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扶正消癌方联合针刺防治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后肝肾功能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侯安继 吴昊 +5 位作者 张红卫 曹锋 顾巍峰 周莉 张艳丽 冯伟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10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扶正消癌方联合针刺防治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后肝肾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接受化疗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GP/NP方案化疗;研究组同时加服扶正消癌方,并针刺足三里、内关、合谷... 目的观察扶正消癌方联合针刺防治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后肝肾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接受化疗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GP/NP方案化疗;研究组同时加服扶正消癌方,并针刺足三里、内关、合谷、肝俞、肾俞穴。两组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化疗,观察实体瘤疗效、生存质量疗效,以及肝肾功能损害和血液学毒性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疾病控制率(DCR)、生存质量总有效率均为70.0%,对照组分别为63.3%、40.0%;研究组生存质量疗效以及在减少肝肾功能损害及血液学毒性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消癌方联合针刺可显著降低老年肺癌化疗后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具有保护肝肾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化学疗法 肝损伤 肾损伤 扶正消癌方 针灸疗法
下载PDF
扶正消癌方对乳腺癌患者癌细胞增殖、侵袭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柳言平 李福广 +2 位作者 郝光军 洪伟 熊裕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1994-1996,2001,共4页
目的:探讨扶正消癌方对乳腺癌患者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并研究凋亡分子机制。方法:6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化疗药物表阿霉素和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消癌方,日1... 目的:探讨扶正消癌方对乳腺癌患者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并研究凋亡分子机制。方法:6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化疗药物表阿霉素和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消癌方,日1剂,连服9周;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接受手术,术中留取瘤体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Ki67、MMP2、Fas基因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凋亡分子Bax、Bcl-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乳腺癌组织Fas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乳腺癌组织Ki67、MMP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治疗组乳腺癌细胞Bax蛋白表达显著多于对照组,而Bcl-2蛋白表达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癌方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促进癌细胞凋亡,这可能是扶正消癌方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消癌方 乳腺 KI67 MMP2 FAS 凋亡
下载PDF
扶正消癌方干预治疗晚期乳腺癌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萍 蒋益兰 《中医药导报》 2008年第5期23-23,39,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扶正消癌方干预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对3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扶正消癌方和内分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瘤体变化PR4例,NC20例,PD12例,瘤体稳定24例,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77.8%,生活质量改善总... 目的:观察中药扶正消癌方干预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对3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扶正消癌方和内分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瘤体变化PR4例,NC20例,PD12例,瘤体稳定24例,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77.8%,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80.6%,免疫指标变化总有效率为80.6%。结论:扶正清癌方结合西药治疗晚期乳腺癌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消癌方 干预治疗晚期乳腺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扶正消癌I号方治疗化疗相关性腹泻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彬雯 周兰 高红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6期1074-1076,共3页
目的:观察扶正消癌I号方治疗化疗相关性腹泻(CID)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治疗组给予扶正消癌I号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结果:两组治疗后的CID分级均下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l... 目的:观察扶正消癌I号方治疗化疗相关性腹泻(CID)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治疗组给予扶正消癌I号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结果:两组治疗后的CID分级均下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消癌I号方能有效改善CID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 化疗 腹泻 扶正I号
下载PDF
扶正消癌1号方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红卫 周维 +2 位作者 沈晓燕 黄燕莉 周莉 《肿瘤药学》 CAS 2016年第5期370-374,共5页
目的观察扶正消癌1号方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三线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予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静脉化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 目的观察扶正消癌1号方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三线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予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静脉化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扶正消癌1号方,每日1剂,4周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化疗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中医症候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中医症候改善的有效率显著升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扶正消癌1号方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 扶正消癌方 培美曲塞
下载PDF
扶正消癌方治疗乳腺癌术后内分泌综合征50例 被引量:9
6
作者 孙献甫 刘慧 +2 位作者 贺亚宁 刘朝俊 崔树德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观察扶正消癌方对他莫昔芬(TAM)所致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的疗效及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服用他莫昔芬(TAM),20 mg/次,1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 目的:观察扶正消癌方对他莫昔芬(TAM)所致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的疗效及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服用他莫昔芬(TAM),20 mg/次,1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扶正消癌方,1剂/d,连续服用2个月,症状改善后改为隔日1剂,再用2个月。并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法评估临床主要症状积分;采用乳腺癌专用生存质量量表FACT-B(4.0)评价生存质量;记录治疗期和随访期内持续接受TAM治疗的例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改良Kupperman评分明显下降(P<0.01),并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症状积分改善率为80.0%优于对照组的12.0%(P<0.01);治疗后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为88.0%,优于对照组的72.0%(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量表中生理状况和情感情况2个维度评分、特异条目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并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有6例(2.0%)无法坚持TAM治疗,低于对照组的19例(38.0%)(P<0.05)。结论:扶正消癌方能减轻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症状,提高患者TAM治疗依丛性,还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使患者从中获益,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内分泌综合征 扶正消癌方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扶正消癌方对Lewis肺癌模型小鼠的抑瘤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郭冬梅 田菲 +3 位作者 陈立伟 冯靖 何流 王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585-1587,共3页
目的观察扶正消癌方对Lewis肺癌模型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60只C57BL/6J小鼠右前肢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荷瘤模型组、环磷酰胺(CTX)组、中药预防组、综合组,每组15只。CTX组接种72h... 目的观察扶正消癌方对Lewis肺癌模型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60只C57BL/6J小鼠右前肢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荷瘤模型组、环磷酰胺(CTX)组、中药预防组、综合组,每组15只。CTX组接种72h后一次性腹腔注射CTX溶液0.2ml(4mg/ml),中药预防组接种前5天开始灌胃扶正消癌方0.4ml(2g/ml),综合组在CTX组基础上灌胃扶正消癌方药0.4ml(2g/ml),荷瘤模型组给予0.4ml生理盐水灌胃;每天灌胃1次,至造模后12天。观察各组小鼠生存状态及移植瘤生长情况,称量瘤重、胸腺重,计算抑瘤率、胸腺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细胞黏附因子CD44的表达。结果与荷瘤模型组比较,各组瘤重均显著降低(P<0.01),综合组瘤重显著低于CTX组(P<0.01),CTX组、中药预防组、综合组抑瘤率分别为83.97%、55.71%、87.23%。与荷瘤模型组比较,CTX组和综合组胸腺重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CTX组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1);与CTX组比较,中药预防组胸腺重量显著增加(P<0.01),综合组胸腺指数显著增加(P<0.05)。综合组CD44表达程度最低,与CTX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癌方可以协同化疗药物,提高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及抗癌药物的敏感性,下调或逆转Lewis肺癌模型小鼠黏附因子CD44表达,发挥抑瘤和抗转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消癌方 CD44 抑瘤作用
原文传递
扶正消癌Ⅰ号方结合最佳支持疗法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侯安继 顾魏峰 +3 位作者 孙行家 张红卫 周莉 张艳丽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5期51-52,59,共3页
目的探讨扶正消癌Ⅰ号方结合最佳支持疗法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予最佳支持疗法,研究组同时服用扶正消癌Ⅰ号方。两组均以14天为1个治疗周期,共完成2个治疗周期,观... 目的探讨扶正消癌Ⅰ号方结合最佳支持疗法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予最佳支持疗法,研究组同时服用扶正消癌Ⅰ号方。两组均以14天为1个治疗周期,共完成2个治疗周期,观察近期疗效及KP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对照组疾控率(DCR)分别为46.67%和31.25%,组间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研究组K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KP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癌Ⅰ号方结合最佳支持疗法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良好,其改善临床症状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优于单纯最佳支持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支持疗法 扶正消癌方
下载PDF
扶正消癌方对CRC根治术后患者COX-2及Cathepsin-D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彭卓嵛 陈婧 +2 位作者 李瑞胜 覃露 谢洁如 《湖南中医杂志》 2018年第10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扶正消癌方对结直肠癌(CRC)根治术后患者的环氧化酶-2(COX-2)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的影响。方法:将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2组均采用FOLFOX4方案治疗后,治疗组予扶正消癌方治疗,对照组予... 目的:观察扶正消癌方对结直肠癌(CRC)根治术后患者的环氧化酶-2(COX-2)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的影响。方法:将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2组均采用FOLFOX4方案治疗后,治疗组予扶正消癌方治疗,对照组予香菇多糖片治疗。结果:治疗组Cathepsin-D活性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2组COX-2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扶正消癌方能够降低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Cathepsin-D和COX-2的表达水平,表明抗肿瘤血管生成可能是扶正消癌方抑制肿瘤进展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根治术后 中医药疗法 扶正消癌方 CATHEPSIN-D COX-2
原文传递
扶正消癌Ⅰ号方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0
作者 侯安继 刘源 +6 位作者 胡艳 周维 张红卫 黄燕莉 沈晓燕 周莉 顾魏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08-2910,共3页
目的研究扶正消癌Ⅰ号方对体能评分不适合放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的作用。方法选择我科2005-01~2006-12住院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50例,按随机设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给予扶正消癌Ⅰ号方,主要由茯苓10 g,白术10 g,山药10... 目的研究扶正消癌Ⅰ号方对体能评分不适合放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的作用。方法选择我科2005-01~2006-12住院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50例,按随机设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给予扶正消癌Ⅰ号方,主要由茯苓10 g,白术10 g,山药10 g,黄芪15 g,太子参15 g,蛇舌草30 g,山慈姑15 g,蜈蚣2条等组成,1剂/d,连服14 d为1个周期,同时给予必要的对症处理,至少完成2个周期治疗的病例进入统计学处理,对照组给予最佳支持治疗(BSC),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存质量和中位生存期。结果进入统计学处理的病例数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3例和22例,研究组在中医症状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2χ=6.706,P=0.01),生存质量(QOL)较对照组为优(P〈0.05),在中位生存时间(MST)和总生存时间(OS)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扶正消癌Ⅰ号方对不适合放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有一定治疗效果,且能提高生存质量,较单纯BSC效果为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Ⅰ号 结直肠/晚期 最佳支持治疗 中医药
下载PDF
扶正消癌Ⅰ号方对GP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减毒增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艳 高红芳 +3 位作者 周莉 刘源 黄燕莉 侯安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研究扶正消癌Ⅰ号方对GP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的老年NSCLC患者35例,按随机设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0例和15例,研究组给予扶正消癌Ⅰ号方,药用:茯苓10g,白术1... 目的:研究扶正消癌Ⅰ号方对GP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的老年NSCLC患者35例,按随机设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0例和15例,研究组给予扶正消癌Ⅰ号方,药用:茯苓10g,白术10g,山药10g,黄芪15g,太子参15g,白花蛇舌草30g,山慈菇15g,蜈蚣2条,每日1剂,连服14天,同时给予GP方案:吉西他滨(GEM)1000mg/m2,第1,8天,卡铂(CBP)AUC 5,第1天,3周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治疗的病例进入统计学处理,对照组给予GP方案,方法同研究组,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存质量(QOL)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进入统计学处理的病例数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8例和13例,研究组与对照组在近期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44.44%vs 38.46%,χ2=0.111,P=0.739),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QOL优于对照组(P<0.05),在中位生存时间(MST)和OS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扶正消癌Ⅰ号方对GP方案治疗老年NSCLC患者能够显著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提高QOL,具有肯定的减毒增效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Ⅰ号 GP 化疗 非小细胞肺 老年 减毒增效
下载PDF
扶正消癌Ⅰ号方对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减毒增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艳 侯安继 +5 位作者 周维 张红卫 黄燕莉 沈晓燕 周莉 顾魏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2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扶正消癌Ⅰ号方对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将4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FOLFOX4方案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扶正消癌Ⅰ号方。2周为1个治疗周期,6个周期后观察近期疗效... 目的观察扶正消癌Ⅰ号方对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将4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FOLFOX4方案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扶正消癌Ⅰ号方。2周为1个治疗周期,6个周期后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存质量和中位生存期。结果研究组、对照组进入统计学处理的病例数分别为18例和17例。两组近期疗效分别为50.00%和41.1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位生存时间(MST)和总生存时间(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癌Ⅰ号方对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能够显著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肯定的减毒增效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扶正Ⅰ号 化学疗法 减毒增效
下载PDF
扶正消癌Ⅰ号方联合OFL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艳 侯安继 +2 位作者 张红卫 黄燕莉 顾魏峰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观察扶正消癌Ⅰ号方对OFL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OFL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扶正消癌Ⅰ号方。治疗3周为1疗程,治疗3疗程后评价近期疗效、毒副反应... 目的:观察扶正消癌Ⅰ号方对OFL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OFL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扶正消癌Ⅰ号方。治疗3周为1疗程,治疗3疗程后评价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活质量和中医辨证分型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为50.00%,对照组为43.33%,2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毒性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中医辨证分型疗效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癌Ⅰ号方联合OFL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能显著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具有肯定的减毒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化学疗法 扶正I号
下载PDF
扶正疏肝消癌方对乳腺癌术后放化疗患者复发转移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福鑫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扶正疏肝消癌方对乳腺癌术后放化疗患者复发转移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8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自拟扶正疏肝消癌方,自放化疗开始每日1... 目的:探讨扶正疏肝消癌方对乳腺癌术后放化疗患者复发转移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8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自拟扶正疏肝消癌方,自放化疗开始每日1剂至放化疗结束后3个月,其后每周服4~7剂,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煎煮不便者用配方颗粒。共12个月。评价患者生存质量、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记录复发转移情况,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观察组治疗6,12个月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放化疗结束,治疗6,12个月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放化疗结束后,治疗6,12个月主要症状、体征记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治疗6及12个月血清VEGF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P<0.01)。结论:扶正疏肝消癌方能减轻乳腺癌术后放化疗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能降低血清VEGF水平,可能有防止乳腺癌复发和转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疏肝 乳腺 术后 生存质量 复发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扶正化毒消癌方干预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36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仁强 李配富 +1 位作者 张宁 龚昌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96-300,共5页
目的: 探讨扶正化毒消癌方治疗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7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联苯双酯片50 mg/次,3次/d,... 目的: 探讨扶正化毒消癌方治疗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7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联苯双酯片50 mg/次,3次/d,连续使用3个月;人血白蛋白,50 mL/次,1次/d,必要时连续使用7~10 d;盐酸曲马多缓释片,0.1 g/次,口服,必要时服用,一次不超0.4 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扶正化毒消癌方,1剂/d,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疗程为3个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监测肝功能(ALT,AST,TBIL);记录主要症状、体征评分、生活质量变化(KPS评分)及生存率(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价有效率(增加+稳定)为86.1%,优于对照组的58.3%;观察组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LT,AST及TBIL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F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疲劳、恶心与呕吐、疼痛、失眠、纳食、腹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VEGF和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和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扶正化毒消癌方用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能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外周血AFP,VEGF和MMP9水平,并延长患者生存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 扶正化毒 T淋巴细胞亚群 生活质量 生存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