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文化、扬精神、健体魄:初中武术教育体系的多维建构
1
作者 卫红榴 《体育视野》 2021年第10期93-94,共2页
传统武术蕴涵了浓厚的文化积淀,其传递的自强崇德、德艺兼修等精神对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在"全人教育"理念下,学校要坚持以学生的多元化学习诉求为基础,建构以武术健体为载体、武术文化传承与武术精神弘扬相融合... 传统武术蕴涵了浓厚的文化积淀,其传递的自强崇德、德艺兼修等精神对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在"全人教育"理念下,学校要坚持以学生的多元化学习诉求为基础,建构以武术健体为载体、武术文化传承与武术精神弘扬相融合的武术教育体系,实现武术运动与初中体育教育的一体融合。文章解读多维目标指引下初中武术教育体系的建构原则、理念及要点,从传文化、扬精神和健体魄等角度探索初中武术教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文化 扬精神 健体魄 武术教育 多维建构
原文传递
民俗故事中的精神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民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3,共3页
中国民俗故事反映了各民族的精神风貌,概括起来,1.天人合一的精神,即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互助互生;2.惩恶扬善的精神,体现了儒家仁孝的思想;3.除旧更新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淘汰陈旧落后的东西,生长新的风俗习惯,与时俱进。
关键词 民俗故事 民族精神 天人合一精神 儒家 仁孝思想 风俗习惯 民间文学 惩恶精神
下载PDF
新时代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3
作者 王春阁 徐洪美 《品位·经典》 2023年第7期49-51,共3页
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文化源泉,新时代加强红色文化的教育作用对于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意义重大。新时代红色文化具有蕴含中华民族精神、承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传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力量等主体特征。红色文化能... 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文化源泉,新时代加强红色文化的教育作用对于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意义重大。新时代红色文化具有蕴含中华民族精神、承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传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力量等主体特征。红色文化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有利于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丰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促进红色文化发展。可以通过校内外合作构建合作关系、在校园文化中呈现文化内蕴、在活动策划中体现价值引领等形态,让新时代红色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红色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精神
下载PDF
辩名·析理·哲思:《声无哀乐论》的名辩学视阈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德琥 刘运好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116,共12页
从论辩过程看,《声无哀乐论》由“声比成音”“声音和比”到“声无哀乐”逐层展开“辩名析理”。连诘难者也承认,所“比”之“声”如果不规则,与未“比”之“声”一样不带有情感。而规则之声,根据实用需要往往“举一名以摽(标)识”,“... 从论辩过程看,《声无哀乐论》由“声比成音”“声音和比”到“声无哀乐”逐层展开“辩名析理”。连诘难者也承认,所“比”之“声”如果不规则,与未“比”之“声”一样不带有情感。而规则之声,根据实用需要往往“举一名以摽(标)识”,“声”是对称信息的信码;而立足于审美需要则“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声”又成了应和情感的介质。显然,“声”或引发情感,或对称信息,而本身并无哀乐。《声无哀乐论》在界分“声”“音”“乐”的“辩名”基础上,以“乐声”为论辩焦点,以“推类”“求故”等为“析理”方法,逻辑严谨、哲思精邃:由“先王用乐”的“声”“乐”混融推演到魏晋时代的“乐”“礼”分野,表征魏晋音乐的艺术自觉;借“丝竹陶写”的生活空间建构,又凸显魏晋士人“游心太玄”的诗性生活追求,达成了哲学精神的升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无哀乐论 名辩学 哲思 音乐 艺术自觉 精神
原文传递
办好党刊要深切地为党操心
5
作者 张云声 《党建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13,共2页
3月30日,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杂志社在京召开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暨纪念《党建研究》创刊15周年座谈会。贺国强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宋平、张全景及中组部、新闻出版总署等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张云声等五位同志在会上发言。现将发言内容... 3月30日,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杂志社在京召开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暨纪念《党建研究》创刊15周年座谈会。贺国强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宋平、张全景及中组部、新闻出版总署等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张云声等五位同志在会上发言。现将发言内容摘要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刊 中国共产党 党建研究 求真务实精神 农民负担 三个代表 执政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