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6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中市小麦品种对比生产试验小结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凤梅 严伟 《农业装备技术》 2024年第1期27-29,33,共4页
为筛选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合扬中市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特引进10个小麦品种,进行了相关品种对比试验。通过对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抗性和产量进行比较,选出群体性好、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扬中市内推广种植的品种。
关键词 扬中市小麦 品种对比 生产试验
下载PDF
扬中市监管执法“三个转变”为企业减负出实招
2
作者 陆九如 戴平 《江苏应急管理》 2024年第7期42-43,共2页
减少企业安全管理台账检查,全面推行“逢查必考”制度,以更直观的检查方式为企业松绑提效。“请大家继续做好每日清扫报送工作”“节假日停止生产的企业记得及时在系统中修改生产状态”“您公司昨天未按时报送,是什么原因……”在扬中... 减少企业安全管理台账检查,全面推行“逢查必考”制度,以更直观的检查方式为企业松绑提效。“请大家继续做好每日清扫报送工作”“节假日停止生产的企业记得及时在系统中修改生产状态”“您公司昨天未按时报送,是什么原因……”在扬中市粉尘企业监管微信群里,这样的督促提醒、指导交流已经成为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监管 监管执法 报送工作 管理台账 微信群 企业减负 扬中市 三个转变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扬中市可达性定量研究——以过江通道的建设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吴扬 徐建刚 +1 位作者 王振波 姜招彩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4-128,共5页
可达性是指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容易程度,目前主要运用距离度量法、拓扑度量法、重力度量法、累积机会法等传统度量方法,应用于人文地理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等相关研究领域当中。该研究以ArcGIS Desktop9.2平台为技术支撑,通过对影... 可达性是指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容易程度,目前主要运用距离度量法、拓扑度量法、重力度量法、累积机会法等传统度量方法,应用于人文地理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等相关研究领域当中。该研究以ArcGIS Desktop9.2平台为技术支撑,通过对影像数据、图形数据以及社会经济等属性数据进行整理来构建矢量数据库(geodata-base),运用GIS矢量和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模块,采用时间成本加权距离方法,对扬中市过江通道建成前后的可达性变化进行了分析。该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描述性研究,通过进行等时圈分析可以得到节点城市影响腹地的范围,并且可以精确统计出通勤覆盖范围的地域面积、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为地区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时间成本加权距离 GIS 扬中市
下载PDF
空间可达性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扬中市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姜招彩 徐建刚 +1 位作者 王振波 吴扬 《河南科学》 2008年第12期1559-1563,共5页
借助ArcGis空间分析软件,利用成本加权距离法,分析泰州过江通道建设前后扬中市空间可达性的变化,划分出4个时距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空间可达性的变化对扬中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对土地利用形态、城市发展重心、人流物流量、投资环境... 借助ArcGis空间分析软件,利用成本加权距离法,分析泰州过江通道建设前后扬中市空间可达性的变化,划分出4个时距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空间可达性的变化对扬中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对土地利用形态、城市发展重心、人流物流量、投资环境、区位优势、区域协调、产业选择等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可达性 城市经济发展 ArcGis空间分析 成本加权距离法 时距圈 扬中市
下载PDF
基于钻孔数据的扬中市三维工程地质模型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洪 陈刚 王振海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160-163,共4页
三维工程地质结构模型可以直观反映工程地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工程地质问题提供正确判断及成因分析,为城镇规划、经济布局和工程建设提供依据。以扬中市为例,以工程地质钻孔资料作为地层建模的数据来源,采用GMS软件,建立了30m以浅的... 三维工程地质结构模型可以直观反映工程地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工程地质问题提供正确判断及成因分析,为城镇规划、经济布局和工程建设提供依据。以扬中市为例,以工程地质钻孔资料作为地层建模的数据来源,采用GMS软件,建立了30m以浅的三维工程地质模型,并展示了实际的建模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数据 三维 工程地质模型 扬中市
下载PDF
扬中市农村家庭用能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冯祯民 王效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04-408,共5页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扬中市4个乡的12个村对家庭进行连续2a生活用能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表明,1993年农村家庭人均用能9.44GJ,日获有效能4.93MJ,分别比1992年增长8.1%和8.6%,以生物质能为主...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扬中市4个乡的12个村对家庭进行连续2a生活用能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表明,1993年农村家庭人均用能9.44GJ,日获有效能4.93MJ,分别比1992年增长8.1%和8.6%,以生物质能为主的用能结构未有大的变化,但液化气、电力增加量较大,能源消费量对收入缺乏弹性(弹性系数0.17),其中商品能消费对收入弹性(弹性系数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家庭 能源消费 规划 扬中市
下载PDF
县级耕地质量经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以江苏扬中市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小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2-24,28,共4页
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耕地质量经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着重探讨了应用现有统计资料进行县级耕地质量经济评价的具体方法, 并运用该方法对江苏省扬中市的耕地进行了耕地质量经济评价的实践。
关键词 县级 耕地质量 经济评价 经济等级 扬中市 土地
下载PDF
2007年扬中市石城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朱新云 吴荣凤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84-284,共1页
关键词 疫情监测结果 血吸虫病 扬中市 长江中下游 疫情监测点 流行规律 流行动态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基层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研究——以扬中市为例 被引量:13
9
作者 姚柳 卞礼洪 +1 位作者 施小红 张卫萍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5-57,共3页
红色档案是我国档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围绕红色人物和红色革命实践所形成的革命历史档案,在传承历史文化、保存社会记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扬中市作为“江心跳板”,拥有十分珍贵的红色档案资源。分析扬中目前红色档案保护、开发利... 红色档案是我国档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围绕红色人物和红色革命实践所形成的革命历史档案,在传承历史文化、保存社会记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扬中市作为“江心跳板”,拥有十分珍贵的红色档案资源。分析扬中目前红色档案保护、开发利用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有利于发挥红色档案重要的时代价值,凝聚起强大社会合力,助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档案 档案体系 社会合力 红色档案资源 开发利用 传承历史 优化策略 扬中市
下载PDF
扬中市地表水的致突变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国栋 钟远 +3 位作者 封少龙 吴笛 孔志明 王恒庆 《重庆环境科学》 2000年第3期58-59,48,共3页
本研究应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对扬中市不同水体的遗传毒物污染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 ,扬中市水体的遗传毒物污染集中在汇集了乡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污河道和死水沟塘。各主要河道及通江闸口基本没有污染。除新坝大桥外 ,各... 本研究应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对扬中市不同水体的遗传毒物污染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 ,扬中市水体的遗传毒物污染集中在汇集了乡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污河道和死水沟塘。各主要河道及通江闸口基本没有污染。除新坝大桥外 ,各样点底泥浸提液的微核率均高于相应原水样微核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中市 地表水 底泥 致突变性 水体污染
下载PDF
扬中市食管癌流行及治疗情况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国平 华召来 +2 位作者 周琴 王理伟 李茂生 《中国肿瘤》 CAS 2001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通过对扬中市食管癌流行及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为食管癌高发区进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扬中市1991年~1998年食管癌发病、病理、治疗及致病危险因素资料 ,按《中国恶性肿瘤登记报告试行规范》的统计方法 ,分析扬中市... [目的]通过对扬中市食管癌流行及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为食管癌高发区进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扬中市1991年~1998年食管癌发病、病理、治疗及致病危险因素资料 ,按《中国恶性肿瘤登记报告试行规范》的统计方法 ,分析扬中市食管癌高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规律。[结果]扬中市1991年~1998年食管癌标化发病率为82 84/10万 ,居扬中市恶性肿瘤第二位 ,男、女性别比为1 21∶1,女性在35岁~64岁年龄段发病率高于男性 ,并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结论]扬中市食管癌呈持续高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病率 流行病学 食管癌 扬中市 治疗
下载PDF
扬中市1991~1998年食管肿瘤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国平 华召来 +2 位作者 周琴 王理伟 李茂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5-546,共2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发病率 扬中市 调查
下载PDF
扬中市1987-2003年五岁以下儿童死因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庆东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3-423,共1页
关键词 死因动态分析 五岁以下儿童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扬中市
下载PDF
扬中市上消化道癌地区聚集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建明 徐飚 王理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3年第3期30-31,共2页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高发区江苏省扬中市内部是否存在上消化道癌地区聚集性并分析可能的原因。方法 利用扬中市肿瘤发病登记报告系统提供的资料分析各镇胃癌、食管癌、肝癌发病情况,观察地区间差异,并与各镇土壤微量元素硒含量进行相关性...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高发区江苏省扬中市内部是否存在上消化道癌地区聚集性并分析可能的原因。方法 利用扬中市肿瘤发病登记报告系统提供的资料分析各镇胃癌、食管癌、肝癌发病情况,观察地区间差异,并与各镇土壤微量元素硒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oisson分布配合适度x^2检验:x_(胃癌)~2=190.486 6,x_(食管癌)~2=103.365 9,x_(肝癌)~2=59.142 9,P<O.001,提示扬中市各镇胃癌、食管癌、肝癌等发病率实际分布与理论分布不一致,其中以三跃镇最高发,三茅镇最低发。胃癌、肝癌发病率与土壤微量元素Se浓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1 2和-0.709 1。结论 扬中市上消化道癌分布存在地区聚集性,地质环境的影响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中市 上消化道癌 地区聚集性
下载PDF
江苏扬中市晚期血吸虫病病人现状调查 被引量:3
15
作者 肖敏 吴荣凤 +1 位作者 严慧中 严成祥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9年第4期235-236,共2页
目的了解扬中市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现状,积极救治晚血病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以镇为单位,对晚血病人的基本情况分布、临床分型以及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市现有晚血病人31例,均为历史建卡登记病人,患病率1.10/... 目的了解扬中市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现状,积极救治晚血病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以镇为单位,对晚血病人的基本情况分布、临床分型以及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市现有晚血病人31例,均为历史建卡登记病人,患病率1.10/万,其中巨脾型27例,占87.09%;腹水型3例,占9.68%,侏儒型1例,占3.23%,无结肠增值型,无新发晚血病人,年龄最小54岁,最大100岁。结论扬中市晚血病人数显著下降,以高龄人群为主,是重点关注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血吸虫病 现状调查 扬中市
下载PDF
江苏扬中市晚期血吸虫病人现状调查报告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新云 吴荣凤 肖敏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5年第4期237-237,243,共2页
目的掌握扬中市晚期血吸虫病人(晚血)现状,为实施科学救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江苏省晚血现况调查方法,逐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检查。结果 2015年扬中市现有晚血病人44例,其中巨脾型25例,腹水型18例,侏儒型1例,分别占56.82%、40.91%... 目的掌握扬中市晚期血吸虫病人(晚血)现状,为实施科学救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江苏省晚血现况调查方法,逐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检查。结果 2015年扬中市现有晚血病人44例,其中巨脾型25例,腹水型18例,侏儒型1例,分别占56.82%、40.91%、2.27%,临床治愈42例,病情稳定2例,分别占95.45%、4.56%。结论扬中市晚血患者呈现高龄化、病程长,应长期随访和救治,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血吸虫病 现状 扬中市
下载PDF
扬中市耕地利用及其社会经济环境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贤金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1996年第1期30-31,共2页
文章首先从人地关系密集程度、耕地利用投入水平、耕地利用效果与投资潜力三方面构建了杨中市耕地利用及其社会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其次运用标度方法,通过矩阵运算求得各指标权重,据此测算得各镇耕地利... 文章首先从人地关系密集程度、耕地利用投入水平、耕地利用效果与投资潜力三方面构建了杨中市耕地利用及其社会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其次运用标度方法,通过矩阵运算求得各指标权重,据此测算得各镇耕地利用及其社会经济环境评价值,从而为确定各镇耕地开发利用水平和开发利用政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中市 耕地 评价 土地利用 环境价值
下载PDF
构建生态之城 展现江岛魅力——江苏省扬中市彰显生态特色,塑造区域EBD的探索
18
作者 刘杨 徐建刚 林炳耀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2-85,共4页
首先回顾了扬中市以往规划建设过程中对城市形象塑造的探索和实践,认为扬中市的城市特色仍未得到充分彰显,并从扬中市的历史发展和自然机理出发解析扬中市城市形象的元素,引入天人合一的生态发展观,对扬中市城市形象进行重新定位和塑造。
关键词 城市特色 城市形象 生态伦理 扬中市
下载PDF
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困惑与路径探索——以扬中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继兰 《江南论坛》 2006年第9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扬中市 十六届五中全会 健康有序发展 生产发展
下载PDF
扬中市环岛绿色工程建设规划初探
20
作者 张纪林 葛明宏 +3 位作者 陆顺友 陈锦怀 王敏敏 李罗仁 《江苏林业科技》 1999年第3期56-59,共4页
探讨了在长江下游的扬中市拟建环岛绿色工程的初步构想,提出了森林进城、园林下乡、风景林入网等构建原则和江堤景观防护林带、公路绿道风景林带、江岛森林公园、乡村观光田园、城镇生态林园这二带三园的建设重点及专项设计,为形成多景... 探讨了在长江下游的扬中市拟建环岛绿色工程的初步构想,提出了森林进城、园林下乡、风景林入网等构建原则和江堤景观防护林带、公路绿道风景林带、江岛森林公园、乡村观光田园、城镇生态林园这二带三园的建设重点及专项设计,为形成多景点呼应、大中小景区配套、多游路联通、多道防线联防、多效益产出的大园林生态旅游格局提供了建设思路和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 环岛绿色工程 大园林 生态旅游 扬中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