛋白质芯片直接电测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指微电极阵列 双螺旋线微电极 扩散电流 蛋白质芯片 纳米金
下载PDF
接地系统电感的三维有限元计算 被引量:3
16
作者 文武 阮江军 裴金勇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507-511,共5页
从磁场能量的角度出发,采用电磁场有限元的计算方法,给出了接地系统电感的更为有效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用计算导体在空气中的电感方法求接地系统电感的不足,不仅考虑了接地导体中电流分布对电感的影响,同时还考虑了土壤中的扩散电... 从磁场能量的角度出发,采用电磁场有限元的计算方法,给出了接地系统电感的更为有效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用计算导体在空气中的电感方法求接地系统电感的不足,不仅考虑了接地导体中电流分布对电感的影响,同时还考虑了土壤中的扩散电流分布对接地系统电感的影响.分析了注入电流的频率对接地系统的电感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频率的变化对接地系统电感的影响小于对空气中导体电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 接地系统 电磁场 有限元 扩散电流
下载PDF
锌-空气电池电解液Zn^(2+)浓度对析氢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洪运 范永生 王保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843-2848,共6页
水溶液体系的二次金属-空气电池通常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但是充电过程中仍然存在析氢副反应的安全隐患。使用线性电势扫描方法、Tafel极化曲线及极限扩散电流密度参数定量分析了二次锌-空气电池体系电解液中Zn2+浓度对析氢反应过程的影... 水溶液体系的二次金属-空气电池通常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但是充电过程中仍然存在析氢副反应的安全隐患。使用线性电势扫描方法、Tafel极化曲线及极限扩散电流密度参数定量分析了二次锌-空气电池体系电解液中Zn2+浓度对析氢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解液中Zn2+浓度的提高,析氢过电势逐渐增大,Zn2+浓度在6mol·L?1 KOH溶液中达到0.4 mol·L?1时,析氢过电势超过2.42 V,析氢过电势比空白溶液提高1.2 V,并且Tafel极化曲线的截距超过1.5 V,析氢电势达到超高过电势范围。此外,由Zn2+提供的极限扩散电流密度提高至8.9A·cm?2,所对应的过电势提高700 mV。研究结果对于确立二次锌-空气电池极限充电范围提供定量依据,对电池安全平稳运行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氢过程 锌-空气电池 线性电势扫描 Tafel极化曲线 极限扩散电流密度
下载PDF
噻吩和3-甲基噻吩共聚膜及复合膜的红外光谱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鸿君 胡学清 陆云 《光散射学报》 2003年第4期311-315,共5页
采用扩散电流控制法,通过限制低氧化电位单体的浓度,从而限制它在高电位下的氧化电流,以达到减少它在聚合物中的相对含量的目的,成功地实现了噻吩(Th)和3-甲基噻吩(MTh)的电化学共聚。红外光谱及循环伏安测定分别表明,电化学共聚噻吩和3... 采用扩散电流控制法,通过限制低氧化电位单体的浓度,从而限制它在高电位下的氧化电流,以达到减少它在聚合物中的相对含量的目的,成功地实现了噻吩(Th)和3-甲基噻吩(MTh)的电化学共聚。红外光谱及循环伏安测定分别表明,电化学共聚噻吩和3-甲基噻吩所制得的导电膜不是均聚物的共混物,共聚的方式也不是嵌段共聚,而更可能是无规共聚。此外,制备了噻吩/3-甲基噻吩导电复合膜,其吸波频率较单一导电聚合物有明显拓宽,在400cm-1~7000cm-1范围内有强的宽吸收。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膜的结构、层数、厚度以及层间微结构对红外吸收展宽效应都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 3-甲基噻吩 红外宽吸收 扩散电流控制法 红外光谱 导电材料
下载PDF
LDCT及其在气液两相流传热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志家 刘克非 刘诗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6-10,共5页
介绍了极限扩散电流技术(LDCT)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气液两相流研究中的应用.该技术利用置于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极间处于扩散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直接测得液固传质系数,经三传类比,可获得单相液体与气液两相流传热的特性.由于LDCT电极可制成... 介绍了极限扩散电流技术(LDCT)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气液两相流研究中的应用.该技术利用置于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极间处于扩散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直接测得液固传质系数,经三传类比,可获得单相液体与气液两相流传热的特性.由于LDCT电极可制成微小尺度,并可进行瞬时值的测量,故可进行传质与传热局部值与瞬时值的测量,在气液两相流这一复杂系统传递特性的深入研究中,可成为一个十分有用的测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测量 极限扩散电流 传热 气液两相流
下载PDF
纳米阵列电极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燕 张亚利 焦奎 《大学化学》 CAS 2004年第5期1-7,共7页
从纳米阵列电极的制作、基本原理和应用 3方面综述了纳米阵列电极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模板法和自组装法制作纳米阵列电极的具体过程以及纳米阵列电极的扩散电流理论 ,对纳米阵列电极在生物传感器、电化学动力学。
关键词 纳米阵列电极 制作 模板法 自组装法 扩散电流理论 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