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刚柔耦合的舱门扭力杆机构疲劳寿命分析
1
作者 曹岚 柳士林 +2 位作者 王瑞 王鹏飞 钱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28-132,共5页
针对舱门模型精确性低、扭力杆机构开发周期长、理论分析结果单一等问题,建立舱门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提出有限元分析和多体动力学理论相结合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并根据扭力杆材料的疲劳特性,利用nCode软件对扭力杆进行疲劳寿命评估,... 针对舱门模型精确性低、扭力杆机构开发周期长、理论分析结果单一等问题,建立舱门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提出有限元分析和多体动力学理论相结合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并根据扭力杆材料的疲劳特性,利用nCode软件对扭力杆进行疲劳寿命评估,有效解决舱门机构疲劳试验周期长、费用高等问题。同时搭建舱门实物平台,通过试验为所提方法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扭力杆机构危险部位在两侧的薄弱处,舱门结构满足设计要求,所提方法可有效缩短舱门结构开发设计周期,优化舱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 扭力杆机构 动力学仿真 疲劳寿命分析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扭力杆装置疲劳寿命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童靳于 潘紫微 +1 位作者 包家汉 潘天成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425-429,共5页
基于ANSYS对含有内部缺陷的扭力杆装置多体接触模型在倾动力矩和预紧力配合作用下的复杂加载及其边界非线性进行有限元模拟。利用有限元模拟结果,结合编制的转炉疲劳载荷谱及其他相关参数,通过ANSYS/FE-SAFE计算得到扭力杆及联接螺栓的... 基于ANSYS对含有内部缺陷的扭力杆装置多体接触模型在倾动力矩和预紧力配合作用下的复杂加载及其边界非线性进行有限元模拟。利用有限元模拟结果,结合编制的转炉疲劳载荷谱及其他相关参数,通过ANSYS/FE-SAFE计算得到扭力杆及联接螺栓的疲劳寿命分布、安全系数。应用相应的理论计算公式计算出扭力杆内部缺陷的疲劳扩展寿命,得到扭力杆芯部缺陷扩展寿命为9.77×105次,据此判断该扭力杆的疲劳裂纹扩展不会影响扭力杆的正常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力杆装置 有限元 疲劳寿命 缺陷 疲劳扩展
下载PDF
汽车扭力杆预扭强化及预扭机床的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继雄 翁祖德 +1 位作者 余先涛 李志明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3-45,共3页
介绍了汽车扭力杆预扭强化及其工艺要求,汽车扭力杆预扭强化机床的组成及测控系统。该机床已完成研制,用以对轻型卡车不同长度的左、右扭力杆进行预扭强化,并输出扭力杆预扭转矩转角曲线,给出扭力杆预扭后的刚度和变形残余角度。
关键词 汽车扭力杆 弹簧 预扭强化 测控系统
下载PDF
铜冶炼全悬挂转炉扭力杆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开启 仝翔翔 罗新冲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1年第3期88-91,共4页
针对某钢铁厂转炉缓冲扭力杆运行时出现的截面疲劳断裂以及弯曲应力变形,基于Pro/E建立扭力杆的三维实体模型,采用Ansys Workbench对扭力杆在转炉最大倾动力矩工况下的应力分布与变形、扭转位移、危险截面以及最大剪应力状态进行分析,... 针对某钢铁厂转炉缓冲扭力杆运行时出现的截面疲劳断裂以及弯曲应力变形,基于Pro/E建立扭力杆的三维实体模型,采用Ansys Workbench对扭力杆在转炉最大倾动力矩工况下的应力分布与变形、扭转位移、危险截面以及最大剪应力状态进行分析,确定扭力杆的结构力学特性,从而为扭力杆的设计制造与安全运行提供可靠数据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扭力杆 有限元分析 力学特性
下载PDF
大型转炉倾动机构扭力杆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高素荷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06年第B09期311-313,共3页
应用有限单元法对大型转炉倾动装置的重要部件扭力杆进行应力应变分析,通过对正常工作状态和事故状态两种工况下扭力杆的变形及最大剪应力状态分析,确定出变截面扭力杆的强度,为产品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转炉倾动机构 扭力杆 MSC MARC
下载PDF
抗侧滚扭力杆利弊及技术对策 被引量:7
6
作者 朴明伟 李繁 兆文忠 《铁道机车车辆》 2008年第2期39-43,共5页
为了克服抗侧滚扭力杆所产生的有害作用,应用抗侧滚等效刚度概念提出了改进的技术对策。抗侧滚等效刚度是指一个抗侧滚扭力杆机构对车体侧滚的总刚度贡献,并以折算到抗侧滚扭力杆转角上的等效刚度值给出。利用拉杆与车体之间橡胶节点的... 为了克服抗侧滚扭力杆所产生的有害作用,应用抗侧滚等效刚度概念提出了改进的技术对策。抗侧滚等效刚度是指一个抗侧滚扭力杆机构对车体侧滚的总刚度贡献,并以折算到抗侧滚扭力杆转角上的等效刚度值给出。利用拉杆与车体之间橡胶节点的非线性刚度实现抗侧滚等效刚度的分段定义:即直线或曲线准静态通过时具有低刚度;顺坡段通过时则具有高刚度。多种车况仿真对比分析表明:根据空气弹簧高度控制的位移滞后特性,这一弹性连接方案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舒适度;同时,在顺坡段通过时也适度增强转向架对车体的抗侧滚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抗侧滚扭力杆 空气弹簧悬挂 抗侧滚等效刚度 轨道扭曲不平顺
下载PDF
转炉扭力杆的失效分析与修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蒋基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9-272,共4页
转炉扭力杆是转炉倾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易发生失效断裂。应用金相检验和宏观断口分析方法对转炉扭力杆断裂的失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炉扭力杆失效断裂属高应力低周次多源的疲劳破坏。提出了断裂杆修复方案,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强度校... 转炉扭力杆是转炉倾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易发生失效断裂。应用金相检验和宏观断口分析方法对转炉扭力杆断裂的失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炉扭力杆失效断裂属高应力低周次多源的疲劳破坏。提出了断裂杆修复方案,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强度校核,验证修复技术方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理论计算表明其修复方案安全可靠,实践也证明修复工艺技术和机械性能满足了生产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扭力杆 失效分析 强度校核
下载PDF
扭力杆断裂的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陆频 《热处理》 CAS 2003年第2期29-31,共3页
应用金相检验和宏观断口分析方法对转炉扭力杆轴头断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扭力杆的失效属 于高应力、低周次、多源的疲劳断裂。
关键词 扭力杆 堆焊 修复 疲劳断裂 失效分析 转炉炼钢 金相检验
下载PDF
汽车扭力杆预扭强化系统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余先涛 《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5-18,共4页
介绍了汽车扭力杆预扭强化机理及其工艺要求 ,对预扭强化系统设计方案对比和设计方法作了详细的讨论 ,并给出了一种具体的系统设计方案 ,为解决扭力杆的高品质。
关键词 汽车 扭力杆 预扭强化 系统设计
下载PDF
转炉倾动机构扭力杆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玉忠 《机械管理开发》 2006年第3期33-35,共3页
应用UG三维仿真程序中scenario有限元分析模块对转炉倾动机构缓冲装置的扭力杆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扭力杆受力状况及应力分布状态,探讨了其结构力学特性,为扭力杆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扭力杆 有限元分析 转炉倾动机构
下载PDF
汽车悬挂扭力杆预扭强化的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刚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84-86,89,共4页
基于双线性材料假设对扭力杆的强化过程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其残余应力分布函数 。
关键词 扭力杆 残余应力 双线性材料 汽车 悬持 预扭强化工艺
下载PDF
转炉用扭力杆系统振动理论研究
12
作者 吴林峰 王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101,共5页
扭力杆系统的动态特性对转炉设备工作的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其振动频率和阵型是设备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之一。综合考虑扭力杆系统实际结构组成,提出了均质杆和集中质量杆一端铰支另一端简支反对称弯曲振动梁、均质杆和集中质量杆一... 扭力杆系统的动态特性对转炉设备工作的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其振动频率和阵型是设备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之一。综合考虑扭力杆系统实际结构组成,提出了均质杆和集中质量杆一端铰支另一端简支反对称弯曲振动梁、均质杆和集中质量杆一端固支另一端简支反对称弯曲振动梁等四种振动模型。以某厂150 t氧气顶吹转炉扭力杆系统为例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扭力杆系统振动模型采用集中质量杆一端固支和一端简支反对称弯曲振动梁模型更合理。并用有限元法对其正确性进行了验证,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吻合,都可以对扭力杆系统进行研究,但是理论解更为简单方便,便于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引用,为指导工程实际设计和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扭力杆系统 振动梁模型 理论解 有限元解
下载PDF
汽车扭力杆预扭强化及预扭机床的研制
13
作者 黄继雄 翁祖德 +1 位作者 余先涛 李志明 《机械制造》 2006年第1期49-51,共3页
介绍了汽车扭力杆预扭强化及其工艺要求、汽车扭力杆预扭强化机床的组成及测控系统。该机床用以对轻型卡车不同长度的左、右扭力杆进行预扭强化,并输出扭力杆预扭转矩转角曲线,给出扭力杆预扭后的刚度和变形残余角度。
关键词 汽车扭力杆 弹簧 预扭强化 测控系统
下载PDF
基于工程测试的托圈扭力杆装置有限元应力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权 李小标 何康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40-47,52,共9页
扭力杆装置作为转炉倾动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负载的动静载荷,容易出现结构应力变形损坏.采用工程测试的方法对倾动机构进行倾动力矩的测量,转化为扭力杆装置的作用力作为边界条件,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计算了扭力杆装置的应力,结... 扭力杆装置作为转炉倾动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负载的动静载荷,容易出现结构应力变形损坏.采用工程测试的方法对倾动机构进行倾动力矩的测量,转化为扭力杆装置的作用力作为边界条件,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计算了扭力杆装置的应力,结果表明,扭力杆装置最大应力为389.623 MPa,小于材料许用引力,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力杆装置 工程测试 有限元法 应力
下载PDF
汽车扭力杆自动找齿方法
15
作者 余先涛 《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5期9-12,共4页
详细地介绍了汽车扭力杆找齿原理及其自动找齿的实现方法,即动态自动找齿和静态自动找齿法,并对两种实现方法的特点作了对比。
关键词 汽车 扭力杆 自动找齿方法 发齿
下载PDF
转炉倾动扭力杆支座缺陷分析及对策
16
作者 章勤奋 高炎 师骅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9-21,共3页
某厂转炉倾动机构扭力杆支座存在设计缺陷,导致支座在安装以及使用过程中问题较多,影响转炉炼钢生产的顺利进行。针对扭力杆支座的缺陷,通过结构优化改造,解决了扭力杆支座安装尺寸及结构强度的问题。
关键词 转炉 倾动机构 扭力杆 扭力杆支座 螺栓
下载PDF
片梭织机扭力杆式摆动后梁机械送经机构的分析
17
作者 方晓初 《北京纺织》 1994年第4期34-36,共3页
一、前言 送经机构的作用是根据织物纬密的大小,在织造过程中及时送出定量且具有一定张力的经纱,以维持织造生产的连续进行。能否在织造过程中保持均衡一致的经纱张力是衡量送经机构性能的主要标志。 一般送经机构均由经纱送出装置、... 一、前言 送经机构的作用是根据织物纬密的大小,在织造过程中及时送出定量且具有一定张力的经纱,以维持织造生产的连续进行。能否在织造过程中保持均衡一致的经纱张力是衡量送经机构性能的主要标志。 一般送经机构均由经纱送出装置、经纱张力检测装置、送经量检测装置、调节装置四部分组成。只有一个检测装置——摆动后梁的送经机构,经纱张力调节装置担负着全部送经量的调节任务(如1511、1515、p7100片梭织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梭织机 扭力杆 送经机构 分析
下载PDF
基于Simulation对转炉倾动装置扭力杆的有限元分析
18
作者 张皓天 《科技视界》 2014年第23期125-126,共2页
通过Solidworks软件中的Simulation有限元分析模块对转炉倾动机构中的缓冲装置扭力杆进行分析,并与传动理论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其受力状态及位移状态,探讨其力学特性,为扭力杆的设计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扭力杆 转炉倾动机构 SIMULATION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新型转炉旋转接头扭力杆防转装置及强度分析
19
作者 余杨 高瞻 《机械》 2010年第11期62-64,共3页
转炉系统中防转装置用以确保旋转接头的安全运转,对比分析转炉H架型旋转接头防转装置和扭力杆型防转装置,应用有限元法对扭力杆型防转装置的重要部件——外套和扭力杆系统进行了正常工作下两种工况的应力应变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2000... 转炉系统中防转装置用以确保旋转接头的安全运转,对比分析转炉H架型旋转接头防转装置和扭力杆型防转装置,应用有限元法对扭力杆型防转装置的重要部件——外套和扭力杆系统进行了正常工作下两种工况的应力应变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20000 N.m和40000 N.m载荷下,外套的安全系数分别为n1=9.42和n2=4.7,扭力杆装置安全系数分别为n3=3.2和n4=1.6,旋转接头扭力杆型防转装置主要部件应力均低于材料的许用应力,满足实际使用要求,能有效的缓冲旋转冲击负荷,安全性、可靠性高,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转装置 扭力杆 静力分析 有限元
下载PDF
转炉柔性支承部件——扭力杆装置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汪曦 陈时 《鞍钢技术》 CAS 2000年第4期27-31,共5页
研究了吹炼时炉液运动引起的转炉振动情况 ;分析了柔性支承部件——扭力杆装置对改变系统固有频率 。
关键词 扭力杆 固有频率 炉液运动 共振 转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