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足移动型爬壁机器人吸盘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毛志伟 杨志斌 +2 位作者 周少玲 张华 郑国云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9-161,共3页
建立了双足移动型爬壁机器人吸盘承受倾覆载荷及扭转载荷的力学模型,通过分析吸盘在承受上述两种载荷作用时的受力情况,得到了吸盘的倾覆因子和扭转因子,而后通过相应的实验对这些力学模型和相应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为该类型的设计提... 建立了双足移动型爬壁机器人吸盘承受倾覆载荷及扭转载荷的力学模型,通过分析吸盘在承受上述两种载荷作用时的受力情况,得到了吸盘的倾覆因子和扭转因子,而后通过相应的实验对这些力学模型和相应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为该类型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和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吸附 倾履因子 扭转因子 吸附性
下载PDF
浅谈Satwe应用中的几点体会
2
作者 翟方庆 《科技经济市场》 2006年第4期43-,共1页
  pkpm系列工程设计软件在我国建筑工程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其中satwe是结构整体计算中应用最多的模块.下面就软件应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希望对结构设计人员,特别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 双向水平地震作用 体型系数 分段数 SATWE 偶然偏心 高度范围 竖向构件 外轮廓 长度系数 几点体会 扭转位移比 扭转因子 参数取值
下载PDF
长周期超高层建筑三维稳定设计及其扭转屈曲因子 被引量:7
3
作者 扶长生 张小勇 周立浪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共6页
讨论了长周期超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的三维稳定设计。以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为背景,对15个案例进行弹性屈曲和地震反应分析。所有案例的扭转屈曲均为第一扭转模态,与收集到的8个工程实例的屈曲性能基本一致。弯矩作用平面内的P-Δ效... 讨论了长周期超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的三维稳定设计。以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为背景,对15个案例进行弹性屈曲和地震反应分析。所有案例的扭转屈曲均为第一扭转模态,与收集到的8个工程实例的屈曲性能基本一致。弯矩作用平面内的P-Δ效应仍是重力二阶效应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5%偶然偏心的计入对于偏心明显的长周期超高层建筑而言,P-Δ,θ效应会进一步放大构件的变形,导致配筋的增加。典型工程实例的推覆分析表明,P-Δ,θ效应对结构整体的抗倾覆能力也许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另外,由于屈曲分析与自由振动分析微分方程的一致性,对于长周期超高层建筑,推荐使用扭转屈曲因子λt cr替代周期比作为控制抗扭刚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 超高层建筑 三维稳定设计 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 P-Δ效应 扭弯屈曲 扭转屈曲因子
原文传递
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扭转刚度及其稳定 被引量:6
4
作者 扶长生 张小勇 周立浪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33,共8页
为了控制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扭转刚度,以临界屈曲因子为参数,讨论了弯曲、扭转双重二阶效应对刚度的影响。推导了结构的临界屈曲因子与自振周期的关系,指出扭转临界屈曲因子是合理反映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扭转刚度的... 为了控制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扭转刚度,以临界屈曲因子为参数,讨论了弯曲、扭转双重二阶效应对刚度的影响。推导了结构的临界屈曲因子与自振周期的关系,指出扭转临界屈曲因子是合理反映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扭转刚度的力学参数,推荐采用扭转临界屈曲因子替代周期比评估结构的扭转刚度。选取两个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工程案例及其参数测试模型,通过几何与材料非线性分析,分析了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屈服后,临界屈曲因子、刚度折减、地震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偏小的扭转临界屈曲因子和扭转与弯曲临界屈曲因子比会引起更多的刚度折减,扭转临界屈曲因子有可能成为结构刚度设计的主导参数。根据刚度折减-地震水准关系曲线和刚度折减-临界屈曲因子关系曲线,给出了弯曲和扭转临界屈曲因子容许下限的建议值分别为7.5和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 结构稳定 重力二阶效应 扭转临界屈曲因子 刚度折减
原文传递
偏心变化对高层建筑结构平扭周期比的影响
5
作者 刘建伟 李英民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5-60,共6页
为明确偏心率不同时平扭周期比的实际控制效果,给出了高层建筑结构平扭周期比、振型扭转因子的简化计算方法,进而对其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偏心率变化会影响建筑结构的振动特征,甚至可能改变结构的振动方向;某些情... 为明确偏心率不同时平扭周期比的实际控制效果,给出了高层建筑结构平扭周期比、振型扭转因子的简化计算方法,进而对其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偏心率变化会影响建筑结构的振动特征,甚至可能改变结构的振动方向;某些情况下平扭周期比数值大小与结构规则程度并不相符,偏心率增加时平扭周期比反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平扭耦连 平扭周期比 振型扭转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